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开始介绍云成本的优化,从最容易的计费方式开始,完成了我们云成本优化的第一步,那么是否把计费方式做好了就足够了呢,显然不是,接下来我们介绍如何选择产品规格。
一、规格介绍
各云厂商为了满足不同业务场景及使用场景需求,往往会定义多种产品规格,这些规格基本上由 CPU、内存、存储、异构硬件和网络带宽等组成,通常会分为计算型、内存型、IO型及通用/标准型等,当然有些厂商也会根据CPU架构及适用的业务场景加上ARM以及GPU架构规格。
但无论各厂商怎么进行规格划分,我们日常绝大部分使用的还是x86架构下这些规格,每种规格基本上可以按CPU内存比进行选择。
-
计算型:对于关系型数据库,高性能计算以及数据分析等业务场景,可选择CPU内存比1:2实例。
-
内存型:对内存容量要求较高的Java、redis类应用,可选择CPU内存比1:8实例。
-
通用/标准型:介于计算和内存型之间的一些应用,或者不知道归类,可选择CPU内存比1:4实例。
-
I/O型:如果对硬盘读写和时延要求高的高性能数据库等 I/O 密集型应用,可以选择IO型规格,当然有些厂商会单独设置这一类型规格,有些就是直接在选购服务器和数据库时选高I/O的硬盘就可以了,高I/O硬盘一般是指本地SSD硬盘。
二、计费说明
由于各云厂商因采买价格、商务策略、CPU型号以及设备新旧等方面的不同,各型号的规格计费也会不同,呈现给消费者的价格会千差万别,基本都是配置越高价格会越高,但相同配置也会有各种不同型号,价格也会千差万别,我们还是以某里云和某讯云包年包月同规格不同型号服务器为例进行比较,来说明不同型号的计费情况。
云厂商 | 型号 | cpu数 | 内存(GB) | 芯片类型 | 列表价(元) |
---|---|---|---|---|---|
某里云 | AMD通用型g8a | 2 | 8 | AMD EPYC™ Genoa 9T24 | 244.99 |
AMD通用型g7a | 2 | 8 | AMD EPYC™ Milan 7T83 | 240 | |
通用型g6 | 2 | 8 | Intel Xeon(Cascade Lake) | 238.6 | |
通用算力型u1 | 2 | 8 | Intel(R) Xeon(R) Platinum | 216 | |
经济型e | 2 | 8 | Intel(R) Xeon(R) Platinum | 71.28 | |
通用型g8i | 2 | 8 | Intel Xeon(Emerald Rapids) | 251.16 | |
ecs.g9i | 2 | 8 | Intel(R) Xeon(R) 6982P-C | 238.6 | |
某讯云 | 标准型SA5 | 2 | 8 | AMD EPYC Bergamo | 218.4 |
标准型SA2 | 2 | 8 | AMD EPYC™ Rome | 172.8 | |
标准型S5 | 2 | 8 | Intel Xeon Cascade Lake | 248.4 | |
标准型S8 | 2 | 8 | Intel Emerald Rapids | 310.8 | |
标准型S6 | 2 | 8 | Intel Ice Lake | 261 |
上表列出的同配置的产品型号还只是一部分,虽然服务器的配置都是2vCPU,8GB内存,但呈现出来的价格却因厂家的产品定位、策略及CPU等的不同价格也会相差非常大。
三、选择原则
面对各厂商如此多的产品规格和型号,对于消费者来讲如何选择?怎样才能做出性价比和稳定性的最优决策?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运营中不断洞察和优化,根据我们以前运营的一些经验,建议可遵循以下原则:
1、从低规格/低价格型号开始选择
一般来讲,申请到的云资源并不会立马投入运营,而会有安装调试,等待上线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分配高规格的资源,且等待时间一长,额外开销就会增加,如果等到上线后发现规格超标,再执行降配可能会有更大的阻力。
因此在最初申请时可按低规格/低价格型号分配,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格型号的调整,最终上线时可配合压测确定最终的规格型号。
2、根据系统要求参数选择
当然有些系统如果建设的系统已经有相应要求,比如最大连接数,IOPS,网络收发包数等,且马上就需要上线使用,那我们直接可找到对应规格的云产品,直接分配就可以了。
比如用户需要一个mysql数据库,性能要求是最大连接数是1000,最大IOPS要求2000,那么可直接查询各云产品性能参数,选择满足条件的即可,比如选某里云的话,对照产品性能参数,可选择到2vCPU,4GB的mysql数据库。
3、根据系统预装软件或应用场景选择
当然有些云资源在申请时没有性能要求,但用户有指定具体的配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也需要核对用户提供的配置进行审核,确认用户需要安装的软件和应用场景,比如用户需要申请资源安装java应用,他提交的配置是4vCPU,8GB内存配置,这种一般是计算型,用于数据库类应用,因此可以建议用户选择1vCPU,8GB内存的资源。
通过以上介绍的原则,一般可以从申请资源开始就做到成本管控,当然每家公司的对云的使用情况,运营环境都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和运营。
四、其它规格(架构)
有些云产品除了规格外,还会提供一些架构、版本供用户选择,比如mysql数据库,各云厂商就提供了单机版、高可用版和集群版(或者单节点、双节点等),这些规格架构的选择可结合产品介绍和业务场景进行选择,尽量从最低版本或价格最低选择,后续根据实际使用进行升级,在此不一一进行分析描述。
五、总结
对于云产品的规格选择,建议从申请阶段开始进行优化,从低规格,低价格的产品开始分配,根据用户需求、压测及使用等情况不断调整规格型号,做到成本和稳定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