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W

本文详细解析了RAW格式相较于JPEG格式在摄影中的优势,包括更高的图像质量、更大的后期处理空间以及保留更多原始数据信息。通过实例演示了RAW格式在白平衡调整、曝光宽容度和锐度调整上的强大能力,强调了使用RAW格式拍摄能够为后期处理提供更大可能。文章最后介绍了如何使用特定软件处理RAW格式照片,以及推荐了几款常用的专业软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现在数码照片的存储格式,以及在网络上应用的最普遍的图片格式就是JPEG格式了(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 Group)。但是作为一种有损的图像压缩格式(现在也有少数数码相机提供无损压缩的JPEG存储格式),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就算是极其轻微的压缩比例,也会使图像质量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如果图像在相机内就经过了比较大的颜色、曝光、去噪和锐化处理的话,就会减小后期在电脑上做进一步处理的余地。对于不需要进行后期处理,或者不允许后期处理的情况下,JPEG是最好的相片存储格式之一。


许多摄影师都尽量拍摄TIFF或者RAW格式的照片,来获得尽可能最好的图像品质。下面我们会看到,RAW格式文件将提供给我们最大的图片后期调整余地。


为什么要拍摄RAW:

要想更好的理解这种神奇的RAW格式到底是什么,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目前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我们手里的所有数码相机都能照出彩色的图像,是的,尽管你最终得到的是彩色的图像,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只能记录灰度文件(除了Foveon X3感光元件,扫描式数码后背和多次曝光数码后背以外)。

对于一个彩色的主体,灰度图像感应器只能纪录如图这样的黑白图像,你根本得不到彩色图像。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用灰度图像感应器捕捉到彩色的图像呢?柯达的工程师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这就是Bayer Pattern(柯达的Bayer博士在80年代发明了这种全新的彩色滤镜阵列构造后背,因此命名为Bayer Pattern,除此以外也有其他不同的Pattern)。

R – G – R – G – R – G
G – B – G – B – G – B
R – G – R – G – R – G
G – B – G – B – G – B

首先大家可以注意到,总共有50%的绿色,而红色和蓝色各占25%。这样做的原因是人眼对绿色更敏感,能分辨出更多的细节。你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就会发现这并不奇怪,另外绿色也占据了可见光谱中最重要和最宽的位置。

现在我们的灰度感光元件得到的是经过彩色滤镜过滤的灰度值。图像由彩色的马赛克构成。但我们想得到的是每个像素都记录了全部的色彩信息的图像,而不是这样的马赛克效果,那么就需要一个软件来进行Bayer Pattern Demosaicing (去马赛克?)或者叫做彩色插值。那些丢失掉的色彩信息经过对相邻像素的色彩信息分析之后被重新估算出来。


一个好的去马赛克的算法是十分复杂的,主要面对的问题是既要解析细节还要仍能正确还原颜色。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想象一种情况,拍摄一个十分小的黑白相间的检验图样,黑白图样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大小刚刚能覆盖住每一个像素单元。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因为邻近的绿色像素单元不会给算法提供任何新的信息,所以算法就不知道感应白色的红色像素单元红到什么程度,同理也不知道邻近的蓝色像素单元蓝到什么程度(其实都应该红到或者蓝到最淡,因为是白色)。相反,Foveon的X3感光元件因为每一个像素单元都能够同时感应红、绿、蓝三色,所以能够正确的还原白色和黑色。如果物体只由红色和蓝色组成,由于绿色像素不能提供任何额外的信息,所以Bayer感应器捕获的图像分辨率将降低。对于波长范围非常窄的单色红/蓝,绿色感光元素将得不到任何信息,但这样的物体在实际生活中非常罕见。实际上,就算感光元件捕获的是十分明亮饱和的红色,仍然存在绿色和很少量的蓝色信息。我们上面举的例子中的问题在于,正确估算颜色需要一定量的空间信息。如果只有唯一一个像素单元捕获红色信息,那么我们将没有办法重新构建出这个特定像素单元的颜色。

