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奖得主(五)

[1993]斯坦恩斯--"打工"带来的机遇

        斯坦恩斯是学数学出身的。1958年他在卡尔顿学院(Carlton College)取 得数学学士学位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用了3年时间就 取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课题是关于博奕论的。
        斯坦恩斯跨进计算机科学的大门并成 为一个出色的计算机科学家是十分偶然的。1960年暑假,他到通用 电气公司打工,被分配到研究实验室新成立的"信息研究部",这 使他有缘与已成为那里正式职工的哈特马尼斯一起工作。学过 物理而后改行数学的哈特马尼斯和专攻数学的斯坦恩斯相结 合,双方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使他们的合作富有成果。他们的第 一个合作课题是"关于时序机的状态分派问题"。这项研究进行得 十分顺利,暑假打工结束时,他们已经完成了第一篇合作论文,这 就是第二年发表的"On the state assignment problem for sequential machines",(刊载 于《IRE Trans.Electr.Comput》杂志,EC10,P593~603,Dec.1961。)暑期临时工 的经历虽然十分短暂,但通用电气公司研究人员的素质和才能, 那里浓郁、自由、活泼的学术空气,以及新的、充满机会的学科领 域给斯坦恩斯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因此,一年后他一拿到学 位, 就毫不犹豫地应聘到通用电气公司工作,与哈特马尼斯再度 携手,终于再创辉煌,很快完成了奠定"计算复杂性"理论基础的 那篇著名论文。
       说来有趣,哈特马尼斯和斯坦恩斯在 通用电气公司研究计算复杂性的最初几年,实验室里并无计算 机可用。他们当时完全是依靠严密的理论分析提出有关"计算复杂性"的一系列问题,并给出了科学的解释的。祆1964年,实验室 才配了一台GE300,斯坦恩斯这才开始用BASIC编程,通过电传打字 机接口使用计算机。在 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开创复杂而重要的 学科领域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学者,最初往往在十分困难的条件 下工作,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
        斯坦恩斯和哈特马尼斯在研究"计算 复杂性"理论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据斯坦恩斯本人 回忆,他们首次明确提出"计算复杂性"这一名词的论文有过三个 版本:最早是1963年4月实验室内部的一个研究报告,没有公开发 表;然后是在1964年于普林斯顿举行的IEEE第五届开关电路理论 和逻辑设计学术年会上提交 瑶蚺□A题为("递归序列的计算复杂 性")("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recursive sequences"),刊于会议论文集82~90 页。第三个版本是发表于美国数学会汇刊1965年5月上的("论算法 的计算复杂性")("On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algorithms")。这三个版本 中,会议版本虽然早于杂志版本发表,但实际上却是最后一个版 本。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对布卢姆M.Blum(见"图灵奖得主简介")在 MIT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同样问题并无所知;会议之前他们偶然获 知这一情况,便立即去MIT拜访了Blum,双方进行了交流。当时,哈 特马尼斯和斯坦恩斯已是国际知名大公司的研究人员,而布卢 姆则不过是来自南美洲的小国委内瑞拉的青年学子。但哈特马 尼斯和斯坦恩斯并不因此而对布卢姆有任何轻视,并且发现布 卢姆在对"复杂性类"等方面的研究比自己还深入一些,因此对布 卢姆十分推崇,并把他的博士论文列入了他们自己的会议论文 的参考文献之中,虽然该博士论文当时尚未公开与发表。他们这 种在学术上平等待人,互相尊重,善于交流的作风是很可贵和值 得尽 □满C
        斯坦恩斯后来除了在"计算复杂性"理 论上继续有建树并发表了许多论文外,还对 编译器的设计与理 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果。1976年,斯坦恩斯最先提出将上 下文无关之法的理论应用于编译器的设计,推动了编译器技术 的发展。他和P.M.Lewis以及D.J.Rosenkraty合著的《CompilerDesignTheory》一书(ADDISONwESLEY,1976)被软件界认为是"编译器设计理论"方面最 出色的专著之 一。
       斯坦恩斯在接受图灵奖时发表了题为 "是重新考虑时间这个问题的时候了"("It's Time to Recons ider Time")的演 说。演说中概括了他和哈特马尼斯以及布卢姆共同奠定了计算 复杂性理论的基础以来,这一重要领域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关心 这一领域的读者不妨一阅。演说全文刊载于1994年11月的《Communications of ACM》,95~99页。
        斯坦恩斯现为奥尔马尼纽约州立大学 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其电子信箱为:res@cs.albany.edu

