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session和jwt之争

本文探讨了JWT(JSON Web Tokens)与Session两种常见的Web应用认证机制。详细介绍了两者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并讨论了它们在分布式系统及跨域资源共享(CORS)中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session


session和cookie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克服http协议无状态的缺陷,但完成的方法不同。session通过cookie,在客户端保存session id,而将用户的其他会话消息保存在服务端的session对象中,与此相对的,cookie需要将所有信息都保存在客户端。因此cookie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本地cookie中保存的用户名密码被破译,或cookie被其他网站收集(例如:1. appA主动设置域B cookie,让域B cookie获取;2. XSS,在appA上通过javascript获取document.cookie,并传递给自己的appB)。

2. jwt:


真正讲明白的一篇文章: https://scotch.io/tutorials/the-ins-and-outs-of-token-based-authentication


The Ins and Outs of Token Based Authentication


0. 

JSON Web Tokens (JWT) 用于用户验证

23 Oct 2015

jwt 不仅可用于验证用户还可用于 server 间通信验证

传统验证方式(目前大部分网站使用的方式):

现代网页应用验证用户时面临的困难

  1. app server 可能是分布式的, 有很多 server, 在一个 server 上登录了,
    其他的没登陆, 需要额外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sticky sessions)

  2. app 使用 RESTfull api 来获取数据, RESTful api 的原则是 stateless, 但使用 session, 使用 session 和 cookies 会引入 state; 另外, 当 API server 与 app server
    可能是两个 server, 需要 允许 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 但是 cookies 只能在同一个 domain 中使用

  3. app 可能需要下游服务, 每个 server 都要处理 cookie(???)

解决办法: 使用 JWT 方式来验证用户

JWT 方案不使用 session 基于 token.
用户注册之后, 服务器生成一个 JWT token返回给浏览器, 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
数据时将 JWT token 发给服务器, 服务器用 signature 中定义的方式解码
JWT 获取用户信息.

一个 JWT token包含3部分:
1. header: 告诉我们使用的算法和 token 类型
2. Payload: 必须使用 sub key 来指定用户 ID, 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
比如 email, username 等.
3. Signature: 用来保证 JWT 的真实性. 可以使用不同算法


1. 和Session方式存储id的差异

Session方式存储用户id的最大弊病在于要占用大量服务器内存,对于较大型应用而言可能还要保存许多的状态。一般而言,大型应用还需要借助一些KV数据库和一系列缓存机制来实现Session的存储。

而JWT方式将用户状态分散到了客户端中,可以明显减轻服务端的内存压力。除了用户id之外,还可以存储其他的和用户相关的信息,例如该用户是否是管理员、用户所在的分桶(见[《你所应该知道的A/B测试基础》一文](/2015/08/27/introduction-to-ab-testing/)等。

虽说JWT方式让服务器有一些计算压力(例如加密、编码和解码),但是这些压力相比磁盘I/O而言或许是半斤八两。具体是否采用,需要在不同场景下用数据说话。


2. http://blog.rainy.im/2015/06/10/react-jwt-pretty-good-practice/



区别(仔细揣摩)

##1.

 这么基础的问题,居然还是没人说到点子上,最关键的一点是: 
* Session的状态是存储在服务器端,客户端只有session id;而Token的状态是存储在客户端 

其它细枝末节的区别,全部是由这一点造成的。 


就没人想过为什么token-based的authentication需要一堆secret key来干嘛么? 
因为状态信息全部是放在客户端,为了避免被篡改,于是需要用密码学的方法来签名/加密。 

可以自己去这里玩玩JWT的Debugger: 
http://jwt.io/ 
一进去你就会注意到两点: 
1. Token解码后就包含所有登陆信息 
2. Token你随便改一位都会提示无效 

##2.

