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七)——解决粘包问题

解决思路

        粘包问题是由于TCP协议底层优化算法Nagle算法造成的。我们可以在发送数据包之前,先告诉接收方我们发送的数据量有多大,接收方就可以精确接收一个数据包或者对一个数据包进行多次接收,这样不仅能够享受到Nagle算法带来的便利,也能够有效解决粘包问题。

伪代码实现解决粘包

1、问题:一次性发送的数据长度未知,接收方不方便接收。

2、解决思路:发送方先说明发送的数据有多长,接收方再接收。

3、不足:告诉接收方的信息(我要发送的数据有多长)不是固定长度的,不符合协议规范。

服务端

    # 第一步:把数据长度发送给客户端
    total_size = len(stdout)+len(stdeer)
    conn.send(str(total_size).encode("utf-8"))
    # 第二步:再发送真实的数据
    conn.send(stdout)
    conn.send(stdeer)

客户端

    # 协议 = 报头 + 数据
    # 第一步:先收报头
    total_size = 10241
    # 第二步:接收真实的数据
    recv_size = 0
    recv_data = b""
    while recv_size < total_size:
        res = phone.recv(1024)
        recv_data += res
        recv_size += len(res)
    print(recv_data.decode("utf-8"))

解决粘包问题简单版本

1、问题:告诉接收方的信息(我要发送的数据有多长)不是固定长度的,不符合协议规范。

2、解决办法:将关于数据长度的信息打包到报头里面,这需要用到一个模块:struct。其中struct.pack("i",int)方法可以将整数(数据长度)打包成定长字节类型

  • 参数一:i表示打包的数据是整型,打包后返回值是一个定长为4的字节类型。
  • 参数二:int表示想打包的一个整数类型(不管数据长度多少,打包后长度为4)。

解包用struct.unpack()方法。

3、代码实现 

服务端

        # 3、把命令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 第一步:制作固定长度的报头。
        total_size = len(stdout) + len(stdeer)
        header = struct.pack("i",total_size)
        # 第二步:把报头(固定长度)发送给客户端
        conn.send(header)
        # 第二步:再发送真实的数据
        conn.send(stdout)
        conn.send(stdeer)

客户端

    # 2、拿到命令的结果,并打印
    # 第一步:先收报头
    header = phone.recv(4)
    # 第二步:从报头中解析出对真实数据的描述信息(数据的长度)
    total_size = struct.unpack("i",header)[0]
    # 第三步:接收真实的数据
    recv_size = 0
    recv_data = b''
    while recv_size < total_size:
        res = phone.recv(1024)
        recv_data += res
        recv_size += len(res)
    print(recv_data.decode("gbk"))

4、还存在的问题:

  1. 报头信息少;还可能有文件名等其他文本信息。
  2. 打包数据可能很大;对于struct模块中的pack方法来说,如果将数据打包成整型(i),当传入第二个参数数值很大时,打包成整型将会报错。

解决粘包问题终极版本

1、解决思路:选用字典类型作为报头,考虑到网络传输数据需要将字典转换为字节类型,同时传输后还要将字节数据解析为字典(序列化),因此调用json模块。

2、传输过程中的数据类型变化:

字典类型的报头——>转换为json对象,为str类型(序列化)——>编码,转换为字节类型——>解码,为json对象——>反序列化,变成字典类型。

        # 字典类型的数据头
        header_dic = {
            "filename": "a.txt",
            "md5": "xxxdxxx",
            'total_size': len(stdout)+len(stdeer)
        }
        # 将数据头转换为json对象,是str类型
        header_json = json.dumps(header_dic)
        # json对象转换为字节类型
        header_bytes = header_json.encode('utf-8')

3、还有一个关键点,引入字典类型后,此时报头不是定长,不符合传输规范。那么,我们可以利用struct.pack()方法将字典报头打包成定长,接收方就可以通过解析包得到报头包含的信息,再去接收数据。

conn.send(struct.pack("i",len(header_bytes)))

优化后的完整代码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subprocess
import struct
import json

phone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phone.setsockopt(socket.SOL_SOCKET,socket.SO_REUSEADDR,1)
phone.bind(("127.0.0.1",9910))
phone.listen(5)
print("starting...")
while True:
    conn,client_addr = phone.accept()
    print(client_addr)
    while True:
        # 1、收命令
        cmd = conn.recv(8096)
        if not cmd:break
        # 2、执行命令,拿到结果 
        obj = subprocess.Popen(cmd.decode("utf-8"), shell=True,
                               stdout=subprocess.PIPE,  # 正确结果丢到这个“管道”
                               stderr=subprocess.PIPE)  # 错误结果丢入这个“管道”
        stdout = obj.stdout.read()
        stdeer = obj.stderr.read()

        # 3、把命令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 第一步:制作固定长度的报头。
        header_dic = {
            "filename": "a.txt",
            "md5": "xxxdxxx",
            'total_size': len(stdout)+len(stdeer)
        }
        header_json = json.dumps(header_dic)
        header_bytes = header_json.encode('utf-8')

        # 第二步:先发送报头的长度
        conn.send(struct.pack("i",len(header_bytes)))

        # 第三步:再发报头
        conn.send(header_bytes)

        # 第四步:再发送真实的数据
        conn.send(stdout)
        conn.send(stdeer)

    conn.close()
phone.close()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struct
import json

phone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phone.connect(("127.0.0.1",9910))

while True:
    # 1、发命令
    cmd = input(">>:").strip()
    if not cmd:continue
    phone.send(cmd.encode("utf-8"))

    # 2、拿到命令的结果,并打印
    # 第一步:先收报头的长度
    obj = phone.recv(4)
    header_size = struct.unpack('i',obj)[0]

    # 第二步:再收报头
    header_bytes = phone.recv(header_size)

    # 第三步:从报头中解析出对真实数据的描述信息
    header_json = header_bytes.decode("utf-8")
    header_dic = json.loads(header_json)
    print(header_dic)
    total_size = header_dic["total_size"]
    print(total_size,type(total_size))

    # 第三步:接收真实的数据
    recv_size = 0
    recv_data = b''
    while recv_size < total_size:
        res = phone.recv(1024)
        recv_data += res
        recv_size += len(res)
    print(recv_data.decode("gbk"))

phone.close()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今天自洽了吗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