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后端面试题1]2024-07-16

TIME_WAIT与CLOSE_WAIT的区别

TIME_WAITCLOSE_WAIT 是 TCP 连接状态的一部分,用于描述连接在不同阶段的状态。它们有以下主要区别:

TIME_WAIT

  • 定义: 这是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在发送了最后一个 ACK 后进入的状态。
  • 出现原因: 确保远程 TCP 协议收到最终的 ACK。为了防止旧的重复数据段影响新连接。
  • 持续时间: 通常是 2 * 最大报文段寿命 (MSL, Maximum Segment Lifetime),默认值是 60 秒到 240 秒。
  • 特点: 连接在 TIME_WAIT 状态下将占用一个本地端口,直到状态过期。

CLOSE_WAIT

  • 定义: 被动关闭连接的一方在接收到对方的 FIN 包后进入的状态。
  • 出现原因: 本地应用程序还没有完成关闭操作(还没有调用 close())。
  • 持续时间: 取决于应用程序何时调用 close() 以完成连接的关闭。
  • 特点: 如果应用程序没有正确处理连接关闭,可能会在此状态停留很长时间,导致资源泄漏。

具体示例

假设客户端主动关闭连接,服务器被动关闭:

  1. 客户端发送 FIN (发起关闭) -> 服务器收到 FIN,进入 CLOSE_WAIT 状态
  2. 服务器回复 ACK -> 客户端收到 ACK,进入 TIME_WAIT 状态
  3. 服务器调用 close() 发送 FIN -> 客户端收到 FIN,回复 ACK
  4. 服务器收到 ACK -> 服务器连接关闭

在这个过程中,客户端会在 TIME_WAIT 状态保持一段时间,而服务器会在 CLOSE_WAIT 状态,直到调用 close() 完成关闭。

总结

  • TIME_WAIT: 连接主动关闭的一方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远程端收到了最后的 ACK。
  • CLOSE_WAIT: 连接被动关闭的一方在收到 FIN 后,等待本地应用程序完成关闭。

https加密方式是什么,大致讲一下流程

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通过使用 SSL/TLS 协议来加密数据传输,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以下是 HTTPS 加密的基本流程:

基本流程

  1. 客户端发起请求:

    • 客户端(例如浏览器)向服务器发起 HTTPS 连接请求。
    • 客户端发送一个 ClientHello 消息,其中包含支持的加密算法和其他配置信息。
  2. 服务器响应:

    •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回复一个 ServerHello 消息,选择一个加密算法。
    • 服务器会发送其数字证书,该证书由可信的证书颁发机构(CA)签署,包含服务器的公钥。
  3. 客户端验证服务器证书:

    • 客户端验证服务器的数字证书,确认其有效性和真实性。
    • 验证通过后,客户端生成一个随机数(称为 Pre-Master Secret),并使用服务器的公钥加密该随机数,然后发送给服务器。
  4. 服务器解密:

    • 服务器使用其私钥解密 Pre-Master Secret
    • 现在客户端和服务器都拥有了同一个 Pre-Master Secret
  5. 生成对称密钥:

    • 客户端和服务器使用 Pre-Master Secret 通过协商的加密算法生成对称密钥(会话密钥)。
    • 这个对称密钥将用于加密和解密后续的通信数据。
  6. 安全通信:

    • 客户端和服务器交换加密的 Finished 消息,确认加密过程和密钥交换是否成功。
    • 确认无误后,开始使用对称密钥进行加密通信,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保密和完整。

总结

HTTPS 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安全通信:

  1. 握手过程:客户端和服务器交换加密算法和密钥。
  2. 证书验证:客户端验证服务器的数字证书。
  3. 对称密钥生成:客户端和服务器协商生成对称密钥。
  4. 加密通信:使用对称密钥加密和解密通信数据。

通过这些步骤,HTTPS 确保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redis 的数据结构有哪些,并举例说明使用场景

Redis 是一个高性能的键值数据库,它支持多种数据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以下是 Redis 支持的数据结构及其典型使用场景:

1. 字符串(String)

Redis 的字符串类型是二进制安全的,这意味着它可以包含任何数据类型,比如图片、序列化的对象等。字符串是 Redis 中最基本的数据结构。

使用场景

  • 缓存:将经常访问的数据存储在 Redis 中,以减少数据库查询次数。例如,缓存用户会话信息、产品详情等。
  • 计数器:计数操作,比如网站访问量、点赞数等。可以使用 INCRDECR 等命令进行原子递增或递减操作。
SET user:1:name "Alice"
GET user:1:name

INCR page:views
GET page:views

2. 哈希(Hash)

哈希是一个键值对集合,适用于存储对象。例如,一个用户对象可以存储为一个哈希,其中字段为属性名称,值为属性值。

使用场景

  • 对象存储:存储用户信息、产品信息等对象。哈希可以有效地管理对象的属性,节省空间。
HSET user:1 name "Alice" age 30
HGET user:1 name
HGETALL user:1

3. 列表(List)

列表是一个有序的字符串列表,可以从两端操作(推入、弹出),也可以按索引访问。

使用场景

  • 消息队列:可以用作简单的消息队列,使用 LPUSH 插入消息,使用 RPOP 消费消息。
  • 任务队列:存储需要异步处理的任务列表。
LPUSH tasks "task1"
LPUSH tasks "task2"
RPOP tasks

4. 集合(Set)

集合是一个无序的字符串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允许重复。

使用场景

  • 标签或分类:存储标签、类别等不重复的数据。
  • 去重:用来去重,比如存储唯一的用户 ID。
SADD tags "redis" "database" "cache"
SMEMBERS tags
SISMEMBER tags "redis"

5. 有序集合(Sorted Set)

有序集合与集合类似,但每个元素都会关联一个分数,Redis 会根据分数自动排序。有序集合非常适合需要排序的数据。

使用场景

  • 排行榜:存储和排序用户得分、游戏积分等。
  • 延迟队列:根据时间戳排序任务或事件。
ZADD leaderboard 100 "user1"
ZADD leaderboard 200 "user2"
ZRANGE leaderboard 0 -1 WITHSCORES

6. 位图(Bitmap)

位图是字符串类型的扩展,可以处理位操作。它适合处理大量布尔值数据。

使用场景

  • 活跃用户统计:统计某段时间内的活跃用户。
  • 布隆过滤器:快速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集合中。
SETBIT user:active:20240716 1 1
GETBIT user:active:20240716 1
BITCOUNT user:active:20240716

7. HyperLogLog

HyperLogLog 是一种概率性数据结构,用于基数估计,可以在固定的空间内计算独特元素的近似数量。

使用场景

  • 独立用户计数:统计网站的独立访问用户数(UV)。
  • 去重计数:统计大数据集合中的不同元素个数。
PFADD unique_visitors "user1" "user2" "user3"
PFCOUNT unique_visitors

8. 地理空间(Geo)

Redis 提供了地理空间数据的支持,可以存储地理位置信息,并执行半径查询和范围查询。

使用场景

  • 地理位置存储:存储地点信息,进行附近地点查询。
  • LBS 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如查找附近的商家或服务点。
GEOADD places 13.361389 38.115556 "Palermo"
GEORADIUS places 15 37 200 km

9. 流(Streams)

流是一种新的数据结构,用于处理消息流或日志数据。它提供了类似于 Kafka 的功能。

使用场景

  • 消息队列:用于日志记录、事件追踪等需要顺序消费的场景。
  • 实时数据处理:实时数据收集和处理,如监控系统、实时分析等。
XADD mystream * field1 value1
XRANGE mystream - +
XREAD COUNT 2 STREAMS mystream 0

总结

Redis 提供了多种数据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性能,简化数据处理逻辑。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场景,合理利用 Redis 的数据结构,可以实现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

Redis的线程模型解析

概述

Redis的线程模型并非简单地定义为单线程或多线程,而是根据具体功能和版本有所不同。在Redis的核心业务处理上,如命令执行和数据读写,早期版本主要采用单线程模型以确保数据一致性和简化线程安全处理。然而,随着版本的迭代,Redis开始逐步引入多线程支持以优化性能,特别是在网络IO处理方面。

单线程模型

  • 核心业务功能:在Redis的早期版本中,对于客户端的命令请求处理(包括网络IO、命令解析、执行和数据返回)主要由一个主线程顺序完成。这种设计简化了数据一致性和线程安全的管理,但可能在处理大量网络IO时成为性能瓶颈。

多线程引入

  • 版本迭代:从Redis 4.0开始,Redis逐步引入多线程支持,主要用于处理一些耗时较长的任务,如异步删除命令和异步持久化。
  • Redis 6.x及以后:在Redis 6.x及更新版本中,Redis进一步扩展了多线程的使用,特别是在网络IO处理方面。通过多线程并行处理网络数据的读写和协议解析,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多线程IO处理

