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流量流速计算公式

已知管道直径D,管道内压力P,还不能求管道中流体的流速和流量。你设想管道末端有一阀门,并关闭的管内有压力P,可管内流量为零。管内流量不是由管内压力决定,而是由管内沿途压力下降坡度决定的。所以一定要说明管道的长度和管道两端的压力差是多少才能求管道的流速和流量。
对于有压管流,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管道的比阻S,如果是旧铸铁管或旧钢管,可用舍维列夫公式计算管道比阻s=0.001736/d5.3或用s=10.3n2/d5.33计算,或查有关表格;
2、确定管道两端的作用水头差H=P/(ρg),),H以m为单位;P为管道两端的压强差(不是某一断面的压强),P以Pa为单位;
3、计算流量Q:Q = (H/sL)^(1/2)
4、流速V=4Q/(3.1416d^2)
式中:Q―― 流量,以m3/s为单位;H――管道起端与末端的水头差,以m为单位;L――管道起端至末端的长度,以 m为单位。

管道中流量与压力的关系
管道中流速、流量与压力的关系
流速:V=C√(RJ)=C√[PR/(ρgL)]
流量:Q=CA√(RJ)=√[P/(ρgSL)]
式中:C――管道的谢才系数;L――管道长度;P――管道两端的压力差;R――管道的水力半径;ρ――液体密度;g――重力加速度;S――管道的摩阻。
管道的内径和压力流量的关系

压力损失与管道内径、流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是这个问题,则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压力损失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与内径5.33方成反比,即流量越大压力损失越大,管径越大压力损失越小,其定量关系可用下式表示:压力损失(水头损失)公式(阻力平方区)
h=10.3n^2 * L Q2/d5.33
上式严格说是水头损失公式,水头损失乘以流体重度后才是压力损失。式中n――管内壁粗糙度;L――管长;Q――流量;d――管内径

在已知水管:管道压力0.3Mp、管道长度330、管道口径200、怎么算出流速与每小时流量?
管道压力0.3Mp、如把阀门关了,水流速与流量均为零。(应提允许压力降)
管道长度330、管道口径200、缺小单位,管道长度330米?管道内径200为毫米?
其中有无阀门与弯头,包括其形状与形式。
水管道是钢是铸铁等其他材料,其内壁光滑程度不一样。
所以无法计算。
如果是工程上大概数,则工程中水平均流速大约在0.5--1米/秒左右,则每小时的流量为:0.2×0.2×0.785×1(米/秒,设定值)×3600=113(立方/小时)
管道每米的压力降可按下式计算:
ΔP(MPa/m)=0.0000707×V^2÷d^1.3计算
式中V为平均流速(m/s),d为管道内径(m)
已知气管内径为10mm,进口的压强为14MPa,出口为正常大气压,气体为氩气,请问能否计算出流量?计算方公式是什么?
好像少条件,气体和管道壁的摩擦系数、管道的长度都要知道。
Q=νr^23.143600;(流量和流速的关系式)
R=(λ/D)
(ν^2*γ/2g);(摩擦阻力推导公式)
P=RL;(力学平衡公式)
Q-流量(h/m3);ν-流速(m/s);r-管道半径(m);D-管道直径(m);P-压力(kg/m2);R-沿程摩擦阻力(kg/m2);L-管道长度(m);g-重力加速度=9.8。压力可以换算成Pa,1帕=1/9.81(kg/m2)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以上的三个方程构成一个方程组,解方程组便可以得到流量Q。

第二个式子还有点小问题,对λ和Y没有标注,λ可能是管道壁的摩擦系数,Y是管道的长度,你再查一下相关资料吧。

知道压强,知道管道面积,怎么算流量(空气管道,管道截面积为0.0176平方米,压强为9公斤,每小时流量是多少?)
有多个公式Q=νr^23.143600;
D=Q
4/(ν3.143600);
P=RL;R=(λ/D)(ν^2γ/2g)。
Q-流量(h/m3);ν-流速(m/s)

内容概要:《2025年机器身份安全现状报告》揭示了机器身份安全在全球企业中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随着云计算、AI和微服务的发展,机器身份数量已远超人类身份,成为现代网络安全的核心。然而,管理这些身份变得越来越复杂,许多组织缺乏统一的管理策略。77%的安全领导者认为每个未发现的机器身份都是潜在的风险点,50%的组织在过去一年中经历了与机器身份相关的安全事件,导致应用发布延迟、客户体验受损和数据泄露等问题。AI的兴起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81%的安全领导者认为机器身份将是保护AI未来的关键。此外,证书相关故障频发,自动化管理仍不足,量子计算的威胁也逐渐显现。面对这些挑战,组织需要建立全面的机器身份安全计划,重点加强自动化、可见性和加密灵活性。 适合人群:从事信息安全、IT管理和技术架构规划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关注机器身份管理和云原生环境安全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机器身份在现代企业安全架构中的关键作用;②识别当前机器身份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和挑战;③探讨如何通过自动化、可见性和加密灵活性来提升机器身份安全管理的有效性;④为制定或优化企业机器身份安全策略提供参考。 其他说明:此报告基于对全球1,200名安全领导者的调查,强调了机器身份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在未来几年内可能面临的复杂变化。报告呼吁各组织应重视并积极应对这些挑战,以确保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制冷技术咨询与服务

您的鼓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