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Catcher93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51、HYPENS:用于定时离散、连续和混合 Petri 网的 Matlab 工具
本文介绍了HYPENS,一个基于Matlab的开源工具,用于模拟定时离散、连续和混合Petri网。该工具克服了现有工具在建模能力和灵活性方面的限制,提供了丰富的建模原语、灵活的冲突解决策略,并支持多种统计分析和图形展示功能。通过详细的理论描述和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HYPENS在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中的强大功能和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08-20 01:08:55 · 36 阅读 · 0 评论 -
50、输入输出位置 - 变迁 Petri 网模型的动画图形用户界面生成框架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输入输出位置 - 变迁 Petri 网模型生成动画交互式图形用户界面(GUI)的自动化工具。该工具通过 Petri 网行为模型驱动 GUI 执行,可自动生成集中式 SCADA 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本地过程。工具支持模型验证、教学应用,并具有良好的未来发展潜力,例如增强输入输出设备的兼容性和优化事件处理机制。原创 2025-08-19 16:44:30 · 30 阅读 · 0 评论 -
49、基于Petri网的多智能体系统监测工具集介绍
本文介绍了基于Petri网的多智能体系统(MAS)监测与开发工具集,包括核心工具Renew、Mulan和Capa,以及用于设计和代码生成的用例工具、AIP工具、知识库编辑器和本体生成工具。详细描述了Mulan-Viewer和Mulan-Sniffer的功能及其在系统调试和通信分析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这些工具的优势、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8-18 11:37:16 · 49 阅读 · 0 评论 -
48、利用VipTool从场景合成Petri网及Paose监控工具集介绍
本文介绍了利用VipTool从场景合成Petri网的方法,以及Paose监控工具集在分布式代理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应用。VipTool基于部分有序运行的场景建模,通过开放插件架构实现灵活扩展,能够高效生成Petri网模型,降低了建模难度。其核心功能包括合成、展开、可视化和可执行性测试插件。同时,Paose的Mulan-Viewer和Mulan-Sniffer工具提供了代理系统内省、通信跟踪与分析等能力。文章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VipTool在复杂业务流程中的实用性,并展望了未来在算法优化和功能扩展方面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8-17 15:30:40 · 39 阅读 · 0 评论 -
47、基于整数线性规划的流程发现及VipTool的Petri网合成
本文介绍了两种基于Petri网的流程发现与合成技术:一种是基于整数线性规划的流程发现方法,并在ProM框架中实现;另一种是VipTool的Petri网合成功能,能够从部分有序运行中合成位置/转换网。文章详细分析了两种技术的原理、实现方式、性能表现及在业务流程设计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它们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行业影响。原创 2025-08-16 10:48:13 · 34 阅读 · 0 评论 -
46、整数线性规划在流程发现中的应用
本文详细探讨了如何利用整数线性规划(ILP)从执行日志中构建Petri网的方法。通过定义合适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能够生成具有不同特性的Petri网,如工作流网、标记图、自由选择网等,以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文中涵盖了基本理论、ILP公式化、Petri网的构建过程以及不同类型网的特点和实现方式,为流程发现领域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建模工具。原创 2025-08-15 16:01:31 · 36 阅读 · 0 评论 -
45、基于整数线性规划的流程发现
