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存管理(三)源码解析之伙伴系统介绍

本文kernel代码分析基于以下
1.linux-4.14.159
2.64bit代码处理逻辑

伙伴系统介绍

linux把物理内存通常分为4K大小用page结构体进行表示,叫做页帧/页框,如果频繁申请或释放不同大小的页帧,长时间后会造成剩余很多物理地址不连续的页帧,称为碎片,这样要是再申请一个较大的地址连续页帧的时候,则因为碎片问题不能满足申请。

为了避免这种碎片(其实伙伴只能避免外部碎片)问题,linux系统引入了一种伙伴系统算法对这些页帧进行管理。

当linux系统启动的过程中此时伙伴系统还未初始化完成,此时仍需要内存,linux会通过之前内存组织架构介绍的bootmem_data来管理,当linux系统启动成功后,会把剩余的那些空闲page释放到伙伴系统中,这也可以看作是伙伴系统最开始的初始化。此节我们不关注初始化,主要介绍伙伴系统算法以及申请和释放的过程。

伙伴系统: 把内存空闲页框共分为11个阶(order),每个阶的内存【块】大小分别为2^n(0,1,…,10)个连续的页框,即每个阶内存块的大小为1,2,4,8,…,1024个连续page,可以看出最大一次可以申请1024*4k=4M连续内存空间。

下面重点看下伙伴系统的代码数据表示,以及伙伴系统申请和释放的核心思想,因这块内核代码复杂冗长,如果理解这些概念即思想则能更快好理解源码的实现,下一节再看相关的具体代码。

伙伴系统结构体表示

之前内存组织架构章节了解了通过zone来管理page,那么对于page如何的进行组织管理这其实就是伙伴系统干的事,自然而然伙伴系统的结构体表示就应该在zone的定义中,可以说伙伴系统其实是zone的page对象的管家。

include\linux\mmzone.h
struct zone {
   
  /* free areas of different sizes */
	struct free_area	free_area[MAX_ORDER]; //@1
}
struct free_area {
   
	struct list_head	free_list[MIGRATE_TYPES];//@2
	unsigned long		nr_free; //@3
};

@1. 数组大小MAX_ORDER=11,对象取值free_area[index] (index=0…10), 每个数组表示大小为2^index个连续页的内存块组成的链表,这些内存块内存大小都相同。
例:free_area[3],表示大小为8个连续页的内存块组成的链表。

@2. MIGRATE_TYPES :页的迁移类型,参考后面讲解。
free_area[index].free_list[type] :每个数组元素表示迁移类型为type且大小为2^index个连续页的内存块组成的链表。
例: free_area[3].free_list[0],表示迁移类型为MIGRATE_UNMOVABLE的内存块组成的链表,其中内存块大小为8个连续页。

注意:这些内存块有一个特点 ,即内存块里所有页的地址都是连续的,因此这些内存块链表连接时只需把内存块的第一个页关联即可,这个使用的是页page结构体的lru成员(类型为list_head)

@3. nr_free表示这种内存块(包括所有迁移类型)的数量 。
例:free_area[3].nr_free ,表示内存块的数量,其中内存块的大小为2^3(8)个连续页,内存块的迁移类型可以是任一迁移类型

页的迁移类型

在上面伙伴系统结构中,我们看到了迁移类型,页的迁移类型是干什么用的呢?其实就是为了解决内存碎片的。
简单描述它如何解决碎片的,假设下面是一段内存,在伙伴系统中【0】-【6】是空闲的,【7】非空闲。如果【7】后续伙伴系统可以回收,则这一段内存可以组成8个页的内存块,如果7的类型为特殊用处一直不被释放到伙伴,则这块内存永远不会作为连续8个页的内存块进行分配。 如果我们把系统中像【7】这种类型的页帧同一管理(统一使用一种迁移类型),那么就可以避免上面这种碎片case。

【0】【1】【2】【3】【4】【5】【6】【7】

enum migratetype {
   
	MIGRATE_UNMOVABLE, //@1
	MIGRATE_MOVABLE, //@2
	MIGRATE_RECLAIMABLE, //@3
	MIGRATE_PCPTYPES,	//@4 /* the number of types on the pcp lists */
	MIGRATE_HIGHATOMIC = MIGRATE_PCPTYPES,//@5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假设系统的可利用空间容量为2m个字,则系统开始运行时,整个内存区是一个大小为2m的空闲分区。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不断的划分,可能会形成若干个不连续的空闲分区,将这些空闲分区根据分区的大小进行分类,对于每一类具有相同大小的所有空闲分区,单独设立一个空闲分区双向链表。这样,不同大小的空闲分区形成了k(0≤k≤m)个空闲分区链表。 当需要为进程分配一个长度为n的存储空间时,首先计算一个i值,使2i-1<n≤2i,然后在空闲分区大小为2i的空闲分区链表中查找。若找到,即把该空闲分区分配给进程。否则,表明长度为2i的空闲分区已经耗尽,则在分区大小为2i+1的空闲分区链表中寻找。若存在2i+1的一个空闲分区,则把该空闲分区分为相等的连个分区,这两个分区称为一对伙伴,其中的一个分区用于分配,而把另一个加入分区大小为2i的空闲分区链表中。若大小为2i+1的空闲分区不存在,则需要查找大小为2i+2的空闲分区,若找到则对其进行两次分割:第一次,将其分割为大小为2i+1的两个分区,一个用于分配,一个加入到大小为2i+1空闲分区链表中;第二次,将第一次用于分配的空闲分区分割为2i的两个分区,一个用于分配,一个加入到大小为2i空闲分区链表中。若仍然找不到,则继续查找大小为2i+3的空闲分区,以此类推。由此可见,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对2k的空闲分区进行k次分割才能得到所需分区。 与一次分配可能要进行多次分割一样,一次回收也可能要进行多次合并,如回收大小为2i的空闲分区时,若事先已存在2i的空闲分区时,则应将其与伙伴分区合并为大小为2i+1的空闲分区,若事先已存在2i+1的空闲分区时,又应继续与其伙伴分区合并为大小为2i+2的空闲分区,依此类推。 2.2 伙伴系统的需求 根据伙伴系统算法的思想,我们组对本系统的功能划分为3种: ⑴ 根据伙伴系统算法分配内存 ⑵ 根据伙伴系统算法回收内存 ⑶ 实时查看内存使用的情况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