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Redi缓存配置,持久化,订阅发布,主从复制和缓存相关问题以及解决

注:笔记整理来源 B站UP主狂神说Java

Redis.conf详解

启动通过配置文件!
单位:
1k => 1000 bytes
#1kb => 1024 bytes
#1m => 1000000 bytes
1mb => 10241024 bytes
1g => 1000000000 bytes
1gb => 1024
1024*1024 bytes

#units are case insensitive so 1GB 1Gb 1gB are all the same.
1.配置文件,unit单位对大小写不敏感

包含 就好比Spring的Import ,include
#include /path/to/local.conf
 include /path/to/other.conf

2.网络配置

//绑定的IP
bind 127.0.0.1
//保护模式
 protected-mode yes
//端口号设置
port 6379

3.通用配置

//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默认是no,需要手动开启为yes
daemonize yes

//如果以后台方式运行,就需要指定一个pid文件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日志

#Specify the server verbosity level.
 This can be one of:
#debug (a lot of information, useful for development/testing)
 verbose (many rarely useful info, but not a mess like the debug level)
#notice (moderately verbose, what you want in production probably) 生产环境
 warning (only very important / critical messages are logged)
loglevel notice
logfile ""  //日志的文件位置名

//数据库的数量

databases 16

//是否显示logo

always-show-logo yes

4.快照
持久化,在规定的时间内,执行了多少次操作,则会持久化到文件 .rdb文件 .aof文件
redis是内存数据库,如果没有持久化,那么数据断电即失去

save 900 1    //如果900s内,至少有1个key进行修改,就进行持久化操作
save 300 10     //如果300s内,至少有10个key进行修改,就进行持久化操作
save 60 10000     //如果60s内,至少有10000个key进行修改,就进行持久化操作
以后会自定义这个进行测试!

//持久化出错,是否继续工作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是否压缩rdb文件,需要消耗cpu资源
rdbcompression yes

//保存rdb文件的时候,进行错误的校验
rdbchecksum yes

//rdb文件保存的目录
dir ./

5.REPLICATION复制(主从复制)

#replicaof <masterip> <masterport>
replicaof<127.0.0.1><6379>

6.SECURITY安全

可以设置redis的密码,默认没有密码.
127.0.0.1:6379> config get requirepass   获取redis密码
1) "requirepass"
2) ""
127.0.0.1:6379> config set requirepass "123" 设置redis密码
OK
127.0.0.1:6379> ping
(error) NOAUTH Authentication required.
127.0.0.1:6379> auth 123     使用密码进行登录
OK
127.0.0.1:6379> ping
PONG
设置完密码需要重启客户端.

7.限制 CLIENTS客户端

#maxclients 10000   最大连接数
#maxmemory <bytes>   最大内存设置
#maxmemory-policy noeviction   内存达到最大的处理策略
         1. volatile-lru :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进行LRU(默认值)
         2.allkeys-lru :删除lru算法的key
         3.volatile-random :随机删除即将过期的key
         4.allkeys-random :随机删除
         5.volatile-ttl :删除即将过期的
         6.noeviction : 永不过期,报错

8.APPEND ONLY MODE. aof配置

appendonly no //默认不开启aof模式(默认使用rdb方式持久化,大部分情况rdb够用)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文件名(rdb文件的是 .rdb)

#appendfsync always 每次修改,都会sync(消耗性能)
appendfsync everysec  每秒执行一次sync,可能会丢失这1s的数据
#appendfsync no   不执行同步,这时候操作系统自己同步数据,速度最快
具体在AOF持久化中解释

Redis持久化

Redis是内存数据库,如果不将内存的数据库状态保存到磁盘,一旦服务器退出,服务器的数据库状态也会消失.所以redis提供了持久化.

RDB(Redis DataBase)

在指定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也就是Snapshot快照,恢复的时候将快照文件直接读到内存中.
Redis会单独创建(fork)一个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会将数据先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待持久化过程结束了,在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好的文件.主进程不需要进行任何的IO操作,就保证了极高的性能.
如果需要进行大规模数据的恢复,且对于数据恢复的完整性不是很敏感,那么RDB方式比AOF方式更加高效.RDB的缺点是最后一次持久化后的数据可能会丢失(服务器断线).默认使用RDB.
  rdb保存的文件就是 dump.rdb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时候需要对dump.rdb文件进行备份!

