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网络编程笔记3 | 内存 系统调用

七、内存

1、虚拟内存、物理内存、半导体内存和换页文件

虚拟内存:地址空间,虚拟的存储区域,应用程序所访问的都是虚拟内存。
物理内存:存储空间,实际的存储区域,只有系统内核可以访问物理内存。
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当应用程序访问虚拟内存时,系统内核会依据这种对应关系找到与之相应的物理内存。上述对应关系存储在内核中的内存映射表中。
物理内存包括半导体内存和换页文件两部分。
当半导体内存不够用时,可以把一些长期闲置的代码和数据从半导体内存中缓存到换页文件中,这叫页面换出,一旦需要使用被换出的代码和数据,再把它们从换页文件恢复到半导体内存中,这叫页面换入。因此,系统中的虚拟内存比半导体内存大得多。

2、进程映射(Process Maps)

每个进程都拥有独立的4G字节的虚拟内存,分别被映射到不同的物理内存区域。
内存映射和换入换出都是以页为单位,1页=4096字节。
4G虚拟内存中高地址的1G被映射到内核的代码和数据区,这1个G在各个进程间共享。用户的应用程序只能直接访问低地址的3个G虚拟内存,因此该区域被称为用户空间,而高地址的1个G虚拟内存则被称为内核空间。用户空间中的代码只能直接访问用户空间的数据,如果要想访问内核空间中的代码和数据必须借助专门的系统调用完成。
用户空间的3G虚拟内存可以进一步被划分为如下区域:
------------------
系统内核(1G)
高地址------------------
命令行参数
和环境变量
------------------
栈区:非静态局部变量
- - - - - - - -
v
3G
^
- - - - - - - -
堆区:动态内存分配(malloc函数族)
-----------------
BSS区:无初值的全局和静态局部变量
-----------------
数据区:非const型有初值的全局和静态局部变量
-----------------
只读常量:字面值常量,const型有初值的全局
和静态局部变量
代码区(正文段):可执行指令
低地址-----------------
代码:maps.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const int const_global = 10; // 常全局变量
int init_global = 10; // 初始化全局变量
int uninit_global; // 未初始化全局变量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常静态变量
    const static int const_static = 10;
    // 初始化静态变量
    static int init_static = 10;
    // 未初始化静态变量
    static int uninit_static;
    // 常局部变量
    const int const_local = 10;
    int prev_local; // 前局部变量
    int next_local; // 后局部变量
    // 前堆变量
    int* prev_heap = malloc(sizeof(int));
    // 后堆变量
    int* next_heap = malloc(sizeof(int));
    // 字面值常量
    char const* literal = "literal";
    extern char** environ; // 环境变量
    printf("--------------高地址 ------------\n");
    printf("---- 命令行参数与环境变量 ----\n");
    printf("         环境变量:%p\n", environ);
    printf("       命令行参数:%p\n", argv);
    
    printf("-------------- 栈 ------------\n");
    printf("       后局部变量:%p\n",&next_local);
    printf("       前局部变量:%p\n", &prev_local);
    printf("       常局部变量:%p\n", &const_local);
    
    printf("-------------- 堆 ------------\n");
    printf("         后堆变量:%p\n", next_heap);
    printf("         前堆变量:%p\n", prev_heap);
    printf("------------- BSS ------------\n");
    
    printf(" 未初始化全局变量:%p\n",&uninit_global);
    printf(" 未初始化静态变量:%p\n",&uninit_static);
    
    printf("------------ 数据 ------------\n");
    printf("   初始化静态变量:%p\n", &init_static);
    printf("   初始化全局变量:%p\n", &init_global);
    
    printf("------------ 代码 ------------\n");
    printf("       常静态变量:%p\n",
        &const_static);
    printf("       字面值常量:%p\n", literal);
    printf("       常全局变量:%p\n",
        &const_global);
    printf("             函数:%p\n",
        main);
    printf("---------------低地址---------------\n");
    return 0;
}

命令:size
通过size命令查看一个可执行程序的代码区、数据区和BSS区的大小。
每个进程的用户空间都拥有独立的从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的映射,为之进程间的内存壁垒。
代码:vm.c

