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内存泄露

1、jvm判断对象可回收标准:引用计数法、可达性分析

     引用计数法:每个对象有一个引用计数属性,新增一个引用时计数加1,释放一个引用时计数减1,计数为0时可以回收;

     缺陷:存在对象相互循环引用问题,A引用B,B引用A,此时A、B都不再使用,但因为相互引用,计数器=1永远无法回收;

                                          

    可达性分析:从GC Roots开始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当一个对象到达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时,

                         则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那么jvm就判断此对象为可回收对象;

                                  

    GC Roots:虚拟机栈中引用的对象、方法区中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本地方法中JNI引用对象;

    总结:目前主流虚拟机中大多使用可达性分析方式判断对象是否可被回收;


2、内存泄露定义、原因

     定义:一个不再被程序使用的对象或变量一直被占据在内存中;

     原因: 一个对象不再使用,但是还有其他对象保持着对此对象的引用,就导致GC不能回收此对象,从而出现内存泄露;


 3、内存泄露常见案例  

      (1)长声明周期对象持有短生命周期对象的引用

        

        当方法method1()被执行完成后,短生命周期对象Object不会马上被认为为可回收对象,因为长生命周期对象Simple

        持有Object对象的引用,只有Simple类创建的对象被释放后,Object对象才会被回收,这是一种内存泄露;

        解决方法:

        

  (2) 集合中的内存泄漏

        

        当集合被声明为静态对象时,他们的生命周期会跟应用程序生命周期一样长,很容易造成内存不足;

        循环申请Object对象,将所申请的Object对象放入Vector中,如果我们仅仅释放引用本身,那么Vector仍然引用该对象,

        所以这个对象对于GC来说是不可回收的;

        解决办法:将v=null


4、内存溢出、内存泄露

     内存溢出:当程序申请内存时,没有足够的内存空间供其使用,出现out of memory;

     内存泄露:当程序申请内存后,无法释放已经申请的空间,一次内存泄露危害可以忽略,但内存泄露堆积后果很严重,无论

                       多少内存,迟早会被占光;

     总结内存泄露和内存溢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也存在一些联系;内存泄露可能会导致内存溢出,但是内存溢出

                并不是完全因为内存泄露,也可能是因为使用了太多的大对象导致;


5、监测内存泄露

      工具:Plumbr 、Eclipse Memory Analyzer、JProbe Profiler、JVisualVM等;

      原理:监测程序运行时,所有对象的申请、释放等动作,将内存管理的所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可视化,开发人员根据

                 这些信息判断程序是否有内存泄露的问题;


6、参考

     http://www.ityouknow.com/java/2019/05/23/memory-leak.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