测试:
save 60 5   60秒内保存5次,就会触发rdb操作

RDB触发机制:
1.save的规则满足情况下,会自动触发rdb规则
2.执行flushall命令,也会触发rdb规则
3.退出redis,也会触发rdb规则
备份就自动生成一个dump.rdb文件

如何恢复rdb文件
1.只需要将rdb文件放在redis启动目录(配置文件中配置的rdb目录文件),redis启动时会自动检查dump.rdb,恢复其中的数据.
2.查看需要存在的位置

127.0.0.1:6379> config get dir
1) "dir"
2) "/usr/local/bin"   //如果在这个目录下存在dump.rdb文件,启动时就会自动扫描,恢复数据

优缺点
优点:
1.适合大规模数据的恢复!
2.如果对数据完整性要求不高!可以使用
缺点:
1.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redis如果意外宕机,这个最后一次修改数据就没了!
2.fork进程会占用内存空间!

AOF(Append Only File)

AOF: 将所有执行的命令都记录下来,history,恢复的时候就把这个文件内容全部在执行一遍.

以日志的形式来记录每个写操作,将redis执行过的所有指令记录下来(读操作不记录),只需追加文件,不可以改写文件,
redis启动之初会将文件的全部命令执行一遍来构建数据,就是redis重启的话就根据日志文件的内容将写指令执行一次以
完成数据的恢复工作.
AOF保存的文件: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ppendonly no //默认不开启,需要手动设置为yes

appendsync always 每次都修改
appendsync everysec 每秒修改
appendsync no 不修改

使用AOF的时候,只需要将appendonly 的值设置为yes 即可.
如果aof文件有错误,redis是启动不起来的!需要修复aof文件: redis-check-aof --fix 文件

优点和缺点
优点:
1.每一次修改都同步,文件的完整性会更好!
2.每秒同步一次,可能会丢失一秒的数据!
3.从不同步:效率最高!

缺点:
1.相对于数据文件来说(内存占用高),aof远远大于rdb,恢复的速度也比rdb慢
2.aof运行效率比rdb慢,所以redis默认为rdb.

扩展:

1.RDB持久化方式能够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对内存的数据进行存储快照
2.AOF持久化操作记录每次对服务器写的操作,当服务器重启的时候会重新执行这些命令来恢复原始的数据,AOF命令以Redis协议追加保存每次写的操作到文件末尾,Redis还能对AOF文件进行后台重写,使AOF文件的体积不至于过大.
3.只做缓存,如果只希望数据在服务器运行的时候存在,可以不用持久化 4.同时开启两种持久化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当redis重启的时候会优先载入AOF文件来恢复原始的数据,因为在通常情况下AOF文件保存的数据集要比RDB文件保存的数据集要完整.
-RDB的数据不实时,同时使用两者时重启服务器也只会去找AOF文件,那要不要只使用AOF呢?不!  因为RDB更适合于备份数据库(AOF在不断变化不好备份),快速重启,而且也不会有AOF可能潜在的Bug.
5.性能建议
-因为RDB文件只用做备用,建议在Slave上持久化RDB文件,而且只要15分钟备份一次即可,只保留save 900 1(15分钟 1次操作就备份)这条规则
-如果是Enable AOF,好处是在最恶劣情况下也只会丢失不超过两秒的数据,启动时只需要load自己的AOF文件.代价一:带来了持续的IO
代价二:AOF rewrite的最后将rewrite过程中产生的新数据写到新文件造成的阻塞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硬盘许可,应尽量减少AOF rewrite的频率,AOF重写的基础大小默认为64M,太小,可以设为5G以上.
-如果不Enable AOF,紧靠Master-Slave Repllcation实现高可用性也可以,能节省一大笔IO,也减少了rewrite时带来的系统波动.代价是如果Master-slave同时宕机,会丢失十几分钟的数据,启动时也要比较两个Master/Slave中的RDB文件,载入较新的那个,微博就是这种架构.

