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科学中,“有状态”(stateful)和“无状态”(stateless)的概念主要涉及到系统如何管理信息和上下文。
有状态(Stateful)
- 定义:有状态的系统能够记住之前的交互或者事件的状态。每次交互时,系统会依赖于之前的状态信息。
- 特征:保存状态,系统记住用户的会话信息或其他上下文。
无状态(Stateless)
- 定义:无状态的系统每次请求都是独立的,不依赖于之前的状态信息。服务器不保存任何关于客户端的上下文信息。
- 特征:
○ 简单性:每个请求都包含所有需要的信息,从而减轻服务器的负担。
○ 可扩展性:较容易横向扩展,因为服务器不需要存储状态信息。
有状态和无状态的主要差异性在于是否依赖之前的状态信息。
举例
有状态典型的例子: session会话,第一个报文无session,触发创建session,后续报文直接走session处理。
无状态典型的例子: dpdk io转发,每个报文的处理逻辑完全一样,不依赖前一个状态。
总结
在设计系统时,选择有状态或无状态取决于需求。如果需要维护用户会话或多个交互的上下文,可能需要有状态的设计。如果希望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健壮性,通常会选择无状态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