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自我反省的功夫

“长于责人,拙于责已。”这是一般人的通病。而内心充满理想、满身都是棱角的年轻人,由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更容易使这种“病症”在公开场合中发作出来。

有很多青年人,一进入工商界工作时,觉得处处都不对劲,很多处事做人的原则,都跟在学校里学的那一套不一样,所以看不顺眼的事也特别多。这一现象之形成,完全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工商界的特性所致。

工商界的处事原则是,实际利益重于理想、重于虚名的。换言之,他们在一开始做生意时,都是以充实自己的财力、扩展自己的企业为第一目标,等他们有了财力,有了相当的事业基础之后,才会考虑到他们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为整个企业确立一个远大的目标。

因此,那些在中小企业工作的青年员工们,切不可对老板要求过高,也不要骂他们自私自利,应该牢守自己的岗位,随时检点自己,这才是当伙计的本分。前章谈的是以别人作镜子,激励自己的工作精神,改进自己的工作态度;这一章则是谈如何激发自己的良知,以发自内心的力量,来纠正自己工作上的缺失。

这两种修养功夫,虽然其作用是殊途同归,但做起来却是后者难于前者的。原因是发掘别人的毛病容易,要找出自己的缺点就难多了。

曾子是以“吾日三省吾身”来检讨自己的缺失,这是圣贤的修养功夫,凡人是不易做到的。就一般人来说,只要每天对自己做一次检讨也就很够了。

记得几年前,有一家企业在一天工作结束时,抽出下班之前的十分钟,让员工集合在一起做一次“晚祷”,由老板领头朗诵下面的几句话:

——我今天八小时的工作,是否有偷懒行为?

——我今天的工作是否有任何缺失?

——我对今天的工作是否尽了力?

——我有否说过不当的话?

——我有否做过损害别人的事?

。。。。。。。。。。。。。。。。。。。。。。。。。。。。。。。。。。。。。。。。。。。。。。。。。

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太形式化,而且多半是根据宗教祷告仪式演变出来的,一般员工并不一定鼓足勇气这样做,普遍用之于工厂、公司的管理,当然很难行得通。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是对老板、对伙计都有益的事。

一位西洋哲人也说过:“反省是砥砺自我人品最好的磨石,它能使你的想象力更敏锐,它能使你真正的认识自我。”

人有了不当的意念,或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可能瞒过任何人,但绝对骗不过自己。人之所以会做对不起别人的事,那是因为外界的诱惑力太大,自己的贪欲太强,使理智战不胜欲念所致,并不是他自己不知道所做的事是坏事。相反的,一个常常做自我反省的人,理智强的人,他也必定知道什么是自己所当为,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做的。

贫寒出身的美国总统林肯,是个最重视自我反省的人,所以他一生的重大决定,几乎没有一次是失败的。当起用格兰特(林肯被剌后,继任总统)做司令官时,舆论哗然,大家都认为这个沉溺于杯中物的酒鬼,决不足以当大任,他们一再的强调,这是上帝的意旨。林肯统统回答的很妙:“如果真的是上帝的意旨,我相信他一定会直接告诉我,用不着烦劳各位代为转达。”

这段历史掌故,说明了一项事实,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他的良知、他的判断力,永远都会指向正确的方向,而且不易为外力所动摇。

当然,一个当伙计的的人,也许不能自比圣贤、伟人,但是要做一个负责尽职的员工,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你能经常做自我反省,自我检讨,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一个受欢迎的好伙计。

一般人只要求别人应该如何如何,不知要求自己,这种人是最自私的人,也是决不可能有好的工作表现的人。

我们常看到有很多当伙计的人,一有机会就诉苦,他在工作中遭遇到许多的困难,他并不是不想把工作做好,而是困难太多,阻力太大,使他无能为力。

听起来的确很值得同情,但深入的去想一想,他的所谓“困难”,有很多都是推诿之词。即使真的困难重重,可是他没有先问问自己,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是否把应做的工作都做好了?那些困难和阻力,自己能否设法把它消除掉?

如果你一遇到困难和阻力,就把责任推给别人,根本不问自己是否有办法克服,这样的伙计会有什么大的出息?任何工作都要付出劳力和心血,你想轻轻松松地完成重要工作,受到老板重视,这是决不可能的事。

几年前,有个当推销员的朋友来向我诉苦,他说:“推销员不是人干的,在外面受消费者的气,在公司受老板的气。”

这位朋友是推销酱油的,我当时笑着问他:“你的口才不错,也很能吃苦,何以会两面不讨好呢?”

“起来真会气死人!”着头叹息着说:“有些家庭主妇,见了推销员就像见到坏人一样,根本不容许你开口,就很不耐烦地说一句:“我们已经买了”,就把门关了。有些人态度更恶劣,一看是推销东西的,脸马上就拉长了,就像看到最讨厌的人似的,一句话不说,就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一天跑下来,只推销了几瓶,回到公司,老板的脸色更难看,好像我犯什么不可宥恕的罪恶一样。

这位朋友越说越激动,最后发誓决不再干推销员这种工作。听起来,他的话的确值得同情,酱油推销不出去,并不是他不卖力,而是人家不要,总不能强迫人家非买不可。可是,老板不但不予同情,反而给他脸色看,骂他没有用,的确是太委屈了。

可是,以“在商言商”来说,老板雇佣推销员的目的,就是想把货品推销出去,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老板怎么会有好脸色给你看?

再退一步说,除非是酱油本身有问题,根本没人要,否则,你推销不出去的话,问题的症结,并不是老板的脸色是否难看,也不是消费者态度如何恶劣,而是要检讨你推销的方法是否得当。

我当时劝他:“你不愿当推销员,当然没有人能勉强你,可是,只要你想在工商界工作,就要有帮老板赚钱的能力,任何行业都是一样,如果你对老板的生意没有帮助,到哪里也不会受欢迎。”

“至少不会受这么多的气。”

“可是,如果你不换工作,能想法把酱油推销出去,老板不但不会给你气受,说不定还会重用你哩。”

“问题是我没有办法把酱油推销出去。”

“如果每个推销员都跟你的想法一样,这个老板的生意岂不是要关门了。照我想,你们公司里一定有业绩不错的推销员,对不?你不妨向别人讨教讨教,然后再根据自己出去推销的经验,想出改进的办法。不要老是想着受气的事,而是要想如何才不能受气。你不妨跟自己赌口气,别人每天能推销出去十瓶,我为什么就不能。只要你的业绩能拿到全公司第一,老板对你的态度巴就会改变。到那时候,他不但不会给你气吃,说不定还常请你上小馆哩。想想看,现在给你脸色看的老板,一旦转变为讨好,你这口气不值得争吗?”

这位朋友的好胜心很强,我的话果然奏效了,沉思一会,拍一下桌子,站起来以浓重的四川口音说:“要得,格老子跟他们拧上啦,决不能输这口气给那些龟儿子!”