  • 处理流程:在Redis 6.x及以后版本中,多线程IO处理主要指的是在网络请求的处理阶段,Redis会根据一定的策略将请求分配给不同的线程进行处理。这些线程主要负责网络数据的读写和协议解析工作,而实际的命令执行和数据操作仍然由主线程完成。
  • 优势:这种设计既利用了多核处理器的优势提高了网络IO的并行处理能力,又保持了Redis命令执行的单线程特性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简化线程安全的处理。

线程管理和任务分配

  • 重要性:Redis在引入多线程后,需要设计合理的线程管理和任务分配策略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这包括线程的创建、销毁、任务分配、结果回传等各个环节的协调和优化。

总结

Redis的线程模型是灵活且不断发展的。在保持核心业务功能单线程执行以确保数据一致性和简化线程安全处理的同时,Redis通过引入多线程支持来优化网络IO处理等性能瓶颈环节。这种设计使得Redis能够在保持其高性能和稳定性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核处理器的计算能力。

Redis部署方式

Redis的部署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以下是Redis常见的几种部署方式及其特点:

1. 单机部署

特点

  • 简单性:部署和配置最为简单,适合小规模应用或开发环境。
  • 局限性:无法提供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存在单点故障风险。
  • 性能:性能较高,但由于没有网络开销和数据同步延迟,读写速度较快。

适用场景:小型项目、测试环境、学习使用。

2. 主从复制(Master-Slave)部署

特点

  • 数据冗余:通过主节点(Master)和从节点(Slave)的复制机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读写分离:主节点负责写操作,从节点负责读操作,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 故障恢复: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可以手动或自动将一个从节点升级为新的主节点,实现故障转移。

适用场景:需要数据冗余和读写分离的中型到大型系统。

3. 哨兵(Sentinel)部署

特点

  • 自动故障转移:哨兵节点监控Redis实例的健康状态,并在主节点故障时自动选择一个从节点作为新的主节点,无需人工干预。
  • 集群监控:哨兵节点可以实时感知主从节点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复杂性:相对于主从复制,哨兵部署的复杂性较高,需要维护额外的哨兵节点。

适用场景:需要高可用性和自动故障恢复的生产环境。

4. 集群(Cluster)部署

特点

  • 分布式存储:将数据分布在多个节点上,每个节点都可以执行读写操作,提高了系统的存储能力和并发能力。
  • 高可用性和容错性:通过主从复制和故障转移机制,实现了数据的冗余和容错,保证了服务的稳定性。
  • 复杂性:集群部署的复杂性最高,需要配置多个节点的角色、槽位、复制关系等。

适用场景:需要高并发、高可用性和横向扩展能力的大型分布式系统。

5. 容器化部署

特点

  • 可移植性和弹性:使用容器技术(如Docker)将Redis部署在容器中,可以轻松地在多个节点上部署、管理和扩展Redis实例。
  • 环境隔离:每个容器都运行在独立的环境中,避免了不同应用之间的相互影响。

适用场景:云原生环境、需要快速部署和扩展的场景。

示例

主从复制部署为例,部署流程大致如下:

  1. 搭建主从关系:在一台服务器上部署一个Redis实例作为主节点,然后在其他服务器上部署Redis实例作为从节点。
  2. 配置主从关系:在从节点的配置文件中添加replicaof <master-ip> <master-port>来指定主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号。
  3. 启动Redis:先启动主节点,然后再启动从节点。从节点会自动连接到主节点并开始同步数据。
  4. 检查复制状态:使用info replication命令检查主从节点的复制状态,确保从节点已成功复制主节点的数据。

注意:以上仅为示例,实际部署时还需考虑网络配置、安全策略、持久化策略等多方面因素。

Redis主从复制模式下主节点宕机问题

在主从复制模式下,如果Redis的主节点宕机,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应对:

一、确认宕机原因

首先,需要确认主节点宕机的具体原因。可能的原因包括硬件故障(如CPU、内存、硬盘等故障)、网络故障、软件故障(如Redis进程崩溃、配置文件错误等)或其他外部因素。了解宕机原因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二、故障恢复步骤

  1. 自动故障转移(如果配置了Redis Sentinel)

    • Redis Sentinel是Redis官方提供的一种系统,用于监控Redis主从节点的状态,并在主节点宕机时进行自动故障转移。
    • 当主节点宕机后,Sentinel会检测到这一变化,并自动选举出一个从节点作为新的主节点,同时将其他从节点切换为新的从节点,继续提供服务。
    • 这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容错能力。
  2. 手动故障转移(如果没有配置Redis Sentinel)

    • 如果没有配置Redis Sentinel,当主节点宕机后,需要手动将从节点切换为主节点。
    • 首先,确认主节点已经宕机,并停止从节点的复制过程(如果可能的话)。
    • 然后,修改从节点的配置文件,将其角色从slave改为master,并重启Redis服务。
    • 接下来,需要手动配置其他从节点,让它们指向新的主节点进行同步。
    • 最后,验证新的主从复制关系是否建立成功,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

三、后续处理

  1. 数据一致性检查:在故障恢复后,需要检查数据的一致性。由于从节点在故障转移前可能存在一定的数据延迟,因此需要确保新主节点的数据是最新的,并且与其他从节点保持一致。
  2. 宕机原因排查与解决:对宕机原因进行深入排查,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 备份与恢复:定期备份Redis数据,以便在发生严重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

四、注意事项

  • 在进行故障转移和恢复操作时,需要谨慎处理,避免数据丢失或服务中断。
  • 考虑到Redis的单线程特性,在高并发场景下,需要合理配置主从节点的资源,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 对于重要的生产环境,建议配置Redis Sentinel等高可用性解决方案,以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和自动化水平。

综上所述,当Redis主从复制模式下的主节点宕机时,可以通过自动或手动的方式进行故障转移和恢复操作,以确保系统的可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同时,需要加强对系统的监控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哨兵模式与主从模式的区别

哨兵模式与主从模式在Redis的部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以下是对这两种模式区别的详细分析:

一、定义与功能

主从模式

  • 定义:主从模式是在Redis中实现数据备份和读写分离的一种基本方式。在这种模式下,Redis节点被分为主节点(Master)和从节点(Slave)。
  • 功能:主节点负责处理所有的写操作,并将数据变化实时同步给从节点。从节点则复制主节点的数据,并处理读操作,以此分担主节点的负载压力。

哨兵模式

  • 定义:哨兵模式是在主从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故障检测和故障转移功能的Redis高可用解决方案。哨兵是一个独立的进程,负责监控Redis主从节点的运行状态。
  • 功能:当主节点出现故障时,哨兵会自动将从节点中的一个选举为新的主节点,并通知客户端进行连接,从而实现Redis服务的不间断运行。此外,哨兵还可以作为客户端服务发现的授权源,提供Redis主从节点的地址信息。

二、核心区别

  1. 故障检测与恢复

    • 主从模式:在主从模式下,如果主节点出现故障,需要人工介入来将从节点提升为主节点,或者手动修复主节点后恢复服务。这种方式在自动化和快速恢复方面存在不足。
    • 哨兵模式:哨兵模式通过自动检测主节点的健康状态,并在主节点故障时自动进行故障转移,从而实现了Redis服务的高可用性。这一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大大减少了服务中断的时间。
  2. 监控与通知

    • 主从模式:主从模式本身不提供监控和通知功能,需要依赖外部工具或脚本来实现。
    • 哨兵模式:哨兵作为独立的进程,可以实时监控Redis主从节点的运行状态,并通过API将故障信息通知给监控系统或其他应用程序。
  3. 架构复杂度

    • 主从模式:主从模式的架构相对简单,只需要配置好主节点和从节点的关系即可。
    • 哨兵模式:哨兵模式需要在主从模式的基础上,额外配置哨兵节点和相关的哨兵配置文件,以实现故障检测和自动故障转移功能。因此,哨兵模式的架构相对复杂一些。
  4. 适用场景

    • 主从模式:适用于对Redis高可用性要求不高的场景,如开发测试环境或小规模的生产环境。
    • 哨兵模式:适用于对Redis高可用性有较高要求的场景,如大规模的生产环境或关键业务系统。

三、总结

哨兵模式与主从模式在Redis的部署中各有特点。主从模式通过数据备份和读写分离提高了Redis的可靠性和性能;而哨兵模式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自动故障检测和故障转移功能,实现了Redis服务的高可用性。在选择部署模式时,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进行决策。

哨兵模式的配置方式是否只是在主从模式的基础上再配置一个Sentinel?

