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题目:局域网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局域网作为计算机网络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备受关注。鉴于此,本文对局域网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本文对局域网与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概述,然后对局域网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威胁进行了分析,随后详细阐述了局域网计算机网络安全常规防护技术与新型防护技术,最后对案例进行了分析,并对局域网计算机网络安全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安全;局域网;网络防护技术
引言
为应对局域网中的网络威胁和攻击,本文将围绕局域网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当前局域网面临的挑战,深入地探讨了局域网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常规技术与新型技术。本文旨在为局域网网络安全管理和维护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局域网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1.1局域网概述
局域网是指在同一组织或机构内部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通常用于连接办公室、校园、企业内部等场所,用于实现内部资源共享、数据传输及通信交流等。其具有高带宽、低成本、易于管理和维护等特点。常见的局域网技术有以太网、WIFI、局域网桥接器、交换机等,其中以太网的应用最为广泛。
1.2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其相关资源进行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损坏、篡改或泄露,确保网络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及可控性。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主要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等方面的技术。但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已不能应对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威胁的挑战。因为,当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已从传统的网络攻击上升为更为复杂的综合性攻击。

图1:局域网与防火墙

2.局域网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威胁分析
2.1局域网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传统威胁
局域网计算网络安全技术的传统威胁主要包括病毒和蠕虫、木马程序、拒绝服务攻击、网络钓鱼、弱密码和未经授权的访问。其中病毒和蠕虫攻击是一种恶意的软件,它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可移动设备、下载的文件等途径传播到局域网内的计算机中。并对文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进行破坏。木马程序是一种潜在的恶意代码,一旦被植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它可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允许攻击者远程控制受感染的计算机,进行各种恶意活动。拒绝服务攻击。网络钓鱼是一种社交工程技术,攻击者通过伪装成可信实体,如:同事、银行或其他机构,诱使用户揭示个人信息,以进行欺诈活动。弱密码和未经授权的访问是指攻击者破解了简单的密码或默认密码,对局域网内系统和数据进行未经授权的访问。