#include <stdio.h>
int g_vm = 0;
int main(void) {
    printf("虚拟内存地址:%p\n", &g_vm);
    printf("输入一个整数:");
    scanf("%d%*c", &g_vm);//%*c的意思是清理丢弃回车
    printf("启动另一个进程,输入不同数据,"
        "按<回车>键继续...");
    getchar();
    printf("虚拟内存数据:%d\n", g_vm);
    return 0;
}

代码:vm2.c

#include <stdio.h>
int g_vm = 0;
int main(void) {
    printf("虚拟内存地址:%p\n", &g_vm);
    printf("输入一个整数:");
    scanf("%d%*c", &g_vm);//%*c的意思是清理丢弃回车
    printf("启动另一个进程,输入不同数据,"
        "按<回车>键继续...");
    getchar();
    printf("虚拟内存数据:%d\n", g_vm);
    return 0;
}

3、内存的分配与释放

malloc/calloc/realloc/free
|
v
brk/sbrk
|
v
mmap/munmap
|
v
kmalloc/kfree
以增加方式分配或释放虚拟内存
分配:映射+占有
| ____________
在地址空间(虚拟内存)和
存储空间(物理内存)之间 指定内存空
建立映射关系 间的归属性
释放:放弃占有+解除映射
| |
解除对内存空 消除地址空间(虚拟内存)和存储
间的归属约束 空间(物理内存)之间的映射关系
#include <unistd.h>
void* sbrk(intptr_t increment);
堆顶->- - - - - - - -
堆区
-----------------
sbrk(10)
堆顶->- - - - - - - -
10字节
- - - - - - - -<-返回值
堆区
-----------------
sbrk(-10)
- - - - - - - -<-返回值
10字节
堆顶->- - - - - - - -
堆区
-----------------
成功返回调用该函数之前的堆顶指针,失败返回-1。
increment
>0 - 堆顶指针上移,增大堆空间,分配虚拟内存
<0 - 堆顶指针下移,缩小堆空间,释放虚拟内存
=0 - 不分配也不释放虚拟内存,仅仅返回当前堆顶指针
系统内核维护一个指针,指向堆内存的顶端,即有效堆内存中最后一个字节的下一个位置。sbrk函数根据增量参数increment调整该指针的位置,同时返回该指针原来的位置,期间若发生内存耗尽或空闲,则自动追加或取消相应内存页的映射。
123____~~~~~~~~…
^ ^ ^ ^
堆顶
代码:sbrk.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void) {
    setbuf(stdout, NULL);
    int* p1 = (int*)sbrk(sizeof(int));
    if (p1 == (int*)-1) {
        perror("sbrk");
        return -1;
    }
    *p1 = 0;
    printf("%d\n", *p1);
    double* p2 = (double*)sbrk(sizeof(double));
    if (p2 == (double*)-1) {
        perror("sbrk");
        return -1;
    }
    *p2 = 1.2;
    printf("%g\n", *p2);
    char* p3 = (char*)sbrk(256 * sizeof(char));
    if (p3 == (char*)-1) {
        perror("sbrk");
        return -1;
    }
    sprintf(p3, "Hello, World!");
    printf("%s\n", p3);
    /*
    if (sbrk(-(256 * sizeof(char) +
        sizeof(double) +
        sizeof(int))) == (void*)-1) {
        perror("sbrk");
        return -1;
    }
    */
    if (brk(p1) == -1) {
        perror("brk");
        return -1;
    }
    return 0;

