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情况吧。初试成绩388,政治70、英语64,新闻与传播史论133、新闻与传播业务:121。可以说初试成绩不高,也不占优势。进入复试共18人(不包括少干计划),我排在12。面试成绩475,总成绩第一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
一、学校、方向选定
本人是一名二战生,13年报考的中传应用传播方向;今年报考的是清华新媒体方向。去年连复试的资格都没有。前后两年自己考上与否,与学校并无关系,两所学校的传播学都是国内数一数二,而是与自己的选择有关。自己是一个跨考生,所以在一战时,对于传播学了解确实不多,只是有一个很朦胧模糊的新闻理想,并且也因跨考十分的不自信,所以选择了看似招生人数多的中传;而在备考之后,才发现自己更喜欢的是清华。所以,将自己的这两年的抉择告诉大家,是希望大家在选择考研时候(无论什么专业),一定要选择自己心里最喜欢的,同时也是最适合自己的。喜欢的内容包含多方面:研究方式、风格、老师等等,这样才能在备考过程中永不失动力和坚持的毅力;适合则最主要体现在出题是否符合自己风格。就拿我自己为例,我不擅长背书,而中传在我那一年(也是最后一年)还考文史要览,并且其史论方面也侧重记忆,这就不适合我考,纵然其招生数量比清华五个方向(新闻学、国新、新媒体、影传、媒管)计划招收7人来的多,我也成不了其中之一。所以,总结来说,报考学校、方向要以自己的兴趣、和学校出题契合度作为主要考虑因素。说这个自己的经历,是因为还是有不少小伙伴在选择考研时,首先问的是某某学校招生多么?好考么?回头看来,这个问题的价值,真的不是那么的大。选择对了,招生再少,你也是其中之一。
二、清华考研介绍
选择定下之后,就是信息的搜集。在此我简单介绍一下清华学硕考研。清华的优势并不用多说,我自己喜欢概括她的风格为:国际化视野、开放性视域。清华考研近几年命题一直在改革,但13、14一致,都是考新闻与传播史论和新闻与传播业务,并且不再分A、B卷,所有方向卷子统一(注:国新应该不是这样的,是另外的试题,我不了解,我所讲的都不包括国际新闻方向),估计15年应该还是延续这样的风格。关于真题,可以到传媒人论坛清华大学专版下载。大致上,我觉得清华的试题很活,内容也很与时俱进,乍一看题目不难,大家了解了都能答,但是怎么才能答好还是需要很多积累的。
·关于参考书:
清华已经不规定参考书目了,2010年为止,参考书目为:《新闻学概论》-刘建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转型中的新闻学》-李希光,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麦奎尔,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效用》-沃纳·塞弗林,华夏出版社,2000《中外广播电视史》-郭镇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要想把题答好,这基本肯定是不够的,所以需要大家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多看书,在这里引用清华一位师姐的原话:不要把知识庸俗化。说的是大家多看书,并且不要把范围局限在新传的各类参考书之内,多涉猎社会学、心理学等等。这本身也是传播学的特点。我分数不高,也是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导致的,所以下面我列的书籍肯定是由局限性的,这要靠大家自己去不断补充。下面是我还看的内容,由于资料都不在身边,若有出入,请大家自行脑补,并且欢迎大家指出帮助纠正。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介个,真的不用多说了。
2、《传播学精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绿皮的。这本书很基础,适合概念梳理和记忆。但是也是因为其基础,大家要不断自己补充。
3、中新史方面,推荐先看陈昌凤老师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再看方汉奇老师的版本。今年中新史内容考得不多,但是明年的情况谁都不能预料,有备无患。
4、刘建明老师《新闻学概论》配套有一本《新闻传播应试精要》,可供一看。
5、坦卡德《传播学概论:起源、方法和应用》;当初考中传的时候看过,书目的框架值得一看
6、李彬《传播学引论》;也是在一战时就已经看过,很入门的一本书,我最早了解传播学就是从这本书入手的,李彬老师的语言非常生动。
7、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十章的内容,非常易读,十章,十个话题,并不是要读者去背了备考,而是引发自己的深入思考,有自己想法的不妨写下来,或许这就是自己答题的亮点。
8、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这应该是人大考研必读书目之一吧。对传播学流派、范式的介绍非常棒,对于概念厘清非常有用。
9、《网络社会–新媒体的社会层面》(荷)简·梵·迪克|主编:熊澄宇,这是我复试时候来看的书(在那之前还没滴),也是本好书,考新媒体的同学也不妨看看。