2.2局域网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新型威胁
局域网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新型威胁主要包括loT(物联网)设备攻击、AI和机器学习攻击、高级持续性威胁(APT)。其中loT(物联网)设备攻击是利用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漏洞组委入侵局域网的入口,获取对网络的访问权限并执行恶意活动。AI和机器学习攻击是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来发现漏洞、识别目标、并实现自动化攻击。高级持续性威胁(APT)通常是由有组织的黑客组织发起,他们利用高度定制化的攻击工具和技术,持续地对目标网络进行侦察、入侵和渗透,并进行破坏活动。
3.局域网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3.1传统局域网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针对局域网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传统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主要有反病毒软件、防火墙、分布式拒绝服务防御系统、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系统、多因素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六种。
3.1.1反病毒软件
反病毒软件可以检测、阻止和清除计算机系统中的病毒、蠕虫和其他恶意软件的程序。其主要有五个功能:(1)病毒扫描引擎: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扫描,检测和识别潜在的恶意软件威胁。(2)实时保护:提供实时保护功能,监视系统活动并实时阻止恶意软件的运行和传播,确保系统安全。(3)自动清除和隔离:当实时保护过程中检测到恶意软件,可以急性自动清除或隔离该软件。(4)安全浏览器插件:检测和阻止访问恶意网站,防止网络钓鱼和其他网络威胁。(5)行为监控和分析:具有行为监控和分析功能,可以检测恶意软件的一场行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图2:反病毒软件功能图
3.1.2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种位于网络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安全设备,可通过监控、过滤和控制网络流量来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其主要有五个功能:(1)访问控制:根据预先设定的安全策略,基于源地址、目标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等信息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阻止未授权的访问和不必要的网络通信。(2)数据包过滤:检查网络数据包的头部信息和内容,根据定义的规则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和处理。如:阻止具有特定来源或目标地址的数据包通过网络。(3)状态检测:跟踪网络连接的状态和行为,识别并阻止异常或恶意的连接尝试,如:拒绝来自未经授权的IP地址的连接。(4)网络地址转换:执行网络地址转换,将内部网络中的私有IP地址映射到外部网络的公共IP地址上,隐藏内部网络的真实结构和地址信息,提高安全性。(5)应用层过滤:对网络数据包中的应用层协议进行检查和过滤,防止基于应用层协议的攻击,如:SQL注入、跨站脚本(XSS)等。
3.1.3分布式拒绝服务防御系统
分布式拒绝服务防御系统能有效的应对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确保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其主要有五个功能:(1)流量过滤和清洗:基于流量模式、源IP地址、目标端口等过滤规则检测和过滤入站流量中的恶意流量。(2)分布式流量分析:分析大规模的网络流量,识别并响应潜在的DDOS攻击。并且还可以检查大规模流量土增、源IP地址分布不均、重复请求等DDOS攻击相关的特征。(3)攻击识别和特征学习:学习和识别攻击流量的模式、频率、持续时间等DDOS攻击的特征,并基于这些特征,自动调整防御策略,提高对DDOS攻击的识别和响应能力。(4)黑洞路由和流量重定向:当检测到DDOS攻击流量时,DDOS防御系统可以将恶意流量重定向到虚拟黑洞,防止其达到目标服务器。同时,合法流量可以被正确路由到目标服务器。(5)自动化响应和动态防御:自动化响应DDOS攻击,并快速地实施临时封锁源IP地址、动态调整过滤规则、增加带宽容量等措施。
3.1.4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系统
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系统简称IDPS,它主要对网络活动进行监视,识别并阻止恶意的、异常的或未经授权的行为。其主要有四个功能:(1)实时监控和分析: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分析其中的活动,并识别潜在的入侵行为。(2)签名检测:使用预先定义的攻击签名来识别已知的攻击模式。签名可以是基于已知的攻击工具、恶意代码、攻击行为等。(3)行为分析:通过分析主机和网络的行为模式来检测未知的入侵活动。通过监视系统和用户的正常行为,识别出异常行为,并将其视为潜在的入侵威胁。(4)响应和阻断:当发现入侵行为时,IDPS可以采用阻断恶意流量、关闭受感染的系统或服务、提供警报通知等响应措施,及时阻止入侵攻击的扩展,减轻对系统和网络的影响。
3.1.5多因素身份验证
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方式存在被破解或盗用的风险,而多因素身份验证引入了额外的身份验证因素,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其主要有四个因素:(1)知识因素:用户必须提供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通过身份验证。(2)所有权因素:用户除了用户名和密码外,还需要提供一个动态生成的验证码才能完成身份验证。动态生成的验证码是通过物理令牌或手机应用生成一次性验证码。(3)生物因素:通过指纹识别、虹膜扫描、面部识别等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通常生物因素需要相应的生物特征采集设备对生物数据进行采集。(4)位置因素:通过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身份验证。一般检查用户登录时的IP地址或GPS定位,判断用户是否处理预期的位置范围。如果用户登录位置与通常的登录位置不符,则触发报警信息或要求额外的身份验证。
3.1.6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
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能确保只有经过身份认证且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对具体资源进行操作。其主要有三大功能:(1)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的第一步是确认用户的身份。通常用户需要提供用户名和密码来验证其身份。(2)授权: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系统需要确定用户可以访问哪些资源,以及通过哪种方式进行访问。通常授权是基于用户角色对资源进行管理,确保用户只能访问授权过的资源。(3)访问控制策略:规定了哪些用户具有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以及如何授予或撤销这些权限。通常访问控制策略需细化到每个用户或用户组的级别。
3.2局域网计算机网络安全新型防护技术研究
针对局域网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新型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新型防护技术主要有loT设备安全加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防御、APT检测与响应三种。
3.2.1loT设备安全加固
loT设备安全加固能有效的阻止loT设备攻击,其加固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设备认证和身份验证:确保所有连接到局域网的loT设备都经过有效的身份验证和授权。使用基于证书或令牌的身份验证机制,防止未经过授权的设备接入网络。(2)强化设备通信安全性:采用HTTPS、TLS等加密通信协议,保护设备之间的通信数据不被窃听或篡改,并定期更新加密算法和密匙。(3)安全配置和访问控制:配置设备的安全参数,如: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限制远程访问、启用防火墙等。并且实施访问控制策略,限制对设备的物理和逻辑访问权限。
3.2.2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防御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防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应用:(1)异常检测与行为分析: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基于正常网络流量行为的模型,对局域网内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2)威胁情报分析:通过整合和分析来自各种来源的威胁情报数据,如:漏洞报告、恶意软件样本等。利用机器学习技术从中发现模式和趋势,及时识别潜在的威胁和攻击者行为。(3)自适应防御策略: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实时分析结果,自动调整防御策略和皮质,并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和攻击。通过不断学习和优化,提高系统对未知威胁的识别和响应能力。其中异常检测与行为分析应用最为广泛,其实现算法主要有K-最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孤立森林(lsolation Forest)等,其中k-NN算法在异常检测与行为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实现原理如下,首先K-NN算法使用距离度量来确定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公式为:,其中p和q是两个数据点,n是特征的维度,和分别是数据点p和q在第i维上的值。然后计算测试点与训练集中每个点的距离,并选择距离最小的k个点。随后通过局部异常因子(LOF)来识别异常点,LOF的计算公式为:,其中x是待检测点,是x的k个最近邻之一,)是的k个最临近的集合。最后根据LOF值,确定测试点是否为异常点。
3.2.3APT检测与响应
APT检测与响应主要是针对APT攻击的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其措施主要有三个:(1)威胁情报收集与分析:建立与外部威胁情报提供者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最新的APT威胁情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识别潜在威胁。(2)文件和代码审查:对局域网内的文件和代码进行审查和分析,识别潜在的恶意代码和后门程序,及时清除并修复受感染的系统。(3)日志和审计:定期审查哈分析局域网内的日志数据,如:网络设备日志、主机日志等,发现异常行为和供给迹象,追踪攻击这的活动轨迹。
4.案例分析
4.1案例背景
2013年,美国零售巨头Target公司遭受了一次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事件。攻击者通过入侵该公司的支付系统,窃取了大约4000万客户的信用卡和借记卡信息,以及7000完客户的个人信息。
4.2事情经过
攻击者通过第三方供应商的网络访问凭证,获取了Target公司网络的访问权限。并且利用钓鱼邮件等手段,获取了Target员工的登录凭证。最终通过安装恶意软件,从Target的支付系统中提取用户信用卡信息。
4.3应对措施
Target公司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其网络安全防护:(1)强化网络边界:加强了网络边界的安全措施,包括使用下一代防火墙和入侵防御系统。(2)访问控制和监控:改进了对第三方供应商的访问控制,并对所有网络活动进行了更严格的监控。(3)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了加密,如:数据库中存储的信用卡信息。
4.4结果分析
通过这些措施,Target显著提高了企业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减少了未来遭受类似攻击的风险。

5.展望局域网计算机网络安全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未来的局域网安全将实现更高程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并且局域网将更多采用微分割技术,将网络划分为更小的、隔离的子网络,减少攻击者在网络中的横向移动。此外,不同安全技术之间的融合将增强,将为局域网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护。相信随着网络安全技术持续不断地创新,局域网安全将向着更全面、主动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 3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