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80创业

 如果倒数两年,多数80后创业者可能还像21岁时的乔布斯那样,躲在车库里疯狂地鼓捣苹果机,执着创业却默默无闻。今天,他们之所以成为关注的焦点,既有媒体过度包装的成分,也是这个时代轮替的必然。

  比起44岁创业的柳传志和任正非,41岁被迫下海的牛根生,这批最大不过28岁的财富新贵的确很幸运,他们没经历过什么大的磨难,更大胆、更自信。代表人物李想、刘松琳、陈曦、彭海涛、戴志康、唐月明、茅侃侃……他们无不年纪轻轻便拥有了亿万身家。

  少年成名总会利弊参半,很多人是因为李想才知道有个泡泡网,但这也让他们过早被赞誉和质疑包围,成功和不足都容易被过度放大。这时,我们或许要想想,应该用怎样的心态看待这些年轻的创业者。是对他们今天的成功加倍推崇,还是关注他们创富的活力,以及那些让他们持续成功的因素。

  16岁身价就已千万的畅网科技CEO陈曦,他前后创业四次,算是80后创业者中的佼佼者。说起企业价值观、企业管理,他能讲得头头是道,与60后、70后交手也不落下风,但对他的质疑者多于认同者。

  “80后普遍不懂如何做管理”,跟笔者接触的几位80后CEO基本认同这种说法。这是他们经历中缺失的一课,也是早晚要过的一道坎。清华紫光原副总裁彭志强对笔者说:“在新兴行业或者颠覆性的商业模式下,创业者可能不需要太多管理经验,那种爆发性可以让他们获得一定成功。但在传统商业模式下,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将会举步维艰。”

  反思也许是80后创业者最需要的一种思考方式,时常看看镜子里的自己,然后对照现实与理想间的距离。他们创业大多源于冲动,这种冲劲使他们很快抓住商机,但在企业正常运营中,冲动要被适当控制;他们谦虚、民主,但过分民主就会让领导力大打折扣;他们强调活学活用,但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下面这三位80后CEO,他们的行业和企业规模各有不同,通过他们的自我反思,来解读80后创业者成长中的困惑。

  补管理短板

  刘松琳:聚成资讯集团董事长,28岁

  行业:教育培训

  销售额:2亿元(2007年)

  员工人数:3000人

  发展阶段:IPO

  刘松琳17岁辍学创业,卖过酒,开过专卖店,最后创办聚成进入教育培训行业。现在拥有54家分支机构和3000多名员工,去年销售额3.5亿元。

  同很多80后创业者一样,聚成刚成立时,刘松琳身兼了保安、文员、财务和老板,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干得很累,而且还不太专业。

  从那会开始,就着做教育培训的便利条件,他不断给自己充电。最初学财会,后来是企业管理。再后来因为压力过大,他开始学心理学、国学。现在企业准备IPO了,他又到清华总裁班系统学习资本运作。

  他的经验是,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去学习,学的不能太杂,要是管理工具多了,怎么选择也是个麻烦事。

  而且学习前最好让心态归零,沉下心去学。去年,刘松琳有大半年是在学习中度过。

  在聚成10多位股东中,刘松琳年龄是最小的,彼此间的沟通有时成了大问题。公司越做越大以后,高管层开始出现分歧。他把这比作风暴期,这个阶段是创业者需要警惕的。聚成总经理曾经离职一段时间,这期间,刘松琳开始自我反思,自己哪里不对,应该用什么方式沟通,总经理最后回到聚成。在这之后,刘松琳引入一套沟通工具,只要不是人格上的侮辱,极力提倡内部坦诚沟通。

  企业做大之后,刘松琳最怕的就是失去方向,用他的话说,风筝需要一个牵线的人。刚创业时,同样办企业的父亲帮他拉着线,遇到难题有个请教的人。现在,他另觅到高人帮他指点方向,“要知山多高,请问过来人”。谦虚和真诚让刘松琳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如果倒数两年,多数80后创业者可能还像21岁时的乔布斯那样,躲在车库里疯狂地鼓捣苹果机,执着创业却默默无闻。今天,他们之所以成为关注的焦点,既有媒体过度包装的成分,也是这个时代轮替的必然。