这些情况中有些将会导致图像失真,例如摩尔纹和色彩混淆(Color Aliasing,表现为无关的红、绿、蓝色点或者导致变色)。绝大多数相机为了防止这种问题都采用了在感光元件前面安装低通滤镜的方法(AA Filter, Anti-Aliasing Filter)。这个滤镜实际上起到了模糊影像,把色彩信息分布到邻近像素单元的作用。如大家所知,模糊和图像质量之间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如何平衡Blurring和Aliasing是对相机设计的一个挑战。以该文作者观点,Canon 1DS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好。最终的图像通常还需要进行较强的锐化,来获得原本的锐度。某种程度上,AA滤镜降低了感光元件的有效分辨率。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实际上目前技术水平已经能保证最终得到的效果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了。任何一项技术都要同其自身与生俱来的缺点做斗争。就像胶片也要同其自身的缺点对抗,今天数码相机在很多方面都已经能击败胶片了。
现在我们可以谈谈对于任一给定的数码相机,RAW格式数据到底是什么了。RAW数据就是由感光元件记录的图像的所有灰度数据。为了得到最终可用的图像,这些RAW数据必须经过所谓的“RAW转换程序(RAW Converter)”的处理(包括去马赛克)。JPEG格式的数码相片实际上使用了整合在相机固件内的RAW转换程序进行全部转换处理。

相机产生的JPEG格式照片有如下缺点:
1. JPEG格式由于有损压缩造成的失真
2. 尽管绝大多数感光元件记录的是12bit或者16bit的灰度数据,但最终文件中只有8bit
3. 机内整合的RAW Converter只能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计算,但是好的RAW转换需要广泛大量的和复             杂的计算。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其能不断提高在计算机上进行RAW转化的效果,而现在普遍使             用的相机内用ASCII编码的固件则无法升级了。
4. 机内设定或者评估白平衡在机内就应用在图片上了。同样色彩处理,色调校正,机内锐化也都在             机内完成。这就限制了后期处理能力,因为已经校正过的图像需要再一次校正。对于一幅图像              (特别是8bit的)进行越多的处理,就导致图像质量恶化的越大。

RAW格式文件

他只存储原始数据(加上一些额外的数据信息,用来用来描述RAW数据的一些性质,叫做EXIF文件。EXIF文件内包含了相机型号,所用镜头,光圈快门等等信息。另外还有一些有关图像的数据,尽管是由相机记录的,但是用RAW转换程序编辑的时候仍然可以被更改,这些设定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图像如何被处理。这些可更改的设定包括,色彩模式,白平衡,饱和度,图像色调分布,锐化等等。)。现在所有原来在机内完成的RAW转换过程,都将在更强大的计算机平台上完成。

1. 没有JPEG压缩
2. 全部利用所有12或者16bit颜色信息
3. 利用非常复杂的RAW转换程序(例如Adobe Camera RAW 或Phase One Capture One DSLR)
4. 白平衡,色彩处理,色调曝光校正,锐化,噪音处理都将在计算机上进行
5. RAW格式文件更像是数字化的未经冲洗处理的负片。随着RAW转换程序的升级进步,我们可以从同             样的数据中得到越来越好的结果。

机内JPEG格式就像你在拍摄宝利来相片(拍摄后立即得到处理过的照片),而RAW更像是可以经过冲洗和暗房处理来增强效果的胶片。而RAW转换程序如Phase One Capture One DSLR就像你冲洗胶片的神奇配方。

12bit或者16bit的数据优势在于什么?主要优势在于调整诸如白平衡,色彩,曝光之类的调整。开始调整前拥有的数据越多,你调整后得到的就越多。
那么用TIFF拍摄怎么样呢?TIFF只解决了有损压缩的问题,但在机内仍就记录为8bit文件。大多数时候,TIFF比RAW文件要大,而且相比RAW而言又没有什么其他优势。实际上机内处理成8bit的TIFF文件,只比高画质高分辨率的JPEG好上一点点。

目前的感光元件(除Foveon X3以外)不能记录全部RGB颜色信息,只能付出一定的代价进行插值运算来得到。

色彩混淆和摩尔纹

当一条很细的红线穿过一个绿色的感光元素,而不穿过其周围的任何红色感光元素时,会发生什么事呢?在RAW文件里将不会记录有这条红线存在。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相机安装了AA滤镜。这个AA滤镜将模糊图像,以使邻近的感光元素能记录到这条红线的信息。然而AA滤镜在解决了一个问题的同时,却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锐度的损失。这意味着我们在后期的RAW文件处理过程中必须进行很强的锐化。记住,丢失的细节在后期用任何神奇的锐化工具也是再也找不回来的。


RAW,BMP,JPEG(JPG)3种图像格式

RAW格式的全称是RAW Image Format,是拍摄时从影像传感器得到的电信号在模数转换(A/D转换)后,不经过其他处理而直接存储的影像文件格式,该格式的影像文件即没有将每个光敏元件得到的电信号与周围象元所得到的电信号进行加权平均化而得到彩色信息,也没有进行过清晰度调整、反差调整、色饱和度调整以及白平衡调整(这点最重要,不需要在每次拍摄前都对白平衡进行设置,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摄影中去),反映的是从影像传感器中得到的最原始的信息,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底片。RAW的图片尺寸相对较大,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尺寸大小=(拍摄象素数×每种原色的色位位数)/8。


