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JVM垃圾回收机制

 

目录

一、触发对象回收的条件

二、垃圾对象的判定:

1、引用计数器算法

2、根搜索算法

三、引用类型

1、强引用:

2、软引用:

3、弱引用(weak reference):

4、虚引用(PhantomReference):

四、垃圾回收算法:

1、标记—清除算法:

2、复制算法

3、标记/整理算法:

4、以上三种算法比较

5、分代收集算法(大部分的回收都是针对年轻代)

1)新生代

2)老年代

五、其他


一、触发对象回收的条件

GC主要处理的是对象的回收操作,以下情况会触发一个对象的回收:

1、    对象没有引用

2、    作用域发生未捕获异常

3、    程序在作用域正常执行完毕

4、    程序执行了System.exit()

5、    程序发生意外终止(被杀进程等)

 

二、垃圾对象的判定:

1、引用计数器算法

在JDK1.2之前,使用该算法,即当这个类被加载到内存以后,就会产生方法区,堆栈、程序计数器等一系列信息,当创建对象的时候,为这个对象在堆栈空间中分配对象,同时会产生一个引用计数器,同时引用计数器+1,当有新的引用的时候,引用计数器继续+1,而当其中一个引用销毁的时候,引用计数器-1,当引用计数器被减为零的时候,标志着这个对象已经没有引用了,可以回收了!这种算法在JDK1.2之前的版本被广泛使用,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很快出现了一个问题

ObjectA a = new ObjectA();

ObjectB b = new ObjectB();

a.obj = b;

b.obj = a;

实际上这两个对象都已经没有额外的引用,已经是垃圾了,但objA和objB还有一个相互的引用,也就是说两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器各为1。

2、根搜索算法

在JDK1.2之后使用该算法,把所有的引用关系看作一张图,从一个节点GC ROOT开始,寻找对应的引用节点,找到这个节点以后,继续寻找这个节点的引用节点,当所有的引用节点寻找完毕之后,剩余的节点则被认为是没有被引用到的节点,即无用的节点。

目前java中可作为GC Root的对象有

1、虚拟机栈中引用的对象(本地变量表)

2、方法区中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3、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4、本地方法栈中JNI(Native方法)的引用对象

JNI:你可以使用JNI来实现“本地方法”(native methods),并在JAVA程序中调用它们。

 

只有当对象存在引用链连接GC Roots时才确保不会被回收,即对象为强引用。那么有些对象,我们希望在内存充足的情况下不要回收,在内存不足的时候再将其回收掉。如果只有强引用,那这个对象永远都不会被回收。于是有了软引用、弱引用、虚引用的概念。

* 1、强引用

* 即使OOM也不会被回收

* 2、软引用

* 内存不足时才会被回收

* 3、弱引用

* 只要GC就会被回收

* 4、虚引用

* 唯一的作用就是监听被回收

 

三、引用类型

1、强引用:

强引用不会被GC回收,并且在java.lang.ref里也没有实际的对应类型,平时工作接触的最多的就是强引用。Object obj = new Object();这里的obj引用便是一个强引用。如果一个对象具有强引用,那就类似于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垃圾回收器绝不会回收它。当内存空间不足,Java虚拟机宁愿抛出OutOfMemoryError错误,使程序异常终止,也不会靠随意回收具有强引用的对象来解决内存不足问题。

2、软引用:

如果一个对象只具有软引用,那就类似于可有可物的生活用品。如果内存空间足够,垃圾回收器就不会回收它,如果内存空间不足了,就会回收这些对象的内存。只要垃圾回收器没有回收它,该对象就可以被程序使用。软引用可用来实现内存敏感的高速缓存。软引用可以和一个引用队列(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如果软引用所引用的对象被垃圾回收,Java虚拟机就会把这个软引用加入到与之关联的引用队列中。

3、弱引用(weak reference)

弱引用在强度上弱于软引用,通过类WeakReference来表示。它的作用是引用一个对象,但是并不阻止该对象被回收。如果使用一个强引用的话,只要该引用存在,那么被引用的对象是不能被回收的。弱引用则没有这个问题。在垃圾回收器运行的时候,如果一个对象的所有引用都是弱引用的话,该对象会被回收。弱引用的作用在于解决强引用所带来的对象之间在存活时间上的耦合关系。弱引用最常见的用处是在集合类中,尤其在哈希表中。哈希表的接口允许使用任何Java对象作为键来使用。当一个键值对被放入到哈希表中之后,哈希表对象本身就有了对这些键和值对象的引用。如果这种引用是强引用的话,那么只要哈希表对象本身还存活,其中所包含的键和值对象是不会被回收的。如果某个存活时间很长的哈希表中包含的键值对很多,最终就有可能消耗掉JVM中全部的内存。

