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
前言
访问者模式包括访问者和被访问者元素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这些被访问的元素具有不同的类型,且不同的访问者可以对其施加不同的访问操作。访问者模式使得用户可以在不修改现有系统的情况下扩展系统的功能,为这这些不同类型的元素增加新的操作。
正文
一、定义
定义如下:
访问者模式: 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个元素的操作。访问者模式让用户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
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Visitor Pattern: Represent an operation to be performed on the elements of an object struture.Visitor
lets you define a new operation without changing the classes of the elelments on which it operates.
访问者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它为操作存储不同类型元素的对象结构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用户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元素施加不同的操作。
二、结构
访问者模式包含5个角色:
(1)Visitor(抽象访问者):抽象访问者为对象结构中的每一个具体元素类声明一个访问操作,从这个操作的名称或参数类型可以清楚地知道需要访问的具体元素的类型,具体访问者需要实现这些操作方法,定义对这些元素的访问操作。
(2)ConcreteVisitor(具体访问者):具体访问者实现了每个由抽象访问者声明的操作,每一个操作用于访问对象结构中一种类型的元素。
(3)Element(抽象元素):抽象元素一般是抽象类或者接口,它声明了一个accept()方法,用于接受访问者的访问操作,该方法通常以一个抽象访问者作为参数。
(4)ConcreteElement(具体元素):具体元素实现了accept()方法,在accept()方法中调用访问者的访问方法以便完成对一个元素的操作。
(5)ObjectStructure(对象结构):对象结构是一个元素的集合,它用于存放元素对象,并且提供了遍历其内部元素的方法。对象结构可以结合组合模式来实现,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集合对象。
三、实现
这些访问方法的命名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在方法名中标明待访问元素对象的具体类型;另一种是统一命名为visit(),通过参数类型的不同来定义一系列重载的visit()方法。抽象访问者类的典型代码如下:
public abstract class Visitor{
public abstract void visit(ConcreteElementA elementA);
public abstract void visit(ConcreteElementB elementB);
public void visit(ConcreteElementC elementC){
//元素ConcreteElementC操作代码
}
}
具体访问者类的典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oncreteVisitor extends Visitor{
public void visit(ConcreteElementA elementA){
//元素ConcreteElementA操作代码
}
public void visit(ConcreteElementB elementB){
//元素ConcreteElementB操作代码
}
}
典型的抽象元素类的代码如下:
public interface Element{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具体元素类中的典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oncreteElementA implements Element{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visitor.visit(this);
}
public void operationA(){
//业务方法
}
}
双重分派机制
在具体元素类ConcreteElementA的accept()方法中,通过调用Visitor类的visit()方法实现对元素的访问,并以当前对象作为visit()方法的参数。其具体执行过程如下:
(1)调用具体元素类的accept(Visitor visitor)方法,并将Visitor子类对象作为其参数。
(2)在具体元素类accept(Visitor visitor)方法内部调用传入的Visitor对象的visit()方法,将当前具体元素类对象(this)作为参数。
(3)执行Visitor对象的visit()方法,在其中还可以调用具体元素对象的业务方法。
这种调用机制也称为“双重分派”,正因为这种机制,使得增加新的访问者无须修改现有类库代码,只需将新的访问者对象作为参数传入具体元素对象的accept()方法,程序运行时将回调在新增Visitor类中定义的visit()方法,从而增加新的元素访问方式。
对象结构的典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ObjectStructure{
private ArrayList<Element> list = new ArrayList<Element>(); //定义一个集合用于存储元素对象
//接受访问者的访问操作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Iterator i = list.iterator();
while(i.hasNext()){
((Element)i.next()).accept(visitor); //遍历访问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
}
}
public void addElement(Element element){
list.add(element);
}
public void removeElement(Element element){
list.remove(element);
}
}
访问者模式与抽象工厂模式类似,对开闭原则的支持具有倾斜性,可以很方便地添加新的访问者,但是添加新的元素较为麻烦。
四、访问者模式与组合模式联用
在访问者模式中包含一个用于存储元素对象集合的对象结构,通常可以使用迭代器来遍历对象结构,同时具体元素之间可以存在整体与部分关系,有些元素作为容器对象,有些元素作为成员对象,可以使用组合模式来组织元素。
五、访问者模式优缺点与适用环境
优点
(1)在访问者模式中增加新的访问操作很方便。使用访问者模式,增加新的访问操作就意味着增加一个新的具体访问者类,实现简单,无须修改源代码,符合开闭原则。
(2)访问者模式将有关元素对象的访问行为集中到一个访问者对象中,而不是分散在一个个的元素类中。类的职责更加清晰,有利于对象结构中元素对象的复用,相同的对象结构可以供多个不同的访问者访问。
(3)访问者模式让用户能够在不修改现有元素类层次结构的情况下定义作用于该层次结构的操作。
缺点
(1)在访问者模式中增加新的元素类很困难。在访问者模式中,每增加一个新的元素类都意味着要在抽象访问者角色中增加一个新的抽象操作,并在每一个具体访问者类中增加相应的具体操作,这违背了开闭原则。
(2)访问者模式破坏了对象的封装性。访问者模式要求访问者对象访问并调用每一个元素对象的操作,这意味着元素对象有时候必须暴露一些自己的内部操作和内部状态,否则无法供访问者访问。
适用环境
(1)一个对象结构包含多个类型的对象,希望对这些对象实施一些依赖其具体类型的操作。在访问者中针对每一种具体的类型都提供了一个访问操作,不同类型的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访问操作。
(2)需要对一个对象结构中的对象进行很多不同的并且不相关的操作,而需要避免让这些操作“污染”这些对象的类,也不希望在增加新操作时修改这些类。访问者模式使得用户可以将相关的访问操作集中起来定义在访问者类中,对象结构可以被多个不同的访问者类所使用,将对象本身与对象的访问操作分离。
(3)对象结构中对象对应的类很少改变,但经常需要在此对象结构上定义新的操作。
以上文字,大量摘抄自《Java设计模式》一书,由刘伟老师编著,故本文应当列入转载一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阅读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