它的优点是影像质量最高,同时图像尺寸适中,而且,很多参数可以进行后期调整,并且不影响画质。缺点是RAW文件不同于BMP、JPEG等文件类型, RAW的代码中没有头文件,这使得很多软件无法支持对它的读取和编辑,通用性差。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软件支持对RAW格式的浏览和编辑,比 如PHOTOSHOP新发布的RAW插件,就可以对RAW进行编辑,而最新版的ACDSEE也加入了对RAW格式的支持。此外,还有RAW转换程序,例如 Adobe Camera RAW 或Phase One Capture One DSLR对RAW进行格式转换。


但是,我们使用RAW格式拍摄时也不是无所顾忌,最起码的要求是景深控制正确、曝光正确,虽然在电脑上可以进行曝光量的后期调整,但由于数码相机(包括数码单反)的宽容度还是于胶片有一定差距的,如果过曝或者欠曝,将会导致亮部细节或者暗部细节丢失严重,即使后期调整也比较困难。
所以,目前多数专业的摄影师、或者说任何稍微懂得点电脑的摄影师,只要在存储卡允许的条件下都会使用RAW,取得尽可能好的素材为以后的再创作留下更大的空间。


使用RAW与否

目前有2种流派,一种是坚持拍数码照片无后期,一种是认为拍数码照片一定要后期,其实我认为2种都是对的,坚持无后期的一般发生在老一辈一直从胶片时代就玩摄影过来的人,对电脑和软件的操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坚持一定要后期的一般对电脑和软件有一定的上手能力,故喜欢用后期来让片子达到出色的效果。

以前和一个朋友玩过自己冲洗和放大照片,当然那个时候只能玩黑白的,但其中的乐趣还是比单纯的拍摄要大很多,那个过程就是后期,只是现在已经被软件和鼠标代替的而已!

现在来说说重点了,RAW这个格式我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不用的,一个是没有认为RAW相比JPG有多少优势(还认为根本就是一样的),后期处理还比JPG麻烦很多,过了一段时间看到网上有人说RAW的好处,于是想坚定一下使用RAW的决心,坚持了一段时间后还是没有得到要领,又用回了JPG。


真正让我跟拍全程所有片子全部用RAW拍摄是在2009年年末的时候,好像是突然发现了RAW的优势,好在哪里我先简单的大个比方,原来用JPG拍的做150张的后期要3天,我现在用RAW拍了做400张的后期可以一天完成(碰到脸上痘痘多的新娘子就不够了),前提是一天做的400张的质量还要好于3天做的150张

婚礼跟拍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场地、灯光、环节等变化很多,最重要的是白平衡,特别是在酒店的婚礼仪式上各种光源混在一起,自动白平衡等于废物一个,如果用JPG拍的话后期就是个噩梦,于是,RAW就成了救世主了,后面我会以实例来说明问题。

再有就是曝光宽容度问题,拍胶片的时候我们都是用负片拍摄,负片的曝光宽容度是很宽的,可以有3级,就是说哪怕曝光指数错了3级拍出来的片子还是正常的,但数码就和反转片一样是没有这么宽的曝光宽容度的,哪怕差0.3级都是很明显的,于是,RAW又可以大展身手了,可以修正正负2级的曝光,要是用JPG来拍,欠曝的还好一点,过曝了呢?死白一片,哭吧!

下面用实例来说明一下吧,会有个比较具体的概念!

1:白平衡的问题

下面这张是用自动白平衡拍的,什么什么?用手动白平衡?你以为我不会么?知不知道灯光是经常在变的?就算你会调你有调的时间吗?婚礼拍摄不是婚纱摄影,你是没有机会指挥新人的,还有最重要的,错过了一个要紧的镜头,你难道让他们倒带回去再来一遍吗?相信我,你不能的!所以,我也不能!


如果使用JPG拍,你认为要用多少时间可以调到肤色的正确还原,用RAW只需要1步,把原来的3600K色温修改到2400K,2秒钟而已,第2步只是调整了曝光,接下来再处理你要的效果就简单多了吧?


2:过曝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犯错误(当然这张照片拍成这样是我故意的,要不然哪来的原创教材啊),注意看额头、脸颊、手的一部分、皮肤的一部分,要紧由于过曝而没有的细节,就是已经变成的全白一片,ICE老师教导我,纯黑和纯白其实是没有任何颜色的,所以你已经不能再改变他们的颜色了,那后面的工作还做不做了?其实已经成了一张废片,但要是这事一张不能重来的极其重要的照片呢?赔钱?人家钱比你个拍照的多的多的多!