本文探讨了基于整数线性规划的流程发现方法,旨在从执行日志中合成能够重现日志行为的Petri网。通过引入区域理论,将日志转换为前缀封闭语言,并利用不等式系统寻找可能的区域。文章重点讨论了如何量化库所的表达力,结合变迁之间的因果依赖关系,选择更具限制性的库所以生成符合实际流程行为的Petri网。此外,还针对不同类别的Petri网(如标记图、状态机和自由选择网)提出了相应的算法调整策略,提高了方法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原创 2025-08-14 12:00:55 · 34 阅读 · 0 评论 -
44、空中交通管制与流程发现:模型、模拟与分析
本文探讨了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协同到达管理模型以及基于整数线性规划的流程发现算法。协同到达管理模型通过多阶段模拟和状态空间分析,研究飞机到达序列的规划与优化;流程发现算法则基于执行日志构建过程模型(如Petri网),以重现流程行为并满足实际需求。研究通过模拟和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为航空管理和企业信息系统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工具。原创 2025-08-13 14:33:10 · 28 阅读 · 0 评论 -
43、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协同到达管理
本文探讨了空中交通管制中协同到达管理的序列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PN模型的解决方案。该模型通过模块化设计,结合状态空间分析和模拟方法,实现了从飞机到达时间变化、候选序列生成、评估到选择的完整规划过程。模型兼顾了自动化系统的高效性和人类管制员的主导地位,具有灵活性、全面性和递归性等优势。文章还分析了该模型的应用前景,包括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增强空中交通安全性以及适应未来发展的潜力。原创 2025-08-12 10:52:34 · 33 阅读 · 0 评论 -
42、移动系统验证与空中交通协同到达管理
本博文探讨了移动系统验证与空中交通协同到达管理两个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挑战。在移动系统验证方面,提出了一种将有限控制进程(FCP)转换为安全Petri网,并结合展开技术进行模型检查的新方法,显著提升了验证效率和性能。在空中交通管理方面,基于有色Petri网(CPN)构建了到达管理模型,涵盖序列生成、评估、选择和实施四个子任务,并分析了应对计算复杂度、递归评估和人为因素的优化策略。通过不断优化,这两个领域有望在软件验证和航空交通调度中发挥更大作用。原创 2025-08-11 10:23:44 · 48 阅读 · 0 评论 -
40、移动系统验证的实用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移动系统验证的实用方法,通过将π-演算进程翻译为Petri网,并结合有限控制进程(FCPs)的有界性和转换为安全进程的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验证途径。重点包括Petri网的基本概念、π-演算到Petri网的翻译方法、FCPs网的有界性分析、从FCPs到安全进程的转换过程及其性质,以及实际应用案例和未来研究方向。这种方法在状态空间限制和模型检查可行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适用于移动系统的验证和分析。原创 2025-08-09 12:40:43 · 30 阅读 · 0 评论 -
39、符号化状态空间与移动系统验证
本文探讨了离散时间时间Petri网(TPN)的状态空间符号化计算方法,以及移动系统的自动验证技术。对于带有秒表的TPN,提出了基于稠密时间模型后继状态计算并结合多面体分解为DBM并集的符号化算法,能够正确且高效地计算离散时间语义下的状态空间。在移动系统验证方面,介绍了π-演算及其受限形式有限控制进程(FCPs),并通过将FCPs转换为安全进程和安全Petri网,结合Petri网展开技术实现高效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内存和时间效率方面优于现有工具。未来工作将聚焦算法优化、实际案例验证和集成更多验证技术。原创 2025-08-08 12:16:32 · 38 阅读 · 0 评论 -
38、带秒表的时间 Petri 网的符号状态空间探索
