【Oracle笔记01】Oracle入门(理论)

Oracle入门(理论)

1 Oracle服务器(Oracle Server) = Oracle实例 + oracle数据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来引入第一个概念,Oracle服务器,所谓Oracle服务器是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包括一个Oracle实例(动态)和一个Oracle数据库(静态)。

一个会话创建的过程:发起连接的应用程序或工具通常称为用户进程(user process),连接发起后,Oracle服务器就会创建一个进程来接受连接,这个进程就成为服务进程(server process),服务进程代表用户进程与Oracle实例进行通信,在专用服务器连接模式下,用户进程和服务进程是1对1的关系,在共享服务器模式下,多个用户进程可能共享一个服务进程。当服务器进程开始和Oracle实例进行通信时,一个会话就被创建了。

一台Oracle Server支持创建多个Database,而且每个Database是互相隔离而独立的,由一些物理文件(如:存放在存储设备中的二维表文件)组成。不同的Database拥有属于自己的全套相关文件,例如:有各自的密码文件,参数文件,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和日志文件。但Database的内容不能被用户直接读取,用户必须通过Oracle instance才能够访问Database,一个Instance只能连接一个Database,但是一个Database可以被多个Instance连接

1.1 Oracle实例(Instance) = SGA + 后台进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racle实例是一个运行的概念(如操作系统的进程),提供了一种访问Oracle数据库的方式。

1.1.1 SGA(System Global Area,系统全局区域)

SGA(System Global Area)是与Oracle性能关系最大的核心部分,也是对Oracle进行调优的主要考量。SGA内存池会在Instance启动时被分配,在Instance关闭时被释放。在一定范围内,SGA可以在Instance运行时通过自动方式响应DBA的指令。

1.1.1.1 数据库缓冲区高速缓存(DATABASE BUFFER CACHE)

oracle执行SQL语句的区域。

更新数据时,用户执行的SQL语句不会直接对磁盘上的数据文件进行更改操作,而是首先将数据文件复制到数据库缓冲区缓存(就是说数据库缓冲区里会存放着SQL相关数据文件副本),再更改应用于数据库缓冲区缓存中这些数据块的副本。而且数据块副本将在缓存中保留一段时间,直至其占用的缓冲区被另一个数据库覆盖为止(缓冲区Size有限)。

查询数据时,为了提高执行效率,查询的数据也要经过缓存。建立的Session会计算出那些数据块包含关键的行,并将它们复制到数据库缓冲区中进行缓存。此后,相关关键行会传输到Session的PGA作进一步处理。这些数据块也会在数据库缓存区缓存中保留一段时间。

一般情况下,被频繁访问的数据块会存在于数据库缓冲区缓存中,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磁盘I/O的需要。

那什么时候会将被更新的数据块副本写入到磁盘中的数据文件呢?

答案:如果在缓冲区缓存中存储的数据块与磁盘上的数据块不同时,那么这样的缓冲区常称为”脏缓冲区”,脏缓冲区中的数据块副本就必须写回到磁盘的数据文件中。

调优:数据库缓冲区缓存的大小会对性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具体需要多大的Size才能成为最佳配比还要结合实际的生产环境而言。总体而言可以依据以下两点基本要求来判断:

  1. 缓存应足够大,以便能缓存所有被频繁访问的数据块。如果缓存过小,那么将导致磁盘I/0活动过多,因为频繁访问的数据块持续从磁盘读取,并由其他数据块使用和重写,然后再从磁盘读取。
  2. 但也不能太大,以至于它会将极少被访问的块也一并加入到缓存中,这样会增长在缓存中搜索的时间。

数据库缓冲区缓存在Instance启动时被分配。从数据库9i开始,可以随时将其调大或调小。可以采用手动方式重调,也可以根据工作负荷自动重调大小(事务)。

作用&特点:

  • 存储已从数据文件检索到的数据的复本
  • 大幅提高读取和更新数据的性能
  • 使用LRU算法管理
  • 主块的大小由DB_BLOCK_SIZE确定
1.1.1.2 重做日志缓冲区(REDO LOG BUFFER)

重做日志缓冲区是小型的、用于短期存储将写入到磁盘上的重做日志的变更向量的临时区域。主要作用是提供更加快的日志处理效率。

作用&特点:

  • 记录对数据库数据块作的全部更改
  • 主要用来恢复
  • 其中记录的更改被称作重做条目
  • 重做条目包含用于重新构建重做更改的信息
  • 大小由LOG_BUFFER定义
1.1.1.3 共享池(SHARE POOL)

