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C API的使用
介绍及使用
MySQL C API(也称为 MySQL Connector/C)是用于与 MySQL 数据库交互的 C 语言 API。它提供了一组函数和结构体,允许你在 C 程序中连接到 MySQL 数据库服务器,并执行查询、插入、更新等数据库操作。
以下是 MySQL C API 的基本使用步骤:
1. 包含头文件:
在你的 C 代码中包含 MySQL C API 的头文件:
#include <mysql/mysql.h>
2. 初始化和连接:
在程序开始时,需要初始化 MySQL C API 并建立与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 这个函数初始化MySQL,并返回一个MYSQL指针。这个指针在后续的操作中都会使用到。
MYSQL *conn;
conn = mysql_init(NULL);
if (conn == NULL) {
fprintf(stderr, "mysql_init() failed\n");
exit(1);
}
//连接到数据库:mysql_real_connect()使用这个函数来连接到数据库。其中参数包括上一步得到的MYSQL指针,以及数据库的主机名、用户名、密码、数据库名等。
if (mysql_real_connect(conn, "localhost", "user", "password", "database", 0, NULL, 0) == NULL) {
fprintf(stderr, "mysql_real_connect() failed\n");
mysql_close(conn);
exit(1);
}
// 补充了解
// 最后三个参数大部分情况下为0,NULL,0即可,三个参数详细介绍如下
port:这是数据库服务端的端口号,默认是MySQL的默认端口3306。如果提供0,将使用默认端口;
unix_socket:这是Unix系统专用的,如果mysql服务器运行在本地,并使用了Unix socket,这个参数就指定了该socket的路径。对于运行在网络上的服务器,此参数通常为NULL;
client_flag:这是额外标志,通常为0。对于特殊情况,可以设置为一些特定的值,比如CLIENT_COMPRESS(在客户端和服务器间进行压缩),CLIENT_SSL(使用ssl连接),CLIENT_LOCAL_FILES(允许LOAD DATA LOCAL操作)等等。详情请查阅MySQL的官方文档。
为了兼容更多的使用场景,mysql_real_connect函数给出了很多参数,适合应对各种复杂的数据库连接情况。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大部分情况下,使用默认参数(port为0,unix_socket为NULL,client_flag为0)就足够了。
在这个例子中,使用 mysql_init
初始化 MySQL 对象,然后使用 mysql_real_connect
建立与 MySQL 服务器的连接。你需要提供主机名、用户名、密码和数据库名。
3. 执行查询:
一旦连接建立,你可以执行 SQL 查询。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查询示例:
//mysql_query()使用这个函数来执行SQL查询。查询结果可以用后续的函数来获取。
if (mysql_query(conn, "SELECT * FROM your_table")) {
fprintf(stderr, "SELECT query failed: %s\n", mysql_error(conn));
mysql_close(conn);
exit(1);
}
//获取查询结果:mysql_store_result() 或 mysql_use_result()这两个函数可以获取查询结果。mysql_store_result()将所有的查询结果存储在客户端,mysql_use_result()则允许你一个接一个地获取结果行。
MYSQL_RES *result = mysql_store_result(conn); // 注意,返回值是指针
if (result == NULL) {
fprintf(stderr, "mysql_store_result() failed\n");
mysql_close(conn);
exit(1);
}
//遍历结果集:mysql_fetch_row()这个函数可以获取结果集中的一行。你可以在循环中使用它来遍历所有的结果行。
int num_fields = mysql_num_fields(result);
MYSQL_ROW 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