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在各手机平台移植的设计

现在手机越来越普及了,手机上能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很多人开始转入了手机上的应用开发,但是手机平台五花八门,如果想使开发出的程序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就必须能够适应较多数的手机平台,要充分考虑程序的可移植性,本人接触手机应用开发已有近三年的时间,经历了许多种手机平台的开发,如基于symbian OS的S60系列、UIQ系列,基于windows CE的Pocket PC系列、SmartPhone系列,还有如MTK、ADI、Philips等,对于工程的设计深有感触,虽然经历了不少失败的教训,但收获也不小,这里把这几年的移植设计工作做一下总结,希望对于正在做移动应用开发的同业者有借鉴作用。在设计项目过程中主要要考虑如下几个要领:

1、选择易于移植的编程语言。当前在移动开发中使用的语言主流是J2ME和C语言,J2ME因为与平台无关,成为了首选的开发语言,但是用J2ME来开发,有些功能在某些手机平台上是无法实现的,有些手机平台根本就不支持J2ME的开发,所以我还是较倾向使用C语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碰到不支持C语言的,虽然有些平台要求用C++来开发,但C++还是对C语言兼容的,这里我们就是针对C语言来讲述如何开发易于移植的工程。

2、在程序架构设计上要针对使用异步函数的设计方法。调用某个函数,在函数退出时不能马上知道结果,必须通过获取系统返回的消息才能知道函数调用结果,这样的函数便是异步函数。所以在调用平台相关函数时要考虑到其可能是异步函数,可以设计一个事件或消息处理中心和一个超时处理方法,把有调用平台相关的函数,全部在那儿进行处理,便于简化处理流程。

3、对于基本数据类型和C语言基本标准函数要进行封装。大部份平台都会有一套不同的基本数据类型定义和函数功能一样但定义不同的C语言函数,特别是那些文件操作,基本上都不支持C语言中的函数方法定义,但实现的功能是一样的,所以可以通过宏定义或重定义进行封装。

4、最好有一套独立的内存管理程序。有些平台上的内存分配和释放函数的实现较简单,对于会产生较多内存碎片的程序可能会很快就无内存可用,有些平台上的一次能申请的最大内存可能无法满足程序的需要,这时候就需要自己设计一套内存管理程序。

5、代码设计时要考虑栈空间的大小。手机平台的程序可用栈空间一般都很小,一般不会超这8KB,函数的参数、局部变量、递归调用都是占用栈空间的,所以在手机平台中的系统函数很多都没有带参数,函数内局部变量当为数组变量时要注意数组长度,太长则容易造成栈溢出,一般不要超过128字节,要尽量少用递归函数或递归函数的递归层次要少,还有函数调用太深也是容易造成栈溢出的。

6、最好不要有全局变量。目前只知道symbian OS平台上应用程序不可以有全局变量(但可以有static const申明的全局常量),当然在symbian OS上要使用全局变量也是有方法的,不过,会有点麻烦,最好是不要有全局变量,如果确实需要全局变量,全局变量的数目应尽可能的少,并且要有一套对全局变量的统一管理方法。

7、要考虑到字节对齐问题。大部分手机是4字节对齐,所以在设计结构体数据类型时,结构体长度最好是4字节的倍数,数组的长度也最好是4字节的倍数,对于动态申请内存,最好不要申请小于4字节长度的内存,否则会浪费内存。

8、要尽量节约内存的使用。在手机平台中可用的内存一般是在几百KB左右,当然大部分智能手机(如symbian、windows CE手机)的内存能有几兆的空间,对于内存的使用要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在程序架构设计时就必须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9、要考虑到字节顺序及字符集类型。大部分手机使用的字符集是UCS2字符,UCS2字符便有个高低字节顺序的问题,在处理UCS2字符时,如果发现处理后的字符乱掉了,那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高低字节顺序错了,但对于UTF8字符是不用考虑字节顺序的,很多系统采用了UTF8字符便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10、          循环运算次数不要太大。有些系统会对循环运算进行监视,如果循环次数太大并造成运算时间太长,系统会发生重启的现象。

11、          一次的不间断的处理过程时间不能太长。大部分低端的手机操作系统是单任务或抢占式多任务的,并且不支持多线程,如果某个不间断的处理过程时间太长,则手机会因在这个长过程中无法处理其它事件造成象死机的样子,这样子,程序的交互性便会很差,最好把一个大过程分成一个个运行时间较短的小过程,每个小过程由UI层进行控制,这样便可以及时响应和处理其它的事件。

12、文件操作不能太频繁。手机平台的系统资源有限,远不能跟PC相比,频繁地读写文件可能会造成系统应付不过来而瘫痪掉,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对文件的写入操作。

13、          与平台相关的接口设计要尽量简化。做移植主要工作量是在处理接口的设计上,接口设计得越简单,接口数目越少,移植的工作量则越少。

14、要设计好程序调试方法。在手机平台上进行程序调试是一个较麻烦的工作,有些手机平台会提供模拟器进行调试,但最后还是必须到手机上去调试,所以调试的方法很重要,必须要有一套独立的不依赖于平台的调试方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其主要任务是找出图像中所有感兴趣的目标(物体),并确定它们的类别和位置。以下是对目标检测的详细阐述: 一、基本概念 目标检测的任务是解决“在哪里?是什么?”的问题,即定位出图像中目标的位置并识别出目标的类别。由于各类物体具有不同的外观、形状和姿态,加上成像时光照、遮挡等因素的干扰,目标检测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二、核心问题 目标检测涉及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分类问题:判断图像中的目标属于哪个类别。 定位问题:确定目标在图像中的具体位置。 大小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大小。 形状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形状。 三、算法分类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Two-stage算法:先进行区域生成(Region Proposal),生成有可能包含待检物体的预选框(Region Proposal),再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样本分类。常见的Two-stage算法包括R-CNN、Fast R-CNN、Faster R-CNN等。 One-stage算法:不用生成区域提议,直接在网络中提取特征来预测物体分类和位置。常见的One-stage算法包括YOLO系列(YOLOv1、YOLOv2、YOLOv3、YOLOv4、YOLOv5等)、SSD和RetinaNet等。 四、算法原理 以YOLO系列为例,YOLO将目标检测视为回归问题,将输入图像一次性划分为多个区域,直接在输出层预测边界框和类别概率。YOLO采用卷积网络来提取特征,使用全连接层来得到预测值。其网络结构通常包含多个卷积层和全连接层,通过卷积层提取图像特征,通过全连接层输出预测结果。 五、应用领域 目标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安全监控:在商场、银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