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作流与平台的发展怪圈(二)


(一)内容请见: http://blog.csdn.net/james999/archive/2006/07/23/965712.aspx 

(二)

在国内,平台厂商需要转向应用吗?

         在国外软件市场,有大量的Platform Provider以及Component Provider存在。但国内,称得上平台的,也只有寥寥数家。早期国内的四个提供基础平台软件厂商(起步软件(原思维加速)、科诺、普元、点击科技),目前这几个已经没有一个还纯粹仅仅卖平台了:
         起步(原思维加速)已经开始基于他们Biz平台发展出一个协同应用;科诺则在国内已经不再卖平台;普元最近也是在挣扎,寻找新的方向;点击已经近乎抛弃了协同平台,转作IM了。

         为了生存和市场,平台厂商转入应用,这是短时间必然的趋势。

        (1)国内的软件应用层次依然较为偏低,对很多应用项目,一个完整的开发平台,与一些零散的组件和工具,这两个所带给App Provider的收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可能完整的平台效率高,但为此要Provider额外的付费,这对很多应用提供商来说,是很有难度的。
        (2)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平台供应商的产品,也都是基于“组件化”思路发展起来, 以盲目的提供大而全的组建和功能为基础和主导,来满足不同客户和应用厂商的需求。—— 这一点是国内很多平台厂商的致命弱点。—— 可能很多产品会宣称他们是“组件化、构件化、松耦合、微内核”诸如此类的,但是这不能掩盖其在“体系模型、理论模型”方面的欠缺。—— 国外很多平台厂商,其平台首先不是以技术和功能为主导,而是一一套完整的体系架构模型和理论为主导,比如SAP R3基于EPC/ARIS模型。
       (3)在上面的(2)中,可能很多人会反驳,这是特定环境所影响的,毕竟国内的软件厂商,目前还主要以“生存”为主—— 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也正是“生存”这一点 ,决定了国内纯粹平台厂商走向应用提供商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4)国内纯平台提供厂商,有个很致命的弱点:没有直接接触真实需求和客户应用场景。所以很多平台,首先考虑的是“功能全”,其次才是“可扩展”。—— 即使考虑可扩展的时候,也很难站在一个比较全面的“业务场景”全角度。
      (5)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平台研发投入的精力和成本是很大的,但是目前国内的客户对平台认知度和信任度还是比较低。很多国内平台厂商是高投入,但是却一直叫好不叫座。
     (6)当然,所以平台提供厂商都很头疼和抱怨的问题就是:  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序的软件产业链,应用提供商总是在发展到某个程度的时候,总或多或少会想到的是“做自己的平台”,而不是“做自己特色的服务”。

      所以,平台提供商,在目前这种骑虎难下的情况下,转向或额外拓展应用实施,要比单纯的卖平台,更容易获发展空间。
      (1)首先,平台提供商有着“核心竞争力——平台”。
      (2)其次,目前国内的应用信息化程度还普遍比较低,应用需求和应用市场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把握。比如起步软件(原思维加速)进入的协同办公应用市场,这个领域就刚刚发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