10、传媒人论坛:尤其每一期热点解析,无论是热点的整理当做答题的案例,还是对热点的深入分析,都非常适合考研,并且也会激发我们对新闻发展动态的思考,这也与清华考研出题相吻合。
11、清华各位老师的文章,以及期刊阅读。整个新传方向考研的出题趋势都是越来越新、越来越活,对学生的知识面、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所以保证对最新研究动态的了解是必须的。我考研时候的专业课资料基本都挪列在上面了,因为手头没有资料,所以,后期如有补充纠正,我会及时告知的。这些书,有些基础内容要记,有些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考研是在考基础知识基础上,考验一个学生的思考、研究能力,所以,要学会深入去看书。而对于笔记,传媒人论坛上能够搜到很多笔记,大家可以借鉴,但是最终还是要形成自己的笔记,这样无论是看,还是后期复习、记忆,都会有效很多,毕竟是自己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好好掌握了,坚持下来了,清华会见证你的蜕变的。
·关于英语和政治:
英语自己真的考得很差,18个复试,我排在12,英语基本比其他人低了10分,也使得自己在复试的时候非常被动。这个在后面讲复试中我再说。自己在第一年考英语时,还是比较认真的,所以成绩也比今年好。所以这个也只能怪自己了。我就在此说一下教训吧。清华是很重视英语的,国际化嘛。我第一年用的书是张剑等的黄皮书,包括真题解析(04年前和04年后的)、150题,单词用的新东方的。真题04年前的,出的早,对自己英语比较担心的可以用这本书来练习,虽然部分题型有些差异,但是可以用来记忆单词,以及找做题的感觉,毕竟是真题,与其做各大机构的题,还不如真题。做完之后会发现单词重复出现很多(包括04后),这些就是重点了。第二年是用的新东方的真题解析(很大一本绿色的解析,加薄薄的一本真题,两册分开的那个版本),其分析感觉很接近真题。因为自己很排斥做过的题,因为自己对阅读的内容都有印象,所以心里一直排斥,所以二战时花在英语的时间并不多,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重视英语。关于作文,得练,不练,一句话,就是我的结果,在考场上写出来的东西,自己看了都想吐。关于政治,我的工具书主要有以下:大纲解析、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的8套卷、四套卷、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小册子,还有一个5套卷。还做过风中劲草的预测题。自己**了风中劲草两年也没看,纯粹浪费钱。但是花了钱,又安心,相信这种人不止我一个。大家自己权衡。我自己边看大纲解析边做的框架笔记,每次看完一章对应做1000题,错题标记再看。8套卷、4套卷和5套卷,需要考前重点记忆。并且关注那一年的热点,对应到书本的考点上,就会找到可能考的大题。现在的大题也越来越活了,也会和发生的时事相联系,也不是仅仅背诵了,自己看了答案要分析,记忆框架,自己补充内容即可,这样会省力不少。遇到不会的,我和研友会相互讨论,记忆深刻许多。顺便补充一句,一个好的考研氛围很重要,也很感谢一起考研的小伙伴们。
·关于时间规划:
这个我个人是很随性的人,而且加上二战,并没有对自己的考研阶段做详细计划,就是每次自己看的内容都要去记忆就是了。大致上每天都是8点到自习室,晚上10点半下自习,回去洗洗睡了。6月开始二战,整个暑假,在政治大纲出之前都是看专业书、英语。后期上午看政治、下午午睡45min,看英语,专业课,晚上基本都是看专业课,因为个人晚上看书效率高。这个我想说,很多同学会去看很多经验贴,看各种成功者的安排,然后自己也照着来,我想说的是,这样学到的只是皮毛,人家的成功不是说人家这样去规划了,而是人家做到了这样的规划所要求的,并且那是适合他自己的规划。不要弄得自己看起来早起晚睡特别刻苦,而效率低下。大致在11月前把所有要看的书都看完,后期背诵加上热点(专业+政治)了解,把握好这个大方向,自己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以及看书顺序。总结一点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出效率,看了理解了、记住了,花的时间才有用。考研是持久战,不要把自己弄得面上忒疲惫,而效率却低下(这是我一战时的状态)。短时间,高效率才是王道。
三、关于复试今年是2月24日出的初试成绩,知道自己考388的时候以为还很有希望,结果到了出复试通知,才知道自己属于尾巴那一块的,今年清华破天荒的公布了分数排名。【最新清华大学考研全套资料+ΩΩ 2298470611】提醒大家,复试早作准备。我在寒假的时候就不断关注传媒人论坛的复试讲座,热点解析(忍不住大谢论坛各位前辈),强度不用太大,每天看一些就成,保持状态。到初试成绩出了,就得着重复习了。复习内容主要是侧重自己所考的方向的内容。复试分为笔试+面试,笔试按各方向出题。复试的题目和初试非常不一样,不再是基础知识,而是考学生有无研究能力。
今年的复试笔试题目如下:五道大题,第1、2题25分,3、4题20分,最后一题10分
1、你成长经历中目睹过哪种媒介的消亡?媒介消亡的动因是什么?结合此谈谈你在媒介发展演变中得到的启示。
2、如果有人委托你在新浪微博上调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声誉和影响力,你将采用什么方法?
