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关注过的一个做产品的,叫白鸦,后来发现是在淘宝做产品的. 最近偶尔看一石千鸟的博客,又链接到白鸦那里去, 然后知道他从阿里辞职了, 看到他在做一个叫guang.com的网站.
那个,我发现和自己一直想开的现实的那种女性的,特色小店的那种, 其实,这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很多杂志上,有各种很有味道的各种场景搭配的用品,家居,服装,日常生活用品等等...现在,就是由编辑和团队做一个搭配,并给每一种搭配进去的设计场景,讲一个故事,你被那些俏皮的设计,甚至故事吸引,就可能会激发购买力,因为是经过了一次选择的. 现实生活里,很多女孩开的小时尚店就是这个路数.
我没想过,他会用网站的形式组织这样的东西,我就在想盈利模式和如何和现实结合起来,因为,我自己,就特别怕和实际结合起来的那个繁琐. 不擅长和现实里的人打交道.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讲FAB这个网站的,发现,guang就是在做的和这个一样的东西. 看来是借鉴了Fab的创意. 仔细看了一下, 发现,只要有一部分的忠诚用户,就可能能做到很多事情.加上,你确实有好的品味,选择的东西确实不错,其实,选择东西的品味,是一点不难的.就是要有自信去做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网站,其实,和现实的供货商结合起来是最主要的. 而供货商又看你这网站的品牌和用户, 从白鸦的博客看,白鸦用他的个人积累的一些资源,得到了最初的一些帮助.
http://magazine.cyzone.cn/articles/201112/2359_3.html
从同性恋网站转型设计产品的闪购网站,5个月Fab用户突破100万。
它完全没有达到预期——戈德堡(Jason Goldberg)和谢尔哈默(Bradford Shellhammer)不得不面对这个令人沮丧的现实。公平地说,他们2010年1月推出的Fabulis.com 社交网站,并非一直在苦苦挣扎。这是一个专为男同性恋者开设的网站,鼓励他们互相交流,为他们提供关于生活方式的评论和建议的平台。它在起步阶段即获得175万美元的A轮融资,并且总用户数已经达到11万,但是,它始终没有得到进一步壮大。
“每周都有3万人左右访问我们的网站,但是不管我们做什么,总是无法超越这个数字,”戈德堡十分困惑,“我们可以让更多的用户来访问,但总是难以维持用户的黏性。”
所以,2011年初戈德堡和谢尔哈默(两位是多年好友,曾经住在曼哈顿的同一座公寓)将每周一的晚餐定为聚会时间,他们一起探讨Fabulis怎么活下去,甚至能否活下去。在这些讨论中,他们决定抛开之前的想法,广开思路。“如果我们不改变,就很难再并肩作战了,”戈德堡分析称,“迫使自己做一些不那么有趣的事情,让我们完完全全放开手脚思考。”
Fab的诞生与爆发
“在第一次晚餐时,我们着力思考手头的生意该如何继续。但到第二次聚会的时候,我说,‘不妨抛开眼前一切,好好想想,如果所有的项目我们都可以做,那么我们会做什么呢?我们很聪明,富有创意,而且很想干一番大事业。那么,我们这个团队最大的竞争力究竟在哪里呢?’”
交谈很快转移到设计领域。2011年1月,在尝试了无数种产品模式之后,Fabulis团队创建了一个“每日推荐”项目,将时尚、家居、衣饰和其他任何激起人们想象力的东西,包装成特供产品。尽管当时Fabulis面临各类纷扰,但这些交易却在用户群体中激起了不小的火花,并让Fabulis迅速突破固有的用户圈,获得更广泛的消费者的欢迎。
“我注意到,很多人喜欢布莱德福德及他的团队挑选出来的东西,”戈德堡表示,“在我们的网站上,买家与用户数量非常不成比例。尽管我们只有9000位用户注册‘每日推荐’这个项目,但在这个平台上,每天约有300~700位用户进行交易。在一次头脑风暴中,我们不约而同地提出,‘售卖一些设计产品如何?’在时尚产品闪购领域,已经构建了一个1亿美元的产业。但设计产品领域却依然是一个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所以,他们决定在当年2月关闭Fabulis,尽管当时并未聚集起他们想要的所有资源,但也从“每日推荐”这个项目的成功中隐隐约约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及未来的方向。
2011年4月,Fab.com测试版上线,开始试运行,与Fabulis相比,其品牌及理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6月9日,新站点正式亮相。在试运行时期,通过前期的病毒式邀请,共有17.5万位用户注册。谢尔哈默和他的销售团队在社会化媒体等平台上制造的口碑,以及消费者群体的规模,对设计师及商家产生了难以抗拒的力量。
新站点上线第一周,祭出多个重磅产品。建筑大师阿尔托(Alvar Aalto)设计的花瓶,意大利FontanaArte灯具,美国图形设计大师格莱塞(Milton Glaser)设计的海报等等。这些与众不同的产品只上线72个小时,售价低至零售价的3折。
