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建模基本知识

 用例建模基本知识
  1. 基本文档:
    • 用例模型:记录功能性需求
      • 用例图:描述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
      • 用例规约:描述每一个用例的细节信息
    • 补充规约:记录一些全局性的功能需求、非功能性需求和设计约束等
    • 词汇表:记录一些系统需求相关的术语
    • ------------------------------
  2. 用例模型:

                      用例图比较简单,主要有参与者和用例组成;

                       参与者之间可以有泛化(Generalization)关系

                       用例之间有   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和泛化(generalization)关系。包含是子函数,扩展是备选流

                                              泛化比较少用,也是备选流;

                     用例规约:

    • 简要说明 (Brief Description)
      简要介绍该用例的作用和目的。
    • 事件流 (Flow of Event)
      包括基本流和备选流,事件流应该表示出所有的场景。
    • 用例场景 (Use-Case Scenario)
      包括成功场景和失败场景,场景主要是由基本流和备选流组合而成的。
    • 特殊需求 (Special Requirement)
      描述与该用例相关的非功能性需求(包括性能、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等)和设计约束(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开发工具等)。
    • 前置条件 (Pre-Condition)
      执行用例之前系统必须所处的状态。
    • 后置条件 (Post-Condition)
      用例执行完毕后系统可能处于的一组状态。
  • 3.2 补充规约
    补充规约记录那些在用例模型中不易表述的系统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功能性
      功能性需求主要在用例模型中刻画,但是也有部分需求不适合在用例中表述。有些功能性需求是全局性的,适用于所有的用例,如出错处理、I18N支持等,我们不需要在所有的用例中描述这些功能性需求,只需要在补充规约中统一描述就可以了。
    • 可用性
      记录所有可用性相关的需求,如系统的使用者所需要的培训时间、是否应附合一些常见的可用性标准如Windows界面风格等。
    • 可靠性
      定义系统可靠性相关的各种指标,包括:
      • 可用性:指出可用时间百分比(xx.xx%),系统处于使用、维护、降级模式等操作的小时数;
      •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通常表示为小时数,但也可表示为天数、月数或年数;
      • 平均修复时间(MTTR):系统在发生故障后可以暂停运行的时间;
      • 精确度:指出系统输出要求具备的精密度(分辨率)和精确度(按照某一已知的标准);
      • 最高错误或缺陷率:通常表示为bugs/KLOC(每千行代码的错误数目)或bugs/function-point(每个功能点的错误数目)。
    • 性能
      记录系统性能相关的各种指标,包括:
      • 对事务的响应时间(平均、最长);
      • 吞吐量(例如每秒处理的事务数);
      • 容量(例如系统可以容纳的客户或事务数);
      • 降级模式(当系统以某种形式降级时可接受的运行模式);
      • 资源利用情况:内存、磁盘、通信等。
    • 可支持性
      定义所有与系统的可支持性或可维护性相关的需求,其中包括编码标准、命名约定、类库、如何来对系统进行维护操作和相应的维护实用工具等。
    • 设计约束
      设计约束代表已经批准并必须遵循的设计决定,其中包括软件开发流程、开发工具、系统构架、编程语言、第三方构件类库、运行平台和数据库系统等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