Redis实现订阅发布

Redis发布订阅(pub/sub) 是一种消息通信模式:发送者(pub)发送消息,订阅者(sub)接收消息.(微博,微信)
Redis客户端可以订阅任意数量的频道.
订阅/发布消息图:

第一个角色:消息发送者 二:公共频道 三:消息订阅者

下图展示了频道 channel1 , 以及订阅这个频道的三个客户端 —— client2 、 client5 和 client1 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有新消息通过 PUBLISH 命令发送给频道 channel1 时, 这个消息就会被发送给订阅它的三个客户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dis 发布订阅命令

下表列出了 redis 发布订阅常用命令:

1PSUBSCRIBE pattern [pattern …] 订阅一个或多个符合给定模式的频道。
2PUBSUB subcommand [argument [argument …]] 查看订阅与发布系统状态。
3PUBLISH channel message 将信息发送到指定的频道。
4PUNSUBSCRIBE [pattern [pattern …]] 退订所有给定模式的频道。
5SUBSCRIBE channel [channel …] 订阅给定的一个或多个频道的信息。
6UNSUBSCRIBE [channel [channel …]] 指退订给定的频道。

案例:
订阅端:

redis 127.0.0.1:6379> SUBSCRIBE redisChat   订阅一个频道
Reading messages... (press Ctrl-C to quit)
1) "subscribe"
2) "redisChat"
3) (integer) 1
//等待消息的推送
1) "message"  //消息
2) "redisChat"     //频道
3) "Redis is a great caching technique" //内容
1) "message"
2) "redisChat"
3) "Learn redis by runoob.com"

发布端:

redis 127.0.0.1:6379> PUBLISH redisChat "Redis is a great caching technique"
(integer) 1
redis 127.0.0.1:6379> PUBLISH redisChat "Learn redis by runoob.com"
(integer) 1

Redis发布订阅使用场景:
1.实时消息系统!
2.实时聊天(频道当做聊天室,将信息回写给所有人)
3.订阅,关注系统!
稍微复杂的场景: 消息中间件

Redis主从复制

主从复制是指将一台Redis服务器的数据,复制到其他Redis服务器.前者称为主节点(master/leader),后者称为从节点(slave/follower);数据的复制是单向的,只能由主节点到从节点.Master以写为主,Slave以读为主.

默认情况下,每台Redis服务器都是主节点,且一个主节点可以有多个从节点(或者没有),但一个从节点只能有一个主节点.

主从复制的作用包括:
1.数据冗余:主从复制实现了数据的热备份,是持久化之外的一种数据冗余方式.
2.故障恢复:当主节点出现问题,可以由从节点提供服务,实现快速的故障恢复,是一种服务的冗余
3.负载均衡:在主从辅助的基础上,配合读写分离,可以由主节点提供写服务,从节点提供读服务,分担服务器负载,可以提高服务器并发量.
4.高可用基石:主从复制还是哨兵和集群能够实现的基础,因此说主从复制是redis高可用的基础.

一般而言,将Redis运用项目工程中,一台Redis是万万不能的(会宕机)
1.从结构:单个Redis服务器会发生单点故障,并且一台服务器需要处理的请求负载,压力较大
2.从容量:单个Redis服务器内存容量有限,就算一台Redis服务器内存容量为256G,也不能将所有内存用作Redis存储内存.(一般单台Redis最大使用内存不超过20G)
一般对数据的操作都是读多写少,所以采用主从复制(一主(主服务器用来写)二从(从服务器用来读))

环境配置:
只配置从库,不用配置主库!(Redis默认就是主库)

查看当前库的信息: info replication

#Replication
role:master   角色 master
connected_slave:0   连接的从机
master_replid:   
master_replid2:
master_repl_offset:0
master_repl_offset:-1
repl_backlog_active:0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0
repl_backlog_histlen:0

复制三个redis.conf ,从服务器配置文件需要修改:port ,pidfile ,logfile, dump.rdb文件!