现在这位朋友已经当了分销处主任,老板见了他的面,总是称兄道弟,客气得不得了。他推销的成功秘诀,不在本书范围之内,在这里略不谈,但总括一句,他的成功是由检讨自己做起的,并不是强迫老板改变对他的态度。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但是,把它当做现代当伙计者的守则,也是非常实用的。一切“尽其在我”,才能守住本分,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可以老是想着“别人对我如何如何”。

实际上,“自我反省”、“自我检讨”的功夫,并不是完全对自己言行的约束,也是求进取和超越别人的一种不可缺少的修养。能“自我反省”,才能发掘出自己的缺失;能“自我检讨”,才能找出自己应有的做法。

凡是想发展事业的老板,多半都是用人唯才的,当伙计的要想赢得老板的信任,使老板欣赏你,你必须要有优于别人的条件。然而,你如何知道自己优于别人?如何在劣势中争取优势?如何使自己的才能符合老板的要求?这都是要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作自我检讨、反省才能获得答案。

例如,同你一起进公司的人,比你先升了,你切不可因嫉妒而趋向偏激,应该冷静地去分析检讨,他哪些地方比你占了便宜?你在哪些地方吃了亏?有没有补救的办法?找出问题症结之后,对于那些无法补救的事,不必再去想它(例如他跟老板是几辈子的交情,这是你无能为力的)针对自己其他的弱点,尽力去修改,去充实,使它转弱为强,只要除了私人关系之外,你一切的条件都比别人好,如果还受不了重用,那么这个老板的能力就值得怀疑了。

在自我反省、检讨中,还有一点你要特别记住:企业的发展,是需要各种人才配合运用的,并不一定完全是方正的君子,也不一定都是技术精湛的人,甚至于有些行为、品格不怎么高的人,也可能获得升迁,如果你为此而感到不平,那就是自己找气生了。

换言之,你要检讨、比较的,是跟那些与你同类型的人、职务相同的人来反省、比较,有些根本不适合你干的工作,让别人升上去干了,你有什么好不平的?

例如有些人善于肆应,长于善体老板的心意,老板给了他一个名义,让他担任交际应酬之类的工作。他的级职比你高了,也受到了老板的重用,也许你看着不顺眼,可是,把这类的工作交给你,你能干得了吗?

企业组织还有一个特点,它的管理性质是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的。在行政机关中,主管的更调,会影响人事的升迁,你跟这个主管处不好,也许跟另一个主管会相处得很好,对你的前途影响不会太大。企业单位就不同了,真正掌握人事大权的是老板自己(规模大的企业也许稍有不同),而老板是不可能更换的,除非老板把生意做垮了。

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你想在某个企业求前途,你一定要争取这个企业老板对你的好感和赏识,否则,你永远不可能受到重用。要想使老板欣赏你,当然要从日常言行、工作中去求表现。然则,你的言行、工作如何才能达到老板欣赏的标准呢?这又非从留心观察老板的个性、作风,自己经常去作自我检讨、自我反省做起不可。

这番话,也许有很多青年人听了会感到刺耳、不服气:“一个人工作是靠自己的能力,何必看别人的眼色?”

这种工作态度,用之于研究学问、研究技术,也许没有错,但想在工商界混事业、前途则行不通。

何以呢?这道理很简单,老板的个性、作风,是决定企业形态、管理方式的唯一因素。例如老板是个保守型的人物,如果当伙计的表现得过分标新立异,冲劲十足,就会引起老板的戒心,不敢重用你。因为他是以自己的观念来衡量企业的存亡,以及资金的安全运用,不会任凭当伙计的摆布。简言之,老板不喜欢改革的事、冒险的生意,当伙计的想在这些方面表现自己就是吃力不讨好。如果你再不知检点,乱发批评,就准备换个地方干呢!

在公家机关工作,你还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在为国家做事,只要是对的,我就可以坚持。”但在民营企业单位做事,就决不能表现这种性格,因为你是在为人家老板做事,应该以老板的目标为目标,贡献出老板所需要的能力,否则,你的能力再强,也不会受到欢迎。

因此,当你进入某一企业之后,你一定要先了解这个企业的风格,以及老板最重视的是什么,然后在工作中随时检讨自己,以适应老板的要求,塑造自己的工作形态。现在我们举一个例子,来作较具体的说明:

七年前,有两位高职毕业的学生,由彰化到台北来谋职,一个叫林招治,一个叫吴火旺。两个人不是同校同学,但在服役时是在同一单位,相处三年,彼此成了好朋友,因此退役后,一起到台北来找工作。

两个人进了同一家公司,工作性质也相同,然后,七年后的今天,林招治已升到业务经理,而吴火旺却已换了三家公司,仍在当业务员。

如论两个人的条件,林招治都不及吴火旺。林招治身材不高,皮肤黝黑,看上去是个种田的乡下佬,而且口才也不怎么好。而吴火旺就不同了,他长得身体魁梧,人也很英俊,平时谈话也称得上是“辩才无碍”。

认识他们的人都认为,在工商界做事,吴火旺要比林招治有办法,但结果却恰好相反,实在是大大出人意料的事。

现在我们由这两个人的工作实况中,来探讨一下,林招治如何一步一步升上去的?而吴火旺又如何落魄的。

一到台北,两个人现时进入一家电器公司,受了一个多月的短期训练,便开始担任到客户家里修理电器的工作。

两个人都是电子科毕业,对这种修护工作虽不熟练,但基本知识都懂,学习起来比较方便。跟着那些老服务员跑了没有多久,就开始独当一面了。

这家电器公司的老板是个苦学出身的人,没有什么学历,是由装潢石收音机开始,自己慢慢摸索,在这一行累积起丰富的经验,取得几种厂牌的电视机、电冰箱、冷气机等电器的经销权。

这种公司的规模当然不会太大,但它的经营,不同于各大公司的门市部、专销店,管理上是完全独立的,不受制造商的牵制。换言之,公司的业务,老板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爱怎么管理就怎么管理。

林招治与吴火旺进这家公司时,除老板和老板娘之外,只雇了这三个服务员,规模可说很小,但待遇并不算太差。

在这种小公司里服务,待遇要好的话,工作一定很忙,这是必然的道理,老板不会自掏腰包发薪水。因此,他们除了服务工作之外,空闲的时候,也兼作店员,负责接待上门的顾客。

这样一来,工作时间自然就比较长了,上午九点多钟开门,要到晚上十一点左右打烊。

说起来,工作时间的确太长了,但老板这样做,也有他的苦衷,如果多用一个店员,必然要增加开支,相对的,其他服务员的待遇也就要减少了。

老板是个苦干起家的人,他认为年轻人苦一点没有关系,何况这种工作不是出苦力,虽然工作时间长一点,但不至于把累坏。如果硬要按照八个小时的工作标准,势必要多用几个人,每个人的待遇就减少了,不容易留住好的员工。

当然,老板也考虑到年轻人贪玩,工作时间长了,有人会不习惯。但他有另一种想法,年轻人应该努力工作,多赚点钱,玩的时间少了,自然就不容易学坏。林招治和吴火旺刚来时,老板就把这种情形告诉了他们,当时他们找不到其他适合的工作,住在亲友家里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老板是个很忠厚的人,凡是到他店里工作的,他都把他们当作自己人一样看待,亲自教他们电器修护常识。林招治和吴火旺学习了一个多月,就开始出去替客户服务,成了正式的服务员。

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对电器的修护工作已能胜任愉快,尤其是吴火旺,他的脑筋比林招治灵活,学什么都比他快,林招治要半个小时才能找出毛病来,他有十分钟就可以了。

在这种情形下,老板对吴火旺当然是另眼看待。正因为老板喜欢他,所以较重要的工作都派他去做。

照说,这正是磨练自己的好机会,可是,吴火旺却并不这么想,认为老板对他好,是因为他的能力强,他做的工作别人做不了。因此,他变得愈来愈骄傲,最后竟认为这个店里少了他就不行了。

于是,他把自己列为店里的特殊分子,其他服务员空闲时要帮忙照顾店里的生意,而他则到附近的冰店,小吃摊上去吃零食,与店员小姐开玩笑。来了电话要他出去服务时,老板还要派人出来找他。

林招治是他的老朋友,对他的作风也慢慢看不顺眼了,曾私下里劝他:“老板对你这样好,你自己的行为要检点一点,不要让人家说闲话。”

“我的行为怎么啦?”吴火旺没有一点惭愧的意思,反而理直气壮地说,“我又没有耽误工作,事实上,我比你们任何人都做的多。”

“就是因为你能干,老板才对你这样好,可是,你空闲的时候,也应该在店里帮忙照顾生意,不要老是向外跑。”

“我是服务员,不是店员,照顾生意的事我做不来。何况在外面工作累了,回来后,在附近的小摊坐坐,休息休息,有什么不对?”