本文研究了带秒表的时间Petri网(TPN)在密集时间与离散时间语义下的状态空间探索问题。介绍了密集时间语义将时间视为连续变量,而离散时间语义则将时间视为整数跳跃的两种主要处理方式。针对密集时间模型,采用状态类图方法将无限状态空间划分为有限个状态类;针对离散时间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符号化状态类计算方法,缓解了传统状态枚举方法的组合爆炸问题。文章还分析了两种语义之间的关系和差异,并提出了t-厚度等充分条件,以确保两种模型状态空间的一致性。通过具体示例展示了离散时间状态空间的计算过程及其应用,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原创 2025-08-07 14:55:10 · 24 阅读 · 0 评论 -
37、实时系统验证:LTL模型检查与离散时间Petri网状态空间计算
本博文探讨了实时系统的验证方法,重点介绍了基于LTL模型检查和离散时间Petri网的状态空间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LTL模型检查器,利用符号观察图(SOG)实现即时检查,并可复用SOG验证其他属性。同时,研究了带秒表的时间Petri网(SwPNs)在离散时间与密集时间语义下的状态空间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符号计算和多面体拆分的方法来解决组合爆炸问题并避免错误行为的引入。实验与分析表明,该方法在性能和准确性方面具有优势,为实时系统的定量验证提供了有效支持。原创 2025-08-06 13:46:44 · 41 阅读 · 0 评论 -
36、MC - SOG:基于符号观察图的LTL模型检查器
本文介绍了基于符号观察图(SOG)的LTL模型检查器MC-SOG,用于验证有界Petri网上的LTL\X公式。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在Kripke结构上检查LTL\X公式与在SOG上检查的等价性,并详细描述了SOG的构造过程和MC-SOG的实现机制。同时,通过与NuSMV和CheckPN的对比实验,展示了不同模型检查器在不同Petri网族上的性能差异,并提出了优化策略,如限制聚合扩展以提升效率。研究表明,MC-SOG在特定场景下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适用于实际模型验证任务。原创 2025-08-05 13:47:23 · 26 阅读 · 0 评论 -
35、标记Petri网与LTL模型检查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标记Petri网的子网构建方法,探讨了同步行为对系统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符号观察图(SOG)的LTL\X模型检查技术。通过形式化定义符号观察图及其扩展机制,结合动态与符号模型检查的优势,有效应对状态爆炸问题,提升了有限分布式系统的验证效率。文章还介绍了相关实验结果和未来研究方向,展示了该方法在系统验证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08-04 10:04:57 · 30 阅读 · 0 评论 -
34、并发建模与Petri网中的标记步序列
本博文深入探讨了并发建模中的广义共迹与广义分层序结构,并结合Petri网中的标记步序列进行详细分析。内容涵盖了并发范式、Petri网的语言类关系、与上下文无关语言和Chomsky层次结构的比较,以及模拟与封闭性的相关研究,为并发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原创 2025-08-03 15:58:47 · 29 阅读 · 0 评论 -
33、商幺半群并发建模中的规范表示与关系表示
本博客深入探讨了商幺半群在并发系统建模中的核心概念——规范表示与关系表示。文章首先介绍了规范表示的基础概念,包括全交换序列、规范形式以及Foata规范形式,并分析了其在不同类型的幺半群(吸收幺半群、部分交换吸收幺半群、具有复合生成元的吸收幺半群)中的应用。随后,文章重点讨论了余迹的规范表示唯一性及其数学证明,并探讨了迹、余迹和广义余迹的关系表示,包括偏序结构与分层序结构的建模方式。最后,文章总结了规范表示和关系表示在并发系统分析、设计优化以及理论验证中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8-02 09:53:29 · 32 阅读 · 0 评论 -
32、商幺半群并发建模:从基础到扩展
本文系统介绍了基于商幺半群的并发建模方法,从基础的等式幺半群出发,逐步扩展到吸收幺半群、部分交换吸收幺半群、广义共迹幺半群以及具有复合生成元的吸收幺半群。通过理论定义、等式集合构建以及商幺半群的推导,展示了这些模型在不同并发场景下的适用性和建模能力。文章结合示例和流程图,分析了各类幺半群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实际应用中的选择策略和案例分析,旨在为复杂并发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原创 2025-08-01 09:37:55 · 31 阅读 · 0 评论 -