“每天,在我们平台上的交易额在6.5万~7万美元之间。”Fab.com的首席执行官戈德堡透露。“人们长期以来被压抑的需求突然喷发,我们网站建立在了这些需求之上。”
在帕森设计学院毕业后,谢尔哈默曾作为草创者,参与Design Within Reach(宣称要让最先进的设计变得“触手可及”的家居设计公司)旗下设计师家饰精品专卖店Tools For Living的筹建工作,如今他是Fab.com的首席创意官。
由于每天的订单量超过1000份,Fab.com在第一个月就实现了盈利。9月时,这个站点已经拥有65万名注册用户,并且以每天新增5000名注册用户的速度在成长。新用户的获得主要仰仗于既有用户向好友发送邀请邮件、Twitter上的高提及率、Facebook的分享,以及“喜欢”按钮带来的扩散效应。(据businessinsider报道,正式上线5个月后,Fab的用户超过100万,这个用户增长速度是相当惊人的,相比之下,Facebook用户突破100万用了10个月的时间。——编者注)
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美国东部时间每天上午11点,该网站便会推出新商品。除了在网站上发布信息以外,它还进行每日电子邮件推送。所推出的商品包罗万象,从基础的厨房用具、珠宝首饰,到颇为离经叛道但又让人无法抗拒的酷产品,比如,由被人们称为Kilu的艺术家设计出来的各种人型落地台灯。它的运营模式吸引来的不只有顾客,还有各类投资商。今年7月底,Fab.com获得由门罗风险投资(Menlo Ventures)领投的800万美元A轮融资。First Round资本、Baroda Ventures以及A Grade Investments(由演员阿什顿·库彻及娱乐界大腕奥希尔尼合作成立)都参与了这轮投资。
“很多时候,在各个行业、各个价位中都能找到酷酷的、颇具设计感及实用性的东西——但前提是,你必须找对地方。大多数时候,人们总是扑错了方向,”谢尔哈默分析Fab.com的优势,“我们打造了这样一个园地,并将它推广至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中。”
那个,我发现和自己一直想开的现实的那种女性的,特色小店的那种, 其实,这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很多杂志上,有各种很有味道的各种场景搭配的用品,家居,服装,日常生活用品等等...现在,就是由编辑和团队做一个搭配,并给每一种搭配进去的设计场景,讲一个故事,你被那些俏皮的设计,甚至故事吸引,就可能会激发购买力,因为是经过了一次选择的. 现实生活里,很多女孩开的小时尚店就是这个路数.
我没想过,他会用网站的形式组织这样的东西,我就在想盈利模式和如何和现实结合起来,因为,我自己,就特别怕和实际结合起来的那个繁琐. 不擅长和现实里的人打交道.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讲FAB这个网站的,发现,guang就是在做的和这个一样的东西. 看来是借鉴了Fab的创意. 仔细看了一下, 发现,只要有一部分的忠诚用户,就可能能做到很多事情.加上,你确实有好的品味,选择的东西确实不错,其实,选择东西的品味,是一点不难的.就是要有自信去做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网站,其实,和现实的供货商结合起来是最主要的. 而供货商又看你这网站的品牌和用户, 从白鸦的博客看,白鸦用他的个人积累的一些资源,得到了最初的一些帮助.
http://magazine.cyzone.cn/articles/201112/2359_3.html
从同性恋网站转型设计产品的闪购网站,5个月Fab用户突破100万。
它完全没有达到预期——戈德堡(Jason Goldberg)和谢尔哈默(Bradford Shellhammer)不得不面对这个令人沮丧的现实。公平地说,他们2010年1月推出的Fabulis.com 社交网站,并非一直在苦苦挣扎。这是一个专为男同性恋者开设的网站,鼓励他们互相交流,为他们提供关于生活方式的评论和建议的平台。它在起步阶段即获得175万美元的A轮融资,并且总用户数已经达到11万,但是,它始终没有得到进一步壮大。
“每周都有3万人左右访问我们的网站,但是不管我们做什么,总是无法超越这个数字,”戈德堡十分困惑,“我们可以让更多的用户来访问,但总是难以维持用户的黏性。”
所以,2011年初戈德堡和谢尔哈默(两位是多年好友,曾经住在曼哈顿的同一座公寓)将每周一的晚餐定为聚会时间,他们一起探讨Fabulis怎么活下去,甚至能否活下去。在这些讨论中,他们决定抛开之前的想法,广开思路。“如果我们不改变,就很难再并肩作战了,”戈德堡分析称,“迫使自己做一些不那么有趣的事情,让我们完完全全放开手脚思考。”
Fab的诞生与爆发
“在第一次晚餐时,我们着力思考手头的生意该如何继续。但到第二次聚会的时候,我说,‘不妨抛开眼前一切,好好想想,如果所有的项目我们都可以做,那么我们会做什么呢?我们很聪明,富有创意,而且很想干一番大事业。那么,我们这个团队最大的竞争力究竟在哪里呢?’”
