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笔记2—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框架
ISO组织定义的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协同统一标准
制定统一标准的原因—不同厂商之间制造的设备标准不统一—为了使各不同厂商设备能够协同统一
TCP/IP四层模型与OSI模型的关系?
OSI要求必须得逐层封装,不能实现跨层;TCP/IP四层模型可以实现跨层,例如ARP
OSI模型解释的是:一台主机和另一台主机之间通信------数据从最初得封装到解封装的过程

网络基础—OSI模型
1、应用层—直接面向用户服务接口—http—80
2、表示层—数据表现形式,加密解密,压缩和解压缩
3、会话层—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软件层面,主要面向系统工程师,软件开发人员
4、传输层—定义数据的发送方式,定义逻辑得端到端的连接(协议号),分为两种:TCP/UDP,路由协议EIGRP、OSPF都是属于传输层
5、网络层—逻辑寻址—IP地址—路径选择
从上层往下层进行寻址的过程—ARP协议(通过IP地址查询MAC地址)
6、数据链路层—物理寻址—MAC地址—通过MAC对介质访问
7、物理层—传输介质—数据转换为Bit流—位的概念—二级制0和1—网络设备只能识别0和1—进一步将bit流转换为脉冲信号—通过物理线缆发走
--------------------------------数据层面
上层和下层相互关联,独立,上层承载下层,下层依靠上层

OSI模型每层的含义: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提供网络连接的端口,应用程序比如:QQ,浏览器本身不属于应用层面,添加端口后,端口为其提供了网络连接,连接至下一层表示层,包含端口的应用程序才属于应用层范畴内
端口—范围—0-65535
(1)知名端口:0-1023
(2)非知名端口:1024-65535
数据在发送之前,首先要提前协商出双方都可以理解的数据表现形式

表示层—数据在发送之前,提前协商出双方都可以理解的数据表现形式

会话层—建立会话—建立逻辑端到端的连接,为了中断后能够重新连接,需要维护会话,终止会话连接

传输层—源目端口—使用源目端口建立端到端的连接,传输层开始进行数据的封装,并且封装传输层的报头—数据段(segment)—也叫做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1)源端口(Source port)
(2)目的端口(Destination port)
SD port | data
示例:发送一部电影—500M—直接把500M封装?—不是,封装的时候涉及数据分片—数据切割—MTU(最大传输单元)—最大传输为1500byte
以bit为单位:1Mbit=1000kbit=1000000bit
以byte为单位:1MByte=1024kByte=1024*1024Byte
1Byte=8bit
100M宽带=—以bit为单位—换算过来后将达到11.9Mbyte/s(11.9兆字节每秒)
数据分割:
较大文件—首先分割为一段一段的数据段—再进行数据封装—将源目端口封装进去—源目端口描述数据是由哪一个应用程序产生,应该由哪一个应用程序接收—还需要进行重新加工—涉及到网络层概念

网络层—TCP/UDP
TCP—称为可靠的传输—面向于连接
在进行数据发送之前—和对方建立起连接通道—类似VPN

建立连接后凭什么称作安全—因为包含序列号和确认号
1、PC发送一个请求会话连接—SYN同步信息
2、百度给PC一个回复—回复SYN+ACK信息—给与SYN接收的确认
3、PC给百度回复一个最终确认信息—ACK
-------------------------------------------------三次握手
接下来才是真实的业务数据的传输—如何保证可靠?—三次握手时进行序列号的协商—首选协商对应的序列号—每一个发送的报文段都要携带序列号—有可能会涉及几个报文段同时发送—滑窗机制—设置窗口大小(一次性可以发送几个报文段)—预先协商出来的,比如协商出5个报文段大小,一次性发送5个报文段大小
1、2、3、4、5
6、7、8、9、10
此时如果第2个报文段丢失了,将会进行重传—依靠预先协商的序列号和确认号进行重传
比如PC访问百度:PC发送一个消息至百度
此时如果第2个报文段没有收到,百度回复确认号2至PC—PC收到了确认号后—如果滑窗机制包含5个报文—重新发送23456
如果1、2报文段没有收到,百度回复确认号1至PC—PC收到确认号—发送12345
如果4、5报文没有收到,百度回复确认号4至PC—PC收到确认号—发送45678
序列号:用于报文段排序
确认号:用于确认
如果12345都收到,百度回复确认号6至PC—PC收到确认号—发送67890
数据传输过程中,如果网络出现了拥塞怎么办?
网络中有其他人在下载数据,达到8,9M/s,突然速度变为1,2M/s,此时网络的变化为:8,9M/s–1,2M/s—5,6M/s,此现象称为网络拥塞,网络内有占用带宽的情况。8,9M/s支持每次发送5个报文段,网络拥塞后不支持发送后,将进行再此协商—调整窗口大小—数据传输过程中,如果网络出现拥塞,TCP传输在不断传输过程中,不断协商窗口大小—因此窗口大小是动态协商—叫做拥塞避免机制
数据传输完成以后—校验数据完整性

断开连接,可以由任何一方发起断开连接申请:
PC—发送FIN信息
对端收到以后—回复ACK确认,与此同时发送FIN至PC
PC收到后发送ACK
双向确认机制
断开连接--------------------------------------四次挥手
TCP可靠传输—不能最大化利用带宽—100M—最大化带宽到达5、6M

UDP—无连接,无重传机制,不可靠
有多少就发多少—数据实时传输—现在发送现在就得接收
专线面向公司视频会议服务,上下行带宽基本对等
源目端口标识的是由哪一个应用程序产生,发给哪一个应用程序来接收,比如产生的是网页的数据发送到视频端口了,都是不能够传输的。光有端口并不能确保成功发送,还需要有网络层逻辑寻址

网络层—逻辑寻址—寻的是IP地址—路由的概念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信息协议—主要包含:
(1)Ping—用于检测网络连通性
字节—byte—ping包的大小
时间—数据一去一回的时间
ping过去的包—echo包
ping回来的包—echo reply
TTL—指的是对端操作系统返回值—早期用于测试对端使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
—time to live—生存周期—跳数—经过了多少台设备—通过多少个节点/接口
TTL—整个网络中—最大跳数为255跳—用于三层防环—每经过一台设备,TTL值减1,减到0以后数据丢弃
(2)Traceroute—路径追踪,到达一个目标网络中间经过了哪一些设备
首先定义TTL值为3,继续发送数据,数据从PC发送到R3设备,3-1,2-1,1-1=0,回复目标不可达,同时发送回R3的IP地址至PC
IP地址概念—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数据包封装—涉及到数据分片问题—MTU
VPN概念—双报头形式 ,封装内网源目IP的同时还封装公网的源目IP—如过未超过1500字节,无需分片—如果运用相应技术当插入相应新增字段后,也会占用字节,超过1500字节—因此需要进行分片
ARP概念—地址解析协议—2.5层协议—介于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之间
数据链路层—2层—物理寻址—MAC地址
封装成帧—IEEE802.3—以太网

完整的数据封装:
基于以太网,因此涉及内容为:Ethernet 2以太网2帧头 | 源目DS MAC地址(目的地址在前)| DS IP地址 | DS port端口 | 真实数据data | FCS校验
通过物理层转换为bit流,通过传输介质发送至对端
对端接收数据后—依次进行解封装
物理层接收到bit流—数据链路层变为数据帧—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从高层往底层封装,从底层往高层解封装
TCP/IP分为四层:
OSI七层模型 TCP/IP层
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打包为—网络接口层
网络层—Internet层
传输层—主机到主机层
上三层—应用层
TCP/IP分层可以实现跨层封装,使用协议包括ARP,OSPF等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