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linux 编译环境建立(文摘)

arm linux 编译环境建立(文摘)
2011年02月25日
  一、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一台运行Linux操作系统的PC以完成我们的编译工作。
  其次要准备如下一些源文件。
  binutils-2.14.tar.gz这个压缩包包含有ld,ar,as等一些产生或者处理二进制文件的工具。
  gcc-core-2.95.3.tar.gz这个压缩包是GCC的主体部分,GCC是GNU Compiler Collection的简称,顾名思义,它能够编译很多种高级语言,例如C、C++,Java等,而这个压缩包中含有C编译器,及公共部分,而对其他语言的支持,采用另外的压缩包单独发布。
  gcc-g++2.95.3.tar.gz,这个压缩包就是为使GCC能够编译C++程序而单独发布的。
  glibc-2.2.4.tar.gz,libc是很多用户层应用都要用到的库,kernel和bootloader不需要这个库的支持,这个库主体部分封装在这个压缩包内。
  glibc-linuxthreads-2.2.4.tar.gz,这是Libc用于支持Posix线程而单独发布的一个压缩包。
  linux-2.4.21.tar.gz,这个压缩包就是Linux的内核。
  patch-2.4.21-rmk1.gz,这个压缩包是用来给Linux内核打补丁,以使其可以支持ARM的硬件平台。
  2、工作目录搭建
  我们创建如下的目录树结构
  mkdir arm
  mkdir tool-chain
  mkdir build-dir
  mkdir src-dir
  mkdir setup-dir
  mkdir kernel
  arm这个目录是我们的最顶层工作目录,我们所有的编译工作都在这里完成。
  tool-chain这个目录是我们交叉编译工具的安装位置,它下面的bin子目录存放我们创建好的编译器,汇编器,连接器,以及编译好的C库也会安装到这个目录之下。
  setup-dir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我们下载的压缩包。
  src-dir这个目录用于存放binutils,gcc,glibc解压之后的源文件。
  kernel这个目录用来存放内核文件,对内核的配置、编译工作将在这个目录中完成。
  build-dir用来编译src-dir中的源文件,具体就是binutils,gcc,glibc的编译工作将在这个目录下完成。这种源文件目录和编译目录分离的编译方式是GNU所推荐的。
  cd ./src-dir
  tar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