“话不是这样说,小吴,我们大家都是服务员,帮忙照顾生意是老板规定的,像你这样,一回来,放下工具就不见了,即使老板不讲话,同事们也会有闲言的。”

“各人干各人的,他们有什么闲话好讲?谁要是不服气,可以去跟老板讲。”吴火旺顿了一下,凝视着林招治半开玩笑地说,“你是不是看着老板对我这样好,也有点吃醋?”

“怎么会?我们是好朋友,老板对你好,我也有光彩,”林招治很认真地说,“不过,我们自己要知趣,不能因为老板对你好,就行为随便了,要应该兢兢业业的替人家干。”

“你还要我怎么干?”吴火旺带点发牢骚的口吻说,“有了较重要的工作,老板都是叫我去,我一天跑十个客户,你们项多跑五家,大家为什么不想想这一点,工作比我少,拿钱却一样多,这样就公平吗?”

“大家的薪水虽然一样,但你拿的加班费、工作奖金比别人多,算起来你也没有吃亏,可是,人家在店里帮忙照顾生意时,你却在外面玩,这不是让人家老板为难吗?”

“他为难什么?工作是凭能力的,对能力强的人,自然要好一点,这是天公地道的事,别人要是说闲话,老板用这个理由就可以把他们的嘴堵住了。”

“好,就算不管别人说什么,老板既然对你这样好,你也应该表现得更好同,才不辜负人家对你的这番好意。”

“算啦,”吴火旺带着不屑的表情说,“我对你实说了吧,老林,我根本就没打算在这里长久地干下去。”

“噢?”林招治大感意外,“为什么?”

“你不想想看,在这种店里工作有什么前途?老板永远是老板,伙计永远是伙计,你想升都没处升,这样干下去,干到哪一天才能出头?”

林招治向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只觉得老板为人不错,工作也不算太累,待遇也很好,根本没有想过另换工作。可是,吴火旺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他想了半天才说:“老板对你这样好,你舍得离开吗?”

“他对我好是一回事,但我不能不为自己的前途打算。再说,老板为什么要对我好?还不是因为我比别人的工作能力强,可是,反过来说,以我现在的能力到别的公司去干,说不定早就升上去了。但待在这里,我可能永远是个跑街的服务员,不可能有别的职位给我。”

“你说的似乎也有道理,你是不是已经跟另外的公司接头了?”

“还没有,我正在找机会。”

“我知道你的野心很大,但我希望你能慎重考虑这件事,”林招治很恳切地说,“我总觉得遇到赏识自己的老板不容易,如果你在这里好好帮老板干,等他的生意有了发展,你一定会受到重用。”

“你别傻了,那要等到哪一年?”

这也是实情,老板并不是个很有冲劲的人,生意做得四平八稳,闲着没有事,就看看那些有关电器的书籍,似乎并没有创大事业的雄心。虽然这个店里的生意比他们来时好多了,但规模并没有扩大,要想在这里熬出前途来,看来是不太可能的。

林招治被吴火旺说得哑口无言了,尽管他并没有在口头上同意他的看法,但他的沉默,已表示认为他说的有道理。

“我认为,要干就要到大公司去干,“吴火旺很起劲地说,“只要能力强,就会有晋升的机会。我已经托人帮忙介绍,如果成功的话,你可以跟我一起走。”

“不,”林招治直觉地回答,“我的能力不如你,也不习惯人多的陌生环境,我还是在这里干一段时间再说。”

“也好,等我在外面干得有点成就了,我再来找你。”

两个人就这样说定了。吴火旺既有了离去之心,对目前的工作就更不卖劲了,有时候出一次任务,半天不回来,有时工作忙了,他会托病说身体不舒服,不肯出去工作。

老板虽然为人厚道,但并不是傻瓜,当然很快就看出吴火旺工作情绪不佳。有一天,老板把林招治叫到屋里问:“最近吴火旺是怎么回事?好像工作得很不起劲。”

林招治踌躇半天,不知该怎么回答。如果把吴火旺的意思照实告诉老板,怕引起老板反感,对吴火旺不利,如果把真相隐瞒起来,又觉得对不起老板。

“你不必为难,”老板很亲切地说:“因为我很关心他,我才会这样问。而你又是他的好朋友,我们有义务找出问题的症结,帮忙替他解决。所以不管他有什么困难,你尽管说好了,我能帮上忙的事,我一定尽力。”

老板的话,使林招治大受感动,唯其如此,吴火旺的事他越发不好意思明说了,只好硬着头皮说谎:“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等我好好去问问他,再来告诉您。”

第二天,林招治把这件事告诉了吴火旺,并劝他在没有走之前,不能在工作上表现得太差,无论如何人家老板对他不错,不能临走给人家留下个坏印象。

“你总是婆婆妈妈地说些不切实际的话,”吴火旺有点不耐烦地说,“我现在正在忙着进行其他的工作,哪有心思再替他干?”

“话不是这样说,你在这里一天,就要好好地替人家干一天,你这几天的表现,我看着都有点说不过去,万一人家老板生气,说你几句,面子上多不好看!”

“你不用替我担心,”吴火旺胸有成竹地说,“他要是好好地对我,我还可以在这里多干两天,否则,我马上就辞职不干。”

“怎么,你已经另外找到工作了?”

“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地方要我去,我只是在考虑待遇问题。反正这里还可以待下去,乐得跟他们讲讲条件。”

林招治很不赞成他的这种态度,可是他是一个拙于言辞的人,找不出适当的话来可以说服他,只好叹息一声说:“你什么都比我强,我也不便劝你了,可是,老板再问起来,我应该怎么说?”

“你就照实告诉他好了,我看他表示的态度再决定去留。”

“你的意思是如果老板能加你的薪水,你还可以再在这里干下去?”

“至少我不会急着离去。”

“可是,老板知道了你有不想干的意思,彼此之间不是留下不了芥蒂?”

“你真是太老实了,”吴火旺颇为得意地说,“这种事的微妙你是解不透的,老板为什么对我好,因为他了解,他花同样的钱,雇不到我这样能干的人。因此他加我的薪水也是应该的,还有什么不开心?有些老板都犯同样的毛病,你一声不响地干下去,他不会太重视你,等你想不干了,他才会想法挽留你。所以有些事,你不能太死心眼。”

这些道理,的确是林招治从来没有想过的,他听了感到怪别扭,但又说不出道理在哪里。不过,他知道吴火旺脑筋比他灵活,想的事情比他多。他想,自己可能天生没有什么出息,所以才没有这么多心眼,不能因为自己愚笨,妨碍了好朋友的前途。

于是,他把吴火旺的意思告诉了老板,老板听了沉默了半天,才带点难过的语气说:“随他去吧,可能是我错了。”

林招治不太懂老板的意思,听语气,不像是要给吴火旺加薪水,但也没有表示要撵他走的意思,他究竟打算怎么样来处理这件事?

