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 - 第三章练习题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 。

 

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及内存储器的总称是(主机)

 

“长城386 做机”中的“ 386 ”指的是( CPU 的型号) 。

 

下列有关存储器读写速度的排列,正确的是(Cache> RAM >硬盘>软盘 ) 。

 

在微机的性能指标中,用户可用的内存容量是指(RAM 的容量 ) 。

 

下列四条叙述中,属RAM 特点的是(B ) 。
A. 可随机读写数据,且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
B. 可随机读写数据,断电后数据将全部丢失
c. 只能顺序读写数据,断电后数据将部分丢失
D. 只能顺序读写数据,且断电后数据将全部丢失

 

内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 - Read Only Memory)以及(CMOS存储器 -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内存)

 

目前使用的软盘容量一般为(3.5寸的软盘 标准容量1.44MB ) 。

 

3.5 英寸的软盘,写保护窗口上有一个滑块,将滑块推向一侧,使其写保护窗口暴露出来,此时( 只能读盘,不能写盘) 。

 

平时所谓的“存盘”是指将信息按文件保存在(外存) 。

 

下列部件可以直接访问CPU 的是(D ) 。
A. 硬盘 B. 软盘 c. 光盘 D. 内存

 

以下计算机系统的部件( B)不属于外部设备
A. 键盘B. 中央处理器C. 打印机D. 硬盘

 

下列述叙正确的是( A) 。
A. 显示器和打印机都是输出设备  B. 显示器只能显示字符
c. 通常的彩色显示器都有7 种颜色  D. 打印机只能打印字符和表格

 

下列设备中,不能作为计算机输出设备的是(C) 。
A. 打印机  B. 显示器  c. 键盘  D. 绘图仪

 

( A)是显示器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
A. 分辨率B. 对比度c. 亮度D . 像素个数

 

主机板上CMOS 芯片的主要用途是(储存时间、日期、硬盘参数与计算机配置信息)

 

下列因素中,对微型计算机工作影响最小的是(D) 。
A. 温度 B. 温度 C. 磁场 D. 噪声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
A.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接受计算机程序,并在程序控制下完成数据输入和
数据输出任务
B. 软件系统建立在硬件系统的基础上,它使硬件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并为用户提供
一个操作方便、工作轻松的环境
c. 没有装配软件系统的计算机不能做任何工作,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D. 一台计算机只要装入系统软件后即可进行文字处理或数据处理工作

 

微型计算机配置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为了解决( CPU与内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

 

下列打印机中,打印效果最佳的一种是(B ) 。
A. 点阵打印机B. 激光打印机 C. 热敏打印机 D. 喷墨打印机

 

半导体存储芯片分为RAM 和ROM 两种, RAM 的中文全称是随机存取存储器。

 

从逻辑功能上讲,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CPU。’它控制着内存储器、外存储器和I/O 设备有条不紊地工作。

 

目前广泛使用的移动存储器有U 盘和移动硬盘两种。

 

U 盘是一种可移动的存储器,通过通用的USB接口接插到PC 机上。

 

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是(计算机硬件)

 

光盘分为这几种类型:(CD,DVD和蓝光光盘)

 

总线有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和外部总线3 种

 

显示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屏幕尺寸、点距、屏幕分辨率和屏幕刷新频率等四个。

 

鼠标有哪两种:机械式鼠标和光电式鼠标。

 

软盘存储空间计算表达式是: 面数*每面磁道数*每磁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

 

在PC机中,微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是完全等同的概念(×)
微处理器包含中央处理器

 

CD-R 光盘是一种能够多次读出和反复修改已写人数据的光盘(×)

CD-R是一种一次写入、永久读的标准。CD-R光盘写入数据后,该光盘就不能再刻写了。

 

安置在主机箱外部的存储器叫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

外储存器是指除计算机内存及CPU缓存以外的储存器,此类储存器一般断电后仍然能保存数据。常见的外存储器有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

 

CPU 不能直接访问外存储器。(×)

即使是高性能SSD,读写的延迟也在ms级别。以3GHZ频率的CPU为例,1ms时间相当于300万个时钟周期。以新一代i7的水平,这段时间可以执行超过2亿次浮点运算。所以外存储器的延迟远远跟不上CPU的运算速度,故CPU不对外存储器直接读写。

CPU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包括:

缓存(cache)、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其中缓存通常包括一级、二级和三级缓存,它们直接集成在CPU内部,容量很小但速度非常快,满足CPU对常用数据的取用;

ROM一般用在SOC的CPU系统中,普通PC只剩下BIOS信息放在ROM里储存;