 


 [1994]人工智能大师--费根鲍姆

    他的重大贡献在于:通过实验和研究,证明了实现智能行为 的主要手段在于知识,在多数实际情况下是特定领域的知识。

     1994年度的图灵奖由两位人工智能专家分享,其一是声名卓著的爱德华·费根鲍姆(EdwardAlbert Feigenbaum);另一位是后起之秀的雷伊·雷蒂(RajReddy)。费根鲍姆1936年生于新泽西州的威霍 肯,生父是波兰移民,但在费根鲍姆一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继父是 一个食品店的会计,使用著一台笨重的机电式蒙络计算器(Monroe calculator,是20世纪初的发明),这引起少年费根鲍姆的极大好奇与兴趣。1952年,费根鲍姆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当时还叫卡内基 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系。在那里,他遇到了著名的诺贝尔奖得主西 蒙教授(也是图灵奖得主,以后将会介绍)。在他的指导下,费根鲍 姆实现了一个模拟人在刺激反应环境中记忆单词时的反应的 程序,叫做EPAM(基本识别和存储设备系统的缩写),并以此为题完 成了他的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费根鲍姆获得Fulbright奖 学金到著名的英国国立物理实验室NPL工作过一段时间。图灵曾 是NPL的研究员,在那里设计和制造了最早的计算机之一ACE。费 根鲍姆去NPL时,图灵已于1954年去世,但图灵在NPL留下的巨大影 响还在,活跃而富于创造性的空气还在,甚至ACE计算机

也还在 使用。费根鲍姆在NPL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 却很大。
        回到美国以后,费根鲍姆进入斯坦福大 学继续其人工智能的研究。在人工智能初创的第一个10年中,人 们著 囿漪O问题求解和推理的过程。费根鲍姆的重大贡献在于: 通过实验和研究,证明了实现智能行为的主要手段在于知识,在 多数实际情况下是特定领域的知识,从而最早倡导了"知识工程 "(Knowledgeengineering),并使知识工程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中取得实际 成果最丰富、影响也最大的一个分支。
        费根鲍姆本人,作为知识工程的倡导者 和实践者,于1965年和遗传学系主任、诺贝尔奖得主莱德伯 (Joshua Lederberg)等人合作,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家系统程序 DENDRAL。DENDRAL中保存著化学家的知识和质谱仪的知识,可以 根据给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和质谱图,从几千种可能的分 子结构中挑选出一个正确的分子结构。
       DENDRAL的成功不仅验证了费根鲍﹊ 关于知识工程的理论的正确性,还为专家系统软件的发展和应 用开辟了道路,逐渐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市场,其应用遍及各个 领域、各个部门。因此,DENDRAL的研究成功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历 史性突破。费根鲍姆领导的研究小组后来又为医学、 工程和国防等部门研制成功一系列实用的专家系统,其中尤以 医学专家系统方面的成果最为突出,最负盛名。例如,用于帮助医 生诊断传染病和提供治疗建议的著名专家系统MYCIN等。目前,学 术界公认,在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学方面,斯坦福大学处于 世界领先地位,这和费根鲍姆是分不开的。
       费根鲍姆有句名言:"知识中蕴藏著力 量"("Inthe Knowledge liesthepower")。这句话和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意义相近,但似乎更确切些:知识只μ誕人所发掘和掌握时,才 能生成力量。
       费根鲍姆有许多重要著作。1963年他主 编了《Computersand Thought》(《计算机与思想》McGrawHill),这本书被认 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关人工智能的经典性专著。书中收录的21 篇文章是人工智能学者早期的研究成果,但其中的大部分观点 和结论至今仍被认同。
        80年代,费根鲍姆和AvronBarr等人合编 了四卷本的《人工智能手册》(《The Handbook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前三 卷于1981年、1982年由William Kaufmann出版社出版,第四卷于1989年由 Addison?Wesley出版社出版。这套手册的内容涵盖了人工智能的理 论与实践酢跗萸锳是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和开发的工程技术 人员必备的参考书。
        日本推出5代机计划以后,费根鲍姆曾 到日本进行深入考察,写出了《The 5th Generation: A Iand Japan's Computer Challenge to the World》(《第五代:人工智能和日本计算机对世界的挑 战》NewAmericanLibrary,1984)。本书在中国人工智能和日本计算机对世界的挑 战》NewAmericanLibrary,1984)。本书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都被译成中文 出版,在中国人工智能界也有很大影响。还有一本有影响的著作 是《The Rise of the Expert Company》(《专家公司的兴起》TimesBooks,1988)。费根鲍姆在接受图灵奖时发表了题为" 什么"怎样变成"如何"的演说(How  the"what" Becomes the "How"),对人工智 能的发展作了一个历史性的回顾与总结 ,全文刊载于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6年5月,97~104页。
   费根鲍姆除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 系任教授外,还是美国空军的首席科学家。
   费根鲍姆的电子信箱 如下:feigenbaum@cs.stanford.edu