31、工作流性能评估与并发建模:连续 Petri 网和商幺半群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连续Petri网(特别是定时连续Petri网RTCPN)在工作流性能评估中的应用,以及商幺半群理论在并发建模中的作用。通过RTCPN模型,可以将系统建模为分段线性(PWL)系统,并结合线性规划和P-不变量约束来计算状态变量的区间包络,从而评估系统性能。此外,文章还介绍了Mazurkiewicz迹的局限性,并引入了comtrace和广义comtrace等新型并发建模工具,结合吸收幺半群和部分交换结构,解决了非对称并发关系的建模问题。这些方法在医疗、生物等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系统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31 14:05:09 · 31 阅读 · 0 评论 -
30、基于连续 Petri 网的工作流性能评估
本文探讨了基于连续Petri网的工作流性能评估方法,重点介绍了广义随机Petri网(GSPN)和路由定时连续Petri网(RTCPN)两种模型。由于GSPN在状态空间较大时存在计算困难,引入RTCPN进行近似建模,并通过构建微分方程和分段线性(PWL)系统实现更高效的性能分析。文章还介绍了如何利用区间方法对多模式系统进行瞬态分析,提供状态变量的可靠边界。这些方法为大规模工作流系统的建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原创 2025-07-30 16:44:29 · 23 阅读 · 0 评论 -
28、层次化集合决策图与自动饱和技术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层次化集合决策图(SDD)与自动饱和技术在算法实现和状态空间生成中的应用。通过引入局部不变性、同态重写规则及递归折叠技术,显著提升了计算效率并减少了内存占用。文章结合多个实际模型的性能评估,展示了自动饱和与层次编码结合在大规模问题中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在复杂模型、机器学习及并行计算中的潜在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28 09:45:39 · 20 阅读 · 0 评论 -
27、分层集合决策图与自动饱和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分层集合决策图(SDD)的基本概念、操作及其在模型检查中的应用。SDD 是一种支持无限域和层次结构的高效数据结构,能够表示复杂的状态空间。文章详细介绍了 SDD 的定义、兼容序列、集合操作以及归纳同态等特性,并探讨了其在标记 Petri 网模型检查中的状态表示、变迁编码和验证目标定义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文章对比分析了多种传递闭包算法,重点介绍了效率最高的饱和方法,并通过餐饮哲学家问题等案例展示了其实际应用价值。原创 2025-07-27 12:59:03 · 22 阅读 · 0 评论 -
26、停止等待协议与层次化集合决策图的分析与优化
本文探讨了停止等待协议的参数化语言分析与层次化集合决策图(SDD)在模型检查中的应用。通过对停止等待协议的状态空间建模与最小化优化,揭示了其确定性有限状态自动机的结构特性。同时,介绍了SDD在处理大型系统状态空间时的优势,包括层次化结构、自动饱和和递归折叠技术。文章还分析了SDD相较于传统决策图的性能优势,并展望了停止等待协议与SDD结合的潜力,为网络协议验证和模型检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原创 2025-07-26 11:14:13 · 18 阅读 · 0 评论 -
25、停等协议的参数化语言分析
本文对停等协议(Stop-and-Wait Protocol)进行了参数化语言分析,旨在验证其协议语言是否符合预期的服务语言。文章通过定义服务语言、获取协议语言、分析弧集、计算ε-闭包以及有限状态自动机的确定化等步骤,深入探讨了停等协议在不同参数配置下的行为特性。研究结果为停等协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其他协议的分析和验证提供了方法借鉴。原创 2025-07-25 15:08:08 · 18 阅读 · 0 评论 -
24、安全连接建立的形式化规范与验证及停等协议的参数化语言分析
本文探讨了网络通信中安全连接建立的形式化规范与验证方法,以及停等协议在无界参数下的参数化语言分析。通过定义谓词检查和使用CPN Tools模拟器,确保了安全连接相关配置的正确性,并验证了系统终止的原因。对于停等协议,研究构建了包含最大序列号和最大重传次数两个无界参数的有色Petri网模型,并推导出参数化可达性图的代数表达式。进一步将参数化可达性图映射到参数化有限状态自动机(FSA),并应用FSA简化技术,最终得到一个非参数化的FSA,验证了协议在所有参数值下均符合其服务语言。研究为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和验证提原创 2025-07-24 14:55:16 · 18 阅读 · 0 评论 -