 

  比起44岁创业的柳传志和任正非,41岁被迫下海的牛根生,这批最大不过28岁的财富新贵的确很幸运,他们没经历过什么大的磨难,更大胆、更自信。代表人物李想、刘松琳、陈曦、彭海涛、戴志康、唐月明、茅侃侃……他们无不年纪轻轻便拥有了亿万身家。

  少年成名总会利弊参半,很多人是因为李想才知道有个泡泡网,但这也让他们过早被赞誉和质疑包围,成功和不足都容易被过度放大。这时,我们或许要想想,应该用怎样的心态看待这些年轻的创业者。是对他们今天的成功加倍推崇,还是关注他们创富的活力,以及那些让他们持续成功的因素。

  16岁身价就已千万的畅网科技CEO陈曦,他前后创业四次,算是80后创业者中的佼佼者。说起企业价值观、企业管理,他能讲得头头是道,与60后、70后交手也不落下风,但对他的质疑者多于认同者。

  “80后普遍不懂如何做管理”,跟笔者接触的几位80后CEO基本认同这种说法。这是他们经历中缺失的一课,也是早晚要过的一道坎。清华紫光原副总裁彭志强对笔者说:“在新兴行业或者颠覆性的商业模式下,创业者可能不需要太多管理经验,那种爆发性可以让他们获得一定成功。但在传统商业模式下,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将会举步维艰。”

  反思也许是80后创业者最需要的一种思考方式,时常看看镜子里的自己,然后对照现实与理想间的距离。他们创业大多源于冲动,这种冲劲使他们很快抓住商机,但在企业正常运营中,冲动要被适当控制;他们谦虚、民主,但过分民主就会让领导力大打折扣;他们强调活学活用,但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下面这三位80后CEO,他们的行业和企业规模各有不同,通过他们的自我反思,来解读80后创业者成长中的困惑。

  补管理短板

  刘松琳:聚成资讯集团董事长,28岁

  行业:教育培训

  销售额:2亿元(2007年)

  员工人数:3000人

  发展阶段:IPO

  刘松琳17岁辍学创业,卖过酒,开过专卖店,最后创办聚成进入教育培训行业。现在拥有54家分支机构和3000多名员工,去年销售额3.5亿元。

  同很多80后创业者一样,聚成刚成立时,刘松琳身兼了保安、文员、财务和老板,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干得很累,而且还不太专业。

  从那会开始,就着做教育培训的便利条件,他不断给自己充电。最初学财会,后来是企业管理。再后来因为压力过大,他开始学心理学、国学。现在企业准备IPO了,他又到清华总裁班系统学习资本运作。

  他的经验是,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去学习,学的不能太杂,要是管理工具多了,怎么选择也是个麻烦事。

  而且学习前最好让心态归零,沉下心去学。去年,刘松琳有大半年是在学习中度过。

  在聚成10多位股东中,刘松琳年龄是最小的,彼此间的沟通有时成了大问题。公司越做越大以后,高管层开始出现分歧。他把这比作风暴期,这个阶段是创业者需要警惕的。聚成总经理曾经离职一段时间,这期间,刘松琳开始自我反思,自己哪里不对,应该用什么方式沟通,总经理最后回到聚成。在这之后,刘松琳引入一套沟通工具,只要不是人格上的侮辱,极力提倡内部坦诚沟通。

  企业做大之后,刘松琳最怕的就是失去方向,用他的话说,风筝需要一个牵线的人。刚创业时,同样办企业的父亲帮他拉着线,遇到难题有个请教的人。现在,他另觅到高人帮他指点方向,“要知山多高,请问过来人”。谦虚和真诚让刘松琳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如果倒数两年,多数80后创业者可能还像21岁时的乔布斯那样,躲在车库里疯狂地鼓捣苹果机,执着创业却默默无闻。今天,他们之所以成为关注的焦点,既有媒体过度包装的成分,也是这个时代轮替的必然。

