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里我写了为啥我选择开通了自己的GitHub Pages作为技术博客,这篇博客是关于我如何搭建起来的博客,该博文同步发表在:博客诞生记,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支持和理解。
本来我这么懒惰的人,写博客大多都是在CSDN或者博客园,CSDN更多一些吧,但最近接连两天的被封号让我表示很蛋疼了,起因就是我转载小伙伴的博客,据CSDN客服人员的回复说是因为我的博客里有“敏感词”。。。T_T! 敏感词,好吧,通篇读了好多遍了,没看到一篇关于四轴飞行器的博客到底哪里有敏感词了,唔对,CSDN客服表示说我们没法儿透露敏感词给您。。。然后我说呵呵。。。
然后我就没招儿了,而且加上老是在CSDN写博客吧,也没啥意思了,受到的限制还多,算了,懒也没有办法啊,还是要学习一下新东西的,加上最近也经常用Markdown写笔记,cold好基友他们也大多用GitHub Pages,所以嘞,干脆用起来好了,这个算是前言,不是重点,简单记录一下博客的诞生吧。
该博客采用的是Markdown形式编写,由静态博客工具Pelican生成,部署在GitHub Pages上。
参考链接:使用Pelican打造静态博客-cold’s wold
Pelican介绍
Pelican是一套使用Python编写的开源静态博客生成工具,它可以让你添加文章和创建页面,可以使用Markdown reStructuredText 和 AsiiDoc 等不同的格式来抒写博客,我个人对Markdown的格式也比较喜欢,它可以让你更专注在博客的内容上,而且本身也特别简洁,嗯。
Pelican的安装
可以选择从GitHub上clone最新的代码,然后通过python setup.py install来进行安装,也可以通过easy_install或者pip等进行安装。
创建博客
mkdir /path/of/ur/blog
cd /path/of/ur/blog
pelican-quickstart
然后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其实也不难,会的就写,不会的就选择默认就好了,而且万一不小心写错了也没啥的,后续的话可以通过编辑pelicanconf.py文件进行更改配置,关于设置这里就直接略过了。
回答完问题之后,博客就创建成功了,主要会生成以下的一些文件:
|-- content # 用于存放文章的目录
|-- develop_server.sh # 测试服务器
|-- Makefile # Makefile
|-- output # 静态生成文件
|-- pelicanconf.py # 配置文件
|-- publishconf.py # 配置文件
然后我们把我们的这个md文档扔到content目录下,然后执行make html
命令,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在output目录下生成了我们所需要的静态博客页面,之后我们执行./develop_server.sh start
命令就可以通过在浏览器里打开http://localhost:8000/
来进行访问了
创建页面
在content目录下创建一个叫pages的目录,然后在其中创建一个About.md的文档,并且填如下面的内容
Title:关于作者
Date:2015-02-05
作者是一只擅长打酱油和灌水的老光棍儿,喜欢摇滚,热爱编程,对移动端有兴趣,对硬件也有兴趣,对萌妹纸当然更有兴趣,~\(≧▽≦)/~啦啦啦,嗯,暂时就这么多先。。。
之后,我们继续make html,可以先预览一下生成的博客页面。
啊,差点儿忘了,我们还需要新建一个GitHub Pages,关于GitHub Pages的介绍可以看这里:https://pages.github.com
创建GitHub Pages
OK,首先我们创建一个仓库,命名的方式采用“你的GitHub用户名.github.io”这样儿的形式,否则不会识别到,然后进入到我们的这个仓库的管理界面,选择“Settings”,在下方找到GitHub Pages区域,然后选择“Automatic page generator”,然后填写项目名,Tagline以及基础的一些其他的信息,如果想要自定义的话默认即可,因为我们待会儿把项目clone到本地之后,肯定还要替换掉的。
OK,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把刚新建的这个项目clone到本地,这里我直接使用了SourceTree,个人觉得了解Git命令也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不是特别熟练的话也可以配合这种GUI工具来使用。
然后我们提交上去,过会儿就可以看到生效的页面了。
唔,然后写到这里,差不多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博客就已经差不多就位了,剩下的工作还需要熟悉一下Pelican,然后适当美化一下,留待后续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