哨兵模式的配置方式不仅仅是在主从模式的基础上再配置一个Sentinel,而是需要配置多个Sentinel节点(通常配置为奇数个,以保证投票选举的公平性)来共同监控Redis集群中的主从节点状态。以下是对哨兵模式配置方式的详细解释:

哨兵模式的基本概念

  • Sentinel(哨兵):是Redis官方推荐的高可用性(HA)解决方案,用于监控Redis集群中Master(主节点)的状态。
  • 作用
    1. Master状态检测。
    2. 如果Master异常,则进行Master-Slave(主从)切换,将其中一个Slave(从节点)提升为新的Master,并将原Master降级为Slave。
    3. Master-Slave切换后,相关的配置文件(如master_redis.conf、slave_redis.conf和sentinel.conf)的内容会发生变化,以反映新的主从关系。

哨兵模式的配置步骤

  1. 环境准备

    • 确定Redis集群中的Master节点和Slave节点数量。
    • 确定Sentinel节点的数量(通常为奇数个)。
  2. 主从节点配置

    • 配置Redis的主从复制关系,通常使用replicaof(或旧版本的slaveof)命令来设置从节点复制主节点的数据。
    • 确保主从节点的网络互通,并能相互通信。
  3. Sentinel节点配置

    • 创建Sentinel配置文件(如sentinel.conf),并设置相应的监控参数。
    • 配置Sentinel节点的端口、日志文件、数据目录等。
    • 使用sentinel monitor命令指定要监控的主节点名称、IP地址、端口以及判定主节点下线的Sentinel节点数量阈值。
    • 还可以配置其他Sentinel相关的参数,如down-after-milliseconds(判定主节点下线的超时时间)、failover-timeout(故障转移的超时时间)等。
  4. 启动Sentinel节点

    • 在每个Sentinel节点上启动Sentinel进程,并加载相应的配置文件。
    • Sentinel节点会自动开始监控指定的主节点及其从节点状态。
  5. 验证配置

    • 通过模拟主节点故障(如停止主节点进程)来验证Sentinel的故障转移功能是否正常。
    • 观察Sentinel日志和Redis集群状态变化,确认故障转移是否成功完成。

结论

因此,哨兵模式的配置方式涉及到多个组件和步骤的协同工作,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添加一个Sentinel节点。通过合理配置多个Sentinel节点来共同监控Redis集群中的主从节点状态,可以实现Redis的高可用性和数据一致性保障。

主从模式与哨兵模式的配置区别

主从模式与哨兵模式的配置区别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功能、组件、以及自动化程度上。以下是详细的对比:

一、主从模式

1. 功能与特点

  • 主从模式是一种数据备份和读写分离的模式。
  • 它包含一个主节点(Master)和一个或多个从节点(Slave)。
  • 所有的写操作都在主节点上进行,而读操作可以在主节点和从节点上进行,实现读写分离,提高系统的读取性能。
  • 从节点会复制主节点的数据,实现数据的备份。

2. 配置要点

  • 需要在从节点的配置文件中设置主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号。
  • 启动从节点后,它会自动连接到主节点并开始复制数据。
  • 配置相对简单,主要用于数据备份和读写分离。

二、哨兵模式

1. 功能与特点

  • 哨兵模式是在主从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故障转移的功能。
  • 它包含一个主节点、一个或多个从节点,以及一个或多个哨兵节点(Sentinel)。
  • 哨兵节点的主要任务是监控主节点和从节点的运行状态,并在主节点发生故障时,自动将从节点提升为主节点。
  • 哨兵模式还提供了客户端的透明切换,即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客户端可以通过哨兵节点获取新的主节点信息,并继续发送请求。

2. 配置要点

  • 需要在哨兵节点的配置文件中设置主节点的信息和故障转移的策略。
  • 哨兵节点会定期检查主节点和从节点的运行状态。
  • 如果发现主节点发生故障,哨兵节点会在从节点中选举出一个新的主节点,并通知其他的从节点和哨兵节点。
  • 配置相对复杂,但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三、配置区别总结

主从模式哨兵模式
功能数据备份和读写分离在主从模式基础上增加故障转移功能
组件主节点、从节点主节点、从节点、哨兵节点
自动化程度手动配置,自动复制数据自动监控、自动故障转移、自动通知
配置复杂度较低较高
应用场景适用于读取操作较多,对数据一致性要求不高,且可以接受手动故障恢复的场景适用于需要高可用性,且希望在主节点故障时能够自动恢复服务的场景

综上所述,主从模式和哨兵模式在配置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功能、组件和自动化程度。主从模式相对简单,主要用于数据备份和读写分离;而哨兵模式则通过增加哨兵节点和故障转移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Redis主从模式与哨兵模式的配置步骤

Redis 主从模式配置步骤:

Redis 主从复制是通过配置一个 Redis 服务器作为主服务器(Master),其他 Redis 服务器作为从服务器(Slave),实现数据同步和备份的机制。

  1. 配置主服务器(Master)

    • 打开主服务器的配置文件(通常是 redis.conf)。
    • 设置 bind 参数为主服务器的 IP 地址,确保主服务器能被从服务器访问到。
    • 设置 port 参数为主服务器的端口号。
    • 如果需要,设置认证密码 requirepass 用于访问主服务器的密码验证。
    • 取消注释并设置 daemonize yes,使 Redis 以守护进程模式运行。
    • 重新启动 Redis 服务器,使配置生效。
  2. 配置从服务器(Slave)

    • 打开从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 设置 bind 参数为从服务器的 IP 地址,确保从服务器能连接到主服务器。
    • 设置 port 参数为从服务器的端口号。
    • 设置 slaveof 参数为主服务器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格式为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 如果需要,设置认证密码 masterauth 用于连接主服务器的密码验证。
    • 取消注释并设置 daemonize yes,使 Redis 以守护进程模式运行。
    • 重新启动 Redis 服务器,使配置生效。
  3. 验证配置是否成功

    • 在从服务器的命令行界面执行 INFO replication 命令,可以查看主从复制的状态信息。
    • 如果状态正常,表示主从复制配置成功。

Redis 哨兵模式配置步骤:

Redis 哨兵模式通过配置多个哨兵节点来监控 Redis 的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当主服务器失效时自动进行故障转移,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

  1. 配置哨兵节点

    • 复制 Redis 的配置文件 redis.conf,为每个哨兵节点创建一个配置文件,如 sentinel.conf
    • 打开每个哨兵节点的配置文件。
    • 设置 bind 参数为哨兵节点的 IP 地址。
    • 设置 port 参数为哨兵节点的端口号。
    • 设置 daemonize yes,使 Redis 哨兵以守护进程模式运行。
    • 添加哨兵配置: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master-ip> <master-port> <quorum>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ymaster <milliseconds>
      sentinel failover-timeout mymaster <milliseconds>
      sentinel parallel-syncs mymaster <count>
      
      • <master-ip><master-port> 分别是要监控的 Redis 主服务器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
      • <quorum> 是哨兵节点的票数,用于决定是否进行故障转移。
      • <milliseconds> 是哨兵节点检测主服务器失效的时间阈值。
      • <count> 是进行故障转移时的最大并行同步操作数。
    • 设置认证密码 sentinel auth-pass mymaster <password>,如果主服务器设置了密码验证。
    • 保存配置文件,并启动每个哨兵节点。
  2. 验证配置是否成功

    • 在任意一个哨兵节点的命令行界面执行 sentinel masters 命令,可以查看主服务器的监控状态。
    • 如果状态正常,表示哨兵模式配置成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 Redis 中成功配置主从复制和哨兵模式,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容错能力。

如何判断 redis 主从状态

在 Redis 中,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判断主从服务器的状态:

1. 使用 INFO replication 命令

执行 INFO replication 命令可以获取有关主从复制的信息。以下是一些关键字段:

  • role: 显示当前服务器的角色(masterslave)。
  • connected_slaves: 显示已连接的从服务器数量(仅在主服务器上有效)。
  • master_host: 显示主服务器的 IP 地址(仅在从服务器上有效)。
  • master_link_status: 显示从服务器与主服务器的连接状态(updown)。

在主服务器上执行:

redis-cli INFO replication

在从服务器上执行:

redis-cli INFO replication

2. 使用 ROLE 命令

ROLE 命令可以直接返回服务器的角色及其相关信息。

在主服务器上执行:

redis-cli ROLE

返回类似以下内容:

1) "master"
2) (integer) 0
3) (empty array)

在从服务器上执行:

redis-cli ROLE

返回类似以下内容:

1) "slave"
2) "127.0.0.1"
3) (integer) 6379
4) "connected"
5) (integer) 111

3. 监控工具

可以使用 Redis 监控工具(如 Redis Sentinel、Redis Cluster、第三方监控系统等)来监控主从状态。这些工具提供了图形界面和告警功能,能够更方便地监控和管理 Redis 集群。

4. 检查日志

检查 Redis 日志文件(通常位于 /var/log/redis/ 目录)以获取主从复制的详细信息和错误日志。

示例

假设你有一个主服务器和两个从服务器,可以执行以下命令来检查它们的状态:

在主服务器上:
redis-cli INFO replication

返回示例:

# Replication
role:master
connected_slaves:2
slave0:ip=192.168.1.2,port=6379,state=online,offset=123456789,lag=0
slave1:ip=192.168.1.3,port=6379,state=online,offset=123456789,lag=1
在从服务器上:
redis-cli INFO replication

