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毕设社区空巢老人互助养老APP 后程序+论文+部署

本系统(程序+源码)带文档lw万字以上 文末可获取一份本项目的java源码和数据库参考。

系统程序文件列表

开题报告内容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在社区中,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一方面,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子女可能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无法给予空巢老人足够的陪伴与照顾。另一方面,社会养老资源有限,机构养老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空巢老人的需求。例如在农村地区,空巢老人可能面临经济条件差、医疗卫生条件不高等多种问题[1] ;在城市中同样存在空巢老人缺乏关怀、养老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情况[2] 。而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空巢老人互助养老提供了新的思路。借助APP可以整合社区内的资源,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多元化的养老服务,这就是社区空巢老人互助养老APP的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社区空巢老人互助养老APP的研究具有多方面意义。从社会层面看,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构建和谐社会。空巢老人互助养老APP能够促进社区内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减轻社会整体养老负担。从社区角度来说,能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互助氛围。老人之间、老人与志愿者之间通过APP互动交流,加强邻里关系。对空巢老人个人而言,该APP可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社交需求和生活需求。比如通过活动分类和活动报名功能,老人能参与感兴趣的活动,丰富生活,减少孤独感。

三、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开发一个社区空巢老人互助养老APP,以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社区内的人力、物力资源,为老人提供便捷的养老服务。通过志愿者功能,吸引更多人关心空巢老人,为老人提供陪伴、帮助等。借助活动分类、活动信息、活动报名等功能,组织各类适合老人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资讯类型和资讯信息功能可以让老人及时获取有用信息,信息收集、在线反馈功能方便了解老人需求并及时改进服务,积分商品、积分兑换、签到等功能则能激励老人积极参与互动,使他们在互助养老模式中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关怀。

四、研究内容

(一)志愿者模块

  1. 志愿者招募
    • 研究如何通过APP吸引社区内有爱心、有空闲时间的居民成为志愿者。可以设置志愿者注册流程,包括基本信息填写、服务意向选择等。例如,有的志愿者可能擅长陪伴聊天,有的可能擅长帮忙购物等。
    • 制定志愿者的筛选和审核机制,确保志愿者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能够为老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2. 志愿者管理
    • 建立志愿者服务档案,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长、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信息。
    • 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包括老年人护理知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
    • 根据志愿者的服务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如积分奖励等,激励志愿者持续参与服务。

(二)活动分类与活动信息模块

  1. 活动分类
    • 分析空巢老人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将活动分为文化娱乐类(如书法、绘画、唱歌等)、健康养生类(如健康讲座、健身操等)、社交互动类(如茶话会、结伴出游等)等不同类型。
    • 研究如何根据不同的季节、节日等因素动态调整活动分类,使活动更加符合老人的需求。
  2. 活动信息发布
    • 确定活动信息的内容,包括活动时间、地点、主题、参与人员要求等。
    • 设计活动信息的展示方式,如图片、文字、视频等相结合,让老人能够直观地了解活动详情。

(三)活动报名模块

  1. 报名流程设计
    • 开发简单便捷的活动报名功能,老人可以通过APP轻松报名参加感兴趣的活动。
    • 考虑报名的限制条件,如活动人数限制、报名截止时间等,并在APP中明确提示。
  2. 报名信息管理
    • 对老人的报名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包括老人的姓名、联系方式、是否需要特殊照顾等信息。
    • 根据报名信息进行活动安排和调整,如根据报名人数确定活动场地大小等。

(四)资讯类型与资讯信息模块

  1. 资讯类型规划
    • 确定适合空巢老人的资讯类型,如健康资讯(养生知识、医疗保健等)、政策资讯(养老政策、社会福利等)、社区资讯(社区活动通知、社区建设等)等。
    • 研究不同资讯类型的权重和推送频率,确保老人能够获取到重要且及时的资讯。
  2. 资讯信息收集与发布
    • 建立资讯信息的收集渠道,如与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社区组织等合作获取资讯。
    • 对收集到的资讯进行审核和编辑,确保资讯的准确性和可读性,然后发布到APP上。

(五)信息收集模块

  1. 老人基本信息收集
    • 研究需要收集的空巢老人基本信息内容,如年龄、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等。
    • 设计安全、可靠的信息收集方式,保护老人的隐私信息。
  2. 需求信息收集
    • 通过问卷调查、在线访谈等方式收集老人的需求信息,如对活动的需求、对志愿者服务的需求等。
    • 对收集到的需求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为APP的功能优化和服务改进提供依据。

(六)在线反馈模块

  1. 反馈渠道建设
    • 建立方便快捷的在线反馈渠道,老人可以通过文字、语音等方式随时反馈问题、建议等。
    • 确保反馈信息能够及时到达相关工作人员手中,如设置专门的反馈处理人员或团队。
  2. 反馈处理机制
    • 研究如何对老人的反馈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如将问题反馈、意见建议等分类处理。
    • 制定反馈处理的时间限制和处理结果的反馈机制,让老人知道他们的反馈得到了重视和处理。

(七)积分商品与积分兑换模块

  1. 积分商品管理
    • 确定可以用积分兑换的商品或服务类型,如生活用品、健康检查服务、志愿者陪伴服务等。
    • 研究积分商品的来源和供应渠道,确保有足够的商品可供老人兑换。
  2. 积分兑换流程
    • 设计简单明了的积分兑换流程,老人可以轻松操作。
    • 记录积分兑换的相关信息,如兑换时间、兑换商品、消耗积分等。

(八)签到模块

  1. 签到功能设计
    • 开发签到功能,老人可以通过APP进行每日签到或活动签到。
    • 研究签到的奖励机制,如连续签到获得额外积分等,激励老人积极参与。
  2. 签到数据统计与分析
    • 对老人的签到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如分析老人的参与频率、活跃程度等。
    • 根据签到数据分析结果,调整APP的运营策略,如针对不活跃老人推出特别活动等。