 

[1995]布卢姆--为计算复杂性理论奠基

     1995年度的图灵奖授予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著名的计算机科 学家曼纽尔·布卢姆(Manuel Blum)。布卢姆是计算复杂性理论的奠 基人之一,而计算复杂性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基础性分支,十分 重要。图灵奖至今的39位得主中有6位是由于在计算复杂性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此殊荣。
      所谓"计算复杂性",通俗说来,就是用计 算机求解问题的难易程度其度量标准:一是计算所需的步数或 指令条数(这叫时间复杂度),二是计算所需的存储单元数量(这叫 空间复杂度)。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就一个个具体问题去研究它的计算复杂性,而是依据难度去研究各种计算问题之间的 联系,按复杂性把问题分成不同的类,即ComplexityClass。
        在采用图灵于30年代提出的理想化的 计算模型即图灵机作为标准的计算工具的情况下,可以非形式 化地定义如下几类计算问题:
 
   1. P类问题:由确定型图灵机在多项式时间内可解的一切判 定问题所组成的集合;
 
   2. NP类问题:由非确定型图灵机在多项式时间内可计算的判定 问题所组成的集
   合;
 
   3. NP完全问题:如果判定问题π?NP,并且对所有其他判定问题 π?NP,都有
   π'多项式变换到π(记为π'∞π),则称判定问题π 是NP完全的。
 
   对P类,NP类及NP完全问题的研究推笆 了计算复杂性理论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 概念,提出了许多新方 法。但是还有许多难题至今没有解决,P=?NP就是其中之一。许多学 者猜想P≠NP,但无法证明。
        计算复杂性的研究始于50年代末、60年 代初,当时在美国有两个并行的中心,一个是通用电气公司设立 于纽约州斯克内克塔迪(Schenectady)的研究实验室,核心人物是哈 特马尼斯(J.Hartmanis)和斯提恩斯(R.Stearns)。1964年11月,他们在普林斯 顿举行的第五届开关电路理论和逻辑设计学术年会上发表了论文"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recursivese quences"(递归序列的计算复杂性),论 文中首次使用了"计算复杂性"这一术语,由此开辟了计算机科学 中的一个新领域,并为之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们两人是1993年度 图灵奖获得者(以后在本栏中还将专门介绍)。另一个中心是麻省 理工学院MIT,在那里,布卢姆与前述两人互相独立地进行著相关 问题的研究,并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A machine independent theory of the complexity of recursive functions"(递归函数复 杂性的机器独立理论),该论 文的详细摘要1967年发表于《J.ACM》14(2)P322~336。实际上,布卢姆 是受以色列学者拉宾(M.O.Rabin)的启发而开始这方面的研究的。拉 宾是希伯莱大学的教授,是研究计算复杂性问题的先驱,并在 1976年荣获图灵奖(以后也将专门介绍)。拉宾在1959~1960年间就 发表过一些关于"计算复杂性方面的论文和报告,惜流传的面 太小,影响不大。但MIT"慧眼识英雄",邀情拉宾前来讲学。布卢姆 当时正苦于没有适当的课题作博士论文,听了拉宾的讲座极感 兴趣,当即决定沿此方向进行研究,其结果就是完成了上述博士论文。布卢姆的论文不但提出了有关计算复杂性的一些公理,而 且在对复杂性类的归纳上也比其他学者有更高的抽象度。因此 学术界公认,布、哈、斯三人是计算复杂性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布卢姆除了在计算复杂性理论方面做 出了开创性贡献以外,还致力于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对计算机系 统的安全性和通信的安全性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密码学"以及在" 软件工程"中十分重要而又十分困难的程序正确性验证方面,并 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89年5月,他和事Sampath Kannan在西 雅图召开的21届ACM计算理论专题研讨会上所提交的一篇论文 中,首次提出了"Program Checker"的概念,并综合利用密码学、概率算 法和程序测试、概率交互证明等手段解决程序正确性验证这一 难题,把这一领域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他们发表在《J.ACM》1995年1月号上的论文"Designing Prognams that check
 Their Work"。
 
