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制冷/热泵系统在实际应用前都需要进行最佳的充注量试验。研究表明:
当充注量不足:压缩机会吸气过热度过大,排气温度过高;
当充注量过多:会导致排气压力过高,过热度过小的影响。
对于制冷系统而言,其充注量大致由系统内各个管路及零部件内容积确定。而其具体数值则由不同零部件内单相区的平均密度和两相区的空泡系数有关。
在制冷模式下:
超过60%的制冷剂分布在冷凝器中,而蒸发器内的制冷剂由于压力低,体积孔隙率大,而其包含的制冷剂并不多。此外压缩机内,也有相对一部分的制冷剂溶于润滑油中。
制热模式下:
由于室内换热器容积较小,其制冷剂含量占比小于制冷模式。并且气液分离器中制冷剂含量上升明显如下面两图所示。说明在相同的吸排气管路径容积运行下,制热模式充注量不如制冷模式多。但若制热时的高压供液管容积若远大于制冷时或蒸发器内容积远大于冷凝器时,制热模式时的制冷剂容量将比制冷模式时需求的更多。
然而,对于在冷凝器后布置有储液罐的系统,其中所充注的多余制冷剂将会以液态方式存贮在其内部。并且,随着充注量的不断增大,储液罐中所含制冷剂量将占比也将逐渐增大并与其实际容积有关。由于储液罐以高压液态方式存贮,在系统的充注量试验中将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压力/过冷度平台。在平台期间,系统的制冷/制热量几乎不变且系统COP最大。
新能源汽车热泵系统中,制冷模式时的蒸发器和相应吸气管路和制热模式时的内部冷凝器管路在相反的模式将会被截止阀截止。因此,在不同模式下所实际需求的制冷剂充注量的差别将增大。
由于储液罐的储液特性,其在制冷及制热模式时的充注量容易出现交叉平台,如下图所示。而对于只有气液分离器的系统,其交叉平台可能会大大缩短甚至没有。此时,需额外考虑管路设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