返回示例:

# Replication
role:slave
master_host:192.168.1.1
master_port:6379
master_link_status:up

通过上述方法,你可以判断和监控 Redis 主从服务器的状态。

线程的生命周期

线程的生命周期描述了一个线程从创建到终止的整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新建(New):

    • 线程对象被创建,但还没有开始执行。
    • 处于这个状态时,线程对象已经存在,但还没有分配系统资源。
  2. 就绪(Runnable):

    • 线程已经创建并启动,但还没有获取到 CPU 时间片开始运行。
    • 在这个状态下,线程已经准备好运行,并且等待 CPU 资源。
    • 从新建状态调用 start() 方法后,线程进入就绪状态。
  3. 运行(Running):

    • 线程获取了 CPU 时间片并开始执行任务。
    • 这是线程实际执行的状态,线程在该状态下运行其 run() 方法中的代码。
    • 线程从就绪状态转换到运行状态是由线程调度器决定的。
  4. 阻塞(Blocked):

    • 线程正在等待某个条件的满足或者等待某个资源的释放。
    • 常见的阻塞原因包括等待 I/O 操作完成、等待锁的释放等。
    • 线程在阻塞状态下不会占用 CPU 时间。
  5. 等待(Waiting):

    • 线程等待另一个线程明确地唤醒(使用 notify()notifyAll())。
    • 线程调用 wait() 方法进入等待状态。
    • 与阻塞状态不同,等待状态下的线程不会自动恢复,需要被其他线程唤醒。
  6. 超时等待(Timed Waiting):

    • 线程等待一个指定的时间段之后会被自动唤醒。
    • 常见的超时等待方法包括 sleep(long millis)wait(long timeout)join(long millis) 等。
  7. 终止(Terminated):

    • 线程完成了执行或者因为异常而终止。
    • 在这个状态下,线程结束了生命周期,不会再执行任何代码。
    • 线程退出 run() 方法后进入终止状态。

线程状态转换示意图

New -> Runnable -> Running -> (Blocked/Waiting/Timed Waiting) -> Runnable -> Terminated

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Java 线程生命周期示例:

public class ThreadLifecycl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is running");
            try {
                Thread.sleep(1000); // Timed Waiting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is awak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state after creation: " + thread.getState()); // New

        thread.start();
        System.out.println("Thread state after start: " + thread.getState()); // Runnable

        try {
            Thread.sleep(500); // Give time for the thread to run
            System.out.println("Thread state during sleep: " + thread.getState()); // Timed Waiting or Runnable
            thread.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state after completion: " + thread.getState()); // Terminated
    }
}

通过以上代码,可以观察到线程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

线程池的参数如何配置

线程池的参数配置是Java并发编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程序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线程池的参数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

  • 定义:线程池中一直保持存活的线程数量,即使它们处于空闲状态。
  • 配置建议
    • 对于CPU密集型任务corePoolSize通常设置为CPU核心数+1,以充分利用CPU资源并减少线程上下文切换的开销。
    • 对于I/O密集型任务,由于I/O操作通常涉及等待时间,corePoolSize可以设置为CPU核心数的两倍,以便在等待I/O操作时能够处理更多的任务。

2. maximumPoolSize(最大线程数)

  • 定义:线程池所允许的最大线程个数。
  • 配置建议
    • 通常设置为一个较大的值,但也要根据系统的实际负载和资源情况来决定。如果maximumPoolSize设置得过大,可能会导致系统资源耗尽,引发OOM(Out Of Memory)错误。
    • 有时,为了简化配置,可以将maximumPoolSize设置为与corePoolSize相同的值,以减少在任务处理过程中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

3. keepAliveTime(线程空闲时间)

  • 定义:当线程空闲时间达到keepAliveTime时,如果线程数大于corePoolSize,多余的空闲线程将被终止。
  • 配置建议
    • 通常设置为一个合理的值,以便在任务量减少时能够释放线程资源。
    • 如果allowCoreThreadTimeout被设置为true,则keepAliveTime也会影响核心线程的存活时间。

4. allowCoreThreadTimeout(允许核心线程超时)

  • 定义:是否允许核心线程超时关闭。
  • 配置建议
    • 默认为false,即核心线程即使空闲也不会被关闭。
    • 如果希望核心线程也能根据空闲时间自动关闭,可以将其设置为true。但请注意,这可能会导致线程池在任务量减少时无法快速响应新任务。

5. queueCapacity(任务队列容量)

  • 定义:线程池所使用的阻塞队列的容量。
  • 配置建议
    • 根据任务的处理速度和提交速度来合理设置。如果任务提交速度远大于处理速度,需要设置较大的队列容量来避免任务被拒绝。
    • 但也要注意,过大的队列容量可能会导致大量任务在队列中等待执行,从而增加系统的延迟和响应时间。

6.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任务拒绝处理器)

  • 定义:当线程池无法接受新任务时(即线程数已达到maximumPoolSize且队列已满),将调用此处理器来处理被拒绝的任务。
  • 配置建议
    • JDK提供了四种内置的拒绝策略:AbortPolicy(默认)、CallerRunsPolicy、DiscardPolicy和DiscardOldestPolicy。
    • 也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自定义的拒绝策略。

综合配置示例

以下是一个综合配置线程池的示例(基于Java的ThreadPoolExecutor类):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rrayBlockingQueu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

public class ThreadPoolConfig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corePoolSize = 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 + 1; // CPU密集型任务
        // 或者 int corePoolSize = 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 * 2; // I/O密集型任务
        int maximumPoolSize = corePoolSize * 2;
        long keepAliveTime = 60L;
        TimeUnit unit = TimeUnit.SECONDS;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 new ArrayBlockingQueue<>(100); // 队列容量设置为100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 new AbortPolicy(); // 使用默认的拒绝策略

        ThreadPoolExecutor 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
                corePoolSize,
                maximumPoolSize,
                keepAliveTime,
                unit,
                workQueue,
                Executors.defaultThreadFactory(),
                handler
        );

        // 使用executor来提交任务...
    }
}

请注意,上述示例中的参数配置仅为示例,具体配置应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资源情况来确定。

如何区分线程任务是什么类型

要判断CPU是IO密集型还是CPU密集型,通常需要从任务执行的特点、资源使用情况以及系统性能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判断方法:

一、任务执行特点

  1. CPU密集型

    • 任务执行时间主要消耗在CPU计算上,如复杂的数学运算、图像处理、科学计算、加密解密等。
    • 任务执行过程中,CPU使用率接近或达到100%,而磁盘I/O、网络I/O等其他资源使用率较低。
    • 这类任务难以并行化,因为它们需要连续的CPU时间来完成计算。
  2. IO密集型

    • 任务执行时间主要消耗在等待I/O操作上,如文件读写、网络通信、数据库查询等。
    • 任务执行过程中,磁盘I/O、网络I/O等资源使用率较高,而CPU使用率可能较低(尽管CPU可能仍在进行一些上下文切换和调度工作)。
    • 这类任务可以很容易地并行化,因为它们在等待I/O操作时可以释放CPU资源。

二、资源使用情况

  1. CPU使用率

    • 使用性能监测工具(如top、htop、iostat、vmstat等命令行工具,或JVM监控工具如JConsole、VisualVM)查看CPU使用率。
    • 如果CPU使用率持续接近或达到100%,则可能是CPU密集型任务。
    • 如果CPU使用率较低,但系统整体响应慢,可能是IO密集型任务在等待I/O操作。
  2. I/O使用率

    • 同样使用上述工具查看磁盘I/O和网络I/O的使用情况。
    • 如果磁盘I/O或网络I/O使用率较高,而CPU使用率相对较低,则可能是IO密集型任务。

三、系统性能表现

  1. 响应时间

    • CPU密集型任务的响应时间主要受CPU处理速度的影响。
    • IO密集型任务的响应时间主要受I/O操作速度的影响。
  2. 吞吐量

    • CPU密集型任务的吞吐量受限于CPU的处理能力。
    • IO密集型任务的吞吐量受限于I/O操作的速度。

四、代码分析

  • 查看任务执行的代码,如果主要操作是计算和数据处理,则可能是CPU密集型;如果主要操作是读取文件、网络通信或数据库查询,则可能是IO密集型。

五、实际案例

  •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监控工具观察任务的执行情况,并结合任务的具体内容来判断其类型。
  • 例如,一个视频编码任务通常是CPU密集型的,因为它需要大量的计算来生成视频数据;而一个Web服务器在处理大量并发请求时,如果主要瓶颈在于数据库查询或文件读写,则可能是IO密集型的。

综上所述,判断CPU是IO密集型还是CPU密集型需要综合考虑任务执行的特点、资源使用情况以及系统性能表现等多个方面。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判断方法和工具。

任务具体事例

当然可以。以下是CPU密集型和IO密集型任务的一些具体例子:

CPU密集型任务

  1. 视频编码/解码:将视频文件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如将AVI转换为MP4,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学运算来处理视频帧和音频数据。

