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j8k9l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60、传统设计范式与节日旅游行为影响因素解析
本文探讨了传统设计范式与节日旅游行为影响因素两个主题。通过《周礼》中的工程组织架构分析,揭示了古代社会治理中秩序设计的智慧,强调分工合作与权力制衡的重要性,并讨论其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在节日旅游方面,以西塘汉服文化节为例,系统研究了参与度、地方依恋、旅游动机和行为意图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节日活动策划与推广的实践建议。研究旨在为社会治理、文化旅游活动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操作指导,体现了对有序与美好生活追求的深刻理解。原创 2025-09-14 09:54:44 · 35 阅读 · 0 评论 -
59、《周礼》中的主动设计范式
本文探讨了设计研究中从被动到主动设计的转变,并以中国古代《周礼》为例,阐述了其作为主动设计范式的体现。通过分析《周礼》中天官系统的分工设计、工匠组织结构以及责任原则,展示了古代中国通过设计治理构建社会秩序的智慧,为当代设计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原创 2025-09-13 16:00:05 · 56 阅读 · 0 评论 -
58、DesignEva:多维度感知评估的设计支持工具
DesignEva 是一款面向海报设计的多维度感知评估支持工具,通过美学、记忆性、情感和视觉重要性等维度提供设计反馈,并支持相似设计推荐与分析。系统基于多个深度学习模型实现评估功能,并通过自动编码器和余弦距离算法实现相似设计推荐。用户研究显示其在设计迭代中具有积极价值,但也面临理解创意和紧跟设计趋势的挑战。未来,DesignEva 将致力于统一多维数据集和模型优化,以提升设计支持能力。原创 2025-09-12 12:09:46 · 16 阅读 · 0 评论 -
57、论话语设计疗法与设计评估工具的创新应用
本文探讨了话语设计疗法与设计评估工具的创新应用,展示了它们在心理治疗和设计领域的独特价值。话语设计疗法通过日常物品的设计和互动,帮助人们缓解心理压力并释放内心的攻击性;而DesignEva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设计师提供多维度的感知评估和设计优化建议。这两种创新方法为心理健康和设计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原创 2025-09-11 15:46:58 · 28 阅读 · 0 评论 -
56、时尚秀仪式设计与话语设计治疗的探索
本博文探讨了时尚秀仪式设计与话语设计治疗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潜在关联。在时尚秀研究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建模分析,发现仪式设计能够显著提升观众的满意度与体验价值,尤其强调文化元素在提升台湾时尚产业影响力中的作用。在话语设计治疗方面,提出了一种结合艺术治疗与话语设计的新型心理干预方式,通过识别、物质化、互动和反馈四个步骤,帮助普通民众理解技术风险并增强社会参与感。此外,博文还展望了两个领域在科技融合与沉浸式体验方面的协同发展潜力,强调了未来研究应关注线上与线下体验的结合、受众心理需求的满足以及新兴技术原创 2025-09-10 11:13:43 · 23 阅读 · 0 评论 -
55、时尚秀仪式设计对观众体验价值与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本文探讨了时尚秀中仪式设计对观众体验价值和满意度的影响。通过对台北时装周SILZENCE men品牌五场时尚秀的案例分析,研究揭示了仪式设计中的提升感、洞察力、自豪感、连接感、权威性、期望和存在感等元素如何显著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情感共鸣。研究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验证了满意度在仪式设计与体验价值之间的中介作用,并提出了优化时尚秀设计的策略,包括强化文化元素、优化仪式过程和提升互动体验。研究结果为时尚品牌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时尚秀。原创 2025-09-09 11:21:00 · 28 阅读 · 0 评论 -
54、动物保护海报与时尚秀的设计之道
本文探讨了动物保护海报设计和时尚秀仪式设计的核心要点与方法。通过分析海报设计中的图形、颜色和文字元素,以及时尚秀中仪式感的营造,文章揭示了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段与受众建立情感连接,提升传播效果。同时,文章还总结了两者的共性与差异,并展望了未来的设计趋势,为设计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原创 2025-09-08 14:03:06 · 20 阅读 · 0 评论 -
53、数字思维与共情设计在动物保护海报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数字思维与共情设计在动物保护海报中的应用。通过构建数字思维框架,探索身体概念在设计中的创新可能性,并结合共情设计理念,提升动物保护海报的情感共鸣与传播效果。研究分析了入围国际竞赛的动物保护海报案例,并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了“设计师编码 - 观众解码”模型的有效性。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数字思维与共情设计结合的优势,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其应用效果,最后展望了未来在技术融合、个性化定制和跨领域合作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原创 2025-09-07 13:27:54 · 21 阅读 · 0 评论 -
52、数字思维下的人体设计创新探索