他的怀疑,很快就得到了答案,老板对吴火旺的态度开始冷淡了,而且跟他说话时,也不再那样和善。林招治意识到一场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临了。

他担心的一点也不错。有一天,吴火旺出去为一家客户服务,上午十点钟出去,到下午两点钟才回来,老板当时板着面孔问他:“你哪里去了?”

“我上午不是拿着单子去替客户修理电视机了吗?”吴火旺说话的态度也不友善。

“为什么这时候才回来?”

“刚修好。”

“胡说!”老板怒喝道,“我打电话去问过你服务的那家客户,人家说你去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走了。”

老板第一次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伙计,店里的人,包括老板娘在内都愣住了。吴火旺瞟了一下四周的人的脸色,老羞成怒地说:“凶什么凶,你看着我不顺眼,我不干就是了。”

“干不干是你自己的事,你只要在这里干一天,就要守一天的规矩。”

“我现在就不干了,你的规矩我可以不听了吧?”吴火旺丢下工具袋,掉头向后面睡觉的地方走去。老板望着他的背影,低声骂了一句:“不知好歹的东西!”

伙计们都低头忙自己的事了,老板娘走到她先生面前低声说:“你今天是怎么啦?何必发这么大的脾气?”“对这种不知好歹的人,还有什么客气的?我已经忍受得够多了。”

“反正你知道他要走了,为什么不再多忍耐一回?这样吵吵闹闹的多没意思。”

“唉!”老板叹息一声说,“你不懂。”

“我不懂?”老板娘大感困惑地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个家伙太使我失望了,所以才使我控制不住自己。”

这位老板的话,我们是可以体会的。在所有的伙计中,他对吴火旺最好,结果这个他最欣赏的人,反而变得最不听话,怎么不使他伤心呢?此外,正因为他对吴火旺“爱之深”,所以才有“责之切”的态度。换言之,他对吴火旺还并没有完全绝望,他想用剧烈的态度,刺激一下他的良知,如果他知道反悔,承认自己的不对,愿意再留下来的话,他还会像过去一样的对待他。

然而,吴火旺并不是一个会自我检讨的人,他现在心里所想的是:他的能力比别人好,不愁找不到工作。因此,他既不感激老板对他的另眼相待。当然也更不能忍受老板对他发脾气。所以他决定借这个机会离开了,并且可以自豪的对人夸耀:“我从来不吃这一套,我到哪里都是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受气决不干!”

    这种很“性格”的做法,说起来并不能算错,人,在外面工作,当然要靠自己的能力,然而,必须有几个最重要的附带条件,一是要知自爱,对工作决不马虎;其次是要能自我检讨,自己负责的工作,是否符合老板的要求;此外,还要对人谦和,彬彬有礼。

身为伙计者,只要能做到这三点,你大可不必去钻营、拍马,老板一定认为你是个好伙计。假如你过分迷信自己的能力,做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浑身像长满了刺的刺猬,给人一种很“扎手”的印象,不用说老板不敢重用你,即使同事们也会对你敬而远之。

吴火旺的作为,就是后者的典型代表。这种人是伙计中最难管理的人,你对他太好了不行,你对他不好当然更不行。如果老板对他有一分好,他就会增加一分骄傲,对他十分好,他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可悲的是,这种人在一开始参与工作时,很容易引起老板的注意,对他另眼看待,也许升得比任何人都快。可是,当老板认清他的本质时,他就变成最不受欢迎的人了。

在本书中,我曾一再强调:当伙计的人,千万不可以因为自己身拥重要工作,而老板又对你很好,就生出骄傲之心,以为某某工作没有你就不行了。要知,老板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你,是因为你过去的表现,赢得了他的信任,事实上,可能有很多跟你同等能力的人,在做着次要的工作,甚至于他们担任你的工作,说不定表现得更好,只是老板没有给他们机会而已。当你得到较好的职位时,你要把他当作是一种幸运,当作老板对你信任的增加,更应该兢兢业业地去努力表现,如果你认为非你莫属,没有你这种工作就无法推动了,那你迟早会发觉自己是个多余的人。

一个非现代化组织的企业,只有老板个人的能力,才是决定企业存亡的重要关键,一个伙计的去留,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影响。因为这种私人企业,是以老板为重心的,伙计只有听命行事的分儿。

这并不是说企业的盛衰,当伙计的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是说,并没有直接的责任。因为人事的安排是由老板来决定的,如果有才能的员工他都留不住,专用那些庸才、奴才,这个企业焉有不垮的道理。

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才能的员工贡献智慧,这是一项铁的定律。然而世上有才能的人太多了,必须赢得老板的信任,你才有发挥的机会。

假如你是“怀才不遇”,你就只好潦倒一生。所以当老板对你信任有加时,你更需要时常自我检点,以报答这分“知遇之恩”。这样主雇之间才能永远水乳交融,和谐相处。

吴火旺显示不了解这一点,所以他一点也不重视老板对他的赏识。固然,当时这个公司太小,似乎没有什么前途,然而站在道义的立场,总不能漠视老板对他的这一“情份”,应该贡献出自己一切的能力,帮老板来发展生意。如果自己的心血白费,老板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以开个小电器行就满足了,到那时候他再失望的离开,也还情有可原。实际上,这个苦干出身的老板,并不是没有事业雄心的人,就凭他“爱才”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然而,吴火旺既不知观察别人,也不知检讨自己,仅凭着自己的能力比其他伙计强,就骄傲不可一世。殊不知世界大得很,比他能力强的人还多得是。即使自认为不如他的林招治,事实证明也比他强。

吴火旺离开之后,林招治对老板感到很不好意思,甚至于担心老板连他也会撵走,所以在工作上处处小心谨慎。

尽管吴火旺之走,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但他两个人是一起进来的,而且是很要好的朋友,老板对他起戒心,也是人之常情。因为吴火旺走的方式,不仅大背常理,也伤透了老板的心。

林招治对吴火旺与老板反脸,也大不以为然,但是基于做人的道理,以及朋友之间的义气,他不能在老板面前说吴火旺的坏话,以表明自己的清白。因此他只有闷声不响地埋头工作。他想:能干一天是一天,等老板不要他时再说。

老板是个通晓人情的人,不久就看出林招治的心意。农历三月间,东园区大拜拜,老板请伙计们吃了一餐,并提前打烊,让伙计们出去玩,但林招治没有出去,躲在自己睡觉的地方写信。

不一会,老板走了进来,并在他旁边的一把椅子上坐下。林招治一看是老板,慌忙想站起来,老板亲切的把他按住了,并笑着说:“怎么没有跟他们一起出去玩?”

“我想给家里写封信。”

老板接着他的话头,问了问家里的情形,跟他闲聊一阵,然后把话题扯到吴火旺身上,老板侧着脸望着他说:“你是不是认为我对他的态度太过分了?”

“没有,”林招治急忙回答,“是他先惹您生气,我劝过他多少次,要他把脾气改一改,他就是改不了。”

“你要知道,招治,我要叫他走,并不是因为他脾气坏,”老板神色严肃,语气倒很温和地说,“人,谁没有脾气,尤其是你们这些年轻人,哪个没有点性格,我不会认真计较这些,如果他只有脾气不好,再坏一点我也忍受得了。”

“我知道,”林招治点着头说,“您好是为了其他的事对他不满。”

“你是不是指他要离开我这里?”

“都是怪我不好,”林招治自怨自艾地说,“我不该把这件事告诉您。我事先也劝过他,可是这个家伙事业心太强,根本不听劝。”

“你错了,招治。年轻人要创事业是应该的,他要走,我决不会强留他,甚至于还可以尽力帮助他,怎么会生他的气?”