  2. 3D渲染:在游戏开发、电影特效制作等领域中,3D渲染是将3D模型转换成2D图像的过程,这涉及到复杂的光照计算、纹理映射、阴影生成等,对CPU的计算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3. 数据加密:使用加密算法(如AES、RSA)对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这些算法需要执行大量的数学运算,因此是CPU密集型的。

  4. 物理模拟:在模拟物理世界中的现象(如碰撞检测、流体动力学模拟)时,需要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和物理公式求解,这些计算通常非常耗时。

  5. 大规模数据分析:在处理大数据集时,如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训练或预测,这些过程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是典型的CPU密集型任务。

IO密集型任务

  1. Web服务器:当Web服务器处理大量并发请求时,它可能需要频繁地从数据库读取数据、从磁盘加载文件或通过网络发送响应。虽然这些操作也会涉及到一些CPU计算(如数据解析、格式化),但主要的瓶颈往往是I/O操作。

  2. 数据库查询: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在执行查询时,可能需要从磁盘读取大量数据到内存中,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并返回结果。尽管查询处理本身可能涉及一些计算,但数据的读取和写入通常是IO密集型的。

  3. 文件服务器:在文件服务器上,客户端可能会请求下载或上传大文件。这些操作涉及到磁盘的读写操作,因此是IO密集型的。

  4. 网络爬虫:网络爬虫在爬取网页时,需要不断地向目标网站发送HTTP请求并接收响应。这些网络通信操作是IO密集型的,尽管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和处理可能会占用一些CPU时间。

  5. 视频流媒体播放:在视频播放过程中,虽然解码过程可能是CPU密集型的,但视频数据的加载(从磁盘或网络)通常是IO密集型的。此外,在直播场景中,服务器需要不断地从摄像头或编码器接收视频流并将其发送给观众,这些网络通信操作也是IO密集型的。

工作中常用的设计模式

在工作中,常用的设计模式有很多,它们为解决常见的软件设计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设计模式及其简要介绍:

1. 创建型模式

这些模式处理对象的创建机制,旨在通过控制对象创建过程来优化代码。

  • 单例模式(Singleton):
    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让类的实例化推迟到子类。

    public interface Product {
        void use();
    }
    
    public class ConcreteProduct implements Product {
        public void use() {
            System.out.println("Using ConcreteProduct");
        }
    }
    
    public abstract class Creator {
        public abstract Product createProduct();
    
        public void useProduct() {
            Product product = createProduct();
            product.use();
        }
    }
    
    public class ConcreteCreator extends Creator {
        public Product createProduct() {
            return new ConcreteProduct();
        }
    }
    
  •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

    public interface AbstractFactory {
        ProductA createProductA();
        ProductB createProductB();
    }
    
    public class ConcreteFactory1 implements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ProductA createProductA() {
            return new ConcreteProductA1();
        }
    
        public ProductB createProductB() {
            return new ConcreteProductB1();
        }
    }
    
    public class ConcreteFactory2 implements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ProductA createProductA() {
            return new ConcreteProductA2();
        }
    
        public ProductB createProductB() {
            return new ConcreteProductB2();
        }
    }
    
  • 建造者模式(Builder):
    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过程与其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public class Product {
        private String partA;
        private String partB;
    
        public void setPartA(String partA) {
            this.partA = partA;
        }
    
        public void setPartB(String partB) {
            this.partB = partB;
        }
    }
    
    public abstract class Builder {
        protected Product product = new Product();
    
        public abstract void buildPartA();
        public abstract void buildPartB();
    
        public Product getResult() {
            return product;
        }
    }
    
    public class ConcreteBuilder extends Builder {
        public void buildPartA() {
            product.setPartA("PartA");
        }
    
        public void buildPartB() {
            product.setPartB("PartB");
        }
    }
    
    public class Director {
        private Builder builder;
    
        public Director(Builder builder) {
            this.builder = builder;
        }
    
        public Product construct() {
            builder.buildPartA();
            builder.buildPartB();
            return builder.getResult();
        }
    }
    
  • 原型模式(Prototype):
    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通过复制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public abstract class Prototype implements Cloneable {
        public Prototype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return (Prototype) super.clone();
        }
    }
    
    public class ConcretePrototype extends Prototype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Prototype");
        }
    }
    

2. 结构型模式

这些模式涉及到对象的组合,通常用于发现处理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

  • 适配器模式(Adapter):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
        void request();
    }
    
    public class Adaptee {
        public void specific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Specific request");
        }
    }
    
    public class Adapter implements Target {
        private Adaptee adaptee;
    
        public Adapter(Adaptee adaptee) {
            this.adaptee = adaptee;
        }
    
        public void request() {
            adaptee.specificRequest();
        }
    }
    
  • 桥接模式(Bridge):
    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public abstract class Implementor {
        public abstract void operationImpl();
    }
    
    public class ConcreteImplementorA extends Implementor {
        public void operationImpl() {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ImplementorA");
        }
    }
    
    public class ConcreteImplementorB extends Implementor {
        public void operationImpl() {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ImplementorB");
        }
    }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ion {
        protected Implementor implementor;
    
        public Abstraction(Implementor implementor) {
            this.implementor = implementor;
        }
    
        public abstract void operation();
    }
    
    public class RefinedAbstraction extends Abstraction {
        public RefinedAbstraction(Implementor implementor) {
            super(implementor);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implementor.operationImpl();
        }
    }
    
  • 组合模式(Composite):
    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mponent {
        public abstract void operation();
    }
    
    public class Leaf extends Component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System.out.println("Leaf");
        }
    }
    
    public class Composite extends Component {
        private List<Component> children = new ArrayList<>();
    
        public void add(Component component) {
            children.add(component);
        }
    
        public void remove(Component component) {
            children.remove(component);
        }
    
        public Component getChild(int i) {
            return children.get(i);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for (Component component : children) {
                component.operation();
            }
        }
    }
    
  • 装饰模式(Decorator):
    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功能来说,装饰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加灵活。

    public interface Component {
        void operation();
    }
    
    public class ConcreteComponent implements Component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Component operation");
        }
    }
    
    public abstract class Decorator implements Component {
        protected Component component;
    
        public Decorator(Component component) {
            this.component = component;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component.operation();
        }
    }
    
    public class ConcreteDecorator extends Decorator {
        public ConcreteDecorator(Component component) {
            super(component);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super.operation();
            additionalOperation();
        }
    
        public void additionalOperation() {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Decorator additional operation");
        }
    }
    
  • 外观模式(Facade):
    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用来访问子系统中的一群接口,使得子系统更容易使用。

    public class SubsystemA {
        public void operationA() {
            System.out.println("SubsystemA operation");
        }
    }
    
    public class SubsystemB {
        public void operationB() {
            System.out.println("SubsystemB operation");
        }
    }
    
    public class Facade {
        private SubsystemA subsystemA = new SubsystemA();
        private SubsystemB subsystemB = new SubsystemB();
    
        public void operation() {
            subsystemA.operationA();
            subsystemB.operationB();
        }
    }
    
  • 享元模式(Flyweight):
    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public interface Flyweight {
        void operation(String extrinsicState);
    }
    
    public class ConcreteFlyweight implements Flyweight {
        private String intrinsicState;
    
        public ConcreteFlyweight(String intrinsicState) {
            this.intrinsicState = intrinsicState;
        }
    
        public void operation(String extrinsicState) {
            System.out.println("Intrinsic State: " + intrinsicState + ", Extrinsic State: " + extrinsicState);
        }
    }
    
    public class FlyweightFactory {
        private Map<String, Flyweight> flyweights = new HashMap<>();
    
        public Flyweight getFlyweight(String key) {
            if (!flyweights.containsKey(key)) {
                flyweights.put(key, new ConcreteFlyweight(key));
            }
            return flyweights.get(key);
        }
    }
    
  • 代理模式(Proxy):
    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void request();
    }
    
    public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public void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RealSubject request");
        }
    }
    
    public class Proxy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RealSubject realSubject;
    
        public void request() {
            if (realSubject == null) {
                realSubject = new RealSubject();
            }
            realSubject.request();
        }
    }
    

3. 行为型模式

这些模式关注对象之间的职责分配,以及它们如何相互通信。

  •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为请求创建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些接收者可以处理请求,也可以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接收者。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ndler {
        protected Handler successor;
    
        public void setSuccessor(Handler successor) {
            this.successor = successor;
        }
    
        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Request(String request);
    }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A extends Handler {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String request) {
            if (request.equals("A")) {
                System.out.println("Handler A handled the request.");
            } else if (successor != null) {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
        }
    }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B extends Handler {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String request) {
            if (request.equals("B")) {
                System.out.println("Handler B handled the request.");
            } else if (successor != null) {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
        }
    }
    
