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博客是阅读《Problem Solving with Algorithms and Data Structures using Python》的笔记,原文链接
1、列表 List
索引和赋值是两个非常常用的操作。这个两个操作不论列表多长,它们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O ( 1 ) O(1) O(1)。另一个非常常用的程序操作是去扩充一个列表。这有两种方式去生成一个更长的列表。我们可以用 append 操作或者 + 串联运算符。这个 append 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也是 O ( 1 ) O(1) O(1)。然而,+ 串联运算符是 O ( k ) O(k) O(k),这里 k k k 是指正在被连接的列表的大小。了解它对我们非常重要,选择正确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程序更加有效。
让我们来看一下四种不同的方法来生成从 0 到 n 的列表。首先,
- 我们尝试用 for 循环体通过串联生成一个列表,
- 然后我们可以用“ append”代替串联操作。
- 接下来, 我们可以使用列表解析来生成一个列表。
- 最后,也许是最明显的方法,通过列表结构体的访问来使用 range 的功能。
下面展示了生成列表四种方法的代码:
def create_list_1_1():
a_list = []
for i in range(1000):
a_list = a_list + [i]
def create_list_1_2():
a_list = []
for i in range(1000):
a_list += [i]
def create_list_2():
a_list = []
for i in range(1000):
a_list.append(i)
def create_list_3():
a_list = [i for i in range(1000)]
def create_list_4():
a_list = list(range(1000))
为了计时,我们需要 timeit 模块的 Timer 计时器, Timer 默认运行次数是一百万次。运行结束后,它将以浮点数的形式返回运行的总时间(单位:秒)。当你执行程序一次时,它返回的结果是以微秒为单位的。我们也可以在 timeit 中附上一个名叫 number 的参数,这样我们就可以指定程序被执行的次数。 下面将展示对每一个程序执行 1000 次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from timeit import Timer
t1 = Timer('create_list_1_1()', 'from __main__ import create_list_1_1')
print("concat 1 ",t1.timeit(number=1000), "milliseconds")
t1 = Timer('create_list_1_2()', 'from __main__ import create_list_1_2')
print("concat 2 ",t1.timeit(number=1000), "milliseconds")
t1 = Timer('create_list_2()', 'from __main__ import create_list_2')
print("append ",t1.timeit(number=1000), "milliseconds")
t1 = Timer('create_list_3()', 'from __main__ import create_list_3')
print("comprehension ",t1.timeit(number=1000), "milliseconds")
t1 = Timer('create_list_4()', 'from __main__ import create_list_4')
print("list range ",t1.timeit(number=1000), "milliseconds")
运行结果如下:
concat 1 1.3361934975348504 milliseconds
concat 2 0.07323397665902576 milliseconds
append 0.07901547132075848 milliseconds
comprehension 0.0323528873949499 milliseconds
list range 0.012585064675363355 milliseconds
我们可以看到,类表推导式确实是运算速度最快的方法。由于 a_list = a_list + [i] 会返回新的列表,它的执行速度是最慢的。下表展示了所有列表基本操作的大 O O O 效率。在你对下表进行仔细思考后,可能会对 pop 操作的两个不同的时间复杂度感到疑惑。当 pop 操作每次从列表的最后一位删除元素时复杂度为 O ( 1 ) O(1) O(1),而将列表的第一个元素或中间任意一个位置的元素删除时,复杂度则为 O ( n ) O(n) O(n)。这样迥然不同的结果是由 Python 对列表的执行方式造成的。在 Python 的执行过程中,当从列表的第一位删除一个元素,其后的每一位元素都将向前挪动一位。你可能觉得这种操作很愚蠢,但你会发现这种执行方式会让 index 索引操作的复杂度降为 O ( 1 ) O(1) O(1),显然索引更常在程序中被使用。
Operation | Big-O Efficiency |
---|---|
index [] | O(1) |
index assignment | O(1) |
append | O(1) |
pop() | O(1) |
pop(i) | O(n) |
insert(i,item) | O(n) |
del operator | O(n) |
iteration | O(n) |
contains (in) | O(n) |
get slice [x:y] | O(k) |
del slice | O(n) |
set slice | O(n+k) |
reverse | O(n) |
concatenate | O(k) |
sort | O(n log n) |
multiply | O(nk) |
2、Dict 字典
Python 中第二个主要的数据结构是字典。回想一下,字典与列表的不同之处在于你需要通过一个键(key)来访问条目,而不是通过一个坐标。字典条目的访问和赋值都是 O ( 1 ) O(1) O(1) 的时间复杂度。字典的另一个重要的操作是所谓的“包含”。检查一个键是否存在于字典中也只需 O ( 1 ) O(1) O(1) 的时间。其他字典操作的时间效率都已经在下表中列出。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列出的都是平均时间复杂度。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包含、访问和赋值都可能退化为 O ( n ) O(n) O(n)
operation | Big-O Efficiency |
---|---|
copy | O(n) |
get item | O(1) |
set item | O(1) |
delete item | O(1) |
contains (in) | O(1) |
iteration | O(n) |
下一个性能实验将会对比列表和字典的包含操作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会验证列表的 in 操作是 O ( n ) O(n) O(n),而字典的是 O ( 1 ) O(1) O(1)。这个实验很简单,我们将生成一个自然数(range)的列表,然后随机地选取一个数字,检查其是否在列表中。如果我们之前的效率表是正确的话,列表越大,所用的时间也就越长。然后我们将在一个以数字为键的字典上重复这个实验。这次我们会发现检查一个数字是否在字典中要快得多,而且即使字典变大,查询所用的时间也保持不变。
import timeit
import random
nums = []
lst_times = []
d_times = []
for i in range(10000,1000001,20000):
t = timeit.Timer("random.randrange(%d) in x"%i,
"from __main__ import random,x")
x = list(range(i))
lst_time = t.timeit(number=1000)
x = {j:None for j in range(i)}
d_time = t.timeit(number=1000)
nums.append(i)
lst_times.append(lst_time)
d_times.append(d_time)
print("%d,%10.3f,%10.3f" % (i, lst_time, d_time))
运行结果对比:随着列表的增大,其 in 操作所需要的时间是线性增长的,这证实了我们之前关于其时间复杂
度是
O
(
n
)
O(n)
O(n) 的论断。与此同时,字典的 in 操作用时保持不变,即使字典的大小不断变大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