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接字概念
在Linux环境下,用于表示进程间网络通信的特殊文件类型,本质为内核借助缓冲区形成的伪文件。所以既然是文件,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文件描述符引用套接字。与管道类似,Linux系统将其封装成为文件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接口,使得读写套接字和读写文件的操作一致。区别在于管道主要是应用于本地进程间通信,而套接字多应用于网络进程间数据的传递。
IP地址:在网络中唯一标识一台主机。
端口号:在主机中唯一标识一个进程。
IP地址+端口号:在网络中唯一标识一个进程,网络环境中的进程就称为socket,所以socket在使用的时候必须捆绑IP地址+端口号。
注意:
- socket是成对出现的。
- socket的一个文件描述符对应两个缓冲区,一个负责发送,一个负责接受。(管道是一个,所以管道不能做到同时读写,半双工)
套接字通信原理:
相关函数
1. 网络字节序转换函数
网络字节序为大端字节序,我们在网络编程需要做的是网络字节序与主机字节序的转换,需要用的函数:
#include <arpa/inet.h>
uint32_t htonl(uint32_t hostlong); // 32位对应IP
uint16_t htons(uint16_t hostshort); //16位对应port
uint32_t ntohl(uint32_t netlong);
uint16_t ntohs(uint16_t netshort);
2. IP地址转换函数
#include <arpa/inet.h>
int inet_pton(int af, const char* src, void* dst);//将点分十进制的IP地址(字符串类型)转化为网络字节序的IP地址
const char* inet_ntop(int af, const void* src, char* dst, socklen_t size);//将网络字节序的IP地址转化为点分十进制的IP地址
两者区别:
字符串类型192.168.1.1 --> unsigned int -->htonl()
–>网络字节序
字符串类型192.168.1.1 -------->inet_pton()
---------->网络字节序
3. 函数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 //建立socket文件描述符;
//damain指定的是哪种协议;type你是流式协议还是报式协议;protocol默认为0
bind(int socket,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ess, socklen_t address_len); //绑定端口号,IP (struct socksddr_in addr 初始化)
listen(int socket, int backlog); //监听:指定最大同时发起连接数
accetp(int socket, struct sockaddr* address, socklen_t* address_len);
//阻塞等待客户端发起连接,值得注意的是,1.这个函数的struct socksddr_in addr不用初始化,因为这是一个传出函数;
//2. socklen_t* address_len得初始化而且还得取地址,因为这是一个传入传出函数,初始化是为了传入,取地址为了传出;
//3.accept函数的返回值也是一个socket文件描述符,这个文件描述符用于下面与客户端进行读写的操作,若accept失败,返回-1.
read(); //读数据
write(); //写数据
close(); //关闭
connect(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建立连接
sockaddr结构
如下图是sockaddr的结构,其中struct sockaddr是通用结构,以前人们用的都是这种结构,所以一些函数的参数也规定是这种结构,但是后来人们用着用着觉得struct sockaddr不够细致,然后就产生了struct sockaddr_in这种格式,但是函数里面的参数并没有改过来,所以我们在使用函数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至于struct sockaddr_un是IPV6的结构,一般很少用到,重点在于IPV4的struct sockaddr_in结构。
struct sockaddr{
sa_family_t sa_family; //地址结构类型
char sa_data[14];
};
struct sockaddr_in{
sa_family_t sin_family; //地址结构类型:AF_INET
in_port_t sin_port; //网络中的端口号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IP地址
};
struct in_addr{
uint32_t s_addr; //网络中的IP地址
};
socket模型创建流程图
按照上面的模型来写一个服务器:将客户端传入的数据变成大写后,返回给客户端。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arpa/inet.h> //sockaddr_in
#include <ctype.h> //toupper
#define SERV_IP "127.0.0.1" //本机IP地址
#define SERV_PORT 6666 //端口号
/*
函数作用:socket服务器,将客户端传入的数据变成大写后,返回给客户端。
*/
int main()
{
int lfd, cfd;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clie_addr;
socklen_t clie_addr_len;
char buf[BUFSIZ];//BUFSIZ为Linux内核定义的宏,利用它我们就不用了再为了定义buf的大小而自己定义一个宏
int n,i;
l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0); //应该要做返回值判断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SERV_PORT);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NADDR_ANY 转换过来就是0.0.0.0,泛指本机的意思,也就是表示本机的所有IP,因为有些机子不止一块网卡,多网卡的情况下,这个就表示所有网卡ip地址的意思。
bind(lfd, (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应该要做返回值判断
listen(lfd,128); //应该要做返回值判断,注意这个函数并不会阻塞
clie_addr_len = sizeof(clie_addr);//clie_addr_len是传入传出参数:其中初始化是为了传入,取地址是为了传出
cfd = accept(lfd, (struct sockaddr*)&clie_addr, &clie_addr_len); //应该要做返回值判断,注意这个函数会产生阻塞
//不写while循环的话,一次连接上以后就退出了,为了不退出所以这里写个while循环
while(1)
{
n = read(cfd,buf,sizeof(buf)); //应该要做返回值判断
//do something
for(i=0;i<n;i++)
{
buf[i] = toupper(buf[i]);//
}
//写回去,长度为n
write(cfd,buf,n);
}
//不要忘了关闭。
close(lfd);
close(cfd);
return 0;
}
写完服务器后,没有客户端,怎么测试?借用nc命令。另起一个会话框,输入nc 127.0.0.1 6666
就可以开启交流了。
拓展,安装nc:
netcat是Linux中的一个强大的网络工具,安装过程:
- 切换到root用户
yum install -y 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