  • 命令模式(Command):
    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您可以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

    public interface Command {
        void execute();
    }
    
    public class ConcreteCommand implements Command {
        private Receiver receiver;
    
        public ConcreteCommand(Receiver receiver) {
            this.receiver = receiver;
        }
    
        public void execute() {
            receiver.action();
        }
    }
    
    public class Receiver {
        public void action() {
            System.out.println("Receiver action executed.");
        }
    }
    
    public class Invoker {
        private Command command;
    
        public void setCommand(Command command) {
            this.command = command;
        }
    
        public void executeCommand() {
            command.execute();
        }
    }
    
  • 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给定一种语言,定义它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这个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语言中的句子。

    public interface Expression {
        boolean interpret(String context);
    }
    
    public class TerminalExpression implements Expression {
        private String data;
    
        public TerminalExpression(String data) {
            this.data = data;
        }
    
        public boolean interpret(String context) {
            return context.contains(data);
        }
    }
    
    public class OrExpression implements Expression {
        private Expression expr1;
        private Expression expr2;
    
        public OrExpression(Expression expr1, Expression expr2) {
            this.expr1 = expr1;
            this.expr2 = expr2;
        }
    
        public boolean interpret(String context) {
            return expr1.interpret(context) || expr2.interpret(context);
        }
    }
    
  •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而又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public interface Iterator {
        boolean hasNext();
        Object next();
    }
    
    public interface Aggregate {
        Iterator createIterator();
    }
    
    public class ConcreteAggregate implements Aggregate {
        private List<String> items = new ArrayList<>();
    
        public void addItem(String item) {
            items.add(item);
        }
    
        public Iterator createIterator() {
            return new ConcreteIterator(items);
        }
    }
    
    public class Concrete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 {
        private List<String> items;
        private int position = 0;
    
        public ConcreteIterator(List<String> items) {
            this.items = items;
        }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position < items.size();
        }
    
        public Object next() {
            if (this.hasNext()) {
                return items.get(position++);
            }
            return null;
        }
    }
    
  •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对象之间的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public interface Mediator {
        void sendMessage(String message, Colleague colleague);
    }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lleague {
        protected Mediator mediator;
    
        public Colleague(Mediator mediator) {
            this.mediator = mediator;
        }
    
        public abstract void receiveMessage(String message);
    }
    
    public class ConcreteColleagueA extends Colleague {
        public ConcreteColleagueA(Mediator mediator) {
            super(mediator);
        }
    
        public void sendMessage(String message) {
            mediator.sendMessage(message, this);
        }
    
        public void receiveMessage(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Colleague A received: " + message);
        }
    }
    
    public class ConcreteColleagueB extends Colleague {
        public ConcreteColleagueB(Mediator mediator) {
            super(mediator);
        }
    
        public void sendMessage(String message) {
            mediator.sendMessage(message, this);
        }
    
        public void receiveMessage(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Colleague B received: " + message);
        }
    }
    
    public class ConcreteMediator implements Mediator {
        private ConcreteColleagueA colleagueA;
        private ConcreteColleagueB colleagueB;
    
        public void setColleagueA(ConcreteColleagueA colleagueA) {
            this.colleagueA = colleagueA;
        }
    
        public void setColleagueB(ConcreteColleagueB colleagueB) {
            this.colleagueB = colleagueB;
        }
    
        public void sendMessage(String message, Colleague colleague) {
            if (colleague == colleagueA) {
                colleagueB.receiveMessage(message);
            } else {
                colleagueA.receiveMessage(message);
            }
        }
    }
    
  • 备忘录模式(Memento):
    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以便以后恢复对象到先前的状态。

    public class Memento {
        private String state;
    
        public Memento(String state) {
            this.state = state;
        }
    
        public String getState() {
            return state;
        }
    }
    
    public class Originator {
        private String state;
    
        public void setState(String state) {
            this.state = state;
        }
    
        public String getState() {
            return state;
        }
    
        public Memento saveStateToMemento() {
            return new Memento(state);
        }
    
        public void getStateFromMemento(Memento memento) {
            state = memento.getState();
        }
    }
    
    public class Caretaker {
        private List<Memento> mementoList = new ArrayList<>();
    
        public void add(Memento state) {
            mementoList.add(state);
        }
    
        public Memento get(int index) {
            return mementoList.get(index);
        }
    }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
    
    public class ConcreteObserver implements Observ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ConcreteObserver(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received message: " + message);
        }
    }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void attach(Observer observer);
        void detach(Observer observer);
        void notifyObservers();
    }
    
    public class Concrete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List<Observer> observers = new ArrayList<>();
        private String message;
    
        public void setMessage(String message) {
            this.message = message;
            notifyObservers();
        }
    
        public void attach(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add(observer);
        }
    
        public void detach(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remove(observer);
        }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
            for (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 {
                observer.update(message);
            }
        }
    }
    
  • 状态模式(State):
    允许对象在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好像修改了它的类。

    public interface State {
        void doAction(Context context);
    }
    
    public class StartState implements State {
        public void doAction(Context context) {
            System.out.println("Player is in start state");
            context.setState(this);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tart State";
        }
    }
    
    public class StopState implements State {
        public void doAction(Context context) {
            System.out.println("Player is in stop state");
            context.setState(this);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top State";
        }
    }
    
    public class Context {
        private State state;
    
        public Context() {
            state = null;
        }
    
        public void setState(State state) {
            this.state = state;
        }
    
        public State getState() {
            return state;
        }
    }
    
  • 策略模式(Strategy):
    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本模式使得算法可以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

    public interface Strategy {
        int doOperation(int num1, int num2);
    }
    
    public class OperationAdd implements Strategy {
        public int doOperation(int num1, int num2) {
            return num1 + num2;
        }
    }
    
    public class OperationSubtract implements Strategy {
        public int doOperation(int num1, int num2) {
            return num1 - num2;
        }
    }
    
    public class OperationMultiply implements Strategy {
        public int doOperation(int num1, int num2) {
            return num1 * num2;
        }
    }
    
    public class Context {
        private Strategy strategy;
    
        public Context(Strategy strategy) {
            this.strategy = strategy;
        }
    
        public int executeStrategy(int num1, int num2) {
            return strategy.doOperation(num1, num2);
        }
    }
    
  •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

    public abstract class Game {
        abstract void initialize();
        abstract void startPlay();
        abstract void endPlay();
    
        // Template method
        public final void play() {
            initialize();
            startPlay();
            endPlay();
        }
    }
    
    public class Cricket extends Game {
        void initialize() {
            System.out.println("Cricket Game Initialized! Start playing.");
        }
    
        void startPlay() {
            System.out.println("Cricket Game Started. Enjoy the game!");
        }
    
        void endPlay() {
            System.out.println("Cricket Game Finished!");
        }
    }
    
    public class Football extends Game {
        void initialize() {
            System.out.println("Football Game Initialized! Start playing.");
        }
    
        void startPlay() {
            System.out.println("Football Game Started. Enjoy the game!");
        }
    
        void endPlay() {
            System.out.println("Football Game Finished!");
        }
    }
    
  • 访问者模式(Visitor):
    封装一些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可以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public interface ComputerPart {
        void accept(ComputerPartVisitor computerPartVisitor);
    }
    
    public class Keyboard implements ComputerPart {
        public void accept(ComputerPartVisitor computerPartVisitor) {
            computerPartVisitor.visit(this);
        }
    }
    
    public class Monitor implements ComputerPart {
        public void accept(ComputerPartVisitor computerPartVisitor) {
            computerPartVisitor.visit(this);
        }
    }
    
    public class Mouse implements ComputerPart {
        public void accept(ComputerPartVisitor computerPartVisitor) {
            computerPartVisitor.visit(this);
        }
    }
    
    public interface ComputerPartVisitor {
        void visit(Keyboard keyboard);
        void visit(Monitor monitor);
        void visit(Mouse mouse);
    }
    
    public class ComputerPartDisplayVisitor implements ComputerPartVisitor {
        public void visit(Keyboard keyboard) {
            System.out.println("Displaying Keyboard.");
        }
    
        public void visit(Monitor monitor) {
            System.out.println("Displaying Monitor.");
        }
    
        public void visit(Mouse mouse) {
            System.out.println("Displaying Mouse.");
        }
    }
    

这些设计模式在软件开发中广泛应用,帮助开发人员构建灵活、可维护和可扩展的系统。不同的设计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可以显著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开发效率。

两个内网服务器之间如何传输文件

在两个内网主机之间传输文件有多种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1. 使用 scp

scp(Secure Copy)是基于 SSH 协议的文件传输工具,适用于 Unix 和 Linux 系统。

scp /path/to/local/file username@remote_host:/path/to/remote/directory

2. 使用 rsync

rsync 是一个快速、通用的文件复制工具,特别适合同步文件和目录。

rsync -avz /path/to/local/file username@remote_host:/path/to/remote/directory

3. 使用 ftp

通过 FTP 服务传输文件,适用于大多数操作系统。

ftp remote_host

然后使用 put 命令上传文件,get 命令下载文件。

4. 使用 sftp

sftp(Secure File Transfer Protocol)也是基于 SSH 的文件传输工具。

sftp username@remote_host

然后使用 put 命令上传文件,get 命令下载文件。

5. 使用 netcat

netcat 是一个网络工具,可以用来在主机之间传输文件。
在接收端:

nc -l 12345 > received_file

在发送端:

nc remote_host 12345 < file_to_send

6. 使用共享文件夹

在 Windows 系统中,可以通过共享文件夹来传输文件。设置一个共享文件夹后,另一台主机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并复制文件。