这番话,使林招治迷惑了,明明是因为吴火旺要走,才引起彼此的不愉快,老板怎会说这种话呢?

“也许你还不了解,招治,”老板亲切地说,“做人一定要知道好歹,重视情义,否则,在社会上很难立足。”

林招治明白老板这些话的意思,所以忙着说:“您对他的确太好了,只是他一心想着另创事业,所以才会显得毛毛躁躁的,忽略了您对他的好。”

“我并不是要他报答我,要他在我这里干一辈子。老板都喜欢能干的年轻人,我对他好也是应该的,然而,他在工作的表现上却愈来愈令我失望,”老板很痛心地说,“如果他是闹情绪,或是年轻好玩,我还可以原谅他,慢慢地教导他。可是他是因为要另谋发展,面疏忽了他现在的工作,这就不可原谅了。不说别的,就算看在我平时对他不错的份上,也不能在走之前,跟我在工作上耍滑头,对不对?”

林招治点点头,没有表示意见,他是想从老板这番话里,体会出其中的道理,老板对吴火旺究竟为什么不满。现在他有点明白了,吴火旺之离开,仅是一根导火索,实际上,老板对他早就有了反感。

“如果他在这里安安分分地工作,他要走的话,会使我永远怀念这个伙计,”老板接着说,“可是,现在我对他的走毫不惋惜,只是觉得有一点点遗憾。如果我一开始不对他那么好,也许他不会变得这样目空一切。人,都容易犯一个毛病,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反而一点也不知道珍惜。”

“他的表现是有点过份了,”林招治对这件事不愿多谈,一方是老板,一方是他的好友,他简直不知该说什么好,所以显出很为难的表情。

“过去的事,不必去谈他,”老板振作一下精神说,“我发觉你最近沉默寡言,好像很不开心的样子,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没有,”林招治急忙否认。

“工作是不是太累了?”

“不,我觉得一切都很好。”

“我希望你不要心存芥蒂,把我跟吴火旺的事存在心里。他是他,你是你,我决不会把对他的观感转嫁到你身上。你安心干你的,我对你的信任,决不会受他的影响。”

老板的这番话,消除了林招治心中的疑惑云,也对老板生出感激之心。而他又是重视“感恩图报”那一类人,老板对他也一点,他就想在工作上多表现一点。

自此之后,他除了平时工作勤奋之外,又替自己增加了一项推销工作。他每次出去替客户修理电器,总不忘顺便问人家一声:“府上还需不需要另外的电器用品?”

林招治觉得自己这样做,在工作上并没有增加什么负担,只不过在把客户的电器修好之后,顺便像闲聊似的问一声,人家不要的话,他也不必死皮赖脸的硬推销,毕竟这不是他份内的工作,如果人家要的话,就等于顺便帮了老板的忙。

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林招治觉得很有意义,即使推销不出去,在心里上也有一种自我安慰的作用,至少替老板做了一件额外的工作,可以略表对老板的感激之意。

在这样的心理下,他一开始对这种额外的推销工作,并没有抱很大的希望,完全像是玩票一样。然而,结果却大出他的意料之外,推销的成绩相当不错。一个月下来,总可以帮老板做个十几万的生意。

仔细推敲起来,他之所以能创造这样好的成绩,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客户的电器有了毛病,他能及时去替人家修好,用户心里已经很高兴了,再加他服务态度好,不存心欺骗用户是外行,有了什么毛病,总是据实告诉人家,该大修的就大修,该小修的就小修,甚至于因客户不懂得使用引起的“不是毛病的毛病”,他也决不讳莫如深地胡乱“盖”,而且决不乱要修理费,一定很耐心的把这些小毛病告诉人家。

这样的服务员,当然到哪里都受欢迎,只要他去服务一次,就会给人家留下一个好印象。在这样的情形下,客户除非不需要增添新的电器用品,如果需要的话,他开口一问,就很有成交的希望。

半年之后,林招治的这种“客串”的推销工作,才引起老板的重视。原因是他自己并没有说他在帮老板做推销工作,有时候他服务回来,只轻描淡写地说:“某某用户要买一台冰箱,要我们马上送去。”

这种情形以前也有过,老板当然没有想到是他推销的,以为是用户自动告诉他的。可是,这种订货的事,发生在林招治身上的愈来愈多,老板就不能不重视了,经多方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他主动推销获得的成果。

像这样默默工作不愿表现的伙计,在企业中做事,往往是很吃亏的。第一,会给老板一种内向的印象,认为你缺乏开展力;其次是很不容易引起老板的重视,因为他的表现有很多都在“暗处”,不容易为老板觉察。不过,当这样的伙计一旦被老板发现时,他就会由衷的喜欢你,对你的重用,也往往超越别人。

林招治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获得老板信任的,并把他视为最得力的肩膀。没有多久,老板自己研究成功一种小型吹风机,准备自己设厂制造,所以便把电器行的工作,全部交给林招治管理,老板则全力去发展自己的新事业。

现在,林招治已是该公司的业务经理,不但负责电器行的销售工作,而且也是老板研制的各种小电器的业务策划人,老板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一般看待。

可是,林招治直到现在还没有得意忘形,仍像过去一样的认真工作,而且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老板的要求。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老板对我这样好,如果我不帮人家多做一点事,在良心上也说不过去。”

的确,凭良心做事,应该是每个当伙计的守则。大可不必计较老板对你一时的好坏。只要问问你自己,这一天的工作是否问心无愧?

但有很多的人想法并不是这样的,他们总是认为,反正老板也不重视我,我又何必替他卖力呢?

这种“怄气”的心理,不知害了多少人的前程和幸福。说起来,他们似乎很有道理:“老板给的待遇不好,我当然用不着好好地干。”“生意是老板的,好坏与我有什么关系?”“反正赚的钱再多,我也得不到多少好处,能混就混吧!”

当然,造成当伙计的这样的心理,老板也要负大部分的责任,但站在当伙计的立场,且不管老板的利益如何,这种心理对自己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如果把目前的工作,只当作是个“歇脚站”,自己另外有更大的抱负,并不想在这个公司长期干下去,还情有可原。如果你既没有其他出路,了有点舍不得目前的工作,这种“怄气”的心理,就是“自掘坟墓”了。

这种比喻,也许看起来像是危言耸听,但你就一生的事业、前途来衡量,这句话也不算过分。

老板(指有才能、有雄心的老板)对你好与坏,是根据什么标准呢?自然是你工作认真,有很好的表现,人家才会慢慢地对你好起来,你不能指望老板先对你好,你才肯认真工作,对你不好,你就采取“泡蘑菇”的态度。这样恶性循环下去,老板永远也不可能改变对你的观感。

再说,你新进入一个公司,老板对你毫无了解,怎么会马上产生良好的印象。就算你长得一表人才,让人一看就会产生好感,就像吴火旺一样,但老板以后对你是好是坏,还要看你自己的表现。

你要知道,是老板在选拔肯替他尽心尽力做事的伙计,不是替他女儿挑选女婿,光恁一时的好印象,绝对无法维持长久的,一定要表现一点什么给老板看看才行。

吴火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当初老板对他比谁都好,可是他表现得太差劲了,以致引起老板的不满,闹了个不欢而散。