对于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弱引用来引用这些对象,这样哈希表中的键和值对象都能被垃圾回收。Java中提供了WeakHashMap来满足这一常见需求。

4、虚引用(PhantomReference):

在介绍幽灵引用之前,要先介绍Java提供的对象终止化机制(finalization)。在Object类里面有个finalize方法,其设计的初衷是在一个对象被真正回收之前,可以用来执行一些清理的工作。因为Java并没有提供类似C++的析构函数一样的机制,就通过 finalize方法来实现。但是问题在于垃圾回收器的运行时间是不固定的,所以这些清理工作的实际运行时间也是不能预知的。幽灵引用(phantom reference)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创建幽灵引用PhantomReference的时候必须要指定一个引用队列。当一个对象的finalize方法已经被调用了之后,这个对象的幽灵引用会被加入到队列中。通过检查该队列里面的内容就知道一个对象是不是已经准备要被回收了。

幽灵引用及其队列的使用情况并不多见,主要用来实现比较精细的内存使用控制,这对于移动设备来说是很有意义的。程序可以在确定一个对象要被回收之后,再申请内存创建新的对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程序所消耗的内存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数量。

 

四、垃圾回收算法:

1、标记—清除算法:

当堆中的有效内存空间(available memory)被耗尽的时候,就会停止整个程序(也被成为stop the world),然后进行两项工作,第一项则是标记,第二项则是清除。

(1)标记:标记的过程其实就是,遍历所有的GC Roots,然后将所有GC Roots可达的对象标记为存活的对象。

(2)清除:清除的过程将遍历堆中所有的对象,将没有标记的对象全部清除掉。

可以理解为当程序运行期间,若可以使用的内存被耗尽的时候,GC线程就会被触发并将程序暂停,随后将依旧存活的对象标记一遍,最终再将堆中所有没被标记的对象全部清除掉,然后将标记的对象清除标记,接下来便让程序恢复运行。

缺点:

1、效率比较低(递归与全堆对象遍历),而且在进行GC的时候,需要停止应用程序,这会导致用户体验非常差劲。

2、这种方式清理出来的空闲内存是不连续的。我们的死亡对象都是随即的出现在内存的各个角落的,现在把它们清除之后,内存的布局自然会乱七八糟。而为了应付这一点,JVM就不得不维持一个内存的空闲列表,这又是一种开销。

2、复制算法

复制算法将内存划分为两个区间,在任意时间点,所有动态分配的对象都只能分配在其中一个区间(称为活动区间),而另外一个区间(称为空闲区间)则是空闲的,当有效内存空间耗尽时,JVM将暂停程序运行,开启复制算法GC线程。接下来GC线程会将活动区间内的存活对象,全部复制到空闲区间,且严格按照内存地址依次排列,与此同时,GC线程将更新存活对象的内存引用地址指向新的内存地址。此时,空闲区间已经与活动区间交换,而垃圾对象现在已经全部留在了原来的活动区间,也就是现在的空闲区间。事实上,在活动区间转换为空间区间的同时,垃圾对象已经被一次性全部回收。

采用复制算法的GC线程处理之后:

优点:复制算法弥补了标记/清除算法中,内存布局混乱的缺点。

缺点:

1、它浪费了一半的内存,这太要命了。

2、如果对象的存活率很高,我们可以极端一点,假设是100%存活,那么我们需要将所有存活对象都复制一遍,并将所有引用地址重置一遍。复制这一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在对象存活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变的不可忽视。

所以从以上描述不难看出,复制算法要想使用,最起码对象的存活率要非常低才行。

3、标记/整理算法:

(1)标记:它的第一个阶段与标记/清除算法是一模一样的,均是遍历GC Roots,然后将存活的对象标记。

(2)整理:移动所有存活的对象,且按照内存地址次序依次排列,然后将末端内存地址以后的内存全部回收。因此,第二阶段才称为整理阶段。

标记/整理算法不仅可以弥补标记/清除算法当中,内存区域分散的缺点,也消除了复制算法当中,内存减半的高额代价,标记/整理算法唯一的缺点就是效率也不高,不仅要标记所有存活对象,还要整理所有存活对象的引用地址。