 

  比起44岁创业的柳传志和任正非,41岁被迫下海的牛根生,这批最大不过28岁的财富新贵的确很幸运,他们没经历过什么大的磨难,更大胆、更自信。代表人物李想、刘松琳、陈曦、彭海涛、戴志康、唐月明、茅侃侃……他们无不年纪轻轻便拥有了亿万身家。

  少年成名总会利弊参半,很多人是因为李想才知道有个泡泡网,但这也让他们过早被赞誉和质疑包围,成功和不足都容易被过度放大。这时,我们或许要想想,应该用怎样的心态看待这些年轻的创业者。是对他们今天的成功加倍推崇,还是关注他们创富的活力,以及那些让他们持续成功的因素。

  16岁身价就已千万的畅网科技CEO陈曦,他前后创业四次,算是80后创业者中的佼佼者。说起企业价值观、企业管理,他能讲得头头是道,与60后、70后交手也不落下风,但对他的质疑者多于认同者。

  “80后普遍不懂如何做管理”,跟笔者接触的几位80后CEO基本认同这种说法。这是他们经历中缺失的一课,也是早晚要过的一道坎。清华紫光原副总裁彭志强对笔者说:“在新兴行业或者颠覆性的商业模式下,创业者可能不需要太多管理经验,那种爆发性可以让他们获得一定成功。但在传统商业模式下,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将会举步维艰。”

  反思也许是80后创业者最需要的一种思考方式,时常看看镜子里的自己,然后对照现实与理想间的距离。他们创业大多源于冲动,这种冲劲使他们很快抓住商机,但在企业正常运营中,冲动要被适当控制;他们谦虚、民主,但过分民主就会让领导力大打折扣;他们强调活学活用,但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下面这三位80后CEO,他们的行业和企业规模各有不同,通过他们的自我反思,来解读80后创业者成长中的困惑。

  补管理短板

  刘松琳:聚成资讯集团董事长,28岁

  行业:教育培训

  销售额:2亿元(2007年)

  员工人数:3000人

  发展阶段:IPO

  刘松琳17岁辍学创业,卖过酒,开过专卖店,最后创办聚成进入教育培训行业。现在拥有54家分支机构和3000多名员工,去年销售额3.5亿元。

  同很多80后创业者一样,聚成刚成立时,刘松琳身兼了保安、文员、财务和老板,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干得很累,而且还不太专业。

  从那会开始,就着做教育培训的便利条件,他不断给自己充电。最初学财会,后来是企业管理。再后来因为压力过大,他开始学心理学、国学。现在企业准备IPO了,他又到清华总裁班系统学习资本运作。

  他的经验是,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去学习,学的不能太杂,要是管理工具多了,怎么选择也是个麻烦事。

  而且学习前最好让心态归零,沉下心去学。去年,刘松琳有大半年是在学习中度过。

  在聚成10多位股东中,刘松琳年龄是最小的,彼此间的沟通有时成了大问题。公司越做越大以后,高管层开始出现分歧。他把这比作风暴期,这个阶段是创业者需要警惕的。聚成总经理曾经离职一段时间,这期间,刘松琳开始自我反思,自己哪里不对,应该用什么方式沟通,总经理最后回到聚成。在这之后,刘松琳引入一套沟通工具,只要不是人格上的侮辱,极力提倡内部坦诚沟通。

  企业做大之后,刘松琳最怕的就是失去方向,用他的话说,风筝需要一个牵线的人。刚创业时,同样办企业的父亲帮他拉着线,遇到难题有个请教的人。现在,他另觅到高人帮他指点方向,“要知山多高,请问过来人”。谦虚和真诚让刘松琳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