本文探讨了在数字思维框架下,人体设计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实践。通过三个典型项目案例,分析了虚拟身体场域设计、人体形状参数化建模以及人机交互生成形式的设计路径与技术难点。文章详细介绍了人体设计的流程步骤及数字思维方法论,并结合评估验证结果,总结了不同项目在可视化、独立性和移动性方面的表现。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人体设计的发展趋势,提出拓宽研究方法和重新赋能创作的可能性,为个性化与多样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原创 2025-09-06 14:03:26 · 33 阅读 · 0 评论 -
51、数字思维助力身体设计探索
本博文探讨了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以身体作为探索工具和材料,结合数字思维进行创新设计研究。通过一系列可访问工作坊(包括身体感知、身体测量和身体绘图),设计师能够从身体的感官、结构和动态运动中获取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身体设计探索项目实践。项目案例包括身体的虚拟场域构建、身体数据驱动的个性化设计以及身体运动与数字艺术创作。研究旨在重新定义身体与技术的关系,拓展设计的边界,并为未来的设计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原创 2025-09-05 12:46:39 · 24 阅读 · 0 评论 -
50、年度设计奖的评选标准揭秘
本文深入探讨了年度设计奖(BDOTY)的评选标准及其背后的规律。尽管BDOTY的评选标准未完全公开且每年变化,但通过分析归纳出三个关键标准:'时代精神'、'可及性'和'变革'。研究表明,项目在任何一个标准上的突出表现比全面平均的得分更有利于入围。BDOTY更倾向于概念性和实验性设计,而非追求商业价值或美学。这些发现为设计师和提名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奖项评选机制并优化提名策略。原创 2025-09-04 09:35:07 · 14 阅读 · 0 评论 -
49、未来融合:时间的重要性
本文探讨了时间在设计领域的重要性,从时间几何形态到基于时间的设计方法,分析了数字革命和智能技术如何改变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体验。文章还介绍了时空体这一工具,如何通过时间与空间的算法和叙事维度预测和优化未来空间设计,最终提出未来设计应融合创新与可持续性,服务于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原创 2025-09-03 15:58:34 · 23 阅读 · 0 评论 -
48、设计研究中的关系位移与边界探索
本文探讨了设计研究在应对复杂性问题时的思辨属性及其边界的动态演变。文章从设计问题的四个领域出发,分析了全球化和人工智能背景下设计复杂性的提升,并引入社会网络理论,以关系视角理解未来设计的不确定性。通过圣塔菲研究所的案例,展示了复杂性系统中自组织和多主体协作的价值。文章还介绍了思辨设计的实际应用案例,并讨论了设计师能力的新要求和发展趋势,最终提出设计研究应从‘以人为本’转向‘以关系为中心’,关注‘可能的不确定性’以应对未来挑战。原创 2025-09-02 12:31:32 · 22 阅读 · 0 评论 -
47、跨文化电商网站菜单设计与未来设计研究洞察
本文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电商网站菜单设计的差异及其反映的文化思维差异,并深入分析了未来设计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研究发现,西方电商网站多采用汉堡菜单,而东亚电商网站倾向于使用巨型菜单,这种差异源于分析性思维与整体性思维的不同。实验结果显示,东亚网站的信息获取效率更高,用户体验更优。同时,文章指出设计研究在未来社会中需要从‘以人为本’向‘以关系为本’转变,并结合多学科优势,应对复杂性问题。通过结合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电商网站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用户的需求,提升整体可用性与满意度。原创 2025-09-01 11:46:22 · 28 阅读 · 0 评论 -
46、文化差异对视觉搜索和电商网站导航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文化差异对视觉搜索效率和电商网站导航设计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了伊朗与中国用户在视觉搜索任务中的表现差异,并结合西方与东亚电商网站导航形式的不同,提出了基于文化导向和认知风格的电商网站设计策略。研究发现,短期导向文化的用户在重复模式下搜索更高效,而西方与东亚电商网站导航设计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用户的认知偏好。文章还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拓展文化样本、结合新技术和开展长期跟踪研究,以提升跨境电商用户体验。原创 2025-08-31 15:17:43 · 15 阅读 · 0 评论 -
45、文化差异下的味觉色彩表征与视觉搜索重复效应
本文探讨了文化差异对味觉与色彩关联以及视觉搜索重复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在舒适食物选择、颜色关联以及视觉注意力引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发现为跨文化营销、食品生产和全球用户体验设计提供了重要启示。原创 2025-08-30 14:54:04 · 28 阅读 · 0 评论 -
44、味觉的色彩表征差异
本文探讨了不同国家(日本、中国台湾、俄罗斯)在颜色与声音、基本味觉、口腔化学感觉及功能性食品之间的关联差异。研究发现,文化背景、饮食习惯、语言和认知因素对这些跨模态关联有显著影响。例如,甜味普遍与粉色相关,但具体联想因饮食习惯而异;热味在所有国家均与红色光谱紧密相关;鲜味在亚洲国家与黄色光谱相关,而俄罗斯数据则显示出较大多样性。此外,文章还分析了这些关联在食品包装、广告营销和餐饮体验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扩展更多国家研究、探索个体差异以及关注动态变化趋势。原创 2025-08-29 14:01:30 · 17 阅读 · 0 评论 -
43、生态危机与跨文化味觉色彩表征研究
