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实现第三方登录且易扩展?

本文节选自《设计模式就该这样学》

1 使用类适配器重构第三方登录自由适配

我们使用适配模式来实现一个实际的业务场景,解决实际问题。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小伙伴一定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很早以前开发的老系统应该都有登录接口,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单纯地依赖用户名密码登录显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现在,大部分系统都已经支持多种登录方式,如QQ登录、微信登录、手机登录、微博登录等,同时保留用户名密码的登录方式。虽然登录形式丰富,但是登录后的处理逻辑可以不必改,都是将登录状态保存到Session,遵循开闭原则。首先创建统一的返回结果ResultMsg类。


/**
 * Created by Tom.
 */
public class ResultMsg {

    private int code;
    private String msg;
    private Object data;

    public ResultMsg(int code, String msg, Object data) {
        this.code = code;
        this.msg = msg;
        this.data = data;
    }

    public int getCode() {
        return code;
    }

    public void setCode(int code) {
        this.code = code;
    }

    public String getMsg() {
        return msg;
    }

    public void setMsg(String msg) {
        this.msg = msg;
    }

    public Object getData() {
        return data;
    }

    public void setData(Object data) {
        this.data = data;
    }
}

假设在老系统中,处理登录逻辑的代码在PassportService类中。


public class PassportService {

    /**
     * 注册方法
     * @param username
     * @param password
     * @return
     */
    public ResultMsg regist(String username,String password){
        return  new ResultMsg(200,"注册成功",new Member());
    }


    /**
     * 登录方法
     * @param username
     * @param password
     * @return
     */
    public ResultMsg login(String username,String password){
        return null;
    }

}

为了遵循开闭原则,不修改老系统的代码。下面开启代码重构之路,创建Member类。


/**
 * Created by Tom.
 */
public class Member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private String mid;
    private String info;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
        return username;
    }

    public void setUsername(String username) {
        this.username = username;
    }

    public String getPassword() {
        return password;
    }

    public void setPassword(String password) {
        this.password = password;
    }

    public String getMid() {
        return mid;
    }

    public void setMid(String mid) {
        this.mid = mid;
    }

    public String getInfo() {
        return info;
    }

    public void setInfo(String info) {
        this.info = info;
    }
}

我们也不改动运行非常稳定的代码,创建Target角色IPassportForThird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PassportForThird {

    ResultMsg loginForQQ(String openId);

    ResultMsg loginForWechat(String openId);

    ResultMsg loginForToken(String token);

    ResultMsg loginForTelphone(String phone,String code);

}

创建Adapter角色实现兼容,创建一个新的类PassportForThirdAdapter,继承原来的逻辑。


public class PassportForThirdAdapter extends PassportService implements IPassportForThird {

    public ResultMsg loginForQQ(String openId) {
        return loginForRegist(openId,null);
    }

    public ResultMsg loginForWechat(String openId) {
        return loginForRegist(openId,null);
    }

    public ResultMsg loginForToken(String token) {
        return loginForRegist(token,null);
    }

    public ResultMsg loginForTelphone(String phone, String code) {
        return loginForRegist(phone,null);
    }

    private ResultMsg loginForRegist(String username,String password){
        if(null == password){
            password = "THIRD_EMPTY";
        }
        super.regist(username,password);
        return super.login(username,password);
    }
}

客户端测试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assportForThirdAdapter adapter = new PassportForThirdAdapter();
        adapter.login("tom","123456");
        adapter.loginForQQ("sjooguwoersdfjhasjfsa");
        adapter.loginForWechat("slfsjoljsdo8234ssdfs");
}

2 使用接口适配器优化代码

通过这么一个简单的适配动作,我们完成了代码兼容。当然,代码还可以更加优雅,根据不同的登录方式,创建不同的Adapter。首先创建LoginAdapter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LoginAdapter {
    boolean support(Object object);
    ResultMsg login(String id,Object adapter);
}

然后创建一个抽象类AbstractAdapter继承PassportService原有的功能,同时实现ILoginAdapter接口,再分别实现不同的登录适配,QQ登录LoginForQQAdapter。


public class LoginForQQAdapter extends AbstractAdapter{
    public boolean support(Object adapter) {
        return adapter instanceof LoginForQQAdapter;
    }

    public ResultMsg login(String id, Object adapter) {
        if(!support(adapter)){return null;}
        //accesseToken
        //time
        return super.loginForRegist(id,null);

    }

}

手机登录LoginForTelAdapter。


public class LoginForTelAdapter extends AbstractAdapter{
    public boolean support(Object adapter) {
        return adapter instanceof LoginForTelAdapter;
    }

    public ResultMsg login(String id, Object adapter) {
        return super.loginForRegist(id,null);
    }
}

Token自动登录LoginForTokenAdapter。


public class LoginForTokenAdapter extends AbstractAdapter {
    public boolean support(Object adapter) {
        return adapter instanceof LoginForTokenAdapter;
    }

    public ResultMsg login(String id, Object adapter) {
        return super.loginForRegist(id,null);
    }
}

微信登录LoginForWechatAdapter。


public class LoginForWechatAdapter extends AbstractAdapter{
    public boolean support(Object adapter) {
        return adapter instanceof LoginForWechatAdapter;
    }

    public ResultMsg login(String id, Object adapter) {
        return super.loginForRegist(id,null);
    }
}

