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MM-数据标准

12 数据标准

12.1业务术语

12.1.1概述

    业务术语是组织中业务概念的描述,包括中文名称、英文名称、术语定义等内容。业务数据管理就是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对业务术语的创建、维护和发布进行统一的管理,进而推动业务术语的共享和组织内部的应用。业务术语是组织内部理解数据、应用数据的基础。通过对业务术语的管理能保证组织内部对具体技术名词理解的一致性。

12.1.2 过程描述

    过程描述如下:

  • a)制定业务术语标准,同时制定业务术语管理制度,包含组织、人员职责、应用原则等;
  • b)业务术语字典,组织中已定义,并审批和发布的术语集合;
  • c)业务术语发布,业务术语变更后及时进行审批并通过邮件、网站、文件等形式进行发布;
  • d)业务术语应用,在数据模型建设、数据需求描述、数据标准定义等过程中引用业务术语;
  • e)业务术语宣贯,组织内部介绍、推广已定义的业务术语。

12.1.3过程目标

    过程目标如下:

  • a)业务术语可准确描述业务概念的含义;
  • b)组织建立了全面、已发布的业务术语字典;
  • c)业务术语的定义能遵循相关标准;
  • d)通过管理流程来统一管理业务术语的创建和变更;
  • e)通过数据治理来提升业务术语的管理和应用。

12.1.4 能力等级标准

    能力等级标准如下:

  • a)第1级:初始级
    • 1)项目级的业务术语已定义;
    • 2)在项目级数据模型、数据需求的创建过程采用已定义的业务术语。
  • b)第2级:受管理级
    • 1)建立了部分业务术语管理流程,并在业务术语定义、管理、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得到应用;
    • 2)建立了业务术语标准,保证了业务术语定义的一致性;
    • 3)定期对业务术语标准进行复审和修订;
    • 4)建立了项目建设过程中业务术语应用的检查机制。
  • c)第3级:稳健级
    • 1)创建和应用组织级的业务术语标准;
    • 2)建立组织级的业务术语索引;
    • 3)在组织内明确了业务术语发布的渠道,并提供了浏览、查询功能;
    • 4)组织的业务术语在数据相关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得到普遍应用;
    • 5)通过数据治理建立了业务术语应用、变更的检查机制;
    • 6)定期进行业务术语的宣贯和推广。
  • d)第4级:量化管理级
    • 1)建立KPI分析指标监控业务术语管理过程的效率,并定期对于管理流程进行优化;
    • 2)业务术语的定义引用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 e)第5级:优化级
    • 1)参加行业、国家业务术语标准的制定;
    • 2)业界分享最佳实践,成为行业标杆。

12.2 参考数据和主数据

12.2.1概述

        参考数据是用于将其他数据进行分类的数据。参考数据管理是对定义的数据值城进行管理,包括标准化术语、代码值和其他唯一标识符,每个取值的业务定义,数据值域列表内部和跨不同列表之间的业务关系的控制,并对相关参考数据的一致、共享使用。
        主数据是组织中需要跨系统、跨部门共享的核心业务实体数据。主数据管理是对主数据标准和内容进行管理,实现主数据跨系统的一致、共享使用。

12.2.2 过程描述

    过程描述如下:

  • a)定义编码规则,定义参考数据和主数据唯一标识的生成规则;
  • b)定义数据模型,定义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组成部分及其含义;
  • c)识别数据值域,识别参考数据和主数据取值范围;
  • d)管理流程,创建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管理相关流程;
  • e)建立质量规则,检查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相关的业务规则和管理要求,建立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相关的质量规则;
  • f)集成共享,参考数据、主数据和应用系统的集成。

12.2.3 过程目标

    过程目标如下:

  • a)识别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SOR;
  • b)建立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准确记录;
  • e)建立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管理规范。

12.2.4能力等级标准

    能力等级标准如下:

  • a)第1级:初始级
    • 1)在项目级已确认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范围;
    • 2)参考数据和主数据与部分应用系统进行集成。
  • b)第2级:受管理级
    • 1)识别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SOR;
    • 2)建立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数据标准,整合并描述部分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属性;
    • 3)建立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管理规范。
  • c)第3级:稳健级
    • 1)实现组织级的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统一管理;
    • 2)定义组织内部各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数据标准,并在组织内部发布;
    • 3)各应用系统中的参考数据和主数据与组织级的参考数据和主数据保持一致;
    • 4)明确各类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管理部门,并制定各类数据的管理规则;
    • 5)规范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管理流程,保证参考数据和主数据在各方面的应用;
    • 6)新建项目的过程中,统一分析项目与组织内部已有的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数据集成问题;
    • 7)分析、跟踪各应用系统中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数据质量问题,推动数据质量问题的解决。
  • d)第4级:量化管理级
    • 1)制定各部门的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管理的考核体系;
    • 2)定期生成、发布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管理的考核报告;
    • 3)优化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
  • e)第5级:优化级
    • 1)建立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管理的最佳实践资源库;
    • 2)在业界分享最佳实践,成为行业标杆。

12.3 数据元

12.3.1 概述

    通过对组织中核心数据元的标准,使数据的拥有者和使用者对数据有一致的理解。

12.3.2 过程描述

    过程描述如下:

