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了ClickZ发布的关于纽约搜索引擎战略会议有关Widgets讨论的综述,我不禁想起为什么在中国widget不火的原因。想一想,我甚至不知道widget的准确中文是什么。翻译此博客的Rita Yang也一直用英语widget,没有中文的解释。但是仍然有一些公司在中国做着widget,有的是外包开发,比如像为Friendster的中文网做类似Pandora音乐推荐引擎的Yobo网。但是,除了这些,我找不到widget的其他流行。其实挺奇怪的,想想很多来自美国的可测的互联网流行趋势在中国都能在短时间内扎根。
那是怎么回事呢?我认为一部分的原因是:中国没有社交网站为第三方开发商开放,而widget能真正的与社交网站结合,比如MySpace,Faceboook,Friendster等等。个性化主页(My Yahoo,iGoogle,Netvibes等等)也是widget定居的天然场所,而这些在中国并不流行。而且我也意识到在中国很少有人用widget,而且大的门户网站也不提供widget服务。最好的,也就是中搜的互联网门户,原来称为个人互联网门户(PIG)。它是一个很好的搜索为中心的桌面,而让很多用户恼火的是卸载困难。那让widget时时出现在桌面上怎么样呢?我还没有看到中文的vista如何运行桌面程序,也不知道用了的人怎么想,我在家里的台式机上装了Vista(但已经不常用了,我转投了Mac),但是我得承认,除了能时常关注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股票价格以外,没有什么真正能吸引我的了。
而“组织性”widget在中国少而有少,毫无疑问的是大品牌们还未进入投入成本来建立他们。当大品牌真的进入,他们会很清楚的看到一些发达市场的成功经验以及前车之鉴。一些已经非常清楚了,比如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策略,让大品牌受到关注以及让更多的用户安装,而这不是轻而易举的。让一些大品牌进行“病毒似”传播,取决于widget的功能可用性,比如搜索引擎战略大会上所引用的,尼桑的根据邮编报告道路流量的widget案例。(想象一下,如果北京如此拥堵的交通,如果能有这个widget时时报道,会多有用处。)我相信我们能相处很多中国互联网用户喜欢的好点子,但是前提是widget的广泛普及。
--转自 http://digitalwatch.ogilvy.com.cn/cn/?p=164
那是怎么回事呢?我认为一部分的原因是:中国没有社交网站为第三方开发商开放,而widget能真正的与社交网站结合,比如MySpace,Faceboook,Friendster等等。个性化主页(My Yahoo,iGoogle,Netvibes等等)也是widget定居的天然场所,而这些在中国并不流行。而且我也意识到在中国很少有人用widget,而且大的门户网站也不提供widget服务。最好的,也就是中搜的互联网门户,原来称为个人互联网门户(PIG)。它是一个很好的搜索为中心的桌面,而让很多用户恼火的是卸载困难。那让widget时时出现在桌面上怎么样呢?我还没有看到中文的vista如何运行桌面程序,也不知道用了的人怎么想,我在家里的台式机上装了Vista(但已经不常用了,我转投了Mac),但是我得承认,除了能时常关注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股票价格以外,没有什么真正能吸引我的了。
而“组织性”widget在中国少而有少,毫无疑问的是大品牌们还未进入投入成本来建立他们。当大品牌真的进入,他们会很清楚的看到一些发达市场的成功经验以及前车之鉴。一些已经非常清楚了,比如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策略,让大品牌受到关注以及让更多的用户安装,而这不是轻而易举的。让一些大品牌进行“病毒似”传播,取决于widget的功能可用性,比如搜索引擎战略大会上所引用的,尼桑的根据邮编报告道路流量的widget案例。(想象一下,如果北京如此拥堵的交通,如果能有这个widget时时报道,会多有用处。)我相信我们能相处很多中国互联网用户喜欢的好点子,但是前提是widget的广泛普及。
--转自 http://digitalwatch.ogilvy.com.cn/cn/?p=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