23、安全连接建立的形式化规范与验证
本文详细探讨了网络安全连接建立的形式化规范与验证方法,重点分析了移动站、无线路由器、安全网关和GAN控制器等协议实体的建模过程。文章内容涵盖安全网关的配置、DHCP协议的工作流程、IKEv2模块的消息交换机制、GAN模块的通信流程以及IP层的数据包处理流程。通过对模型的模拟和形式化验证,验证了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性能。原创 2025-07-23 09:36:35 · 30 阅读 · 0 评论 -
22、安全连接建立的形式化规范与验证
本文围绕安全连接建立的形式化规范与验证展开,重点介绍在GAN场景下通过CPN模型对协议架构进行抽象和验证的方法。详细描述了GAN场景的组件连接关系、消息交换步骤以及网络节点的建模方式,并讨论了模型的验证方法和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22 09:29:27 · 23 阅读 · 0 评论 -
21、动态移动自组网按需路由(DYMO)协议建模与通用接入网络场景下安全连接建立验证
本文围绕动态移动自组网按需路由(DYMO)协议的建模以及通用接入网络(GAN)场景下安全连接建立的验证展开研究。通过构建DYMO协议的有色Petri网(CPN)模型,发现了协议规范中存在的多个问题,并推动其改进。同时,针对GAN场景,构建了贴合实际的安全连接建立CPN模型,并通过工程师验证其可行性。研究不仅为网络通信中的路由和安全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还为后续的模型扩展与协议实现奠定了基础。原创 2025-07-21 10:40:47 · 21 阅读 · 0 评论 -
20、DYMO路由协议的建模与初始验证
本文介绍了DYMO路由协议的建模与初始验证过程,详细分析了其路由发现与维护机制。通过构建基于CPN的模型,将DYMO协议分为DYMOProtocol模块和MobileWirelessNetwork模块,实现了协议逻辑与网络环境的分离。文章探讨了模型的模块化设计优势,使用颜色集抽象带来的简化与可读性提升,并展望了DYMO协议模型的扩展方向。原创 2025-07-20 09:24:30 · 19 阅读 · 0 评论 -
19、网络协议建模与分析:INVITE 事务与 DYMO 协议
本文围绕SIP通信中的INVITE事务和移动自组织网络中的DYMO协议,探讨了其建模与分析过程。重点分析了INVITE事务中可能出现的死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并通过修订后的CPN模型验证了优化效果。对于DYMO协议,文章描述了其路由发现和维护机制,并通过CPN建模与状态空间探索验证了协议的可靠性,同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建议。原创 2025-07-19 15:46:33 · 34 阅读 · 0 评论 -
18、SIP INVITE 事务的建模与分析
本文对SIP协议中的INVITE事务在可靠传输介质下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建模与分析。基于建模假设,修订了原始的状态机以适应可靠介质的特性,并构建了基于着色Petri网(CPN)的客户端事务、服务器事务及传输层模型。通过CPN Tools进行状态空间分析,发现了死锁和潜在活锁问题,并提出了添加定时器和调整状态转换逻辑等解决方案。最终,文章总结了建模分析的意义,并展望了在不可靠介质下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原创 2025-07-18 12:16:49 · 32 阅读 · 0 评论 -
17、带步长触发策略的网络合成与SIP INVITE事务建模分析
本文探讨了带步长触发策略的网络合成方法,并基于SIP协议中的INVITE事务进行建模与分析。通过数学推导和有色Petri网(CPN)建模,研究了网络合成的可判定性问题以及SIP INVITE事务的行为特性,发现了潜在的状态不一致问题并提出修订方案。最终,验证了修订后的事务在各种场景下的可靠性,并展望了未来在网络合成策略优化和协议设计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17 15:34:45 · 19 阅读 · 0 评论 -
16、带步长触发策略的网络合成:原理与实现