以绝对地址的方式分配或释放虚拟内存
int brk(void* end_data_segment);
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end_data_segment
>当前堆顶,分配虚拟内存
<当前堆顶,释放虚拟内存
=当前堆顶,空操作
堆顶->- - - - - - - -<-void* p = sbrk(0);
堆区
-----------------
brk(p+10)
- - - - - - - -<-p+10
10字节
堆顶->- - - - - - - -
堆区
-----------------
brk§
堆顶->- - - - - - - -<-p
堆区
-----------------
系统内核维护一个指针,指向当前堆顶,brk函数根据指针参数end_data_segment设置堆顶的新位置,期间若发生内存耗尽或空闲,则自动追加或取消相应内存页的映射。
代码:brk.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
 * xxxIIIIDDDDDDDDCC...C
 *    ^   ^       ^     ^
 *    p1  p2      p3
 */
int main(void) {
    setbuf(stdout, NULL);//setbuf函数用于打开和关闭缓冲机制,因为没遇到换行也
                         //没有填满缓冲区,所以会导致printf()打印不出来,
                         //将标准输出设置为不带缓冲的.printf()也有缓冲区,
                         //它的缓冲区也在堆内分布。
    int* p1 = (int*)sbrk(0);
    if (p1 == (int*)-1) {
        perror("sbrk");
        return -1;
    }
    double* p2 = (double*)(p1 + 1);
    if (brk(p2) == -1) {
        perror("brk");
        return -1;
    }
    *p1 = 0;
    printf("%d\n", *p1);
    char* p3 = (char*)(p2 + 1);
    if (brk(p3) == -1) {
        perror("brk");
        return -1;
    }
    *p2 = 1.2;
    printf("%g\n", *p2);
    void* p4 = p3 + 256;
    if (brk(p4) == -1) {
        perror("brk");
        return -1;
    }
    sprintf(p3, "Hello, World!");
    printf("%s\n", p3);
    if (brk(p1) == -1) {
        perror("brk");
        return -1;
    }
    return 0;
}

void* mmap(void* start, size_t length, int prot, int flags, int fd, off_t offset);

建立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或文件的映射
#include <sys/mman.h>
void* mmap(void* start, size_t length, int prot, int flags, int fd, off_t offset);
成功返回映射区虚拟内存的起始地址,失败返回MAP_FAILED(void类型的-1)。
start - 映射区虚拟内存的起始地址,NULL表示自动选择
length - 映射区的字节数,自动按页取整
prot - 访问权限,可取以下值:
PROT_READ - 可读
PROT_WRITE - 可写
PROT_EXEC - 可执行
PROT_NONE - 不可访问
flags - 映射标志,可取以下值:
MAP_ANONYMOUS - 匿名映射,将虚拟内存映射到物理内存,函数的最后两个参数fd和offset被忽略
MAP_PRIVATE - 私有映射,将虚拟内存映射到文件的内存缓冲区中而非磁盘文件
MAP_SHARED - 共享映射,将虚拟内存映射到磁盘文件中
MAP_DENYWRITE - 拒写映射,文件中被映射区域不能存在其它写入操作
MAP_FIXED - 固定映射,若在start上无法创建映射,则失败(无此标志系统会自动调整)
MAP_LOCKED - 锁定映射,禁止被换出到换页文件
fd - 文件描述符
offset - 文件偏移量,自动按页对齐
解除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或文件的映射
int munmap(void
start, size_t length);
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start - 映射区的起始地址
length - 映射区的字节数
代码:mmap.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mman.h>
int main(void) {
    char* psz = mmap(NULL, 8192,
        PROT_READ | PROT_WRITE,
        MAP_ANONYMOUS | MAP_PRIVATE, 0, 0);
    if (psz == MAP_FAILED) {
        perror("mmap");
        return -1;
    }
    sprintf(psz, "第一页");
    sprintf(psz + 4096, "第二页");
    printf("%s\n", psz);
    printf("%s\n", psz + 4096);
    if (munmap(psz, 4096) == -1) {
        perror("munmap");
        return -1;
    }
    //printf("%s\n", psz);
    printf("%s\n", psz + 4096);
    if (munmap(psz + 4096, 4096) == -1) {
        perror("munmap");
        return -1;
    }
    return 0;
}