7. 使用 HTTP/HTTPS

可以在一个主机上运行一个简单的 HTTP 服务器,另一台主机使用浏览器或命令行工具下载文件。
在 Python 中:

# 在发送端运行
python -m http.server 8000

然后在接收端使用浏览器或 wget/curl 访问 http://remote_host:8000 下载文件。

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你的具体环境和需求,例如操作系统、文件大小、网络带宽和安全性要求。

如何查看部署的 Java 应用占用情况

要查看部署的Java应用占用情况,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包括使用Java自带的工具、Java Management Extensions (JMX)以及第三方工具等。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使用Java自带的工具

1. jconsole
  • 简介:jconsole是Java自带的一个监控和管理Java应用程序的工具。它可以实时监控Java程序的内存使用情况、线程状态、类加载情况等,并提供图形化界面展示。
  • 使用方法
    1. 打开命令行窗口,输入"jconsole"命令并按回车键。
    2. 在弹出的窗口中,你将看到列出了正在运行的Java进程的列表。
    3. 选择你想要监控的Java应用程序,并点击"连接"按钮。
    4. 一旦连接成功,你将看到jconsole的主界面,在"概览"选项卡中,你可以轻松地查看Java应用程序的内存使用情况,包括堆内存和非堆内存的使用情况。
2. jvisualvm
  • 简介:jvisualvm(现在通常称为VisualVM)是Java自带的性能分析工具,可用于深入了解Java应用程序的内存占用情况。
  • 使用方法
    1. 打开命令行窗口,输入"jvisualvm"命令并按回车键。
    2.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你想要监控的Java进程,并点击"连接"按钮。
    3. 一旦连接成功,你将看到jvisualvm的主界面。在"内存"选项卡中,你可以详细查看Java应用程序的内存使用情况,包括堆内存和非堆内存的使用情况。
    4. jvisualvm还提供了堆转储和内存分析工具,帮助你定位内存泄漏和性能问题。
3. jmap
  • 简介:jmap是Java自带的一个命令行工具,它可以生成Java堆内存的转储快照 heapdump.hprof
  • 使用方法
    1. 通过jps命令找到你想要分析的Java进程的PID。
    2. 使用jmap命令生成堆转储快照,例如:"jmap -dump:live,format=b,file=heapdump.hprof <pid>"
    3. 使用MAT(Memory Analyzer Tool),Jvisualvm等其他堆分析工具打开heapdump.hprof文件,分析内存使用情况。
4. jstat
  • 简介:jstat命令用于监控Java程序的各种资源使用情况,包括内存、垃圾回收和类加载等。
  • 使用方法:使用命令"jstat -<option><pid><interval><count>",其中为所需的资源使用情况选项,为Java进程的PID,为监控间隔时间(单位为毫秒),为监控次数。

二、使用JMX

JMX(Java Management Extensions)是一套用于管理和监控Java应用程序的API。通过JMX,可以获取和修改Java程序的各种运行时信息。你可以使用JMX来编写自定义的监控和管理应用,或者使用支持JMX的第三方工具来监控Java应用程序。

三、使用第三方工具

除了Java自带的工具外,还有一些第三方工具可用于监控Java程序的资源使用情况,如:

  • YourKit:一个强大的Java性能分析工具,提供内存、CPU、线程等监控功能。
  • New Relic:一个应用程序性能监控平台,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框架,包括Java。
  • Dynatrace:一个全面的应用程序性能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实时的性能监控和诊断功能。

四、总结

查看部署的Java应用占用情况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使用Java自带的工具(如jconsole、jvisualvm、jmap、jstat)、JMX以及第三方工具。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偏好。如果你只是想快速查看内存和线程等基本信息,jconsole和jvisualvm可能是最简单的选择。如果你需要更深入的分析,可以考虑使用jmap和jstat生成堆转储快照或使用第三方工具进行性能分析。

Nginx 负载均衡方案

Nginx的负载均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轮询(Round Robin)

  • 概述:这是Nginx默认的负载均衡算法。Nginx按照请求的顺序依次将请求分配给后端的服务器。每个服务器按照其权重(默认为1)来处理请求,然后按顺序循环分配。
  • 特点:适用于后端服务器配置相同、处理能力相当的场景。
  • 配置示例
upstream backend {
    server 192.168.1.101:8080;
    server 192.168.1.102:8080;
    server 192.168.1.103:8080;
}

server {
    listen 80;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backend;
    }
}

二、加权轮询(Weighted Round Robin)

  • 概述:指定轮询几率,weight和访问比率成正比,用于后端服务器性能不均的情况。
  • 特点:可以根据服务器的实际处理能力分配不同的权重,权重高的服务器会处理更多的请求。
  • 配置示例
upstream backend {
    server 192.168.0.14 weight=8;
    server 192.168.0.15 weight=10;
}

server {
    listen 80;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backend;
    }
}

三、IP哈希(IP Hash)

  • 概述:每个请求按访问IP的hash结果分配,同一个IP客户端固定访问一个后端服务器。
  • 特点:可以解决session问题,适用于需要保持会话状态的应用。
  • 配置示例
upstream backend {
    ip_hash;
    server 192.168.0.14:88;
    server 192.168.0.15:80;
}

server {
    listen 80;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backend;
    }
}

四、最少连接数(Least Connections)

  • 概述:此策略是指每次将请求分发到当前连接数最少的服务器上,即Nginx会将请求试图转发给相对空闲的服务器以实现负载平衡。
  • 特点:在Nginx的标准配置中并不直接支持最少连接数算法,但可以通过第三方模块如nginx-upstream-fair来实现类似功能。
  • 注意:虽然Nginx标准配置中不直接支持,但了解其概念对于理解和选择适合的负载均衡策略是有帮助的。

五、URL哈希(URL Hash,第三方)

  • 概述:按访问URL的hash结果来分配请求,使每个URL定向到同一个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为缓存时比较有效。
  • 特点:需要第三方模块支持,如nginx-upstream-hash
  • 配置示例(假设有第三方模块支持):
upstream backend {
    hash $request_uri;
    hash_method crc32;
    server squid1:3128;
    server squid2:3128;
}

server {
    listen 80;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backend;
    }
}

六、fair(第三方)

  • 概述:按后端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来分配请求,响应时间短的优先分配。
  • 特点:需要下载并安装Nginx的upstream_fair模块。
  • 配置示例(假设已安装upstream_fair模块):
upstream backend {
    server server1;
    server server2;
    fair;
}

server {
    listen 80;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backend;
    }
}

总结

Nginx提供了多种负载均衡方案,从简单的轮询到复杂的IP哈希、最少连接数等,以及需要第三方模块支持的URL哈希和fair算法。在选择负载均衡方案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后端服务器的配置情况来综合考虑。

JVM垃圾回收算法有哪些?

JVM(Java虚拟机)中的垃圾回收算法是Java自动内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负责识别并回收那些不再被应用程序使用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JVM提供了多种垃圾回收算法,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性能需求。以下是JVM中常见的垃圾回收算法:

1.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 Algorithm)

  • 描述:这是最基本的垃圾回收算法,分为标记和清除两个阶段。在标记阶段,垃圾回收器会遍历所有对象,并标记出所有存活的对象;在清除阶段,则清除未被标记的对象,释放其占用的内存。
  • 缺点:该算法可能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影响内存的分配效率。

2. 复制算法(Copying Algorithm)

  • 描述:复制算法将内存空间划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区域,每次只使用其中一个区域当该区域满时,垃圾回收器会将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个区域,并清除当前区域的所有对象。
  • 优点:解决了内存碎片问题,且实现简单。
  • 缺点:需要两倍的内存空间,且当存活对象较多时,复制成本较高。

3. 标记-整理算法(Mark-Compact Algorithm)

  • 描述:标记-整理算法是在标记-清除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在标记阶段,它同样会标记出所有存活的对象;但在清除阶段,它不是直接清除所有被标记的对象,而是将所有存活的对象移动到内存的一端,然后清除边界外的所有对象,从而整理内存空间。
  • 优点:解决了内存碎片问题,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
  • 缺点:在整理过程中,可能需要移动大量对象,造成一定的性能开销。

4. 分代收集算法(Generational Algorithm)

