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逻辑的威力——博客/SNS篇

       1997年 12月17日,Jorn Barger创造了 “weblog” 一词,同年,Dave Winer推出了具有博客基本特性的网站Scripting News。1999年4月,Peter Merholz将weblog简化成blog。2002年初,方兴东在孙坚华的介绍下认识blog,方随后将其翻译成“博客”并大肆鼓吹,终博得“博客教父”美名。2003年,木子美在博客中国网上的性爱日记让博客概念迅速大众化。

 

        博客和BBS的区别只在于博客将帖子的地址固定,并将所有属于同一个主人的帖子都放在这个地址上。

 

        博客的这种几乎与技术无关的小小的显示逻辑的改进突然间令人感觉只需花一分钟时间便可以拥有自己的网站。于是人们开始讨论“自媒体”时代的到来,BBC甚至由于在报道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中引用了博客作者上传的现场图片和视频而为记者们的饭碗感到担忧。徐静蕾、韩寒等二线明星更是借助博客平台迅速进阶主流行列。

 

       博客更有意思的的影响是它挑起了压抑已久的中国人的表达欲望,整个国家霎时间进入全民写作状态,以至于有些人的有些本不该说的事都在这种非理性的氛围中不自觉的泄露出来,似乎所有人都患上了“暴露癖”。

 

       但毕竟真正喜欢写作的人还是凤毛麟角,我在两年前已表达了这个看法,随着博客潮流的退去,伪作者们将逐渐消失。麦田在今年7月3日写了一篇《博客已经过时了……》的文章并被诸多媒体所引用。

 

       旧的逻辑过时,新的逻辑必将兴起。于2004年诞生于哈佛校园并引来的微软、李嘉诚等大鳄竞相入股的facebook正在掀起全球的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热潮。中国的模仿者校内网、海内网、开心网、一起网、51.com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濒临破产的博客网也通过转型SNS寻求自救。
   
        所谓的SNS,只是在六度空间理论的支持下在博客的基础上加上交互功能,将你的好友极其相关信息显示在你自己的页面上,让你只要打开自己的空间便可以知道好友们的动态。
 
       SNS这种页面显示逻辑的改进同样无需什么不得了的技术支持,但它却再一次成功地扭转人们的讨论焦点,“网络人际关系”成为媒体的新新话题。刘韧在天津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论坛上煞有介事地阐述网络对于维持人际关系的价值。

 

       由于能够即时在自己页面上看到好友的发布的信息,这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某些人的“偷窥”欲望,有此癖好者迅速成为SNS上的主要群体。这种彼此的信息交互显示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交互的频率,刺激人们沟通需求的膨胀,于是以满足各种交互活动为目的应用程序也大量涌现。Myspace的音乐定位使大量急需推广的乐队在上面疯狂的“加好友”,以其六度空间理论的所带来的病毒营销效应能迅速为他们带来足够多的粉丝。

 

        每一次页面逻辑的变化,总是掀起新一拨的网络潮流,我们期待更激动人心的逻辑创新来改造我们的生活方式!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