八、系统调用

应用程序--------------+
vi/emacs/gftp/firefox |
| |
标准库、第三方库 |
C/C++/Qt/X11 |
| |
系统调用<------------+
brk/sbrk/mmap/munmap
1.Linux系统内核提供了一套用于实现各种系统功能的子程序,谓之系统调用。程序编写者可以象调用普通C语言函数一样调用这些系统调用函数,以访问系统内核提供的各种服务。
2.系统调用函数在形式上与普通C语言函数并无差别。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工作在内核态,而后者工作在用户态。
3.在Intel的CPU上运行代码分为四个安全级别:Ring0、Ring1、Ring2和Ring3。Linux系统只使用了Ring0和Ring3。用户代码工作在Ring3级,而内核代码工作在Ring0级。一般而言用户代码无法访问Ring0级的资源,除非借助系统调用,使用户代码得以进入Ring0级,使用系统内核提供的功能。
4.系统内核内部维护一张全局表sys_call_table,表中的每个条目记录着每个系统调用在内核代码中的实现入口地址。
5.当用户代码调用某个系统调用函数时,该函数会先将参数压入堆栈,将系统调用标识存入eax寄存器,然后通过int 80h指令触发80h中断。
6.这时程序便从用户态(Ring3)进入内核态(Ring0)。
7.工作系统内核中的中断处理函数被调用,80h中断的处理函数名为system_call,该函数先从堆栈中取出参数,再从eax寄存器中取出系统调用标识,然后再从sys_call_table表中找到与该系统调用标识相对应的实现代码入口地址,挈其参数调用该实现,并将处理结果逐层返回到用户代码中。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1、熟悉windows的编程接口,使用系统调用编程实现将参数1对应文件1.txt和参数2对应文件2.txt的内容合并到参数3对应文件zong.txt中(上传文件名为学号后5位ex0701.c)。 2、使用windows提供的命令将文件1.txt和文件2.txt的内容合并到文件total.txt中 (请将实现的操作命令写入下题批处理文件的第一行)。 3、主管助理小张经常接收公司员工发来的文件,开始为了节省时间,小张将下载的文件都保存在文件夹xiazai中(文件名如图1所示,下载后直接解压即可),这样不便于后期的统计和分类管理,现在领导要求必须为所有员工(90人)每人单独建立一个文件夹(以员工工号命名10201、10202......10290),然后将他们提交的文件分别剪切到各自对应的文件夹中(如图2所示)。于是小张开始为7名员工建立文件夹,再一个一个的去做……同学们想想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快速完成所要求的操作呢? 请熟悉windows的命令接口,使用windows提供的常用命令copy、md、del等编写一个批处理文件(上传文件名为学号后5位ex0703.bat),实现所要求的功能: 1、启动linux系统或通过windows telnet到linux。 2、用huas用户名和密码123456登入系统中。 3、打开一终端窗口(在linux桌面上单击右键,选择从终端打开)。然后在其中输入以下命令实验。 4、熟悉常用操作命令. 5、编辑如下源代码(实验教材P86 1.进程的创建)并保存 二、实验目的 (1)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分析进程竞争资源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的方法。 (3了解Linux系统中进程通信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1)任务一:编写一段程序,使其实现进程的软中断通信。 要求: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再用系统调用signal()让父进程捕捉键盘上来的中断信号(即按DEL键);当捕捉到中断信号后,父进程用系统调用Kill()向两个子进程发出信号,子进程捕捉到信号后分别输出下列信息后终止: Child Processll is Killed by Parent! Child Processl2 is Killed by Parent! 父进程等待两个子进程终止后,输出如下的信息后终止 Parent Process is Killed! (2)任务二:在上面的程序中增加语句signal (SIGNAL, SIG-IGN)和signal (SIGQUIT, SIG-IGN),观察执行结果,并分析原因。 (3)任务三:进程的管道通信 编制一段程序,实现进程的管道通信。 使用系统调用pipe()建立一条管道线;两个子进程P1和P2分别向管道中写一句话: Child 1 is sending a message! Child 2 is sending a message! 而父进程则从管道中读出来自于两个子进程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 要求父进程先接收子进程P1发来的消息,然后再接收子进程P2发来的消息。 二、实验目的 自行编制模拟程序,通过形象化的状态显示,加深理解进程的概念、进程之间的状态转换及其所带来的PCB内容 、组织的变化,理解进程与其PCB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1)设计并实现一个模拟进程状态转换及其相应PCB内容、组织结构变化的程序。 2)独立编写、调试程序。进程的数目、进程的状态模型(三状态、五状态、七状态或其它)以及PCB的组织形式可自行选择。 3)合理设计与进程PCB相对应的数据结构。PCB的内容要涵盖进程的基本信息、控制信息、资源需求及现场信息。 4)设计出可视性较好的界面,应能反映出进程状态的变化引起的对应PCB内容、组织结构的变化。 