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 Mysql高阶扩充

1-1 Mysq分表分库:是一种用于提高数据库性能和可伸缩性的技术。当数据库中的数据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单个数据库服务器可能无法满足性能要求,或者可能出现单点故障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将数据库拆分为多个表或多个库,并将它们分布在多个数据库服务器上。

分表分库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性能和并发处理能力,同时降低数据库的负载和提高系统的可用性。通过将数据分散到多个表或多个库中,可以减少单个表或库的负载,从而提高查询性能和并发处理能力。此外,分表分库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因为即使某个数据库服务器出现故障,其他服务器仍然可以继续提供服务。

分表分库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水平分表、垂直分表、水平分库和垂直分库等。其中,水平分表是将一张表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拆分成多张表,每个表包含一部分数据;垂直分表是将一张表的字段按照一定的规则拆分成多张表,每个表包含一部分字段;水平分库是将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拆分成多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包含一部分数据;垂直分库是将一个数据库中的表按照一定的规则拆分成多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包含一部分表。不同的分表分库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1  读写分离简单来说,就是将数据库的读写操作分开,放到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上。这样可以减轻数据库的负载,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并发处理能力。在 MySQL 中,可以通过主从复制来实现读写分离。主服务器负责写入数据,从服务器负责读取数据。当主服务器上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会自动同步到从服务器上。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
读写分离主要有以下几个技术点:
1. 主从复制:实现主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

2. 读写分离策略:确定哪些操作在主服务器上执行,哪些操作在从服务器上执行。

3. 负载均衡:将读写操作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并发处理能力。
关于算法,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在 MySQL 中,常用的算法有 B+树索引、哈希索引、全文索引等。不同的算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学习算法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编程经验,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总结。

3-1 在分布式系统中,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分表分库是一种常用的解决方案。它可以将数据分散到多个数据库服务器上,从而提高数据库的并发处理能力和水平扩展能力。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可以采用分布式唯一标识符(UUID)的方式来标识每一条数据。UUID 是一种由 128 位数字组成的标识符,它可以保证在全球范围内的唯一性。在分表分库的情况下,可以将 UUID 作为主键来保证数据的唯一性。这样,即使数据分布在不同的表或库中,也可以通过 UUID 来进行关联和查询。

除了 UUID,还可以使用雪花算法(Snowflake Algorithm)来生成唯一标识符。雪花算法是一种生成全局唯一标识符的算法,它可以保证生成的标识符在分布式系统中是唯一的。雪花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一定的规则生成一个 64 位的整数,其中包含了时间戳、机器标识符和序列号等信息。在分表分库的情况下,可以将雪花算法生成的标识符作为主键来保证数据的唯一性。这样,即使数据分布在不同的表或库中,也可以通过标识符来进行关联和查询。

雪花算法的具体实现方式可能会因编程语言和应用场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一定的规则生成一个 64 位的整数,其中包含了时间戳、机器标识符和序列号等信息。以下是一个 Java 语言实现的简单示例:
 
public class SnowflakeIdGenerator {
    // 起始时间戳(毫秒级)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TART_TIMESTAMP = 1609459200000L;
    // 机器 ID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MACHINE_ID = 1;
    // 序列号位数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QUENCE_BIT = 12;
    // 机器 ID 位数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MACHINE_BIT = 10;
    // 时间戳位数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TIMESTAMP_BIT = 42;
    // 最大机器 ID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MAX_MACHINE_ID = -1L ^ (-1L << MACHINE_BIT);
    // 最大序列号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MAX_SEQUENCE = -1L ^ (-1L << SEQUENCE_BIT);
    // 机器 ID 左移位数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MACHINE_SHIFT = SEQUENCE_BIT;
    // 时间戳左移位数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TIMESTAMP_SHIFT = TIMESTAMP_BIT + MACHINE_BIT;
    // 序列号左移位数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QUENCE_SHIFT = TIMESTAMP_BIT;
    // 上一次生成 ID 的时间戳
    private static long lastTimestamp = -1L;
    // 上一次生成的序列号
    private static long sequence = 0L;

    public static long generateId() {
        long timestamp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如果当前时间小于上一次生成 ID 的时间,则说明系统时间发生了回拨,需要抛出异常
        if (timestamp < lastTimestamp)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System clock moved backwards, refused to generate ID");
        }
        // 如果当前时间等于上一次生成 ID 的时间,并且序列号已经达到最大值,则需要等待下一个毫秒才能生成 ID
        if (timestamp == lastTimestamp) {
            sequence = (sequence + 1) & MAX_SEQUENCE;
            // 如果序列号达到最大值,还需要等待下一个毫秒才能生成 ID
            if (sequence == 0) {
                timestamp = waitNextMillis();
            }
        } else {
            sequence = 0L;
        }
        // 更新上一次生成 ID 的时间戳和序列号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return ((timestamp - START_TIMESTAMP) << TIMESTAMP_SHIFT)
                | (MACHINE_ID << MACHINE_SHIFT)
                | sequence;
    }

    private static long waitNextMillis() {
        long timestamp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while (timestamp <=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return timestam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SnowflakeIdGenerator.generateId());
        }
    }
}
 
在上述代码中,首先定义了一些常量,包括起始时间戳 START_TIMESTAMP 、机器 ID 位数 MACHINE_BIT 、序列号位数 SEQUENCE_BIT 、机器 ID 最大值 MAX_MACHINE_ID 、序列号最大值 MAX_SEQUENCE 、机器 ID 左移位数 MACHINE_SHIFT 、时间戳左移位数 TIMESTAMP_SHIFT 、序列号左移位数 SEQUENCE_SHIFT 。然后,在 generateId 方法中,根据当前时间生成一个 64 位的 ID。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 获取当前时间戳 timestamp ,并判断是否小于上一次生成 ID 的时间戳 lastTimestamp 。如果小于,说明系统时间发生了回拨,需要抛出异常。

2. 如果时间戳等于上一次生成 ID 的时间戳,说明在同一毫秒内生成了多个 ID。此时,递增序列号 sequence ,并判断是否超过最大值。如果超过,等待下一个毫秒再生成 ID。

3. 如果时间戳大于上一次生成 ID 的时间戳,将序列号重置为 0。

4. 将时间戳减去起始时间戳,得到相对于起始时间的时间差。然后,将时间差左移 TIMESTAMP_SHIFT 位,得到时间戳的高位部分。

5. 将机器 ID 左移 MACHINE_SHIFT 位,得到机器 ID 的高位部分。

6. 将序列号左移 SEQUENCE_SHIFT 位,得到序列号的高位部分。

7. 将时间戳的高位部分、机器 ID 的高位部分和序列号的高位部分进行或运算,得到最终的 ID。
 
在 main 方法中,通过调用 generateId 方法生成了 10 个 ID,并将其输出到控制台。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修改起始时间戳、机器 ID 和序列号位数等参数,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 8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