共享池的大小也对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1. 它应该足够大,以便缓存所有频繁执行的代码和频繁访问的对象定义。如果共享池过小,则性能下降,因为服务器会话将反复抢夺其中的空间来分析语句,此后,这些语句会被其他语句重写,在重新执行时,将不得不再次分析。如果共享池小于最优容量,则性能将下降。但有一个最小容量,如果低于此限度,则语句将失败。
  2. 但也不能过大,以至于连仅执行一次的语句也要缓存。过大的共享池也会对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因为搜索需要的时间过长。

确定最优容量是一个性能调整问题,大多数数据库都需要一个数百MB的共享池。有些应用程序需要1GB以上的共享池,但很少有应用程序能够在共享池小于100MB时充分运行。共享池内有下列三种数据结构:

1. 库高速缓存(LIBRARY CACHE)

  • 存储最近使用的SQL和PL/SQL语句信息
  • 包括SHARED SQL和SHARED PL/SQL
  • LRU算法管理
  • 大小由SHARE POOL大小决定

2. 数据字典高速缓存(DATA DICTIONARY CACHE)

  • 数据库中最近使用的对象定义的集合
  • 包含数据库文件,表,索引,列,用户,权限和其他的数据库对象相关信息
  • 在语法分析阶段,服务器进程会在数据字典中查找用于对象解析和验证访问的信息
  • 将数据字典信息高速缓存到内存中,可缩短查询和DML的响应时间
  • 大小由共享池的大小决定

3. PL/SQL缓冲区

  • 存储的PL/SQL对象是过程、函数、打包的过程、打包的函数、对象类型定义和触发器
1.1.1.3 大型池(LARGE POOL)

主要用途是供共享的服务器进程使用。

作用&特点:

  • SGA可选的内存区
  • 分担了共享池的一部分工作
  • 用于共享服务器的UGA
  • 用于I/O服务器进程
  • 备份和恢复操作或RMAN
  • 并行执行消息缓冲区(前提PARALLEL_POOL_SIZE=TRUE)
  • 不使用LRU列表
  • 大小由LARGE_POOL_SIZE确定
1.1.1.4 Java池(JAVA POOL)

只有当应用程序需要在数据库中运行java存储程序时,才需要java池。

作用&特点:

  • 存储JAVA命令服务分析要求
  • 安装和使用JAVA时必须的
  • 大小有JAVA_POOL_SIZE确定
1.1.2 后台进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程主要分为后台进程和用户连接进程两大类,其中后台进程是SGA的组成部分,用户连接进程详情请看章节2.2。

常用的核心进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2.1 数据库写入进程(DBWn,Database writ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rver process连接Oracle后,通过数据库写进程(DBWn)将数据缓冲区中的“脏缓冲区”的数据块写入到存储结构(数据文件、磁盘文件)中。

Database writer (DBWn)数据库写进程:

  • 只做一件事,将数据写到磁盘。就是将数据库的变化写入到数据文件。
  • 该进程最多20 个,即使你有36 个CPU 也只能最多有20 个数据库写进程。 进程名称DBW0-DBW9 DBWa-DBWj

DBWn 延迟写入数据文件,直到发生下列事件之一:

• 增量或正常检查点
• 灰数据缓冲区的数量达到阈值
• 进程扫描指定数量的块而无法找到任何空闲缓冲区时
• 出现超时
• 实时应用集群(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 RAC) 环境中出现ping 请求
• 使一般表空间或临时表空间处于脱机状态
• 使表空间处于只读模式
• 删除或截断表
• 执行ALTER TABLESPACE 表空间名BEGIN BACKUP 操作

注意:数据库写进程越多,写数据的效率越高。该进程的个数应该和cpu的个数对应,如果设置的数据库写进程数大于CPU 的个数也不会有太明显的效果,因为CPU 是分时的。

1.1.2.2 检查点进程(CKPT,Check poin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heckpoint (CKPT)检查点进程:

  • 主要用于使用检查点信息更新数据文件的标头使用检查点信息更新控制文件检查点发信号给DBWn,触发DBWn数据库写进程
  • CKPT进程会降低数据库性能,但是提高数据库崩溃时,自我恢复的性能。我们可以理解为阶段性的保存数据,一定的条件满足就触发,执行DBWn存盘操作。