二、实验目的 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合理地分配空间。请求页式管理是一种常用的虚拟存储管理技术。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请求页式管理中页面置换算法模拟设计,了解虚拟存储技术的特点,掌握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页面置换算法。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通过计算不同算法的命中率比较算法的优劣。同时也考虑了用户内存容量对命中率的影响。页面失效次数为每次访问相应指令时,该指令所对应的页不在内存中的次数。 计算并输出下属算法在不同内存容量下的命中率。  先进先出的算法(FIFO); 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 二、实验目的 死锁会引起计算机工作僵死,因此操作系统中必须防止。本实验的目的在于使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系统动态分配资源的简单模拟程序,了解死锁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并采用银行家算法有效地防止死锁的发生,以加深对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的理解。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设计有n个进程共享m个系统资源的系统,进程可动态的申请和释放资源,系统按各进程的申请动态的分配资源。 系统能显示各个进程申请和释放资源,以及系统动态分配资源的过程,便于用户观察和分析。 四、算法描述(含数据结构定义)或流程图 (一) 数据结构 1. 可利用资源向量Available ,它是一个含有m个元素的数组,其中的每一个元素代表一类可利用的资源的数目,其初始值是系统中所配置的该类全部可用资源数目。其数值随该类资源的分配和回收而动态地改变。如果Available(j)=k,标是系统中现有Rj类资源k个。 2. 最大需求矩阵Max,这是一个n×m的矩阵,它定义了系统中n个进程中的每一个进程对m类资源的最大需求。如果Max(i,j)=k,表示进程i需要Rj类资源的最大数目为k。 3. 分配矩阵Allocation,这是一个n×m的矩阵,它定义了系统中的每类资源当前一分配到每一个进程的资源数。如果Allocation(i,j)=k,表示进程i当前已经分到Rj类资源的数目为k。Allocation i表示进程i的分配向量,有矩阵Allocation的第i行构成。 4. 需求矩阵Need,这是一个n×m的矩阵,用以表示每个进程还需要的各类资源的数目。如果Need(i,j)=k,表示进程i还需要Rj类资源k个,才能完成其任务。Need i表示进程i的需求向量,由矩阵Need的第i行构成。 上述三个矩阵间存在关系:Need(i,j)=Max(i,j)-Allocation(i,j)。 (二) 银行家算法 Request i 是进程Pi 的请求向量。Request i (j)=k表示进程Pi请求分配Rj类资源k个。当Pi发出资源请求后,系统按下述步骤进行检查: 1. 如果Request i ≤Need,则转向步骤2;否则,认为出错,因为它所请求的资源数已超过它当前的最大需求量。 2. 如果Request i ≤Available,则转向步骤3;否则,表示系统中尚无足够的资源满足Pi的申请,Pi必须等待。 3. 系统试探性地把资源分配给进程Pi,并修改下面数据结构中的数值: 二、实验目的 磁盘是高速、大容量、旋转型、可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它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辅助存储器,担负着繁重的输入输出工作,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往往同时会有若干个要求访问磁盘的输入输出要求。系统可采用一种策略,尽可能按最佳次序执行访问磁盘的请求。由于磁盘访问时间主要受寻道时间T的影响,为此需要采用合适的寻道算法,以降低寻道时间。本实验要求模拟设计一个磁盘调度程序,观察调度程序的动态运行过程。通过实验来理解和掌握磁盘调度的职能。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分别模拟如下磁盘调度算法,对磁盘进行移臂操作:  先来先服务算法  最短寻道优先算法 1. 假设磁盘只有一个盘面,并且磁盘是可移动头磁盘。 2. 磁盘是可供多个进程共享的存储设备,但一个磁盘每个时刻只能为一个进程服务。当有进程在访问某个磁盘时,其它想访问该磁盘的进程必须等待,直到磁盘一次工作结束。当有多个进程提出输入输出请求而处于等待状态时,可用磁盘调度算法从若干个等待访问者中选择一个进程,让它访问磁盘。为此设置“驱动调度”进程。 3. 由于磁盘与处理器是并行工作的,所以当磁盘在为一个进程服务时,占有处理器的其它进程可以提出使用磁盘(这里我们只要求访问磁道),即动态申请访问磁道,为此设置“接受请求”进程。 4. 为了模拟以上两个进程的执行,可以考虑使用随机数来确定二者的允许顺序,参考程序流程图。 5. “接受请求”进程建立一张“进程请求I/O”表,指出等待访问磁盘的进程要求访问的磁道,表的格式如下: 进程名 要求访问的磁道号 6. 磁盘调度的功能是查“请求I/O”表,当有等待访问的进程时,按磁盘调度算法从中选择一个等待访问的进程,按其指定的要求访问磁道。流程图中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初始化“请求I/O”表,设置当前移臂方向;当前磁道号。并且假设程序运行前“请求I/O”表中已有若干进程(4~8个)申请访问相应磁道。