交谈很快转移到设计领域。2011年1月,在尝试了无数种产品模式之后,Fabulis团队创建了一个“每日推荐”项目,将时尚、家居、衣饰和其他任何激起人们想象力的东西,包装成特供产品。尽管当时Fabulis面临各类纷扰,但这些交易却在用户群体中激起了不小的火花,并让Fabulis迅速突破固有的用户圈,获得更广泛的消费者的欢迎。
“我注意到,很多人喜欢布莱德福德及他的团队挑选出来的东西,”戈德堡表示,“在我们的网站上,买家与用户数量非常不成比例。尽管我们只有9000位用户注册‘每日推荐’这个项目,但在这个平台上,每天约有300~700位用户进行交易。在一次头脑风暴中,我们不约而同地提出,‘售卖一些设计产品如何?’在时尚产品闪购领域,已经构建了一个1亿美元的产业。但设计产品领域却依然是一个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所以,他们决定在当年2月关闭Fabulis,尽管当时并未聚集起他们想要的所有资源,但也从“每日推荐”这个项目的成功中隐隐约约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及未来的方向。
2011年4月,Fab.com测试版上线,开始试运行,与Fabulis相比,其品牌及理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6月9日,新站点正式亮相。在试运行时期,通过前期的病毒式邀请,共有17.5万位用户注册。谢尔哈默和他的销售团队在社会化媒体等平台上制造的口碑,以及消费者群体的规模,对设计师及商家产生了难以抗拒的力量。
新站点上线第一周,祭出多个重磅产品。建筑大师阿尔托(Alvar Aalto)设计的花瓶,意大利FontanaArte灯具,美国图形设计大师格莱塞(Milton Glaser)设计的海报等等。这些与众不同的产品只上线72个小时,售价低至零售价的3折。
“每天,在我们平台上的交易额在6.5万~7万美元之间。”Fab.com的首席执行官戈德堡透露。“人们长期以来被压抑的需求突然喷发,我们网站建立在了这些需求之上。”
在帕森设计学院毕业后,谢尔哈默曾作为草创者,参与Design Within Reach(宣称要让最先进的设计变得“触手可及”的家居设计公司)旗下设计师家饰精品专卖店Tools For Living的筹建工作,如今他是Fab.com的首席创意官。
由于每天的订单量超过1000份,Fab.com在第一个月就实现了盈利。9月时,这个站点已经拥有65万名注册用户,并且以每天新增5000名注册用户的速度在成长。新用户的获得主要仰仗于既有用户向好友发送邀请邮件、Twitter上的高提及率、Facebook的分享,以及“喜欢”按钮带来的扩散效应。(据businessinsider报道,正式上线5个月后,Fab的用户超过100万,这个用户增长速度是相当惊人的,相比之下,Facebook用户突破100万用了10个月的时间。——编者注)
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美国东部时间每天上午11点,该网站便会推出新商品。除了在网站上发布信息以外,它还进行每日电子邮件推送。所推出的商品包罗万象,从基础的厨房用具、珠宝首饰,到颇为离经叛道但又让人无法抗拒的酷产品,比如,由被人们称为Kilu的艺术家设计出来的各种人型落地台灯。它的运营模式吸引来的不只有顾客,还有各类投资商。今年7月底,Fab.com获得由门罗风险投资(Menlo Ventures)领投的800万美元A轮融资。First Round资本、Baroda Ventures以及A Grade Investments(由演员阿什顿·库彻及娱乐界大腕奥希尔尼合作成立)都参与了这轮投资。
“很多时候,在各个行业、各个价位中都能找到酷酷的、颇具设计感及实用性的东西——但前提是,你必须找对地方。大多数时候,人们总是扑错了方向,”谢尔哈默分析Fab.com的优势,“我们打造了这样一个园地,并将它推广至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