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PO
IPO是指结构化设计中变换型结构的输入(Input)、加工(Processing)、输出(Output)。IPO图是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的工具,它是输入加工输出(INPUT PROCESS OUTPUT)图的简称,它是由美国IBM公司发起并完善起来的一种工具。在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模块,在进行详细设计时开发者应为每一个模块写一份说明。IPO图就是用来说明每个模块的输入、输出数据和数据加工的重要工具。
IPO图是输入/处理/输出图的简称,它是美国IBM公司提出的一种图形工具,能够方便地描绘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和输出数据的关系。
IPO图使用的基本符号少而简单,因此很容易掌握使用这种工具。它的基本形式是在左边的框中列出有关的输人数据,在中间的框中列出主要的处理,在右边的框中列出产生的输出数据。处理框中列出了处理的顺序,但是用这些基本符号还不足以精确描述执行处理的详细情况。
2.N-S图
N-S图,也被称为盒图或NS图(Nassi Shneiderman图)。是结构化编程中的一种可视化建模。
1972年,美国学者I.Nassi 和 B.Shneiderman提出了一种在流程图中完全去掉流程线,全部算法写在一个矩形阵内,在框内还可以包含其他框的流程图形式。即由一些基本的框组成一个大的框,这种流程图又称为N-S结构流程图(以两个人的名字的头一个字母组成)。N-S图包括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
NS图类似流程图,但所不同之处是NS图可以表示程序的结构。
3.PAD图
pad是problem analysis diagram的英文缩写,是1973年日本日立公司发明的一种问题分析图。
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它用二维树形结构的图来表示程序的控制流,将这种图翻译成程序代码比较容易。
问题分析图(problem analysis diagram)简称PAD图,是一种支持结构化算法的图形表达工具,也是用于业务流程描述的系统方法。
PAD图融系统的层次结构和过程特征于一体,横向表达系统的嵌套层次结构;纵向自上而下表达某一处理的过程特征,思维可以纵衡驰骋而不受限制,因此,可以对系统的处理细节进行深入的刻画和雕琢。
4.程序流程图(PFD)
程序流程图又称程序框图,是用统一规定的标准符号描述程序运行具体步骤的图形表示。程序框图的设计是在处理流程图的基础上,通过对输入输出数据和处理过程的详细分析,将计算机的主要运行步骤和内容标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