检查点进程负责在每当缓冲区高速缓存中的更改永久地记录在数据库中时,更新控制文件和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库状态信息。该进程在检查点出现时,对全部数据文件的标题进行修改,指示该检查点。在通常的情况下,该任务由LGWR执行。然而,如果检查点明显地降低系统性能时,可使CKPT进程运行,将原来由LGWR进程执行的检查点的工作分离出来,由CKPT进程实现。对于许多应用情况,CKPT进程是不必要的。只有当数据库有许多数据文件,LGWR在检查点时明显地降低性能才使CKPT运行。CKPT进程不将块写入磁盘,该工作是由DBWR完成的。 init.ora文件中CHECKPOINT_PROCESS参数控制CKPT进程的使能或使不能。缺省时为FALSE,即为使不能。

启动检查点的原因如下:

  • 确保定期向磁盘写入内存中发生修改的数据块,以便在系统或数据库失败时不会丢失数据
  • 缩短例程恢复所需的时间。只需处理最后一个检查点后面的重做日志条目以启动恢复操作
  • 确保提交的所有数据在关闭期间均已写入数据文件

由CKPT 写入的检查点信息包括检查点位置、系统更改号、重做日志中恢复操作的起始位置以及有关日志的信息等等。

注:CKPT 并不将数据块写入磁盘,也不将重做块写入联机重做日志。

1.1.2.3 进程监视进程(PMON,Process monito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rocess monitor(PMON)进程监测进程:

PMON在后台进程执行失败后负责清理数据库缓存和闲置资源,是Oracle的自动维护机制。

后台进程执行失败后,后台进程PMON 通过下面的方法进行清理:

  • 回退用户的当前事务处理
  • 释放当前保留的所有表锁或行锁
  • 释放用户当前保留的其它资源
  • 清除死进程
  • 重新启动已失效的调度程序
1.1.2.4 系统监视进程(SMON,System monito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ystem monitor (SMON)系统监测进程:

  • SMON启动后会自动的用于在Instance崩溃时进行数据库实例自动恢复
  • SMON的主要工作:清除作废的排序临时段,回收整理碎片,合并空闲空间,释放临时段,维护闪回的时间点,前滚重做日志中的更改,打开数据库供用户访问,回退未提交的事务处理。
  • 在老数据库版本中,当我们大量删除表的时候,会观测到SMON进程很忙,直到把所有的碎片空间都整理完毕。
1.1.2.5 重做日志文件和日志写入进程(LGWR,Log writ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要用于记录数据库的改变和记录数据库被改变之前的原始状态,所以应当对其作多重备份,用于恢复和排错。

LGWR 在下列情况下执行从重做日志缓冲区到重做日志文件的连续写入:
• 当提交事务时
• 当重做日志缓冲区的1/3填满时
• 当重做日志缓冲区中记录了超过1 MB 的更改时
• 在DBWn 将数据库缓冲区高速缓存中修改的块写入数据文件以前
• 每隔三秒

1.1.2.6 归档进程(ARCn,Archive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可选的后台进程
  • 设置ARCHIVELOG 模式时自动归档联机重做日志
  • 保留数据库的全部更改记录

1.2 Oracle数据库(Database):物理结构 or 数据结构

Oracle数据库是一个被统一处理的的数据的集合,从物理角度来看包括三类文件:数据文件(data flies),控制文件(control files),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 files)。从逻辑角度来看,Oracle数据库至少包含一个表空间,表空间至少包含一个,段由做成,有块组成。需要注意的是表空间可以包含若干个数据文件,段可以是跨同一个表空间的多个数据文件,区只能在同一个数据文件内。

1.2.1 物理角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物理文件,被使用时,调入内存。Oracle数据库从物理角度来看包括三类文件:数据文件(data flies),控制文件(control files),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 files)。

其中控制文件(control files)、数据文件(data flies)、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 files)、跟踪文件及警告日志(trace files、alert files,上图未标出)属于数据库文件参数文件(parameter file)和口令文件(password file)是非数据库文件

1.2.1.1数据文件(Data Files)

数据文件是数据的存储仓库:

• 包括所有的数据库数据

• 每个数据文件只能属于一个数据库

• 数据文件来自于被称为”表空间”的数据库存储逻辑单元

• 数据文件可以直接被读进内存,在执行SQL语句的时候,会将相关的数据文件副本加载到数据缓冲区。

• 通过备份策略可以使数据文件得到保护。

1.2.1.2 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 Files)

重做日志文件包含对数据库所做的更改操作进行记录,在Oracle发生故障时能够恢复数据。一个数据库至少需要两个重做日志文件。

(为什么一个数据库至少需要两个重做日志文件?)