RAM就是通常说的内存,因为CPU集成了内存控制器,所以可以直接访问,速度慢于缓存但容量大很多。

其他诸如硬盘、光盘和优盘类的存储器都是外部存储器,它们都是通过主板芯片组与CPU传输数据,是非直接访问模式。

 

CD-ROM 光盘只能在CD-ROM 驱动器中读出数据。(错)

CD-ROM驱动器 和 DVD光驱 都可以读取 CD-ROM 光盘 中的信息

 

于机、数码相机、MP3 等产品中一般都含有嵌入式计算机。(√)

 

计算机断电后, RAM 中的程序及数据不会丢失。(×)

 

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硬件由哪些组成?

 

显示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屏幕尺寸、点距、屏幕分辨率和屏幕刷新频率等。

 

简述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区别

  ■什么是外存与内存?
内存储器是cpu与外部设备交换数据的直接场所,内存储器速度次于cpu速度,但是也算是高速存储设备,其包括ram(我们常说的内存),显存,及一些高速缓存。外存储器主要有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 
外存储器是外部存储设备,速度相对内存慢的多,但可以长时间保存数据,磁盘是最常用的外存储器,通常它分为软盘和硬盘两类。
  还有cd-rom,闪存等等。 
■内存与外存的区别?
因为内、外存储器的作用不同。内存储器是执行程序时的临时存储区,掉电后数据全部丢失;外存储器是用来存储原始数据和运算结果的,需要长期保存,掉电后数据不会丢失。 
内存储器最突出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但是容量小、价格贵;外存储器的特点是容量大、价格低,但是存取速度慢。
  内存储器用于存放那些立即要用的程序和数据;外存储器用于存放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之间常常频繁地交换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外存储器也属于输入输出设备,它只能与内存储器交换信息,不能被计算机系统的其它部件直接访问。

 

简述RAM 和ROM 的区别

  RAM:RamdomAccessMemory易挥发性随机存取存储器,高速存取,读写时间相等,且与地址无关,如计算机内存等。

       ROM表示的是只读存储器,即:它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计算机关闭电源后其内的信息仍旧保存,一般用它存储固定的系统软件字库等。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断电后信息不丢失,如计算机启动用的BIOS芯片存取速度很低,(较RAM而言)且不能改写。由于不能改写信息,不能升级,现已很少使用。

      RAM表示的是读写存储器,可其中的任一存储单元进行读或写操作,计算机关闭电源后其内的信息将不在保存,再次开机需要重新装入,通常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各种正在运行的软件、输入和输出数据、中间结果及与外存交换信息等,我们常说的内存主要是指RAM。

 

为什么要增加Cache , Cache 有什么特点?

由于CPU工作的速度比RAM读写速度快,CPU读写RAM时需要花费时间等待RAM进行读写,造成CPU工作速度下降。为了提高CPU读写程序和数据的速度,在RAM和CPU之间增加了高速缓存部件。

Cache的特点是:读写速度快、存储容量小、价格高、断电后内容丢失。

  • 1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1.1名词解释: 1.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可以按语言的功能划分为多级层次结构,每一层以不同的语 言为特征。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三版)张晨曦 课后答案 2.翻译——(基于层次结构)先把N+1级程序全部变换成N级程序之后,再去执行N 级程序,在执行过程中,N+1级程序不再被访问。 3.解释——每当一条N+1级指令被译码后,就直接去执行一串等效的N级指令,然后 再去取下一条N+1级指令,依此重复执行。 4.体系结构——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的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5.透明性——在计算机技术中,对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从某一角度来看又好像不存 在的概念称为透明性。 6.系列机——在一个厂家生产的具有相同的体系结构,但具有不同的组成和实现的一系 列不同型号的机器。 7.软件兼容——同一个软件可以不加修改地运行于体系结构相同的各档机器上,而且它 们所获得的结果一样,差别只在于运行的时间不同。 8.兼容机——不同厂家生产的、具有相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9.计算机组成——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逻辑实现。10.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 11.存储程序计算机(冯·诺依曼结构)——采用存储程序原理,将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同 一存储器中。指令在存储器中按其执行顺序存储,由指令计数器指明每条指令所在的单元地址。 12.并行性——在同一时刻或同一时间间隔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同或不同的工 作。 13.时间重叠——在并行性中引入时间因素,即多个处理过程在时间上相互错开,轮流重 叠地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的各个部分,以加快硬件周转而赢得速度。 14.资源重复——在并行性中引入时间因素,是根据“以数量取胜”的原则,通过重复设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