本博客探讨了生态危机与跨文化味觉色彩表征两个主题。在生态危机部分,基于齐泽克的新生态哲学,分析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创伤性回归以及资本主义在生态危机中的角色,强调应摒弃对自然平衡的理想化,接受现实并建立未来导向的时间观以维持脆弱平衡。在跨文化味觉色彩表征部分,研究比较了台湾、日本和俄罗斯参与者在颜色与味觉、听觉刺激之间的跨模态对应关系,揭示了文化背景和食物偏好对感知和认知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博客旨在通过多维度分析,促进对生态问题和文化感知差异的深入理解,助力可持续发展与跨文化交流。原创 2025-08-28 12:04:44 · 23 阅读 · 0 评论 -
42、文化差异检测与生态哲学思考
本博客探讨了文化差异检测与生态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在文化差异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日语和英语使用者对概念图像的召回情况,揭示了排他与包含关系的文化差异。同时,研究还涉及误检测案例,如'pudding'和'rins'的跨文化理解差异。在生态哲学部分,博客分析了自然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演变及其形而上学困境,指出自然主义的乌托邦理想难以实现。此外,博客还结合精神分析理论,探讨了创伤与自然生态危机的象征意义,强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转变及建立新平衡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分析,为理解文化差异和生态危机提供了深刻的理原创 2025-08-27 16:44:06 · 19 阅读 · 0 评论 -
41、跨文化差异研究与文化差异检测评估数据集
本博文探讨了文化差异对产品偏好和多语言交流的影响,并介绍了用于文化差异检测的评估数据集的创建与应用。研究指出,文化差异显著影响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同时在多语言交流中可能导致误解。为此,研究者基于WordNet概念设计了包含多种文化差异类型的数据集,通过图像、描述和问卷评估文化差异,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拓展产品领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等。该数据集对于提升跨文化交流效率和全球市场营销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原创 2025-08-26 16:39:26 · 26 阅读 · 0 评论 -
40、跨文化差异下电商视觉营销展示研究
本研究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电商视觉营销展示中的文化差异,重点分析了东西方在产品视觉呈现比例和上下文信息对商品吸引力影响方面的不同。研究发现,西方更注重产品本身的突出展示,而东亚更强调产品与上下文的结合。这些差异源于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念的不同,对电商视觉营销设计和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还提出了针对不同文化群体的设计建议和跨文化营销的平衡策略,以提升全球电商的营销效果和用户体验。原创 2025-08-25 14:08:29 · 36 阅读 · 0 评论 -
38、心流工效学中文版的信效度评估
本研究介绍了心流工效学的概念及理论基础,并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心流工效学模型。通过文献综述和现有量表,研究开发了心流工效学量表(FES),并采用SPSS22.0和AMOS22.0对100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模型拟合度,整合了七个维度:超越与合一意识、当下注意力、积极情绪与意义、消极情绪、愉悦生活、慈悲和接纳。研究还探讨了该量表在教育、工作场所和心理健康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跨文化研究、长期追踪研究和干预研究。原创 2025-08-23 16:16:23 · 19 阅读 · 0 评论 -
37、场依存性与地图类型对寻路策略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场依存性、地图类型以及地区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寻路策略。研究发现,性别、城市结构和地图类型显著调节了方向策略与路线策略的使用偏好。例如,女性和高场依存性个体更倾向于使用路线策略,而北京居民更倾向于使用方向策略,尤其是在网格状和倾斜结构的城市地图中。研究结果为个性化导航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建议根据用户的性别、所在地区和地图类型提供定制化的导航指引,以提升用户体验。原创 2025-08-22 09:00:22 · 23 阅读 · 0 评论 -
36、场依存性与地图类型对寻路策略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了场依存性和地图类型对寻路策略中性别和地区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性别和地区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在使用定向策略和路线策略上的差异,而场依存性在性别与路线策略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此外,地图类型(城市结构和地图规模)对地区差异具有调节作用,北京和上海的居民在不同地图类型上表现出不同的寻路策略偏好。研究结果对旅游规划和导航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启示,强调了个性化设置的必要性,以提高游客的寻路效率和旅游体验。原创 2025-08-21 15:44:43 · 25 阅读 · 0 评论 -
35、信息可视化的技术美学策略与人文美学应用