五、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 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和社交需求问题
    • 通过活动分类、活动报名、志愿者等功能,组织各种社交活动,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让他们融入社区生活,减少孤独感。
  2. 空巢老人获取养老资源信息不便的问题
    • 借助资讯类型和资讯信息模块,及时、准确地为老人提供健康、政策、社区等方面的资讯,方便老人获取养老资源信息。
  3. 空巢老人与养老服务提供方之间的沟通不畅问题
    • 利用在线反馈模块,建立空巢老人与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养老服务提供方之间的沟通桥梁,及时解决老人遇到的问题和满足他们的需求。
  4. 如何激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空巢老人互助养老的问题
    • 通过积分商品、积分兑换和签到等功能,对志愿者和积极参与的社区居民进行激励,提高他们参与空巢老人互助养老的积极性。

六、研究方案

  1. 需求调研阶段
    •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空巢老人、社区工作人员、潜在志愿者等进行调研,了解他们对社区空巢老人互助养老APP的需求和期望。
    • 收集社区内现有的养老资源信息,如活动场地、志愿者资源等,为APP功能设计提供依据。
  2. 功能设计阶段
    • 根据需求调研结果,设计APP的各个功能模块,包括志愿者、活动分类、活动信息、活动报名等功能。
    • 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确定功能的操作流程、界面布局等。
  3. 技术开发阶段
    • 选择合适的技术框架和开发工具,如基于安卓或iOS平台进行开发。
    • 按照功能设计要求进行代码编写、测试等工作,确保APP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4. 测试与优化阶段
    • 组织内部测试,邀请部分空巢老人、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参与测试,收集反馈意见。
    • 根据测试结果对APP进行优化,包括功能优化、界面优化、性能优化等。
  5. 推广与应用阶段
    • 制定APP的推广策略,如在社区内张贴宣传海报、举办推广活动等,提高APP的知名度和使用率。
    • 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持续收集用户反馈,不断改进APP的功能和服务。

七、预期成果

  1. 成功开发出一款功能完善、操作便捷的社区空巢老人互助养老APP。
  2. 形成一套完整的社区空巢老人互助养老APP运营方案,包括志愿者管理、活动组织、资讯发布等方面的运营策略。
  3. 通过APP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增强社区的互助氛围,减少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4. 在学术研究方面,发表相关的研究论文,为社区养老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进度安排:

2022年9月至10月:需求分析和规划,进行用户需求调研和分析,确定系统功能和目标。

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系统设计和开发,完成系统架构设计和技术选型,并开始编写代码。

2023年2月至3月:测试和优化,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修复问题并优化系统性能。

2023年4月至5月:文档编写和培训,编写用户手册和系统文档,并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

2023年5月:上线部署和维护,将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定期进行维护和升级。

参考文献:

[1]王红娟. 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Java编程语言分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 17 (05): 60-61.

[2]刘震林, 喻春梅. 基于MVC模式的JAVA Web开发与实践应用研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 (01): 57-58.

[3]梁雪峰. 项目化教学在Java Web网站开发课程中的探究与实践[J].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20, 28 (06): 71-74.

[4]杨知昊. Java Web编程中页面跳转乱码问题的解决方案[J]. 电子制作, 2020, (20): 67-68+63.

[5]于晓婷, 孙璐荣. Java程序设计语言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探讨[J]. 电子测试, 2020, (20): 130-131+97.

[6]朱恒伟, 于士军, 马洪新. 面向企业需求的Java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 河北农机, 2020, (09): 87+110.

[7]刘莹. 计算机软件开发中Java编程语言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 (09): 42.

以上是开题是根据本选题撰写,是项目程序开发之前开题报告内容,后期程序可能存在大改动。最终成品以下面运行环境+技术+界面为准,可以酌情参考使用开题的内容。要源码参考请在文末进行获取!!

运行环境

开发工具:idea/eclipse/myeclipse

数据库:mysql5.7或8.0

操作系统:win7以上,最好是win10

数据库管理工具:Navicat10以上版本

环境配置软件: JDK1.8+Maven3.3.9

服务器:Tomcat7.0

技术栈

  1. 前端技术
    • 使用Vue.js框架构建用户界面,这是一个现代的前端JavaScript框架,能够帮助创建动态的、单页的应用程序。
  2. 后端技术
    • SSM框架:这是Spring、SpringMVC和MyBatis三个框架的整合,其中:
      • Spring负责业务对象的管理和业务逻辑的实现。
      • SpringMVC处理Web层的请求分发,将用户的请求指派给后端的控制器处理。
      • MyBatis作为数据持久层框架,负责与MySQL数据库的交互。
  3. 数据库技术
    • 使用MySQL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应用数据。
    • Navicat作为数据库可视化工具,方便进行数据库的管理、维护和设计。
  4. 开发环境和工具
    • JDK 1.8:Java开发工具包,用于编译和运行Java应用程序。
    • Apache Tomcat 7.0:作为Web应用服务器,用于部署和运行Web应用程序。
    • Maven 3.3.9:用于项目管理和构建自动化,它可以帮助您管理项目的构建、报告和文档。
  5. 开发流程
    • 使用Maven进行项目依赖管理和构建。
    • 开发时,前后端可以分离开发,前端通过Vue.js构建用户界面,并通过Ajax与后端进行数据交互。
    • 后端使用SSM框架进行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持久化操作。
    • 开发完成后,将前端静态文件部署到Tomcat服务器,后端代码也部署在Tomcat上,实现整个Web应用的运行。

程序界面:

源码、数据库获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