能够恢复数据的原理:重做日志文件会按时间的顺序,将应用于数据库的一连串的变更向量(做了什么操作)存储起来(即将变更的地方标记起来)。其中包含了所有已经完成操作的信息和完成操作之前的数据库状态。如果数据文件受损,就可以将这些变更向量应用于数据文件备份来进行重做(重建)工作,将它恢复到发生故障的那一刻前的状态。重做日志文件又分为下面两种类型:

  1. 联机重做日志文件:记录连续的数据库操作。

  2. 归档日志文件(Archived Log Files):用于时间点恢复,当Redo Log Files存满时,会对这些日志进行归档备份,以便以后还原数据时使用。归档日志文件是重做日志文件的脱机副本,这些副本可能对于从介质失败中进行恢复很必要。

1.2.1.3 控制文件(Control Files)

控制文件包含维护和验证数据库完整性的必要的信息。

它记录了联机重做日志文件、数据文件的位置、更新的归档日志文件的位置。它还存储着维护数据库完整性所需的信息,如数据库名。控制文件是以二进制型式存储的,用户无法修改控制文件的内容。控制文件不过数MB,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数据库至少需要一个控制文件。控制文件内容有:

• 数据库名

• 表空间信息

• 所有数据文件的名字和位置

• 所有联机重做日志文件和归档日志文件的名字和位置

• 当前的日志序列号

• 检查点信息

• 关于redo日志和归档的当前状态信息

控制文件的使用过程是控制文件把Oracle引导到数据库文件的其它部分的过程。启动一个Oracle实例时,Oracle从参数文件中读取控制文件的名字和位置。安装数据库时,Oracle打开控制文件。最终打开数据库时,Oracle从控制文件中读取数据文件的列表并打开其中的每个文件。

1.2.1.4 跟踪文件及警告日志(Trace Files and Alert Files)

• 跟踪文件:在instance 中运行的每一个后台进程都有一个跟踪文件(trace file)与之相连。Trace file记载后台进程所遇到的重大事件的信息。

• 警告日志:是一种特殊的跟踪文件,每个数据库都有一个警告日志,同步记载数据库的消息和错误。

(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但是还是没明白两者具体的区别。)

1.2.1.5 参数文件(Parameter Files)

实例参数文件,当启动oracle实例时,SGA结构会根据此参数文件的设置内存,后台进程会据此启动。参数文件中包括大量影响Oracle数据库实例功能的设定,如以下设定:

• 数据库控制文件的定位

• Oracle用来缓存从磁盘上读取的数据的内存数量

• 默认的优化程序的选择

和数据库文件相关,执行两个重要的功能,为数据库指出控制文件和为数据库指出归档日志的目标。

1.2.1.6 口令文件(Password Files)

用户通过提交username/password来建立会话,Oracle根据存储在数据字典的用户定义对用户名和口令进行验证。认证哪些用户有权限启动和关闭Oracle例程。

1.2.2逻辑角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racle数据库至少包含一个表空间,表空间至少包含一个,段由做成,有块组成。需要注意的是表空间可以包含若干个数据文件,段可以是跨同一个表空间的多个数据文件,区只能在同一个数据文件内。

表空间:用于存储数据库对象的逻辑空间,表空间是在数据库中开辟的一个空间,用于存放数据库的对象,它是信息存储的最大逻辑单位,是存放数据库文件的地方,其中数据又被存放在表空间中的数据文件中。一个数据库可以由多个表空间组成,Oracle的调优就是通过表空间来实现的。(Oracle数据库独特的高级应用)表空间的作用:分类管理、批量处理; 将琐碎的磁盘文件整合、抽象处理成为逻辑结构。这样更加便于我们去管理数据库。

:是对象在数据库中占用的空间.

:是为数据一次性预留的一个较大的存储空间.

:ORACLE最基本的存储单位,在建立数据库的时候指定.