本文探讨了信息可视化设计中技术美学与人文美学的融合策略,分析了以‘经验归纳’为主导的科学信息可视化面临的局限性,并提出了融入‘概念思辨’的人文美学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和融合路径的阐述,强调了人文视角在信息可视化中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发展趋势。原创 2025-08-20 16:32:20 · 27 阅读 · 0 评论 -
34、培养设计师未来素养:混合协作案例与信息可视化策略
本文介绍了一个培养设计师未来素养的案例研究,并探讨了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策略。通过未来先锋暑期学校的实践,展示了混合协作模式在在线设计教育中的应用,包括线上与线下的结合、跨学科合作以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文章还提出了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技术美学策略,强调从数据到智慧的转化过程,并建议将‘概念推测’融入设计实践。此外,基于学生反馈,提出了项目改进方向,如增加案例研究、加强反馈机制和优化最终展示环节。最终,总结了培养设计师未来素养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8-19 10:15:17 · 26 阅读 · 0 评论 -
33、设计赋能与未来探索:参与式设计与设计师未来素养培养
本文探讨了参与式设计与设计师未来素养培养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参与式设计通过让不同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设计过程,实现权力的平等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与包容;而设计师未来素养的培养则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为社会创新提供动力。文章还分析了两者的协同作用,并结合实践案例展示了其在社区养老、教育设施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原创 2025-08-18 10:17:02 · 20 阅读 · 0 评论 -
32、Design Empowerment: Participatory Design Towards Social Sustainability
This blog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empowerment through participatory design and its role in achieving social sustainability. It delves into intrinsic motivation as a driver for empowerment, outlines the historical and ethical foundations of participatory de原创 2025-08-17 13:13:29 · 22 阅读 · 0 评论 -
31、设计模式与社会可持续性:PAD、MAD与参与式设计的深度剖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PAD(被动设计模式)、MAD(主动设计模式)以及参与式设计在社会可持续性中的作用。通过对比PAD与MAD的特点,分析了MAD在材料主动性、创作过程自主性以及设计师与材料关系方面的优势,并讨论了其在效率和市场适应性方面的局限性。同时,文章强调了参与式设计通过赋权机制促进社会公平和可持续性的潜力,通过儿童、智力障碍人群和乌干达社区的案例展示了其实践价值。最后,文章呼吁设计师灵活运用这些设计模式,为实现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贡献力量。原创 2025-08-16 11:39:50 · 14 阅读 · 0 评论 -
30、材料导向的主动设计:回归材料的设计新趋势
本文探讨了材料导向的人工制品设计(MAD)作为一种新兴的设计趋势,如何与传统的问题导向设计(PAD)区别开来,并分析了其在材料认知、制作过程以及人与非人类关系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工作坊研究、数据编码分析和案例对比,揭示了MAD在激发创造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推动设计创新方面的价值。最后,文章展望了MAD在家居、时尚和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总结其作为未来设计发展的重要方向。原创 2025-08-15 16:05:20 · 29 阅读 · 0 评论 -
29、以活动为中心的参与式社区设计与材料导向的主动创造
本文探讨了以活动为中心的参与式社区设计和材料导向的主动创造两种设计理念。通过北京手帕社区服务站屋顶花园改造项目,展示了如何通过社区参与和创新设计提升城市社区活力;同时,通过材料导向设计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论,强调设计师与材料之间的平等关系,并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两种设计思路为未来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8-14 13:47:24 · 30 阅读 · 0 评论 -
28、SAFA系统与北京城市更新:团队协作评估与社区空间再生
本文介绍了SAFA系统在团队协作评估中的应用,以及北京城市更新在社区空间再生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实践。SAFA系统通过多阶段评估和综合分析,提高了团队协作的公平性和效率;而北京城市更新则从基本建设改善逐步演变为注重文化传承与社区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两者在评估机制和参与式理念上存在共通之处,为未来团队管理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原创 2025-08-13 09:07:50 · 22 阅读 · 0 评论 -
27、SAFA:助力团队协作公平评估的系统