一主(6379)二从(6380,6381):
从机1配置:

127.0.0.1:6380> slaveof host(127.0.0.1)   port(6379)
127.0.0.1:6380> info replication
#Replication role:slave master_host:127.0.0.1 master_port:6379
.....

从机2配置:

127.0.0.1:6381> slaveof host(127.0.0.1)   port(6379)
127.0.0.1:6381> info replication
#Replication
role:slave
master_host:127.0.0.1
master_port:6379
.....

真实的主从配置应该在配置文件中配置,这样的话就是永久的.

#replicaof <masterip> <masterport>
replicaof<127.0.0.1><6379>

细节:

主机可以写,从机不可以写,只能读! 主机中的所有信息和数据都会被从机保存

测试:主机断开连接,从机依旧连接到主机,但是没有写操作了(主机down机),如果主机回来了,从机依旧可以获取到主机写的东西.(高可用性)

如果使用命令行配置的从机,这时候从机断开连接,从机就会变回主机!只要再次变为从机,数据立马可以得到!
复制原理:
Slave启动成功连接到master后会发送一个sync命令,Master接到命令,启动后台的存盘进程,同时收集所有接收到的用于修改数据集命令,在后台进程执行完毕后,master将传送整个数据文件到slave,并完成一次完全同步!
-全量复制:
而Slave服务在接收到数据库文件数据后,将其存盘并加载到内存中.
-增值复制:
Master继续将新的所收集到的修改命令依次传给slave,完成同步,但是只要是重新连接master,一次完全同步(全量复制)将被自动执行.

Slaveof no one:将从机设置为主机
如果主机断开了连接,可以用Slaveof no one 命令让自己变成主机!这个时候之前断开的主机恢复了,只能重新配置,设置从机.

Redis哨兵模式(公司所有的集群都用哨兵模式)

在主从中自动选举主机.
主从切换技术的方法:当主服务器宕机后,需要手动将从服务器转换为主服务器,人工干预,费时费力,还会造成一段时间内服务不可用. 所以就出现了哨兵模式!
哨兵模式:能够后台监控主机是否故障,如果故障了根据投票数自动将从机设置为主机!
  是一种特殊的模式,Redis提供了哨兵的命令,哨兵是一个独立的进程.
原理:哨兵通过发送命令,等待Redis服务器响应,从而监控运行的多个Redis实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主服务器宕机,哨兵1先检测到,系统并不会进行failover过程,仅仅是哨兵1主观认为主服务器下线,当后面的哨兵也检测到主服务器不可用,并且数量达到一定时,哨兵就会进行一次投票,投票的结果由一个哨兵发起,进行failover故障转移操作.切换成功,就会通过发布订阅模式,让各个哨兵把自己监控的从服务器切换主机,这个过程称为客观下线.

测试:
1.配置哨兵配置文件 sentinel.conf

  #sentinel monitor 被监控的名称  IP地址  端口号  1(数字代表如果主机挂了,slave投票看谁接替成为主机)

sentinel monitor myredis 127.0.0.1 6379
2.启动哨兵!

   redis-sentinel config/sentinel.conf

当主机宕机之后,哨兵会投票选出新主机,当原先主机重新连接,此时原先的主机就会在哨兵模式的操作下,变为新主机的从机!!

哨兵模式的全部配置:
基础配置:

protected-mode no       #关闭保护模式                                                                                                 
port 26479                    #端口                                                                                           
daemonize yes             #使用后台模式启动                                                                                               
pidfile "/var/run/redis-sentinel_26479.pid"                       #进程id文件                                                       
logfile "/usr/local/redis/sentinel/sentinel_26479.log"           #日志文件                                                        
dir "/usr/local/redis/sentinel"               #工作目录

