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A需要发送一个数据包到主机B,在整个传输流程中,源和目的IP地址是保持不变的(不考虑NAT),源和目的MAC地址是随着具体链路的变化而变化。
这里只考虑三种基本情形:A和B通过网线直连,A和B通过路由器连接,A和B通过交换机连接。真实网络中A和B的连接关系可能很复杂,但无非就是这三种基本情形的组合。
传输流程
主机A在本机的路由表中查询匹配主机B的IP的网络号;
如果能够查询到,说明主机B和主机A在同一网段(通常是在同一局域网内),则下一跳即为主机B。主机A在ARP缓存中查找主机B的MAC地址(如没有则先发送ARP广播),然后将数据包封装成帧发送至通信线路上。该帧的源MAC是主机A的MAC地址,目的MAC是主机B的MAC地址。
如果主机A和主机B是网线直连的,那么主机B直接收到主机A发来的帧。
如果主机A和B是通过交换机相连的,交换机的某个端口收到主机A发来的帧,然后根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查询对应的转发端口。如果找到了,直接从该端口转发出去;如果没找到,则在除了接收到数据包以外的所有端口进行转发(广播)。
如果主机A和B是通过路由器相连的,路由器的某个端口收到主机A发来的帧,其后的处理流程见步骤4。
如果不能查询到,说明主机A和主机B不处于同一网络中,需要通过网关来进行跨网络的通信。主机A会通过默认网关(通常是路由器)来提交报文,即下一跳是路由器。主机A根据网关的IP在自己的ARP缓存中查找对应的MAC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