这种“自视过高”的伙计,到任何地方工作都是一样,换一个新环境,可能收敛一段时间,但过不多久,又会故太复萌,自认为谁都不如他,甚至于连老板、主管在内,都要买他的帐才会干得起劲,稍微有点不顺心,就闹情绪,耍脾气。遇到肚量大的老板,他也许还能多干几天,若是遇到那些修养差劲的老板,他只有马上卷铺盖走人。

当林招治当上业务经理时,吴火旺已换了四个工作单位,而且仍在干服务员。唯一与过去不同的是,他的牢骚比以前更多了,认为老板们都私心太重,只肯用那些听话而才能差的人,却不肯重用那些有个性而才能好的人。

他的这一想法,显然是由于不知自我检讨所产生的偏差。所谓“个性”,通常是指脾气暴躁,讲求是非分明,坚持原则不买帐等这一类型的人而言,并不是像他那种“自视过高”、“瞧不起别人”的狂妄。

对真正有个性的人而言,有很多统驭能力强的老板,决不会把他们视为是心腹之患,只要用之得当,说不定还可能成为最有贡献的伙计,可是对常怀二心,又不安于自己工作的人,任老板都拿他没有办法。因为这种人,软硬都不吃,如果你对他好,或重用他,他除了当时感到高兴外,心里根本不生感激之情,说不定还认为老板为了自己事业的发展不得不重用他哩,自然跋扈的气焰就更高涨了。如果老板对他严厉,想挫挫他的傲气,他马上就会生出“跳槽”之心。具有这种德行的人,焉有不失败之理!

兵法上有“知己知彼”的格言,当伙计的也是一样,一定要在平时工作中,经常检讨自己,观察别人,你才能确定自己做事的正确原则。如果你命中注定要替人家当一辈子的伙计,没有具备自己当老板的条件,你就要从一开始朝着当一个成功的伙计路上去走。用时间来累积工作经验,用工作的表现来赢取老板的信任。不到万不得已,不到最有利的时机,决不轻起“跳槽”之心。

这道理非常简单,人与人之间的相知、了解,是时间累积起来的,也就是俗话说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跟着某一个老板已工作了相当久的一段时间,彼此已有了较深的认识。如果老板重用了你,是表示对你信任的加深;如果老板一直没有重用你,你就该自我深切地检讨:是自己工作没有突出表现?是自己做事的方法不对?是自己的能力不够?

检讨过自己之后,也不妨对老板来评量一番:他是否是公正无私的?他是否对你有什么偏见?如果有,偏见的症结在哪里?能不能消除?他是否有识拔人才的能力?他是否是个值得敬佩的人?他是否宽大仁厚?

其他需要评量的细枝末节,当然还很多,这都需要你依据平时对老板的观察作准绳,不能单凭某一件事来下结论。因为老板不可能是圣人,错误的地方也是在所难免的。

如果在大体上,你认为老板还不错,还是个有作为的老板,你就应该珍惜跟他相处的时间,不到万不得已,决不随便放弃。

也许你仗着年轻,不在乎这三、五年的时间,可以离开这个公司,另找个老板从头干起,可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有几个三、五年?放弃已建立的关系,再从头去认识、了解另一个老板,万一后者不如前者,你又怎么办呢?是不是再换一个地方另来?这样下去,哪个老板会对你有深刻的认识呢?

现在都讲求起用“青年才俊”,这固然是对青年人的一种鼓励,然而企业单位是以老板的资金作基础的。换言之,老板在用人时,一定要非常慎重,如果他对一个新进的年轻人没有深切了解,他会对他界以重任吗?

了解是如何产生的?当然是靠时间的累积,以及在工作上对你的考验,假如你稍不如意,就另谋他就,这段时间的相互了解,不是等于白费了吗?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关系,有更了解我的亲友当老板,就另当别论了。

主雇之间的关系好坏,当然是由双方造成的,一味说当伙计的不好,要当伙计的如何如何,也不是持平之论。不过,站在当伙计的立场,应该先检讨自己,才能再去检讨别人,无论如何,老板是花钱来雇你替他做事的,在形势上,是你求他,不是他求你,除非你是专门技术人才,而又发生了短缺现象。

就一般而言,老板花同样的钱,可以雇你,也可以雇别人,因此,老板对你的要求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他有他发展事业的目标,也有他自己的一套管理原则,如果你要当他的伙计,你就要经常检讨自己,改正自己,以符合老板的目标和原则。

一个真真正正的好伙计,他不但不会认为自己多做了一点工作就认为自己吃了亏,而且会随时动脑筋想替老板多做点事,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林招治一样。我可以打包票,这样的伙计,只要跟着一个老板一直干下去,决不可能没有前途,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对这种忠心耿耿的伙计,经过十年、二十年的相处,老板还没有赏识他,那么这个老板的生意是否能维持一、二十年,就颇值得怀疑了。

有时候,我很怀念我们过去那一套做生意的制度,虽然一开始学生意时苦不堪言,可是出徒以后,只要当伙计的肯上进,他这一生的事业就算有了保障,不必当伙计的费心,老板会替他安排得好好的。

现在时代进步了,企业规模也扩大了,用过去的老办法,当然已经行不通,老板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精力,把上千上万的员工都安排得舒舒服服,因此,主雇之间的情分淡薄了,员工认为是靠自己能力、时间,完全成了一种交易行为。我不知道是否可能有一套更好的管理制度,来冲淡这种交易行为,我们是个重情义的民族,难道不能利用这种特点,建立起一套更适合我们自己的管理制度吗?非像西洋人一样的“现实”吗?

这是需要老板、伙计共同检讨的工作,除了老板的部分留待以后再谈,现在先为当伙计的拟订下几个信条,提供大家参考:

一、将自心比人心,待人处事要客观。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尤其身为伙计的人,吃老板的饭,拿老板的钱,正所谓“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的管”,在日常工作中,不顺心的事自然更多。

例如,你明明没有偷懒,只不过在工作中,因一时感到太累,站起来活动一下筋骨,不巧被老板看到了,把你说了一顿。你满腹委屈,气愤难平。

再例如,某件事情做得不合老板的要求,但事实上并不是你的错,老板却把你骂了一顿,而且他在气头上,根本不容许你辩解,你必里自然难免不服气。

替人家做事,像这种类似的例子太多了,真是不胜枚举,甚至于有些不愉快之事的形成,不仅毫无来由,而且你有口难辩。如果你把这类的事全部记在心里,而又无法化解的话,你一定会工作得愈来愈痛苦,很快就会到达无法忍受的地步。

那么,如何来化解这些痛苦和不愉快呢?

首先,你要了解一项事实,身负管理之责的老板也好,主管也好,他们都有一套衡量是非的标准,而且都是根据事实来评断的,也就是经常所强调的“对事不对人”。事实上,这种“公正、无私”也不是绝对的,仍要受到很多主观因素的左右。

假如老板平时对你印象不太好,同样的事,别人做了没有关系,你做了就要挨骂。再假如,老板遇上不如意的事,或是在外面受了气,或是在家里跟太太吵了架,一到公司,正好遇上你在做一件他看不顺眼的事,马上把你叫过去说了一顿。

说起来,这些都不是一个老板应该有的修养。然而,老板也不是圣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你不能指望他做到“不迁怒、不二过”的完美境界。

尤其是以资金为后盾的工商界老板们,正所谓“财大气旺”,他在不如意的时候,跟伙计发发脾气,也不是人之常情吗?

你自己也不妨扪心自问一下:你在情绪不好时,有没有为点不相干的小事,跟太太、孩子发脾气?有没有跟同事翻过脸?