SAFA系统是一种创新的团队协作评估工具,通过整合自我评估、同伴评估和跨团队评估的方式,提升评估的公平性和全面性。该系统通过雷达图等可视化手段清晰展示评估结果,帮助领导者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同时促进成员的自我反思和团队协作效率。博文详细介绍了SAFA的设计与实现、实验验证结果、优势分析、局限性应对策略及其在高校、企业和其它组织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08-12 09:42:35 · 20 阅读 · 0 评论 -
26、挖掘乡村资源潜力,满足当地需求
本文探讨了通过参与式设计挖掘龙台村竹子资源和竹艺潜力,以满足龙州小学基础设施和文化需求的实践过程。研究团队与竹艺工匠、学生、教师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合作,设计并制作了竹制娱乐设施、防撞竹桩、竹钟和竹板等产品,改善了学校的环境,并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文章总结了参与式设计的方法和经验,提出了未来拓展合作范围、加强人才培养及推广该模式的方向,为乡村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范式。原创 2025-08-11 12:02:13 · 21 阅读 · 0 评论 -
25、设计师如何在设计对象内部发挥作用及乡村资源参与式设计潜力
本文探讨了设计师如何在设计对象内部发挥作用,并挖掘乡村资源参与式设计的潜力。文章分析了原型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贴近日常生活的原型促进社区互动和意义构建。此外,还介绍了在湖南长沙隆泰村开展的参与式设计干预,通过竹资源和竹工艺的开发,满足当地小学教育和文化需求,探索农村资源的当代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原创 2025-08-10 09:21:59 · 25 阅读 · 0 评论 -
24、社区建设中的行动者角色与实践策略
本研究基于对20位参与社会创新项目从业者的访谈,探讨了社区建设中行动者的角色定位与实践策略。研究发现,行动者的动机多样,专业背景涵盖设计、艺术、社会学等领域,他们通过对话式互动和原型设计等方式,深入参与社区建设。行动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社会-自我与社区-自我关系,动态调整角色和视角,以应对现实挑战。文章还分析了社区建设的未来趋势,包括智能化、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及文化传承与创新,为推动社区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原创 2025-08-09 09:02:46 · 20 阅读 · 0 评论 -
23、旅游与社区设计创新:用户参与及设计师行动新视角
本博文探讨了旅游与社区设计创新的新视角,聚焦用户参与和设计师行动的实践方法。在旅游设计部分,提出了通过用户参与式设计方法优化夜间文化旅游体验,利用VR技术、场景可视化和研讨会等方式增强用户理解与意见表达。在社区设计部分,研究了设计师作为社会技术系统嵌入者的角色,通过反思性实践、对话与关系性设计推动社区建设。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分析20个中国大陆社区创新案例,总结了社区建设的四个行动步骤,并讨论了其对旅游、设计及社会发展的意义。最后,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及面临的挑战。原创 2025-08-08 13:25:53 · 21 阅读 · 0 评论 -
22、提升夜间文旅服务的游客参与式设计策略
本文探讨了全球与中国夜间文旅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现有夜间文旅服务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基于游客参与式设计的服务优化策略。通过明确参与人员、设计目标与实施步骤,结合ISO评估标准和动态迭代设计方法,游客参与式设计模型能够有效提升夜间文旅服务质量。文章还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验证了该设计模型的可行性,并展望了未来夜间文旅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原创 2025-08-07 16:28:27 · 19 阅读 · 0 评论 -
21、国际设计工作室与夜间文化旅游的发展探索
本文探讨了国际上海联合设计工作室(JDS)与夜间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挑战与创新实践。JDS通过跨文化协作和技术创新,推动设计教育的变革,并为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与此同时,夜间文化旅游通过游客参与式设计和文化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夜间经济的重要力量。两者在多元参与、创新发展和应对挑战方面具有共通性,并可以相互借鉴经验,推动各自领域的进步。文章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设计教育和文化旅游提供了实践参考和理论支持。原创 2025-08-06 11:26:30 · 16 阅读 · 0 评论 -
20、阿拉伯世界的用户体验研究与国际上海联合设计工作室的创新实践
本文探讨了阿拉伯世界用户体验研究的最新趋势,并深入分析了国际上海联合设计工作室(JDS)在跨文化实践中的创新教学模式。文章总结了阿拉伯地区在社交媒体隐私、参与式设计、系统可用性及游戏化教育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JDS的背景、目标、组织结构、活动成果及其在跨文化建筑设计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文章指出了JDS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地理距离、文化差异和疫情影响,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展望了跨文化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培养全球视野设计人才的重要性。原创 2025-08-05 12:41:52 · 3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