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的问题
拿例子来说吧。
1、我要把我电脑中的各种重要的小电影拷贝的一个U盘上去,免得电脑的固态硬盘坏了导致资源丢失了,但是呢,我的mac的接口是type-C的,而U盘用的是USB接口,导致U盘无法插入mac中去。这时候我就在网上买了一个转接口,其中一头是type-C接口,一头支持USB接口插入,这样就可以将U盘和mac联系起来了。其中有三个重要的对象:目标对象(可以接入mac中的U盘)、源对象(只支持USB接口的U盘)、适配器(转接头)。
相当于我已经有了一个U盘是可以满足我存小电影的功能了,但是呢,因为U盘的接口和Mac的接口不适配,导致无法将mac中小电影copy到U盘中去。这时候只能找来一个转接头,使两者适配了。
一句话总结:适配器模式把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在一起工作。
适配器模式中的角色
模式所涉及的角色有:
-
目标(Target)角色:这就是所期待得到的接口。注意:由于这里讨论的是类适配器模式,因此目标不可以是类。
-
源(Adapee)角色:现在需要适配的接口。
-
适配器(Adaper)角色:适配器类是本模式的核心。适配器把源接口转换成目标接口。显然,这一角色不可以是接口,而必须是具体类。
大家可能经常听到类适配器模式和对象适配器模式,其实主要的区别是你要使用源对象中的功能,是以继承模式还是组合模式来调用而已,在java中继承的对象只能有一个,所以建议使用组合模式使用,当然啦,还是看你的使用场景了。
具体例子
我自己学习过程中写的一个例子
public class AdapterBase {
private Target target;
public AdapterBase(Target target) {
this.target = target;
}
public void say() {
target.say();
}
static interface Man {
void say();
}
static class Dad implements Man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我是你爸爸");
}
}
static interface Target {
void say();
}
static class Adapter implements Target {
private Man man;
Adapter(Man man) {
this.man = man;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man.say();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AdapterBase(new Adapter(new Dad())).say();
}
}
在上面的例子中,AdapterBase这个类想调用Target的say()方法,但是发现Man这个接口实现类的say()方法满足我们的要求,但是接口不适配,所以提供了Adapter一个适配器,通过组合的方式(对象适配器)调用Man接口的say()方法。这就是最典型的一个适配器的例子了,大家可以好好理解下。
日常补充的例子
下面会不断的补充我在学习源码中看到的适配器的例子,之后也会不断的更新。
例子1
java的Executors这个类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大家都知道Callable接口的call方法能够返回结果,但是Runnable接口的run方法不返回一个结果,在Executors这个类中,通过适配器的模式,让Runnable也能适配到Callable接口,也返回一个结果,下面是适配器的源码:
/**
* A callable that runs given task and returns given result
*/
static final class RunnableAdapter<T> implements Callable<T> {
final Runnable task;
final T result;
RunnableAdapter(Runnable task, T result) {
this.task = task;
this.result = result;
}
public T call() {
task.run();
return result;
}
}
例子2
待补充
适配器模式的优点
-
更好的复用性
系统需要使用现有的类,而此类的接口不符合系统的需要。那么通过适配器模式就可以让这些功能得到更好的复用。 -
更好的扩展性
在实现适配器功能的时候,可以调用自己开发的功能,从而自然地扩展系统的功能。
适配器模式的缺点
- 过多的使用适配器,会让系统非常零乱,不易整体进行把握。比如,明明看到调用的是A接口,其实内部被适配成了B接口的实现,一个系统如果太多出现这种情况,无异于一场灾难。因此如果不是很有必要,可以不使用适配器,而是直接对系统进行重构。
缺省适配模式
缺省适配(Default Adapter)模式为一个接口提供缺省实现,这样子类型可以从这个缺省实现进行扩展,而不必从原有接口进行扩展。
适配器模式的用意是要改变源的接口,以便于目标接口相容。缺省适配的用意稍有不同,它是为了方便建立一个不平庸的适配器类而提供的一种平庸实现。
如果哪里有理解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与大家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