  • 描述:分代收集算法是一种基于对象存活周期的垃圾回收算法。它将内存分为新生代和老生代两个区域。新生代通常包含大量新创建的对象,这些对象的生命周期较短;老生代则包含长时间存活的对象。垃圾回收器会根据不同代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回收策略。例如,新生代通常采用复制算法,而老生代则采用标记-整理标记-清除算法。
  • 优点:提高了垃圾回收的效率和性能,减少了不必要的内存清理。

5. G1算法(Garbage-First Algorithm)

  • 描述:G1算法是一种面向服务器的垃圾回收算法,它在分代收集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G1将整个堆内存划分为多个大小相等的独立区域(Region),每个区域可以是Eden区、Survivor区或Old区。G1算法会优先处理垃圾最多的区域,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回收效率。
  • 优点:G1算法具有可预测的停顿时间,能够更好地满足服务器应用的性能需求。

总结

JVM中的垃圾回收算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算法取决于应用程序的特点和需求。现代JVM通常采用多种算法的组合来实现高效的垃圾回收,以满足应用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垃圾回收器(如Parallel GC、CMS、G1等),并通过JVM参数进行调优以获得最佳性能。

Parallel GC、CMS、G1 介绍

Parallel GC 介绍

全称:Parallel Garbage Collector 或 Parallel Throughput Collector

定义:Parallel GC是Java虚拟机(JVM)中的一款垃圾收集器,主要设计目标是最大化系统的整体吞吐量(即应用程序运行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关键特性

  1. 并行回收:Parallel GC使用多线程并行执行垃圾回收任务,显著缩短垃圾回收的暂停时间(Stop-The-World, STW)。
  2. 基于分代:遵循Java堆的分代收集策略,将堆内存分为年轻代(包括Eden区、Survivor区)和老年代。年轻代中的对象通常具有较短的生命周期,通过Minor GC快速回收;老年代存放的是经历过一定数量Minor GC仍存活的对象。
  3. 资源利用:在垃圾回收事件之间不占用额外资源,而在进行垃圾回收时,会充分利用所有可用的CPU资源进行并行工作。

适用场景

  • 多处理器系统:能够有效利用多核CPU资源,提高垃圾回收效率。
  • 高吞吐量优先:对于后台批处理任务、科学计算、大数据处理等重视整体处理速度而非响应时间的应用,Parallel GC是理想选择。
  • 对停顿时间有一定容忍度:对于那些可以接受偶尔较长停顿的应用,Parallel GC表现良好。

命令行选项

  • 启用Parallel GC:-XX:+UseParallelGC
  • 对于老年代,如果希望使用并行的收集器,可以添加:-XX:+UseParallelOldGC

CMS 介绍

全称: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内容管理系统),但请注意,在JVM垃圾回收的上下文中,通常不是指这个。然而,如果误将CMS与JVM垃圾回收器联系,可能是指**Concurrent Mark Sweep(并发标记清除)**垃圾收集器,但这里主要澄清两者区别。

Concurrent Mark Sweep(并发标记清除)垃圾收集器

  • 是一种追求低停顿时间的垃圾收集器,它允许垃圾收集线程与用户线程并发执行,从而减少对应用程序的影响。
  • 但由于并发执行的特点,它可能会占用一定的CPU资源,并可能因为并发过程中的对象引用变化而导致额外的垃圾收集工作。

G1 介绍

全称:Garbage-First

定义:G1是Java 7 update 4之后引入的一个新的垃圾收集器,它开创了收集器面向局部收集的设计思路和基于Region的内存布局形式。

关键特性

  1. 区域化分代:将JVM堆内存划分为多个Region,这些Region可以是Eden区、Survivor区或Old区,并动态调整。
  2. 可预测的停顿时间:G1除了追求低停顿外,还能建立可预测的停顿时间模型,允许用户明确指定垃圾收集的最大停顿时间。
  3. 高吞吐量:在满足停顿时间要求的同时,G1也具备较高的吞吐量性能。

适用场景

  • 服务端应用:特别是针对具有大内存、多核处理器的机器。
  • 低GC延迟需求:对于需要低GC延迟且具有大堆的应用程序,G1是理想选择。

命令行选项

  • 启用G1垃圾收集器:-XX:+UseG1GC
  • 设置期望达到的最大GC停顿时间指标(JVM会尽力实现,但不保证达到):-XX:MaxGCPauseMillis=<time>

总结

Parallel GC、CMS(在垃圾收集器上下文中通常指Concurrent Mark Sweep)和G1都是JVM中的垃圾收集器,但它们的设计目标、特性和适用场景各不相同。Parallel GC追求高吞吐量,适用于多处理器系统和对停顿时间有一定容忍度的应用;CMS(Concurrent Mark Sweep)追求低停顿时间,但可能占用较多CPU资源;G1则结合了高吞吐量和低停顿时间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大内存、多核处理器的服务端应用。

什么时候会触发Full gc

触发Full GC(Full Garbage Collection,即全面垃圾回收)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堆内存不足

  • 老年代(Old Generation)空间不足:当对象从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晋升到老年代时,如果老年代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这些对象,JVM会触发Full GC以尝试回收老年代中的空间。
  • 元空间(Metaspace)或永久代(PermGen,JDK 8之前)空间不足:对于使用永久代或元空间的JVM,当这些区域的空间不足时(如类加载器加载了大量的类或字符串常量池耗尽),也会触发Full GC。需要注意的是,JDK 8及以后版本,永久代被元空间所替代。

2. 显式调用

  • 显式调用System.gc():虽然JVM可能会忽略这个请求,但在某些情况下,JVM会响应这个请求并执行Full GC。这通常取决于JVM的实现和配置。

3. 特定操作或配置

  • 生成堆转储(Heap Dump):在使用一些诊断工具(如jmap)时,为了获取堆转储以进行内存分析,JVM可能会触发Full GC以确保获取准确的堆内存快照。
  • 并发垃圾收集器问题
    • CMS(Concurrent Mark-Sweep)垃圾收集器:在使用CMS垃圾收集器时,如果年轻代的对象在转移到老年代时,老年代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这些对象,会发生Promotion Failure,这会触发Full GC。此外,如果CMS垃圾收集器的配置不当(如Concurrent Mode Failure),也可能导致Full GC的频繁发生。
    • G1垃圾收集器:在G1垃圾收集器的Mixed GC过程中,如果无法成功回收足够的空间,也可能会触发Full GC。

4. 长时间未进行垃圾回收

  • 时间触发:在某些JVM实现中,如果长时间没有进行垃圾回收操作,为了避免内存堆积,JVM可能会主动触发Full GC。然而,这种情况并不是所有JVM实现都会发生,且具体行为可能因JVM版本和配置而异。

5. 特殊情况

  • 内存分配失败:当JVM尝试分配对象时,如果堆内存中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新的对象,可能会触发Full GC以回收内存并尝试重新分配。

监控和调优

为了避免频繁的Full GC,开发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调优堆大小:合理设置堆的初始大小和最大大小,以确保有足够的内存空间。
  • 调整GC参数:根据应用特点,调整垃圾收集器的参数,以优化垃圾回收行为。
  • 监控GC日志:通过启用GC日志,监控和分析GC的行为和性能瓶颈。
  • 优化代码:减少长生命周期对象的创建,避免内存泄漏。

总的来说,触发Full GC的原因多种多样,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优化JVM性能,避免频繁触发Full GC对应用性能造成的影响。

Mysql B+树的数据结构MySQL中的B+树(B-Tree Plus)是一种自平衡的树数据结构,它保持了数据的有序性,允许搜索、顺序访问、插入和删除操作都在对数时间内完成。B+树是B树的一个变种,广泛应用于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中,特别是在MySQL的InnoDB存储引擎中,作为索引的主要数据结构。

B+树的特点:

  1. 所有值都在叶子节点:与B树不同,B+树的所有值(或记录的指针)都存储在叶子节点中,非叶子节点仅存储键值信息作为索引,用于指导搜索。

  2. 叶子节点之间是相互链接的:叶子节点之间通过指针相连,这有助于进行范围查询,因为可以不必回到根节点就能访问到下一个叶子节点。

  3. 分支因子更高:由于非叶子节点不存储实际的数据记录,只存储键值,所以相对于B树,B+树可以有更高的分支因子(即每个节点可以有更多的子节点),这减少了树的高度,提高了查询效率。

  4. 更高效的磁盘I/O:由于数据全部存储在叶子节点,并且叶子节点之间是相互链接的,这使得磁盘的I/O操作更加高效,因为可以一次性加载更多的索引页到内存中。

B+树的结构:

  • 根节点:B+树有一个根节点,它可能是一个叶子节点(当树只包含一个节点时),也可能是一个包含多个键值和子节点指针的内部节点。

  • 内部节点:内部节点(非叶子节点)包含键值信息和指向子节点的指针。这些键值用于指导搜索过程,但不包含实际的数据记录。

  • 叶子节点:叶子节点包含实际的数据记录或指向数据记录的指针(通常是数据记录的物理地址)。叶子节点之间通过指针相连,形成双向链表,这有利于范围查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