4、以上三种算法比较

三种算法的相同点:

1、三个算法都基于根搜索算法去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应该被回收,而支撑根搜索算法可以正常工作的理论依据,就是语法中变量作用域的相关内容。

2、在GC线程开启时,或者说GC过程开始时,它们都要暂停应用程序(stop the world)。因为:

 假设我们刚标记完图中最右边的那个对象,暂且记为A,结果此时在程序当中又new了一个新对象B,且A对象可以到达B对象,但是由于此时A对象已经标记结束,B对象此时的标记位依然是0,因为它错过了标记阶段,因此当接下来轮到清除阶段的时候,新对象B将会被苦逼的清除掉。如此一来,不难想象结果,GC线程将会导致程序无法正常工作。上面的结果当然令人无法接受,我们刚new了一个对象,结果经过一次GC,忽然变成null了

三者比较:

效率: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算法>标记/清除算法(此处的效率只是简单的对比时间复杂度,实际情况不一定如此)。

内存整齐度: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算法>标记/清除算法。

内存利用率:标记/整理算法=标记/清除算法>复制算法。

5、分代收集算法(大部分的回收都是针对年轻代

它根据对象的存活周期的不同将内存划分为几块,一般是把Java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在新生代中,每次垃圾收集时都会发现有大量对象死去,只有少量存活,因此可选用复制算法来完成收集,而老年代中因为对象存活率高、没有额外空间对它进行分配担保,就必须使用标记—清除算法或标记—整理算法来进行回收。

普通GC(minor GC):只针对年轻代区域的GC。

全局GC(major GC or Full GC):针对年老代的GC,偶尔伴随对新生代的GC以及对永久代的GC。由于年老代与永久代相对来说GC效果不好,而且二者的内存使用增长速度也慢,因此一般情况下,需要经过好几次普通GC,才会触发一次全局GC。

1)新生代

分为三个区域,一个Eden区和两个Survivor区,它们之间的比例为(8:1:1),这个比例也是可以修改的。通常情况下,对象主要分配在新生代的Eden区上(当Eden区不够,触发Minor gc,如果还是不够那么只能通过分配担保机制,将对象放入老年代),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直接分配在老年代中(上个括号所说),一块Survivor区作为活动区间(存放上一次gc存活的对象),一块Survivor区作为空闲区间。Java虚拟机每次使用新生代中的Eden和其中一块Survivor(From),在经过一次Minor GC后,将Eden和Survivor中还存活的对象一次性地复制到另一块Survivor空间上(这里使用的复制算法进行GC),最后清理掉Eden和刚才用过的Survivor(From)空间。将此时在Survivor空间存活下来的对象的年龄设置为1,以后这些对象每在Survivor区熬过一次GC,它们的年·有可能遇到另外一块Survivor空间没有足够空间存放上一次新生代收集下来的存活对象,这些对象将直接通过分配担保机制进入老年代(年老代就是新生代的“备用仓库”。);

总结:

1、Minor GC是发生在新生代中的垃圾收集,采用的复制算法;

2、新生代中每次使用的空间不超过90%,Eden区用来存放新生的对象,Survivor活动区间用来存放上一次gc存活的对象;

3、Minor GC每次收集后Eden区和一块Survivor区都被清空;

2)老年代

无备用仓库,当即将进入老年区的对象超过老年区剩余大小时,触发一次full GC(major GC)。 

老年代里面存放都是生命周期长的对象,对于一些较大的对象(即需要分配一块较大的连续内存空间),是直接存入老年代的(触发了minorGC后还是不能够存放的),还有很多从新生代的Survivor区域中熬过来的对象。

老年代中使用的是Full GC,Full GC所采用的是标记-清除/标记-整理算法。老年代中的Full GC不像Minor GC操作那么频繁,并且进行一次Full GC所需要的时间要比Minor GC的时间长。

方法区(永久代)的回收条件:

1、所有实例被回收

2、加载该类的ClassLoader被回收

3、Class对象无法通过任何途径访问(包括反射)

五、其他

垃圾收集器:对垃圾收集算法的具体实现。

System.gc();

另Java的GC是由JVM自行调动的,在需要的时候才执行,上面的指令只是告诉JVM尽快GC一次,但不会立即执行GC。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