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法
文章平均质量分 52
learn2t
pythonic and autotest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递归算法转换为非递归算法
转自:http://blog.csdn.net/shunrei/article/details/5680579递归算法实际上是一种分而治之的方法,它把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来求解。对于某些复杂问题(例如hanio塔问题),递归算法是一种自然且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递归算法的执行效率通常比较差。因此,在求解某些问题时,常采用递归算法来分析问题,用非递归算法来求解问题;另外,有转载 2012-08-11 18:13:13 · 1379 阅读 · 0 评论 -
二叉树遍历之递归算法
二叉树的遍历算法有多种,典型的有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以及层序遍历。而且这些遍历的递归算法较为简单,代码很少,容易实现,本文就是汇总二叉树遍历的递归算法,非递归算法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进行总结。本文中用到的二叉树实例如下: 3 / \ 9 20 / \ 15 7二叉树定义和辅助函数如下:[转载 2012-08-13 18:21:30 · 27485 阅读 · 0 评论 -
二叉树遍历之非递归算法
转自:http://blog.csdn.net/ssjhust123/article/details/7773103在前一篇文章二叉树遍历递归算法对二叉树遍历的递归算法做了总结,这篇文章就来对二叉树遍历的非递归算法做个汇总。还是与上一篇文章一样的顺序,一一汇总先序、中序、后序以及层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1、先序遍历(非递归算法)先序遍历非递归访问,使用转载 2012-08-13 18:22:59 · 1668 阅读 · 0 评论 -
线索二叉树
转自:http://blog.csdn.net/shunqiziranhao007/article/details/7804470[cpp] view plaincopy/* 数据结构C语言版 线索二叉树 P132-135 编译环境:Dev-C++ 4.9.9.2 日期:2011年2月13日转载 2012-08-14 15:58:35 · 678 阅读 · 0 评论 -
详解大端模式和小端模式
转自 http://blog.csdn.net/ce123/article/details/6971544详解大端模式和小端模式一、大端模式和小端模式的起源 关于大端小端名词的由来,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自于Jonathan Swift的《格利佛游记》:Lilliput和Blefuscu这两个强国在过去的36个月中一直在苦战。战争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吃转载 2012-09-21 21:30:53 · 487 阅读 · 0 评论 -
python创建中序二叉树并按照中序print
使用python创建二叉树实现:如果二叉树为空,则创建二叉树实例如果当前结点为空,则创建结点。否则判断: 如果输入值小于当前结点值,则添加到左结点如果输入值大于或等于当前值,则添加到右结点代码#!/usr/bin/env python3# -*- coding: utf-8 -*-class Node(object): """docstring for Node"""原创 2016-02-27 22:14:24 · 1291 阅读 · 0 评论 -
汉诺塔游戏
游戏规则:有A,B,C三根针,将A针上N个从小到大叠放的盘子移动到C针,一次只能移动一个,不重复移动,小盘子必须在大盘子上面。关键分析:将N-1个盘子从A移动到B,然后将第N个盘子从A移动到C。 剩下N-1个盘子需要从B移动到C,此时的中转站则从B变成了A(鉴于这时盘子都在B针),目标仍然是C针。 下一次重复的时候,只剩下A上的N-2个盘子需要移动(N-1与N都已经移动到了C),中转站又变成B,原创 2016-08-11 00:16:19 · 1173 阅读 · 0 评论 -
找到list中差距为k的数值对
转自: http://www.oschina.net/code/snippet_1448389_53414题目:用python写一个程序,找出数组中差值为K的数共有几对示例:差值k=4 and 数组是[7, 6, 23,19,10,11, 9, 3, 15] 这样的结果是(7,11) (7,3) (6,10) (19,23) (15,19) (15,11) 共6对代码:#!/usr/bin/en转载 2016-09-04 20:45:46 · 90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