3、什么是数据新闻?数据新闻生产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4、你平时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新媒体研究的资料?你如何评价这种方式的有效性?
5、结合你最近读过的一本专业书籍或论文,谈谈你的启示。看了题目,就知道该如何准备了。主要是热点、调查研究能力、学术动态把握能力、自身思维深度的考察。从初试成绩出来到面试,时间大概有一个月不到时间,有足够时间准备。需要提醒的是,在复试前一天需要提交一份考生陈述,一定要好好写,写出自己的特色,契合学校对学生的要求,符合其要求,老师才会收。这里,不妨去了解自己所报方向几位老师最近的学术研究,我在复试前就将金兼斌、熊澄宇、张峥等几位新媒体方向的老师以及可能参与面试的老师的文章看了一遍。考生自述中所写的一定要真实,老师会就陈述提问,所以,做足准备。面试是分两组进行的,国新和新媒体、媒管是分开面的,其他几个方向在哪一组面,我不是很清楚,我们这一组今年的老师是陈昌凤、金兼斌、张峥、张小琴、曹书乐,陈老师是组长。上文提到的英文的优势在哪里呢?400分以上的4个大神,可以在面自己报考方向基础上,面试国际新闻。不知道是不是今年才这样的,总之,比我们多了一次机会。所以,好好学习英语吧。考高分的娃到哪里都是金子。面试前大家都在一个教室里待着,等着秘书来叫人,去对面的教室面,一个会议桌。面试的时候按照方向划分顺序吧,今年新媒体在很后边面,一点半开始,我轮到了5点面,所以我面试时间特别短,且刚好是到我才开始短。所以,调整心理状态非常重要。等那么久,我一直努力维持自己的心理状态,个人觉得很管用,保持适度紧张,不断对自己进行积极暗示,并且和同方向的同学坐在一起,偶尔还聊几句,放松一下。可以出去上厕所,站起来活动活动也是好的。被叫到做准备的时候会紧张是很正常的,到时候整理一下衣冠,面带微笑进去就可以了。我带了我的毕业论文去的,但是老师也没仔细问,可能是因为到我比较晚了,后面还大概有十几个个同学面试的(包括专硕、少干)。先是自我介绍,我之前也练了,可是到场时候语速控制不住的快,使得自己思考的时间被压缩,没有之前自己练习的时候好。面试的时候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我准备的内容有被问到的,比如我写了我经常浏览的一个学术网站,张峥老师就让我说一篇文章,还问作者,我就很大方的说自己不记得作者了,只记得是3位来自某某某学校的学者。也有老师故意施压的,我就被问到不会的问题时,想说自己不了解能不能谈谈另一块的内容时,老师特别严肃的说:不行。那会真的是压力很大,脑子一片空白,还好在听论坛复试讲座时,做足了对难以预料状况的心理准备,所以我一直都很大方的、眼神很坚定的微笑着,实则内心还是很忐忑的。但总体上,我把整个面试过程看成是一个自己与清华老师第一次见面、沟通的机会,所以心态整体在面试过程中还算平和。到了结束后,自己才感觉到整个人坍塌了。关于穿着,大方得体就成,女生头发扎起来,妆就不用化了,可以打一层粉底、隔离。鞋子尽量穿没有声音的。总之,面试可以紧张,但是看起来必须是自信而不骄傲、大方得体,真诚表达出自己想进清华学习就可以了。四、考研,心态是首要最后还是想要强调一下心态问题,我一战失败,二战成功,除了专业知识准备欠缺,心态不平和是重要失利因素。我在初试、复试之前也是没有把自己的计划完全执行好,执行完毕,但是我在去考试的路上,就暗示自己可以的。初试考试,因为中午时间短促,休息时间不够,我下午两场都在头疼,包括我分到的桌子是坏的,写字桌面会动,我都告诉自己好事多磨,保持了一个很平和的、积极的心态去考试,考完一门扔一门。我在二战备考过程中,玩也照玩不误,劳逸结合。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做的准备很不充分,但是考研一年或许有些同学更久的备考时间,只要我们去坚持了,我们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气质变化,都会发生慢慢的进化,只是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意识不到。所以,个人觉得考研对人的迎战心理素质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伟大领袖的话是不错滴。
祝福各位想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们,祝福你们如愿成为小清华,拥抱大传媒!