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Talk】CD25:肿瘤免疫疗法新势力

CD25靶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调节和抗癌治疗。今天靶点科普给大家带来CD25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

CD25作用机制

CD25是IL-2受体的α链,与IL-2结合后促进CD122(IL2Rβ)和CD132(IL2Rγ)的异二聚化,最终形成四聚体(IL2Rα/β/γ和IL-2),并触发JAK/STAT5、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在细胞的生长、存活、分化和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图片

CD25在大部分调节性T细胞(Tregs)中高表达,是Tregs 的标志物。Treg细胞具有显著免疫抑制作用,既能防御人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又能促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间接加快肿瘤细胞的增殖。Treg细胞的耗竭直接促进肿瘤消退,CD25是实现Treg耗竭的潜在靶点,可用于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CD25临床研究进展

CD25抑制剂临床主要运用于自身免疫病以及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针对效应T细胞),未来有望拓宽至肿瘤领域(针对调节性T细胞)。临床靶向CD25的药物有单抗、抗体放射性结合物、ADC、双特异性抗体、CAR-NK等。

图片

单克隆抗体

人源化抗CD25单体注射液健尼哌(三生国健研发)适应症为预防肾移植引起的急性排斥反应。健尼哌通过与CD25结合,抑制IL-2与受体结合所介导的T细胞增殖。

图片

CD25抗体和PD-1抗体的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未来联合用药是新的药物开发方向。

图片

ADC偶联药物

Cami(Camidanlumab Tesirine)是一款靶向CD25的抗体偶联药物,通过连接子与PBD二聚体细胞毒素(Tesirine)偶联而成,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

图片

双特异性抗体

IBI363是由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潜在同类首创新药(First-in-Class),有效成分为PD-1/IL-2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通过同时阻断PD-1/PD-L1通路和激活IL-2通路,刺激T细胞活化、增殖,从而达到持续杀伤肿瘤细胞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用于改善IO治疗效果和PD-1/PD-L1 耐药患者及“冷肿瘤”。

图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北京义翘神州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