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培训机构和高校的区别

      我以前总是给学生做这样一个比喻:大学就是个超市,只不过这个超市是阶段性先付费的,进来之前先要缴费,进来之后你就可以按需索取了,当然,取的是知识,多少没有限制,但购物时间是有限制的,每年都会让你重新“续费”,你最多可以在超市里呆8年,你想出去,ok,拿的少了不行,学的太少毕不了业(当然,也不排除有“心好”的超市管理员,托托关系,拿的少了,也让你“毕业”),拿的多了,鼓励,有的还能带个大红花(一堆的“优秀”、“十佳”称号),有的还能有物质奖励(奖学金、助学金、补助,现在优秀的学生奖学金就能抵学费了),这个比喻个人感觉还是比较贴切的,至少让学生明白,上大学是有成本的,成本就是父母血汗钱和自己宝贵的青春,上大学必须要主动索取回报(注:这个词不恰当,为了不打断思路,做个标记)的,回报就是自己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至于回报是否大于成本,是“盈利”还是“亏了”,那就只有靠社会来检验了。我身边就有很多例子,同样的学费,同样的大学,同样的毕业证书,有的学生工作后年薪20万以上,有的学生“毕业=失业”,有的学生五年聚会感谢母校,有的五年聚会恨母校,有的赞扬,有的谩骂......不是这个社会太残酷,不是高校太无能,是“适者生存”的规则太无情。

      最近,近距离体验了近几年来“风生水起”的就业培训机构后,不禁感慨,同样的知识,在不同环境下,“价值”差别太大了!

      静下心来,仔细思考自己前面的那个“超市模型”,发现忽略了“消费心理学”的因素,这个超市在不同环境下,“消费者”心态是不一样的,高校里,“混”的思想蔓延,“60分万岁”的心态占据了主流,与正常的消费心理相反,感觉少拿了东西,能“骗”过超市管理员,就是占了便宜。而在培训机构里,“抢”的思想蔓延,大家主动性很强,总觉得不能比别人少拿一针一线。“消费心理”的差别,决定了最终的结果,高校课堂,上课质量不尽如人意,培训机构里,热情高涨。

      这真是太让人疑惑了(很不符合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吧),都是交“学费”(高校一年4000学费,可以学习15门以上的课程,培训机构一般10000-20000的学费,学习一种技术,2-6个月),为什么心态差别这么大呢?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说,大学课堂知识和社会严重脱节,培训机构是和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这一点我不同意,现在高校已不再是封闭办学了,以我所在学院为例,50%以上的老师都是紧密贴近社会的,通过纵向横向项目时刻跟踪最前沿的技术和理论,根本不会脱离社会,今天还有一个中等规模的公司,把员工组织起来,在我们楼上实验室听课,聘请的就是我们系的讲师,讲的就是课堂上的内容,做的就是课堂上的实验。

       还有种观点,说教师的实际经验太少,理论与实践脱离严重,这也是太个别的现象了,那我们网络工程系的老师来说吧,一半以上的老师都是学校网络中心工作过的,根本不存在脱离的问题,都有丰富的网络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的经验,还有一部分老师每年都要参加企业级的培训,像软件外包、甲骨文数据库、CCNA、3G技术等,一直在“充电”。

       责任心?我经常看到周围的同事热火朝天的再搞“开放实验室”,在组织“兴趣小组”,在把自己的经验整理后无偿提供给学生,在加班给学生加实验,在通宵备课......培训机构有几个老师下了班还呆在办公室的?有几个会主动“加班”的?

还有什么原因呢?

      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无语

      感慨

      之后还是无语

 

如果你有更好的解释,请一定要告诉我!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5
    评论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