  • a)建立数据元的分类和命名规则,根据组织的业务特征建立数据元的分类规则,制定数据元的命名,描述与表示规范;
  • b)建立数据元的管理规范,建立数据元管理的流程和岗位,明确管理岗位职责;
  • c)数据元的创建,建立数据元创建方法,进行数据元的识别和创建;
  • d)建立数据元的统一目录,根据数据元的分类及业务管理需求,建立数据元管理的目录,对组织内部的数据元分类存储;
  • e)数据元的查找和引用,提供数据元查找和引用的在线工具;
  • f)数据元的管理,提供对数据元以及数据元目录的日常管理;
  • g)数据元管理报告,根据数据元标准定期进行引用情况分析,了解各应用系统中对数据元的引用。

12.3.3过程目标

    过程目标如下:

  • a)建立统一的数据元管理规范;
  • b)建立统一的数据元目录。

12.3.4 能力等级标准

    能力等级标准如下:

  • a)第1级:初始级
    • 1)在项目文档中记录数据元的描述信息;
    • 2)数据元在项目数据模型建模的过程中得到应用。
  • b)第2级:受管理级
    • 1)在业务部门内统一记录公共数据元信息;
    • 2)在业务部门内建立数据元识别方法,进行数据元的识别、创建;
    • 3)在业务部门内建立数据元管理和应用的流程;
    • 4)在新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数据元应用情况的检查机制。
  • c)第3级:稳健级
    • 1)建立组织内部数据元管理规范,规范数据元的管理流程;
    • 2)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组织内部的数据元标准进行优化;
    • 3)建立组织级的数据元目录,提供统一的查询方法;
    • 4)保证数据元标准与相关业务术语,参考数据等标准保持一致;
    • 5)定期组织和开展数据元应用的相关培训;
    • 6)建立数据元的应用机制,进行应用偏差分析;
    • 7)对于数据元相关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跟踪。
  • d)第4级:量化管理级
    • 1)发布数据元管理报告,汇总数据元管理工作的进展;
    • 2)制定各部门数据元的考核体系,生成数据元管理考核报告;
    • 3)根据数据元管理过程的监控和分析,优化数据元的管理规则,管理流程,定期更新数据元信息。
  • e)第5级:优化级
    • 1)参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制定;
    • 2)在业界分享最佳实践,成为行业标杆。

12.4指标数据

12.4.1 概述

    指标数据是组织在经营分析过程中衡量某一个目标或事物的数据,一般由指标名称,时间和数值等组成,指标数据管理指组织对内部经营分析所需要的指标数据进行统一规范化定义、采集和应用,用于提升统计分析的数据质量。

12.4.2过程描述

  • a)根据组织业务理需求,制定织内指标数据分类管理框架,保证指标分类框架的全面性和各分类之间的独立性;
  • b)定义指标数据标准化的格式,梳理组织内部的指标数据,形成统一的指标字典;
  • c)根据指标数据的定义,由相关部门或应用系统定期进行数据的采集、生成;
  • d)对指标数据进行访问授权,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展现;
  • e)对指标数据采集、应用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监控,保证指标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
  • f)划分指标数据的归管门、管职责和管理流程,并按照管理规定对指标标准进行维护和管理。

12.4.3过程目标

    过程目标如下:

  • a)建立指标数据分类规范、格式规范;
  • b)建立组织内部统一的指标数据字典;
  • c)指标数据定义,清晰的描述指标含义等;
  • d)建立了统一的指标数据管理流程。

12.4.4 能力等级标准

    能力等级标准如下:

  • a)第1级:初始级
    • 1)在项目中定义了指标分析数据,并在文档中进行了描述;
    • 2)项目组人员直接管理指标数据的增减、变更等需求,维护文档变更。
  • b)第2级:受管理级
    • 1)在业务部门内部初步汇总了当前的指标数据,形成了指标数据手册;
    • 2)在业务部门内部统一了指标数据标准和管理规则;
    • 3)在业务部门内部指定了指标数据管理人员,实现了指标的统一管理;
    • 4)建立指标数据管理流程,管理指标数据的增减、变更等。
  • c)第3级:稳健级
    • 1)根据组织的业务战略、外部监管需求建立统一的指标框架;
    • 2)在组织层面建立指标数据标准,包括指标维度、公式、口径、描述等;
    • 3)对于各部门的指标进行统一汇总,形成组织层面的指标数据字典并发布;
    • 4)明确各类指标数据的归口管理部门,进行本部门指标数据的管理;
    • 5)规范了组织层面的指标数据管理流程,明确了指标数据的管理需求,包括质量、安全等需求;
    • 6)对于指标数据相关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跟踪。
  • d)第4级:量化管理级
    • 1)定期发布指标数据管理报告,阶段汇总指标数据管理工作的进展;
    • 2)制定各部门指标数据的考核体系,定期生成指标数据管理考核报告;
    • 3)应用量化分析的方式对指标数据的管理过程进行考核。
  • e)第5级:优化级
    • 1)通过指标数据的定义促进数据应用和数据价值的体现;
    • 2)在业界分享最佳实践,成为行业标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