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 + 用户名(只局限于terminal中)
二、 默认情况下,现在的linux系统是不允许root用户登录图形界面,故允许root用户登录linux的配置步骤(Fedora 16 linux系统修改方式):
i、 用一般用户登录linux系统
ii、 在Terminal中进行用户的切换,切换成root用户
su + root + 回车
输入root密码
iii、修改/etc/pam.d/lxdm文件
vi /etc/pam.d/lxdm
将auth required pam_succeed_if.so user != root quiet注释掉,即在这行前面加#号
vi、 然后重启linux系统
三、 默认情况下,现在的linux系统是不允许root用户登录图形界面,故允许root用户登录linux的配置步骤(其他linux系统修改方式):
1、 用一般用户登录linux系统
2、 在Terminal中进行用户的切换,切换成root用户
su + root + 回车
输入root密码
3、修改/etc/pam.d/gdm文件
vi /etc/pam.d/gdm
同时编辑:
vi /etc/pam.d/gdm-password
将auth required pam_succeed_if.so user != root quiet注释掉,即在这行前面加#号
4、 然后重启linux系统
四、使用putty连接linux系统:
1、查看防火墙的状态 iptables -L
关闭防火墙:iptables –F
2、将ssh的服务重新启动 servicesshdrestart
五、linux目录的存放
1、/bin :获得最小的系统可操作性所需要的命令
2、/boot :内核和加载内核所需的文件
3、/dev :终端、磁盘、调制解调器等的设备项
4、/etc :关键的启动文件和配置文件
5、/home :用户的主目录
6、/lib :C编译器的库和部分C编译器
7、/media :可移动介质上文件系统的安装点
8、/opt :可选的应用安装包
9、/proc :所有正在运行进程的映像
10、/root :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11、/sbin :引导、修复或者恢复系统的命令
12、/tmp :每次重新引导就消失的临时文件
13、/usr :次要文件和命令的层次结构
14、/usr/bin :大多数命令和可执行文件
15、/usr/include :编译C程序的头文件
16、/usr/lib :库,供标准程序使用的支持文件
17、/usr/local :本地软件(用户所编写或者安装的软件)
18、/usr/local/bin :本地的可执行文件
19、/usr/local/etc :本地系统配置文件和命令
20、/usr/local/lib :本地的支持文件
21、/usr/local/sbin :静态链接的本地系统维护命令
22、/usr/local/src :/usr/local/*的源代码
23、/usr/man :联机用户手册
24、/usr/sbin不太关键的系统管理命令和修复命令
25、/usr/share :多种系统共同的东西(只读)
26、/usr/share/man :练级用户手册
27、/usr/src :非本地软件包的源代码
28、/var :系统专用数据和配置文件
29、/var/adm :各种不同的东西
30、/var/log :各种系统日志文件
31、/var/spool :供打印机、邮件等使用的假脱机目录
32、/var/tmp :更多的临时空间(在重新引导之后,文件予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