如果有,那么老板对你发一点“无名之火”,你又何必记在心里呢?如果没有,那你一定是个修养火候到了家的人,老板发你的脾气,你当然也不会认真计较了。

这些话,也许你觉得是在强词夺理,因为你太太、孩子的关系,和跟老板的关系完全不同,前者是亲人,关系密切,吵过就算了。后者只不过是主雇的关系,工作领薪水,凭什么要当他的出气筒?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你这个伙计的前途就有限了。生意固然是老板的,可是,你是否准备把自己一生的事业前途,寄托在公司的发展上?如果是,就等于你的事业前途跟老板的前途事业结合在一起。老板的生意有发展,你的事业也有了发展。在如此密切的关系基础上,如果你连老板说你几句都忍受不了,你就只好随时准备走人吧。

人,在潜意识里,都有一份“只准官家放火,不准民间点灯”的自私与霸道。你可以对人发脾气,你可以对人有好恶之心,却不能忍受别人对你这样做。人间的不平之气,多半都是由此而生的,当你发别人脾气时,忘记了被别人刮胡子时的不愉快;当人发你的脾气时,你也忘了自己在发脾气时的心理状态。

因此,遇事只要能想想自己,再想想别人,自然就会心平气和,你能犯的错,别人当然也可以犯。你不能要求别人都是完人,而自己却不知道自我反省。这种处事态度不仅不公平,而且也是自我麻烦、痛苦。

记得有一位古人说过这样的话:“念自己有几分不是,则内心自然气平;肯说自己一个不是,则人之气平。”这应该是当伙计者牢牢记住的一句话。

老板在说你的时候,必然是因为你有了不对的地方,尽管当时的错误是由很多因素形成的,你几乎没有什么责任,但老板看到的是你,不是别人,就算倒霉吧,你也该把这口气忍下,何必争得面红耳赤。等事情闹僵了,老板在骑虎难下的情形下,很可能做出推动理智的决定,吃亏的自己是你。

也许老板失去你,会使他的事业受影响。但那是以后的事,你的眼前是吃亏定了。

此外,遇到这类委屈不平的事,你也不妨换个角度来体验一下,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样处理?但请记住:老板对下面的事情不如你了解得清楚,对你的认识也不见得很透彻,你必须摒弃这些主观因素,纯客观的站在老板的立场衡量这件事。而且要以老板的个性去引伸,不是以你的个性去下断语,这样你才会得出公正的结论。

我有一位朋友在高雄一家观光大饭店做事,餐厅领班要他每天早晨,先铺西餐部的桌巾,摆设餐具,这已成了定例,可是有一天早上,他正抱着桌巾向西餐部走时,主管餐部的副理把他喊住了,而且很不客气的质问他:“你抱着桌巾向哪里跑?”

“到西餐部去。”

“中餐部今天中午有客人会餐,为什么不先把那边的桌子摆好?”那位副理板起面孔,完全是一副打官腔的派头。

“领班没有告诉我。”

“不要什么事都等着别人讲,要自动去找工作做。”那位副理不分青红皂白的训起来,“而且做事动作要快,不要一上班就开始磨蹭时间。”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我那位朋友答应着“好”,马上就开始去工作,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可是偏偏我那位朋友的脾气很倔,他认为这位副理没头没脑的训他,训得毫无道理,所以当时又顶了回去:“没有人告诉我中餐部有人订了席,我怎么会知道?我当然要按照平时的工作顺序去做。”

“我现在不是告诉你了吗?”副理被他顶撞得发了火,“你还不赶快去工作,站在这里发什么呆?”

“好吧,”我那位朋友把气忍住了,“我马上就去。”说完后,他抱着餐巾向西餐部走走。

副理一看大发雷霆:“站住!你要到哪里去?”

“我去把餐巾放好。”

“我就知道你会找借口,磨时间,我要你现在就去中餐部工作!”

“我抱着餐巾怎么工作?”我那位朋友平时工作很认真,不是耍滑头那一类型的人,所以一听副理说他偷懒,大感委屈,说话的语调变得很难听。

“你这是一种什么态度?”

幸好,这时餐厅领班过来了,才替他解了围。可是,他又做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不得不提出辞职,因为那位副理钉上了他,几乎天天都找他的麻烦,他实在干不下去了。

由这个例子看来,当然是那位副理不对,他仗着是总经理的亲戚,就对伙计乱发脾气,的确不是应有的管理之道。然而,我这位朋友是不是就全对呢?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理由有三:

第一、       他既然知道这位副理有乱发脾气的毛病,就不该跟他认真计较,他怎么说他怎么答应不就没事了吗?那么多伙计都能忍受得了,他为什么不能呢?

其次,他没有真正了解企业的特性。有些老板、主管,其独断、专横之程度,有时候是不可理喻的,他们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他们的话代表的权威,不亚于部队的带兵官,根本不容许你陈诉理由。

第三、当伙计的任务就是工作,他不应该想着“我已经有了工作,为什么还要找我”这种不平的事。反正他是替人家工作,人家要你先做什么,即使多做一点也没有关系,不可能斤斤计较,一点亏都不肯吃。

现在,我这位朋友也当了餐厅的领班,由他告诉我的话中,我知道他终于想通了。他说:“完全处在被管理的地位,往往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感到不平生闷气;等负了管理责任之后,才知道管理的难处,自己觉得已经够公正了,但仍有人骂我有偏见,真是一人难服百人心!”

他的感慨,正是一个经历沧桑的当伙计者的心声。小伙计跟大伙计的观点有差距,不用说跟老板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要想缩短这种差距,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自心比人心”,不用老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一个自私自利心太重的人,永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伙计。因为在工作中,他只看到自己的利益,忽视了整体的利益;他只看到别人的缺点,没有看出自己的缺点。

日本有句谚语:“抓我身知人之痛。”如果把这句话加以引伸,也可以喻为“不当老板不知老板之难处。”如果当伙计的都存有这种体谅之心,企业中必定充满和祥之气,必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会。

二、先检讨自己,再检讨别人。

英国有句名言:“自知其短,乃进德之基。”当伙计的要想磨练自己,充实自己,应该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

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短处,才会谅解别人的短处。

例如你自己有三朋四友,一有机会就想帮他们的忙,提拔他们,那么老板重用了他的亲友,你就不必生不平之心,如果当了老板,你也会这样做。

由于人都有点私心,所以要找出别人的缺点容易,要发掘自己的缺点比较难。有时候,即使发掘了自己的缺点,你也会找出很多借口替自己辩解,可是对别人的缺点,你往往会失去这份宽大的胸襟。

尤其是彼此立场不同,或是在对立的状态,人们往往会夸大别人的缺点,而尽量掩饰自己的缺点。在这种情形下,你想心平气和是决不可能的。因此,顶撞上司,跟同事吵架的事,也就会容易发生。

年轻的伙计们,最容易犯这种毛病,所以孔老夫子才有“血气方刚,戒之在斗“的明训。人在冷静时,理智总是胜于感情,言行不至于乖张、失常,然而冲动起来时,一切都不顾了,常会做出一些遗恨终生的事。

不过,年轻人究竟是年轻人,不可能使他们像泥巴似的,想把他们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身为老板、主管者,应该多加体谅。但身为伙计者,应主着“受一次教训学一次乖“的精神,经常作自我检讨,同样的错误最好不要再犯第二次。

就一般的情形来说,老板对年轻员工的过失,总是能原谅的,因为他们都是过来人,知道年轻人的缺点。不过原谅的方式则有不同,有的老板会和颜悦色的开导你,有的老板则会声色俱厉地骂你一顿。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而且要看被管理者的属性来决定,有能一概而论。站在伙计的立场,不管你遇到的是哪一种老板,所采取的态度都应该是一样的。你既不能因为老板客气,就把人家的话当耳边风,也不能因为老板严厉,而生出反抗之心。

