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正式发布《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意味着全国中成药集采正式进入落地阶段。本次集采从覆盖药品看,涉及到 16个采购组 42 个产品;从覆盖地区看,覆盖 30 个省级单位;从综合评价标准看,新增了药材品质的加分项和供应能力的扣分项,考量维度更加全面细致。具体品种中,首年采购需求量最大的为心脑血管用药心可舒、脑安以及复方血栓通。
基药目录调整或将提速,中药有望迎来院端放量
上周全国卫生健康药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以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为主线,突出药品临床价值和临床需求导向,重点围绕基本药物、短缺药品、儿童药品、药品使用监测、临床综合评价等工作,奋力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基本药物”被列为重点,意味着基药目录调整或将提速。在调整方向上,有望新增儿童基药目录,重点监控目录用药仍有准入机会,此外,集采中选药以及医保目录药、医保谈判药和过评药或优先考虑。对于中药独家品种,不涉及同行联合开展上市后研究问题的,在政策扶持下有望“入基”。2023年进入基药目录和医保目录的中成药品种尤其是独家品种在双目录驱动下或迎来医院端放量。
社会需求不断增加,国家政策逐渐加强中药行业规范化种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对健康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的居民的卫生保健费用也在不断地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除 2020 年受疫情的严重影响,2016-2022 年间,人均消费支出保持良好的增长的趋势,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也保持增长趋势,2022 年,我国人均消费支出达到 24538 元,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达到 2120 元。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反映了市场对中药材需求量的增长,进而刺激上游中药种植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人口老龄化加剧,客观需求增加
人口老龄化也是影响中药材行业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慢性病发病比例也在逐步提高,促使国内中医药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据统计,2016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10.8%,到 2022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14.9%。
政策层面,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对于中药种植行业也有相关政策指导。在 2016 年 12 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提到国家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支持中药材良种繁育,提高中药材质量。在 2023 年 2 月发布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中,也提到要规范中药材种植,促进中药材行业高质量发展。在 2022 年 3 月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到要加强道地药材生产管理,制定发布全国道地药材目录,构建中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鼓励利用山地、林地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在政策强有力的支持下,我国中药种植行业逐渐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投资建议:政策在鼓励中药创新、加快审评审批的同时,进一步聚焦中药质量、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并为中药创新指明了研发模式和创新路径,使得中药创新更加顺畅。且集采扩面。总体而言,中成药集采较为温和,独家品种价格降幅更小,优势更为明显。此外,中药饮片联采已启动,总体思路以“保质、提级、稳供”为主要思路,实行质量先行,加大道地中药材跨区域的推广力度。
建议关注:特一药业(002728) 马应龙(600993) 方盛制药(603998)昆药集团(600422) 珍宝岛(603567) 片仔癀(600436)千金药业(600479) 达仁堂(600329) 太极集团(600129)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趋严; 行业及上市公司业绩波动风险。
2022 年 05 月 18 日 湘财证券 《基药目录调整或将提速,中药有望迎来院端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