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P模式(仅期末复习用)

Design patterns

1.Creational patterns

(1)工厂(factory)

封装对象的创建过程,可以不用暴露对象的具体细节

将对象实例化过程和客户端代码分离,使用户看到的代码简洁,灵活

 (2)Singleton(单例)

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可以避免资源冲突和浪费,方便集中管理

并提供全局访问点访问该实例,使其他对象可以访问该实例

2.Structural Patterns

(1)Decorator(装饰器)

本质是一个嵌套函数,传入的参数是类或函数

def our_decorator(func):
    def function_wrapper(x):
        print(‘Before calling ‘ + func.__name__) 
        func(x)
        print(‘After calling ‘ + func.__name__) 
    return function_wrapper

def foo(x):
    print(‘Hi, foo has been called with ‘ + str(x))
>>> foo(‘Hi’)
Hi, foo has been called with Hi
>>> foo = our_decorator(foo)
>>> foo(42)
'''输出'''
Before calling foo
Hi, foo has been called with 42
After calling foo

上面的our_decorator函数我们可以用装饰器(语法糖)封装起来

def our_decorator(func): 
... As above …

@our_decorator
def foo(x):
    print(‘Hi, foo has been called with ‘ + str(x))

(2)Adapter(适配器)

用于将一个接口转换成另一个接口,是不兼容的两个类能够协同工作

接口就是规定要程序做什么,但不在其中实现

(3)Facade(外观)

封装复杂接口和功能,提供简化接口,客户端可以用这个接口直接访问系统功能,无需了解底层系统的复杂性

 3. Behavioral Patterns

(1)Iterator(迭代器)

一个具有状态的对象,在迭代过程中会记住它所在的位置;

__next__()方法:返回下一个迭代值,更新状态指向下一个值,迭代完成抛出StopIteration

__iter__()方法:返回整个地带其

comprehensions:允许我们在一行代码中转换或者过滤可迭代对象

input_strings = ['1', '5', '28', '131', '3’]

output_integers = []
for num in input_strings: 
    output_integers.append(int(num))

'''经过comprehensions后'''
input_strings = ['1', '5', '28', '131', ‘3’]
output_integers = [int(num) for num in input_strings]

Generators (生成器)

yield方法将一个值生成为生成器的下一个元素,并在生成器暂停执行时返回给调用者,在下一次调用时,可以从yield标记的暂停位置的元素继续生成

def firstn(n):
    num = 0
    while num < n:
        yield num
        num += 1
>>> gen = firstn(3)
>>> next(gen)
0
>>> next(gen)
1
>>> next(gen)
2
>>> next(gen)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thon", line 1, in <module>
StopIteration

squares_list = [i**2 for i in firstn(6)] 
print(squares_list)

>>>[0, 1, 4, 9, 16, 25]

注意Comprehensions和Generators不属于Patterns 

(2)Strategy(策略模式)

可以封装算法,把每个算法变成独立的可以相互替换的对象,可以将算法块挪动填补,而不用修改其中的具体代码。

 Architectual Patterns

体系结构模式是一种高级的抽象模式。

架构模式允许将系统分解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开发和独立维护的块。

这些模式支持大规模、长期的开发和维护。

大型系统很少符合单一的架构模式

Layered

将系统划分成多个层次,层与层之间用特定的接口进行通信

Data Flows 

数据可以从一个模块流向另一个模块

Client - Server

服务器组件为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提供一个功能或服务,这些客户端启动对此类服务的请求。

点对点应用程序(Peer to peer)——在具有同等状态的组件(对等体)之间划分的点对点应用程序任务。

代理(Broker)——负责协调多个分布式对象之间的通信的组件。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s)——将应用程序视为用特殊目的语言编写的程序。

 

Model - View - Control(MVC)

支持用户界面开发(数据的多个视图)。

模型——数据的一种模型或表示形式。为这些数据提供了一个接口。

视图——数据的表示。可以独立开发,但不应该包含任何复杂的逻辑。开发逻辑应该留在控制器或模型中。

控制器——接受输入,并将其转换为模型或视图的命令。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