### 回答1: 很抱歉,我是AI语言模型,无法提供自己的笔记。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关于Linux网络编程的信息。Linux网络编程是指在Linux操作系统上进行网络编程的技术,主要包括socket编程、网络协议、网络编程模型等内容。在Linux网络编程中,常用的编程语言有C、C++、Python等。Linux网络编程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开发各种网络应用程序,如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FTP服务器等。同时,Linux网络编程也是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可以用于网络攻防、数据加密等方面。 ### 回答2: Linux网络编程是一门高级语言编程,包括了网络以及套接字的知识,它的目的是让开发者能够在Linux系统下进行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与运行。Linux网络编程中,主要涉及到如下的知识: 1.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数据在计算机网络内传输时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网络协议的共同目标是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2.套接字:套接字是一种在网络编程中广泛使用的编程接口,它允许从一个进程向另一个进程通信。通过套接字的编程,可以实现网络上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通信。 3.套接字选项:在套接字编程中,选项提供了一些可选项来控制套接字的行为。例如,可以使用SO_REUSEADDR选项来允许相同的IP地址和端口被多个套接字所使用,或者使用SO_LINGER选项来控制套接字在关闭时的行为。 4.网络编程的主要函数:对于网络编程而言,大多数使用的函数都是socket编程或一些与之相关的函数。如socket、bind、listen、accept、connect、send、recv等。 5.多线程编程和select函数:在网络编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多线程编程来同时处理多个套接字,使程序具有高并发性。而select函数可以在一个线程中监听多个套接字的I/O事件,从而优化服务器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6.网络编程的实际应用:网络编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许多有趣的功能。例如,可以创建简单的聊天程序、实现网络文件传输、远程控制、实现P2P通信等。 总之,Linux网络编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要学习并掌握这门技术,需要掌握网络协议、套接字、多线程编程等基础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后,开发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使用网络编程技术来实现各种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 ### 回答3: Linux网络编程在现代软件开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是因为它是一种跨平台的操作系统,并且为开发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编程接口。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技术和笔记: 1. 套接字(socket)编程—— 在Linux环境中,套接字是网络编程的关键要素。它被用于实现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程序中的通信,例如Web服务器和聊天室应用程序。在编写套接字程序时,必须使用包括bind,listen和accept等操作来处理连接请求。 2. 网络协议—— Linux支持各种网络协议,例如TCP/IP,UDP,ICMP,ARP和RIP等。其中TCP/IP是最常用的网络协议,因为它可靠且易于使用,在开发网络应用程序时需要具备其相关知识,例如TCP连接管理和协议数据包的格式化。 3. 多线程编程—— 在Linux环境中,多线程编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网络请求,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通常使用POSIX线程库(pthread)来实现多线程编程,并使用同步和互斥机制来管理线程访问共享变量的冲突。 4.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Linux网络编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网络应用程序通常需要保护敏感数据和隐私信息。开发人员必须学习诸如SSL和TLS等加密协议,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总结来说,在Linux环境下进行网络编程需要熟悉套接字编程、网络协议、多线程编程和网络安全等技术。这些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高效的网络应用程序,并提高用户体验。在掌握这些技术后,开发人员可以将网络编程应用于Web服务器、聊天室应用程序、数据存储器等各种应用程序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