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凉晚会

1 篇文章 0 订阅
1 篇文章 0 订阅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文化中心”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方兴未艾,那时我恰好在乡任文化站长。这每逢到了夏季的晚上,我们都要组织文艺宣传队到各村演出,俗称“乘凉晚会”,雅名“纳凉晚会”。当年的宣传队是“亦工亦艺”式的,即白天做工,晚上演出,遇有节日演出任务,则脱产排练。

  盛夏的傍晚,西边的晚霞如燃烧的火焰般映红了半个天空,虽说太阳已失去了白天那肆无忌惮地尽情发挥着自身的职能,但它的余热却始终不肯离去。树叶纹丝不动,知了有气无力地趴在树杆上,扯着唱了大半天的歌喉不肯停歇,听得出嗓音都有点“沙哑”了,这都是天热所导致的。

  五点半,队员们在小工厂食堂吃过晚饭,有自行车的男演员先行出发打前站。半个小时后,我率“大部队”出发。当时由于交通工具匮乏,每人一辆自行车都难以做到,只能徒步前往。队员们分工明确:各人的演出道具、服装自行带着,乐器也是谁演奏的谁负责携带。当然,这也是受当年内蒙古草原“乌兰牧骑”轻骑兵的启发。大家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旁的双季稻(那时是双季稻)后作稻的秧苗已醒棵,但耐不住骄阳的曝晒,一片片嫩叶萎靡不振地低下了头。望着身边的一片葱绿,加上秧苗根部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水,偶尔有微风吹来,倒也有点惬意感觉。田边沟渠里流动着水泵抽上来的清澈河水,倒映着宣传队员们五颜六色服装的身影,真有‘人在岸上走,影在水中行’的感觉。田间薅草耥耙的妇女们,见到我们的到来,忙停下手中的活计,相互招呼着:“快收工呦,晚上去看文娱(当地方言,即文艺演出)。”只见她们嘻笑着、打闹着,一个个从田间走出,来到小渠边戽着渠水,将原本沾满泥巴的双腿尽情地冲洗,顷刻间,两腿肚显出如两支刚出水的莲藕般的白色,露出女人特有的肤色。

  大约四十分钟的行程,大家到达演出场地,一般都是在大队部门前的广场上。高音喇叭早就播放着动听的乐曲,不时还夹带着大队干部吼着当地的普通话:“社员同志们请注意,啊,社员同志们请注意,啊,这个乡文艺宣传队,今晚在大队部门前的广场上演文娱节目,请大家赶紧吃夜饭,早点儿前来观看。再说一遍……”不一会儿,土台子上的“太阳灯”亮了,桔红色的灯光,引来了飞蛾、蝼蛄、蚱蜢们凑热闹,它们尽情的围着灯光飞舞,让‘太阳灯’的光芒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台前已有光着背的小男孩们,摆起了一排排高低错落有致的木凳,为的是抢占有利地形,以便到时看得清爽听得舒服。

  宣传队员们稍作停顿后,便开始化妆,乐队在一旁调弦,晚七时半准时开演,开演前十分钟,队员们全都各就各位。一阵演出前的开场锣鼓敲将起来,随着那拨动人们紧张神经的一通“急急风”,立马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相互谈心的中止了,走在路上的脚步加快了,站在远处的开始站到了木凳上了,少数调皮的孩子,爬到树上骑在树权中间,居高临下观望了起来。这时,只见台下已是黑压压一片人群,细心的大嫂还带把扇子,用以驱蚊、扇风之用。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戛然止住,报幕员上场演出即开始了。

  当年我们所演的节目,大多数都是自编的,是根据当地的新人新事,以及生活中发生的典型有代表性的事情。诸如:计划生育,禁赌,家庭伦理,大公无私等,群众就是看得入神,很是欢迎。

  当演到儿媳不孝敬公婆的小品《称妈》时,台前的一位老汉,光着上身,目不转睛地张着嘴,看着台上的演出,那紫铜色的肌肤在灯光的映照下隐隐发出光亮,节目刚完,他就鼓着两只刻满皱纹的手,使劲地鼓起掌来。方言快板剧《只生一胎好》是久演不衰,一位老大妈竟然跟在我们后面三个晚上,为的就是看这个节目,我当时发现了就问她:“大妈,你每天跑这么远的路,就为看这一个节目,何苦啊?”她说:“你们这个节目所演的,跟我家的情况是一模一样啊,每当看到后半段,儿媳变好了,我心里就舒坦,我盼的就是这个结果啊!虽说眼下还没实现,但我相信,这一天迟早会来的。”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晚会结束了。我们收拾好道具、乐器,和社员们一同往回赶。此时,已近深夜,天空无云月亮如盘,淡淡的月光照着行人,让每个人的头上、肩上都披上一层银光,路边洒下与之相应短短的身影。行进中,人们不时谈论着晚会节目里的人物和事件,有的还与身边的人和事联系起来议论。田间的秧苗上已经挂上了露珠,在月光下有如一颗颗大小不等晶莹般的珍珠。也许是有了露水的滋润,秧苗的叶片此刻又神气地昂起了头。路旁小渠里跳动的流水,在月光的照射下,忽闪着鱼鳞般的光亮,不时有微风拂面,空气中夹带着水气和禾苗青草味沁入鼻际,令人感觉清新,演出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田边的青蛙、蚯蚓还没入睡,是否也在学唱着我们晚上演出中的乐曲,让我们来评判,唱得是否准确够味。我们行走的脚步声,打断了它们的演唱,立马敏捷地从路边跃起,如跳水运动员那样,矫健地“扑通、扑通”跃入水中。不远处的萤火虫,三三两两亮着尾巴,看那飞行的高度,就知道它们也热得够呛,飞不多远便趴在路边的草叶上,那尾巴的光亮,随着它们的气喘吁吁而无力地闪烁着。

  回到文化站已是深夜十一点多钟,来回的步行加上演出的劳累,此刻大家真是感到筋疲力尽。大伙各自洗澡后便回宿舍休息了,因为第二天上午八点钟,大家还要准时上班哩。

  时光虽然已经过去近三十年,但当年的“纳凉晚会”,在我的记忆里犹为深刻,人们当年那种甘于奉献的单纯,以及乐于吃苦的精神,如今再也很难见到了。有时在我的眼前,偶尔也浮现出当年农民朋友,对文化的盼望、钟情和渴求的眼神,以及剧中的情节、人物对他们所产生的共鸣,常常令我感叹。如今,我们的基层文化业务部门,是否也可以在炎热的夏季,也给农民朋友送上一台“纳凉晚会”呢?我想,农民朋友一定会像当年的那位大爷一样,拉开那胴肤上刻满皱纹的双臂,使劲地拍着那粗糙的手掌来欢迎你们。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