本文深入探讨了带步长触发策略的网络合成原理与实现方法。步长触发策略是一种用于并发或异步系统的有效控制机制,能够通过定义控制禁用步骤映射来精确管理资源启用行为。文章详细介绍了步长触发策略的定义、应用示例以及在网络合成中的关键作用,涵盖了基于偏序的策略、奖励映射策略和有界步长触发策略等不同类型。此外,还讨论了步长触发策略在电子系统设计、并发系统性能优化等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结合Petri网模型和相关定理,文章为合成带线性奖励的PT-网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现路径。原创 2025-07-16 12:35:49 · 22 阅读 · 0 评论 -
15、带步长触发策略的网络综合
本文围绕带步长触发策略的Petri网展开研究,旨在解决无约束步长语义中存在的组合爆炸和行为调整不足的问题。通过引入基于局部标准的步长触发策略,可以限制Petri网在给定标记下的步骤选择,从而实现对并发行为的更好控制。文章还探讨了带策略网的综合问题,包括可行性分析和有效构造方法,并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步长触发策略的区域公理及算法实现。研究成果为Petri网在复杂并发系统建模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用方法。原创 2025-07-15 10:03:17 · 42 阅读 · 0 评论 -
14、有界Petri网合成的符号算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合成k有界Petri网的符号算法。该方法通过最小区域计算、多重集的符号表示以及启发式事件拆分等关键技术,能够从基于状态的系统模型中导出基于事件的Petri网表示。算法支持不同的合成策略,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调整区域容量和事件梯度上限,以高效生成最小区域。文章还探讨了如何通过剪枝和优化去除冗余,确保激发闭包,并通过多个合成示例和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表达能力。此外,本文还总结了该技术的优势、挑战以及在资源竞争模型、生产消费模型和管道模型等场景中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14 15:02:18 · 45 阅读 · 0 评论 -
13、有界Petri网合成的符号算法:原理与实现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有界Petri网合成的符号算法,该算法基于通用区域理论,能够处理带权弧的k有界Petri网情况。文章详细阐述了算法的原理、核心概念、实现流程及其在并发系统建模中的应用。通过动态规划和记忆化技术,算法高效探索有限过渡系统的最小通用区域,并提出启发式方法处理不满足激发闭包条件的过渡系统。研究为并发系统的可视化、合成与分析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原创 2025-07-13 16:06:54 · 26 阅读 · 0 评论 -
12、安全协议的建模与分析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角色的规范框架,用于安全协议的建模与属性验证。通过使用S-网对协议角色及攻击者行为进行形式化表示,并以Kao-Chow认证协议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模型检查技术(如Helena分析器)对协议的认证属性进行自动验证。文章还探讨了环境建模、网转换、验证流程及框架的优势与未来发展方向,旨在提高安全协议设计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原创 2025-07-12 09:08:47 · 22 阅读 · 0 评论 -
11、安全协议的建模与分析
本文介绍了基于角色规范和SPL语言在安全协议建模与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将基于角色的规范转化为Petri网,结合模型检查工具对协议进行安全性验证,以KC协议为例详细展示了翻译和验证过程。该方法为安全协议的设计、优化和评估提供了系统化的技术支持。原创 2025-07-11 12:57:31 · 14 阅读 · 0 评论 -
10、面向服务计算与安全协议的建模分析
本文探讨了面向服务计算中的服务可替换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及安全协议的建模与分析框架。通过将服务转换为OCPR网并检查其等价性,可实现服务行为的一致性验证;而在安全协议方面,使用高级Petri网对Kao-Chow认证协议等进行形式化建模,并通过模拟和模型检查验证其安全性。两种方法虽应用场景不同,但在服务安全与协议服务化方面存在潜在结合点,未来可在更高效算法、更多描述语言支持及新兴技术融合方面进一步发展。原创 2025-07-10 14:00:57 · 2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