   布卢姆现在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


[1996]让时态逻辑“搬家” ——伯努利 

         1996年度的图灵奖授予了一位以色列学 者,著名的以色列魏茨曼学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位于圣城耶 路撒冷西北约50公里的雷霍沃特)应用数学系教授艾米尔·伯努利(Amir Pnueli),以彰显他把时态逻辑引入计算机科学所做的贡 献。
        伯努利于1967年在魏茨曼学院获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时态逻辑或叫 时序逻辑(temporal logic)。时态逻辑是非经典逻辑中的一种,它研究 如何处理含有时间信息(现在、过去、将来;之前、之后等)的事件的命题和谓词。时态逻辑体系包含的要素有:
    1. 基本符号:事件e,关系或谓词r,时间区间i(interval)等。
    2. 时态谓词:after(e,r),before(e,r)等。
    3. 时态事件演算规则:初始规则、终止规则等,如holds(before(e,r)):
       terminates(e,r)表终止规则,意为若事件已使谓词r失效,则在e之前 且r成
       立以一段区间中r为真。
    4. 时态逻辑运算:时态区间的并交,时态谓词的与、或、非等。

     1977年,伯努利把时态逻辑引入计算机 科学,把它作为开发反应式系 统(reactivesystem)和并发式系统 (concurrentsystem)时进行规格说明(specification)和验证(verification)的工具, 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软件工程界引起轰动,被认为是软件工 程中的一场革命。伯努利也因此而声名大振,他曾被斯坦福大 学,哈佛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聘为客座教授或进行讲学。
        伯努利主要从事教学和研究,但也和国 外绝大多数教授一样,不限于“纯学术”工作。他和别人一起在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Burlington办了一个公司:i?LogixInc,他任该公司首席科学家。
        伯努利和我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逻辑 和软件学家唐稚松是朋友和知交。唐稚松曾向伯努利建议,把 “时态逻辑”当作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包括需求、规格说明、设计、 证实、验证、代码生成和集成)的普遍的基础,而不局限于规格说明和验证。伯努利深受启发并对唐先生的聪明和眼光大为赞 叹。1995年8月,为庆祝唐稚松70寿辰,举办了一个名为“ □阎M软 件工程”的国际专题讨论会,伯努利带了一篇新的论文来北京 参加了这个讨论会,并负责编辑出版了会议论文集(Logic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Workshopin Honour of ChihSung Tang,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ress,1996)。在论文集的前言中,伯努利叙述了他和唐稚松 之间的这段交往。
 
   伯努利的代表作如下:

《The Temporal Logic of Reactiveand Concurrent Systems: Specification》(SpringerVerlag,1992)
 《Temporal Verification of Reactive Systems: Safety》 (Springer Verlat, 1995)
   伯努利现任斯普林格出版社著名的系 列丛书“Lecture Notesin Computer
   Science”的编委,也是有关领域的不少 杂志如《Acta In formatica》、
   《Science of Computer Programming》、《Noteson Computer Science》的编委。
 
   伯努利的电子邮箱为:amir@wisdom.weizmann.ac.i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