当伙计的应该计较的是:老板对你的管理是否出自善意,至于管理的态度应属其次。

近十年来,欧美的教育、管理方式大为流行,年轻人对管理管理态度,都非常重视。因为他们在学校里已不受打骂的威胁,到了社会上当然就变得更“娇”了。他们宁肯不计较管理的动机,但不能不计较管理的态度。因此,我前面的那两句话,也许有人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且不论哪种管理方式较好,但大家要先认清一项事实,企业老板不是学校里的老师。老师是以传授知识为职志,他可以很有耐心的,对你谆谆教诲,慢慢用人格来感化你。但企业界的老板,是以赚钱为目的,是以工作来考验你,磨练你。换言之,你在学校里,是以纯学习的立场,学习未来工作本领,到了企业界之后,则是考验你工作能力的时候。

因此,你不能期望老板也像老师一样,对你百般容忍,甚至于对你用各种手段诱导你去学习。老板只看你有多大能力,就给你多大的工作,至于你如何充实自己,如何增强自己的能力,那是你自己的事。

基于这一认识,当你进入工商界之后,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能经常作自我检讨:自己对现任的工作是否胜任愉快?如果老板给你个更重要的工作,你是否能负担得了?在工作中,如何才能避免老板的指摘?

一个能经常作自我检讨的人,必定是个懂得自爱的工作积极者。而且在自我检讨中,能产生适应环境、避免过失的智慧,使你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人之病,莫大于不知已之失”,当伙计的欲使自己心理健康,我认为自我检讨的功夫是决不可少的。

三、先问自己付出去多少,再问人家给了多少。

工业化的社会,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人都趋向“现实”了。凡事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别人如何。

工商界本来就是很讲求现实的,如此一来,更如火上加油,把个人利害看得更重了。以这种趋势来论,如果要人们不重视自己的利益,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利益的获得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具有因果循环的因素在内,既不可能不劳而获,也不可能凭空而来。同时,正因为大家都重视现实了,这种因果循环的关系更加明显。

例如,老板重用你,是因为你的工作能力强,对他的事业发展有助益。反过来说,因为你工作认真,表现良好,你才能获得老板的赏识,得到更高的职位、更好的待遇。

在表现上看,这是相互为用的,实际上,却是人生处事的至理,世上除了父母对子女的爱之外,绝对没有条件的恐怕没有。所以你不能奢望老板对你的爱护、提拔,能够容忍你一切的错失,你也不能奢望你对他有过很大的一次贡献,他就会重用你一辈子。

企业的目标是有阶段性的,老板对伙计评价也是分阶段性的。在这一阶段你是最适当的人选,所以老板重用了你,到了另一阶段,你的能力如果不能符合他的目标要求,他就会起用别人了。

说起来,这好像是太“现实”了,但就整个公司利益来说,老板的选择就无可厚非了。

你总不能让老板为了保障你的利益,而不顾公司的发展吧!而且公司的人事组织都是金字塔似的,愈到上层职位愈少,总有人升上去,有人掉下来,这是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也是永远无法皆大欢喜的事。

这是指大伙计而言,小伙计也是一样,每晋升一级,总有很多人被刷下来,不可能人人都上去。因此,这种现象不是“现实”问题,而是竞争的必然现象。

然而,竞争的胜败决定在什么呢?这就是工作态度问题了。

当你进入一个企业之后,也许跟一般人的观念一样,很重视待遇问题,这没有什么不对,可是,在你获得合理的待遇之后,你应该抱定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呢?

首先,你应该把自己的能力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不要存偷懒之心。我们常看到一些自认为很聪明的伙计,用尽心机想少做一点事,以为这样是自己占了便宜,殊不知,这样便宜占多了,最后就会吃大亏。这就像小学生上学一样,找借口或装病,请假不上课,不做作业,他以为骗过老师、家长很得意,但到了毕业考试就傻眼了。

因此,对年轻人来说,工作轻松不是福,逃避工作更是没有出息的念头。这道理很简单,任何人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都希望获得更好的待遇。更好的职位,可是,老板决不会把钱加给那些工作不力的人。

也许你能说会道,手段高明,一开始能骗过老板、主管,但相处时间久了,你的狐狸尾巴终会露出来。

当然,世上很难有绝对公平的事,而每个单位也难免有些反常的例子,有人不学无术,是个绣花枕头,但却获得老板的信任,对他百般爱护、提拔,如果你以此作例子,引为自己处世做事的规范,那你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了。

世事的演进,都有其正常的一面,那就是好人多于坏人。公司的发展也是一样,必定是有才干、能力强的人,获得晋升的机会多一些,否则,这个公司的寿命绝对不会长久。

这就你宇宙的运转一样,各行星必然有其下轨的运行,如果想脱离轨道,另辟蹊径发展,就会变成流星,虽然也可能有一段很光亮的时间,但最后难免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因此,你在任何公司工作,千万不可以羡慕那些侥幸的人,也不必去费心钻营捷径,只要竭尽心力去工作,使你的表现超过别人,你就会获得更好的待遇、更好的职位。

常听到很多人这样不平地说:“我跟某人是同时进公司的,学历一样,能力也差不多,为什么他加了薪,升了级,而我没有呢?”

听起来这是很公司的比较,但实际上完全是主观的意识在作祟,就算你跟某人的一切一切都不分伯仲(事实上,这是决不可能的,总会有点出入),而职位只有一个,假如老板把你们两拿来抽签,也只能抽中其中一个人,总有一个要再等机会。如果因此而生不平,除了伤害自己之外,还有什么益处呢?

事实上,一个人在工作上只求跟别人一样,已经是很没有出息的想法了。你为什么不想法超越别人呢?只要让老板没有比较的机会,认为非你莫属的话,那才是“实至名归”,让别人也说不出闲话来。

再明确一点说吧,你跟某人为老板工作,所尽的力量既然相等,表现也一样,老板当然有权选择你,也有权选择他,如果你认为应该选你而不应该选他,这种想法够公平吗?

世上类似的事例太多了,如果你向不平处去想,处处皆有不平,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检讨自己:你对这个公司有多大贡献?同样的工作,你是否做得比别人出色?如果你处处都比别人强,你被选的机会自然多些;如果你自认为跟某人某人在伯仲之间,你就只有一半被选的机会;如果你根本不如别人,你还有什么好争的呢?

人都有侥幸的念头,实际上,侥幸本身就是件不公平的事。如果你希望侥幸晋升,很可能失望就在前面等你。

当伙计的替老板做事,也像赌博一样,你押上多少,就可能赢多少。当然,这其中也有输输赢赢,到最后算起来不一定划算,可是,如果你什么都不想押而想赢,那是决不可能的事。

一言之,你把青春、时间、能力、心血全部押在老板的事业上,遇到不如意的事,你不灰心,遇到不公平的事,也不泄气,决心非赢一次不可,等老板的事业有了发展,即使你不能完全称心如意,他也决不会把你的“赌注”全部吃掉了,让你血本无归。

正如佛教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伙计的能常常这样反省自己,不但能心平气和,力求进取,失败的机会也会减少至最低限度。

我相信:凡是有能力做生意、求成过急的老板,分不清伙计的好坏,不能识拔人才者,那是少之又少的。因此,知道自爱,又能忠于公司、忠于工作的伙计,不获重用也是不可多见的现象。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