核心配置:

sentinel monitor <master-name> <ip> <redis-port> <quorum> 
告诉sentinel去监听地址为ip:port的一个master,这里的master-name可以自定义,quorum是一个数字,指明当有多少个sentinel认为一个master失效时,master才算真正失效

sentinel auth-pass <master-name> <password>
 设置连接master和slave时的密码,注意的是sentinel不能分别为master和slave设置不同的密码,因此master和slave的密码应该设置相同。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aster-name> <milliseconds> 
这个配置项指定了需要多少失效时间,一个master才会被这个sentinel主观地认为是不可用的。 单位是毫秒,默认为30秒 

sentinel parallel-syncs <master-name> <numslaves> 
 这个配置项指定了在发生failover主备切换时最多可以有多少个slave同时对新的master进行 同步,这个数字越小,完成failover所需的时间就越长,但是如果这个数字越大,就意味着越 多的slave因为replication而不可用。可以通过将这个值设为 1 来保证每次只有一个slave 处于不能处理命令请求的状态。 
 
sentinel failover-timeout <master-name> <milliseconds> failover-timeout 可以用在以下这些方面:     
	1. 同一个sentinel对同一个master两次failover之间的间隔时间。  
	2. 当一个slave从一个错误的master那里同步数据开始计算时间。直到slave被纠正为向正确的master那里同步数据时。   
	3.当想要取消一个正在进行的failover所需要的时间。   
	4.当进行failover时,配置所有slaves指向新的master所需的最大时间。不过,即使过了这个超时,slaves依然会被正确配置为指向master,但是就不按parallel-syncs所配置的规则来了。

优点:
1.哨兵集群,基于主从复制模式,所有的主从配置优点全有
2.主从可以切换,故障可以转移,系统的可用性增强
3.哨兵模式就是主从模式的升级,手动到自动,更加健壮!

缺点:
1.Redis不好在线扩容,集群容量一旦达到上限,在线扩容就十分复杂!
2.实现哨兵模式的配置是很麻烦的!里面有很多选择!

缓存穿透及解决方案(本身应在缓存中查询,但查不到数据,缓存被穿透,最后全部到数据库查询)

缓存穿透:key对应的数据在数据源并不存在,每次针对此key的请求从缓存获取不到,请求都会到数据源,从而可能压垮数据源。比如用一个不存在的用户id获取用户信息,不论缓存还是数据库都没有,若黑客利用此漏洞进行攻击可能压垮数据库。
解决:
方案一:采用布隆过滤器,将所有可能存在的数据哈希到一个足够大的bitmap中,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会被 这个bitmap拦截掉,从而避免了对底层存储系统的查询压力。
方案二:更为简单粗暴的方法。如果一个查询返回的数据为空(不管是数据不存在,还是系统故障),我们仍然把这个空结果进行缓存,但它的过期时间会很短,最长不超过五分钟。
存在的问题:
1.如果空值能够被缓存起来,这就意味着缓存需要更多的空间存储更多的键,因为当中有很多空值的键.
2.即使对空值设置了过期时间,还是会存在缓存层和储存层的数据有一段时间窗口的不一致,这对于需要保证一致性的业务有影响.

缓存击穿及解决方案(量太大,缓存过期!)

缓存击穿:key对应的数据存在,但在redis中过期,(key失效的瞬间)此时若有大量并发请求过来,这些请求发现缓存过期一般都会从后端DB加载数据并回设到缓存,这个时候大并发的请求可能会瞬间把后端DB压垮。

解决:
1.设置热点数据永不过期.
2.加互斥锁:使用分布式锁,保证对于每个key同时只能有一个线程去查询后端服务,其他线程没有获得锁的权限,需要等待.这种方式将高并发的压力转移到了分布式锁,因此对分布式锁的考验很大.

缓存雪崩及解决方案 (一个地方崩全局崩)

缓存雪崩:当缓存服务器重启或者大量缓存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失效,这样在失效的时候,也会给后端系统(比如DB)带来很大压力。 Redis宕机

解决方案:
1.Redis高可用:既然Redis可能会挂掉,那多设几台Redis,一台挂了,其他几台还可以工作.(异地多活)
2.限流降级:在缓存失效后,通过加锁或者阻塞队列来控制读数据库写缓存的线程数量,比如对某个key只允许一个线程查询数据和写缓存,其他线程进行等待.
3.数据预热:在正式部署之前,先把可能用到的数据先访问一遍,这样部分数据就会加载到缓存中,在即将发生大并发访问前手动触发加载缓存不同的key,设置不同的过期时间,让缓存失效的时间点尽量均匀.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