2 其他

2.1 SCN(System Change Number,系统改变号)

系统改变号,一个由系统内部维护的序列号。当系统需要更新的时候自动增加,他是系统中维持数据的一致性和顺序恢复的重要标志。

2.2 用户连接进程 = 用户进程 + 服务进程 + PGA

用户连接进程是连接用户和Oracle Instance的桥梁。只有在User与Instance建立了连接以后,User才能够对Oracle Server进行操作。

用户连接进程 = 用户进程 + 服务进程 + PGA

2.2.1 用户进程(user process)

当一个Database User请求连接到Oracle Server时,Oracle Server会创建User Process。

User Process的作用:

  • 为Database User与Server Process建立连接
  • 并不会直接与Oracle Server交互

connect连接:是User和Server Process之间的通信通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2 服务器进程(server process)

用于处理Database User和Oracle Server之间的连接。

当一个User与User Process建立了一个connect后,Oracle Server会创建一个Server Process。然后再由User Process与Server Process建立了连接之后,Server Process会通过用户提交的请求信息来确定与oracle instance建立一个会话。

Server Process的作用:

  • 与Oracle Server直接交互
  • 复制执行和返回结果

Session会话:一个用户通过User Process(本质是通过Server Process)与Oracle Instance建立连接后称之为一个会话,一个用户可以建立多个会话,即同时使用同一个用户可以多次的连接到同一个实例,也就是说多个session可以使用同一个connect。

2.2.3 PGA(Process Global Area,进程全局区域)

包含单个服务器进程单个后台进程数据控制信息,与几个进程共享的SGA正相反,PGA 是只被一个进程使用的区域,PGA在创建进程时分配,在终止进程时回收。

PGA:Oracle Server Process分配来专门用于当前User Session的内存区。该区域是私有的,不同的用户拥有不同的PGA。

PGA包含了Server Process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内存区域。,由下列3个部分组成:

  1. 专用SQL区(PRIVATE SQL AREA)

    专用SQL区的位置取决于会话建立的连接类型在专用服务器环境中,专用SQL 区位于各自服务器 进程的PGA中。在共享服务器环境中,专用SQL 区位于SGA 中。

    管理专用SQL区是用户进程的职责。用户进程可以分配的专用SQL 区的数目始终由初始化参数OPEN_CURSORS 来限制。该参数的缺省值是50。

    专用SQL区可以分为两部分,永久区和运行时区:
    1. 永久区(PERSISTEN AREA):
    包含绑定信息,即永久区用来保存绑定变量(binding variables),并且只在关闭游标时释放。
    2. 运行时区(RUNTIME AREA)
    用来保存运行时缓冲区(runtime buffers)在执行请求时的第一步创建。对于INSERT、UPDATE 和DELETE命令,该区在执行语句后释放,对于查询操作,该区只在提取所有行或取消查询后释放。

  2. 会话内存(SESSION MEMORY)

    包含为保留会话变量以及与该会话相关的其它信息而分配的内存。对于共享服务器环境,该会话是共享的而不是专用的。

  3. SQL工作区(SQL WORK AREAS)

    用于大量占用内存的操作,如排序、散列联接、位图合并和位图创建。工作区的大小可进行控制和调整。

Oracle的connect连接和session会话与User Process紧密相关

注意:在RDBMS中由db_name和instance_name共同确定一个Database,所以Instance_name被用于Oracle与OS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被用于Oracle Server与外部连接时使用

所以在User提交连接请求的时候,User Process首先会与Server Process建立Connect,然后Server Process会通过请求中所包含的db_name和Instance_name来确定需要且可以被连接的数据库(RDBMS可以存在多个数据库),这样就确保了RDBMS在拥有多个数据库的情况下,还能够保证每一个Database的独立性。而且同一个Database可以被多个属于这个Databse的不同用户发起的Instance连接。这一个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每一个不同的数据库中都包含有同名的sys、system等系统用户。

2.3 Oracle RDBMS运行举例

最后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Oracle RDBMS是怎么运作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User访问Oracle Server之前提交一个请求(包含了db_name、instance_name、username、password等信息),Oracle Server接收到请求并通过Password File的验证后,分配SGA内存池,启动后台进程同时创建并启动实例。
  2. 在启动实例之后User Process与Server Process建立Connect。
  3. 再通过Server process和Oracle Instance完成建立Sesscion。
  4. 用户执行SQL语句,由server process接收到并直接与Oracle交互。
  5. SQL语句通过Server Process到达Oracle Instance,再将SQL载入数据库缓冲区。
  6. Server Process通知Oracle Database将与SQL语句相关的数据块副本加载到缓冲区中。
  7. 在数据库缓存区执行SQL语句,并产生”脏缓冲区”。
  8. 由CKPT检查点进程检查到”脏缓冲区”,并调用DBWn数据库写进程,但在DBWn执行之前,应该由LGWR先将数据文件的原始状态、数据库的改变等信息记录到Redo Log Files。
  9. 将更新的内容写入到磁盘中的数据文件。
  10. 返回结果给用户。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