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感知中验证测量矩阵MM是否满足RIP性质

本文探讨如何验证压缩感知中的测量矩阵是否满足受限等距性质(RIP)。通过重构概率实验、相互不相关性检验以及相位突变现象,分析高斯随机矩阵作为测量矩阵的适用性。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测量次数增加,重构概率趋于1,且矩阵的相互不相关性小,表明其可能满足RIP,适合用于稀疏信号的恢复。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压缩感知看的一知半解,其中的测量矩阵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一直没有跟上,这篇讲讲如何判断一个测量矩阵是否能够用于压缩感知中吧。众所周知的是受限等距性质(RIP),一般来说只要测量矩阵满足RIP,就能使用一定的重构算法把它恢复出来。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测量矩阵的RIP性质很难通过仿真或者实验的方法直接验证,因此只能通过其他相关的性质来验证。

在文献【1】中提出多模波导能够直接作为CS的测量矩阵,并给出了三个验证实验。笔者暂时没有多模波导的硬件条件,因此使用这三个思路验证了高斯随机矩阵。结果跟其实验结果大致吻合。

一:重构概率

第一个验证实验是给出已知的稀疏信号,然后通过测量矩阵MM后测算恢复概率。当K个位置频率,脉冲位置或者Haar 系数都被恢复且幅值恢复到1/10000,则此信号被认为恢复。这个倒是个很好理解的实验,直接比较了恢复的信号和已知的稀疏信号之间的相似性,如果两者偏差较小不就证明了这个测量矩阵是可用的嘛。

论文中的算法和博主在压缩感知重构算法之正交匹配追踪(OMP)的算法应该是差不多的,借鉴了大部分,代码如下:

这是OMP算法:

function [ hat_s ] = CS_OMP( y,phi,K,N ) 
T=phi;
r_s=y;
for time=1:K                                            %重构算法迭代K次,恢复稀疏度为K的稀疏信号
    product=abs(T'*r_s);                                %得到256个内积值
    [vol,index]=max(product);                           %找到最大内积值为vol,位置为索引index
    A(:,time)=T(:,index);                               %从T中提取出最大的内积值存储在A矩阵中
    s_recovery=(A'*A)^(-1)*A'*y;                       %求最小二乘解类似于一种逼近s的过程
    r_s=y-A*s_recovery;                                %更新残差
    index_arr
  • 5
    点赞
  • 3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