让我们打开右上角的小三角形来看看高光报警吧,它会告诉我们那些地方过曝了!是不是完了?不,还没有完,因为我们是用RAW拍的!


我把曝光这个开关往右拉了一下,哈哈,朋友,出来和我一起看上帝吧!


3:锐度的问题

一张照片的锐利与否有很多的因素,锐度,就是行外人所说的清晰度,镜头、机器本身、对焦、手震,这些都可以影响一张照片的锐度。

为了能让我们看清楚,我放大到100%来看。


够锐了吗?当然不够,点第3张选项卡,这3个参数可以让你喜上眉梢!什么?到PS里也可以锐化?我当然知道PS里也可以锐化,而且我很多年以前就知道了,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等长大了再怎么打扮都不如在娘胎里直接长的好看点,在还没有进入到PS里前,就是还在娘胎里,你懂了吗?

哦,对了,忘了很重要的一点,用PS打开一张RAW照片的时候首先接管照片的是一个专门用来编译RAW照片的PS插件,名字叫Camera Raw,就是我说的娘胎,最新的版本是5.6正式版(PS CS4里自带就有,就是版本没有这么高,当然我们可以从网上现在了来升级它,嘿嘿,不要钱的!),几乎可以处理市面上绝大部分厂商的RAW格式。对了还有,RAW是一种格式,每家厂商的RAW文件的后缀名是不一样的,尼康的是NEF,佳能的是CR2,就是说虽然一辆叫奔驰,一辆叫宝马,但它们只是来自2家不同工厂生产的同一类型的商品,就是汽车!


怎么样?锐度来了吧?有时候不用花钱就可以做到别人花了很多钱也做不到的事情,只需要一点点的技术,哈哈,掌声在哪里?不过不要把那几个开关拉的很过份,要知道,锐度和麻子之间只有一线之隔,不要让快到手的MM飞了,我绝不负责赔偿的,切记!
来看看最终的画面吧,很漂亮不是吗?


忘了你的相机可以拍JPG吧,让我们大家一起RAW吧!来句广告词吧:

今天,你RAW了吗?

很多朋友说不用RAW拍是因为后期处理太麻烦,连打开RAW文件看一下都不行,这个是因为你的电脑里没有相应的软件,你没有汽车钥匙想要开车当然不行,行的话你就要进班房了。用什么软件来查看我们后面说,先来说说都可以用什么软件来处理RAW文件吧!

几乎每家厂商都有自己的处理RAW的专用软件,还有一些是自己不出相机专出软件的,专用的如下(太多厂商了,我就拿2个巨头的来举个例吧):

Nikon的Capture NX

Canon的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

不是专用但是是专业的如下:

Adobe Photoshop CS4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那么到底用什么好呢?哪个都好用!!!

又要来谈谈我的使用经验了,我目前只用PS来处理RAW,绝大多数的朋友都会认为专用的一定是最适合的,我却不是这么认为的,难道你要吃红烧肉就一定要找养猪的人来烧吗?他对这只猪确实是很了解的,但并不代表他能做好红烧肉,他给你烧个红烧肉只是一项增值服务,你要吃到好吃的红烧肉应该还是要找个厨师的。于是,我选择了PS厨师!

网上有很多的RAW软件大PK,大家可以找了看看,但我认为,要让一个连基本电脑操作都困难的人学习用这么多的软件基本还是个噩梦,专用软件能做的PS都能做,但PS能做的专用软件能做?我不相信,你相信吗?要把一个脸上有100多颗痘痘的新娘的脸修理到和她刚从娘胎里出来的时候一样的光滑的时候,你一定会满含热泪的想起我现在跟你说的话了!

现在要来说说在电脑里浏览和挑选照片的事情了,一般用数码相机拍照一次会拍很多回来,我还发现很多人用连拍来拍任何的对象,这就造成了每次就要把要后期处理的片子先挑选出来,这里又要用到2个软件了,当然你又要说软件很多的,但是我的经验是选最适合自己用的就可以了,我之所以说要用到2个软件是因为我就是用这2个软件的。

一个软件叫Fast Picture Viewer WIC Codec Pack(名字好长,看着就专业),它可以让你的RAW文件在XP或WIN7的资源管理器里直接用缩略图的形式显示出来,而且支持几乎所有厂家的RAW文件,赞吧?

还有一个是很专业的看图软件了,ACDSee pro 3,这个软件大家应该是如雷贯耳了吧,但一般出现在大家电脑里的都是消费级的版本,这里我们要用到它的专业版本。


原文出处:http://bbs.nantaihu.com/bbs/thread-32-14388434-1-1.html

Thank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