接着创建适配器PassportForThirdAdapter类,实现目标接口IPassportForThird完成兼容。


public class PassportForThirdAdapter implements IPassportForThird {

    public ResultMsg loginForQQ(String openId) {
        return processLogin(openId, LoginForQQAdapter.class);
    }

    public ResultMsg loginForWechat(String openId) {

        return processLogin(openId, LoginForWechatAdapter.class);

    }

    public ResultMsg loginForToken(String token) {

        return processLogin(token, LoginForTokenAdapter.class);
    }

    public ResultMsg loginForTelphone(String phone, String code) {
        return processLogin(phone, LoginForTelAdapter.class);
    }


    private ResultMsg processLogin(String id,Class<? extends ILoginAdapter> clazz){
        try {
            ILoginAdapter adapter = clazz.newInstance();
            if (adapter.support(adapter)){
                return adapter.login(id,adapter);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null;
    }
    
}

客户端测试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PassportForThird adapter = new PassportForThirdAdapter();
        adapter.loginForQQ("sdfasdfasfasfas");
}

最后来看如下图所示的类图。

file

至此,在遵循开闭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完整地实现了一个兼容多平台登录的业务场景。当然,目前的这个设计并不完美,仅供参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继续完善这段代码。例如适配器类中的参数目前是设置为String,改为Object[]应该更合理。

学习到这里,相信小伙伴们会有一个疑问:适配器模式与策略模式好像区别不大?我要强调一下,适配器模式主要解决的是功能兼容问题,单场景适配可能不会和策略模式有对比。但复杂场景适配大家就很容易混淆。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细节,笔者给每个适配器类都加上了一个support()方法,用来判断是否兼容,support()方法的参数类型也是Object,而support()来自接口。适配器类的实现逻辑并不依赖接口,完全可以将ILoginAdapter接口去掉。而加上接口,只是为了代码规范。上面代码可以说是策略模式、简单工厂模式和适配器模式的综合运用。

关注微信公众号『 Tom弹架构 』回复“设计模式”可获取完整源码。

【推荐】Tom弹架构:30个设计模式真实案例(附源码),挑战年薪60W不是梦 

本文为“Tom弹架构”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技术在于分享,我分享我快乐!
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和点赞;如果您有任何建议也可留言评论或私信,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关注微信公众号『 Tom弹架构 』可获取更多技术干货!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 回答1: 基于第三方库的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合适的第三方库: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人脸识别的第三方库,如OpenCV、Face++、百度AI等,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库。 2. 设计系统架构:根据需求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前端界面、后端服务、数据库等。 3.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采集人脸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如去除噪声、对齐、裁剪等。 4. 特征提取与比对:使用第三方库提取人脸特征并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为同一个人。 5. 系统优化与性能提升:对系统进行优化,如算法优化、硬件优化等,提升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 总之,基于第三方库的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才能实现高效、准确、稳定的人脸识别功能。 ### 回答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如安防、金融、教育等领域。为了方便开发人员快速实现人脸识别系统,许多第三方库被用于此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第三方库的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库设计:需要确定人脸识别系统所需要的信息和数据,如人脸图像、人物信息、人脸比对数据等。而且要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一致性及实时性。 2. 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技术的选择:需要选择适合的第三方库进行开发和集成人脸识别功能。以OpenCV、Face++、百度AI等为例,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人脸检测、人脸识别、人脸跟踪等功能,方便开发人员快速实现人脸识别系统。 3. API接口设计:需要合理、规范地设计人脸识别系统的API接口。API接口的设计应该包括数据格式、数据量、操作方式、返回结果等内容,越简洁明了越易使用。 4. 系统性能和响应速度:这是人脸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的重点之一,系统响应速度相对较低的话,用户的使用体验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需要通过设计缓存、优化数据结构和算法等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综上,基于第三方库的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唯有厘清了这些因素,我们才能做出一个高质量、稳定可靠的人脸识别系统。 ### 回答3: 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极其普遍的一个应用。在实现人脸识别系统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选择合适的第三方库。这些库提供了许多技术和算法,可以大大简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人脸识别系统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人脸检测、人脸特征提取和人脸验证。第三方库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这三个方面的需求。以下是一个基于第三方库的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步骤: 1. 选择人脸检测库:人脸检测是人脸识别的第一步,需要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图像中所有的人脸。目前常见的人脸检测库有OpenCV、Dlib、MTCNN等。在选择人脸检测库时,需要考虑它的准确性、速度和适用场景。 2. 选择人脸特征提取库:人脸特征提取是人脸识别的核心,需要从图像中提取出具有唯一性和鲁棒性的人脸特征。目前常用的人脸特征提取库有FaceNet、DeepFace、InsightFace等。在选择人脸特征提取库时,需要考虑它的准确性、可扩展性和适用场景。 3. 选择人脸验证库:人脸验证是分别从两张人脸图像中提取特征后进行比对,判断这两张图像是否属于同一个人。目前常用的人脸验证库有FaceNet、ArcFace、CosFace等。在选择人脸验证库时,需要考虑它的准确性、速度和适用场景。 4. 系统整合:在选择好以上三个库后,需要将它们整合起来并且进行系统的优化。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库之间的兼容性和接口的统一性。 总结:基于第三方库的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仔细考虑库的选择和整合。选择合适的库能够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然而,库的选择只是系统设计的一个方面,还需要考虑算法的优化、硬件和软件的匹配等方面,才能实现一个高效、准确的人脸识别系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Tom 弹架构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