 

session 和 token 就是个词而已…… 广义来说一切维护用户状态的技术都是session,一切动态生成的服务端有能力鉴别真假而本身无涵义的字符串都是token 




更多的详见: 
http://www.slideshare.net/derekperkins/authentication-cookies-vs-jwts-and-why-youre-doing-it-wrong

<think>嗯,用户问的是AD软件中换层的快捷键。首先,我需要确定AD指的是哪个软件。通常,AD可能指Altium Designer,这是一款常用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用于电路板设计。所以用户可能是在使用Altium Designer时想要快速切换层,提高工作效率。 接下来,我需要回忆或查找Altium Designer中关于层切换的快捷键。根据之前的知识,Altium Designer中确实有一些快捷键用于切换不同的层。比如,小键盘的数字键可能对应不同的层,例如1是Top Layer,2是Mid Layer 1,依此类推。不过,不同版本可能会有些差异,所以需要确认这一点是否正确。 另外,用户可能还不太清楚如何自定义这些快捷键,或者是否有其他方式快速换层。比如,使用快捷键L调出层设置面板,或者通过Preferences设置自定义快捷键。这可能是用户潜在的需求,想要更灵活地调整快捷键以适应自己的习惯。 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操作环境,比如是否在使用英文版软件,或者是否有安装不同版本的Altium Designer,因为不同版本快捷键可能不同。此外,用户可能对层的概念不太熟悉,比如信号层、电源层、丝印层等,是否需要简要解释这些层的用途,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换层的意义。 另外,是否有其他相关功能,比如切换层的同时切换走线层,或者如何在多层板中快速跳转,这些也可能是用户需要的信息。比如在布线时按数字键切换层并自动添加过孔,这样的操作是否可行,需要确认正确性。 总结一下,回答需要包括: 1. 常用默认快捷键,如小键盘数字键对应各层。 2. 如何通过快捷键L打开层设置面板。 3. 自定义快捷键的方法。 4. 可能需要注意的版本差异或操作细节。 5. 简要说明层的类型和用途,帮助用户理解为何需要换层。 需要确保信息准确,避免错误,比如Altium Designer是否真的使用小键盘数字键作为默认切换层的快捷键。可能需要查阅官方文档或可靠来源确认。此外,提醒用户如果快捷键不起作用,可能需要检查键盘设置或软件版本,确保兼容性。 最后,组织回答时要结构清晰,分点说明,便于用户理解。如果有不确定的地方,建议用户参考软件帮助文档或官方资源,以确保信息的正确性。</think>在 Altium Designer(AD)中,**换层快捷键**是提高 PCB 设计效率的重要工具。以下是常用操作说明: --- ### 一、默认快捷键 1. **小键盘数字键** - 按下数字键 **1~6** 可快速切换至对应信号层(例如:1=Top Layer,2=Mid Layer 1,依此类推)。 - **+/- 键**:切换至下一层/上一层(需开启小键盘的 Num Lock)。 2. **信号层与平面层切换** - **Shift+Ctrl+鼠标滚轮**:按住后滚动滚轮可快速切换层(需按住快捷键)。 3. **特殊层快捷键** - **L**:打开层设置面板(快速启用/禁用层显示)。 - **Ctrl+Shift+G**:切换到丝印层(Top Overlay)。 - **Ctrl+Shift+M**:切换到阻焊层(Top Solder Mask)。 --- ### 二、自定义快捷键 1. 通过 **Preferences > PCB Editor > Shortcuts** 修改快捷键。 2. 搜索功能关键词(如 `Layer Next`、`Layer Previous`)绑定自定义按键。 --- ### 三、实用技巧 1. **布线时自动换层**: 布线过程中按下对应层数字键,软件会自动添加过孔并切换至目标层。 2. **层高亮显示**: 按 **Shift+S** 进入单层模式,按层数字键可快速高亮特定层。 --- ### 四、注意事项 - 不同版本快捷键可能略有差异,建议通过 **Help > Shortcuts** 确认当前版本设置。 - 若快捷键失效,检查键盘输入法或软件冲突。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层管理(如创建/删除层),可通过 **Design > Layer Stack Manager** 操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